第1670章 虚张声势-《刚穿越就被活埋,我要横推明末》

  战场形势,向来都是瞬息万变的。

  之后数天的时间,孙可望所部的变化便是一天一个样。

  秦良玉这边也很快就发现了很大的不对劲来,她也从一开始的有些相信周建安的安排开始变得全部相信起来。

  原因无他,因为此时此刻,孙可望的一切动向居然跟周建安安排的一模一样。

  首先,便是争论的热门地方,营田大营。

  孙可望原本对外公布的是他出动了十万大军,并且是由其麾下最为信任的大将陈双礼所率领。

  可是当秦良玉的探马进行了探查之后,渐渐发现这孙可望所宣称的十万大军,其实仅仅只有四五万余。

  并且就是这四五万余人,其中老弱病残便占据了大半以上,这些人恐怕全是孙可望从长沙城内所搜刮而来的,一路上不停的掉队,当走到营田大营附近的时候,这四五万人里面居然已经只剩下了不到一万五千人。

  而这一万五千人才是孙可望麾下真正的兵马。

  当李定国发现这些人得时候,整个人也是有些懵得。

  要知道他得到的消息可是西军派遣了十万大军前来围剿营田大营。

  他为此更是接连忙碌了数天,做好了各种各样的防御准备。

  毕竟营田大营的重要性,李定国是非常清楚地。

  但是现在看来,这似乎只是孙可望的一个计谋而已。

  周建安的安排,并没有告知李定国,所以李定国此时知道的也不多。

  但是以他对孙可望的了解,他很清楚,这十有八九是孙可望的障眼法。

  他很有可能有着其他的目的。

  所以当李定国看完外面这一万五千人的西军之后,他立刻便将刘文秀给找了过来。

  “老三,这外面的人,你应该认识吧?”

  李定国说话间,指向了外面、

  刘文秀朝着外面一看,仅仅一眼便认了出来。

  外面之人,乃是孙可望麾下的一名将领,田伯当。

  而他居然带着一万五千余兵力出现在营田,这倒是让刘文秀有些感到奇怪的。

  营田大营之内的明军虽然不多,仅仅只有李定国一个总镇外加一切其他兵马。

  总数不会超过万人。

  但是这里面的防御可是非常强悍的。

  当然了,当初被明军攻破之前,孙可望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不管当初明军是如何攻破了,这营田大营的防御确实是没有话说的存在。

  别说这一万五千人了,就算是再多上一倍的兵力恐怕也拿不下营田大营才是。

  并且,刘文秀也扫视了一圈下来,他并没有在田伯当的军队之中发现哪怕一门火炮的存在。

  即便是一门土炮他都没有看到。

  并且不止是火炮,就连各类马匹也都没有发现一匹。

  就这样的兵力配置,别说一万五了,就算再多上一两倍,恐怕也绝对不是营田大营的对手。

  更何况,现如今的营田大营守将,那可是李定国。

  不过,刘文秀并没有说什么。

  而是撇头看向了另一边。

  “老三,我们兄弟多年,我也不跟你废话了。

  你我都很了解,你知道让我能够为大明为靖国公效力的原因绝对不是什么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

  靖国公和所有的大明官员,甚至可以说和所有的官员都不一样。

  他所求的也不一样。

  咱们当初造反,不就是吃不上饭,活不下去了。

  可是,咱们自从造反以后,那些原本吃的上饭,原本好好活着的百姓们却被咱们给拖下了水。

  无论是咱们义父,还是他李自成又或者是他曹操。

  当初哪一个没有干过逼上梁山之事、

  都说朝廷的官员坏,可要是跟他们相比,咱们恐怕也不遑多让。

  就单单只说义父,他杀得普通百姓,恐怕比起朝廷来只多不少吧。

  这一切,你都看在眼里。

  所以,你还没有想明白吗?”

  李定国真的是苦口婆心的跟刘文秀劝解着。

  他很清楚周建安将刘文秀派到自已身边来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刘文秀是降了。

  但是他却并没有做好彻底帮助朝廷的准备。

  这一点,李定国一眼便看出来了。

  这几日的时间,李定国对他也是一番好言相劝、

  他实在是有些不太忍心看着刘文秀如此下去。

  他很清楚,若是刘文秀的表现让自家大人不是很满意的话,那迎接刘文秀的肯定不会是什么好结果。

  自家这位大人,对待百姓,可以说关怀深切。

  而对付敌人,那也绝对可以用狠辣至极来形容。

  李定国做过周建安的敌人之后他便再也不敢有丝毫成为周建安敌人的想法了。

  随着李定国的劝阻,刘文秀也稍微有些动容起来。

  他再次看了一眼外面。

  而后叹了口气。

  眼睛一闭。

  轻道。

  “领兵之人名叫田伯当,算是西军之中比较不得信任的将领,而这一万五千人,看起来也似乎不是什么精锐。

  所以我觉得,他们很有可能是派来做诱饵的,甚至可能是派来做炮灰。

  大···孙可望很有可能会有什么别的动作。”

  “别的动作?”

  李定国见刘文秀愿意说话了也是微微松了一口气,不过一听他说有别的动作,他的眉头再次紧皱了起来。

  大军撤军的消息他肯定是知道的。

  在他看来,此时正是孙可望所部反击的最好时候。

  而这个时候他们进攻也就只有两个选择而已。

  向北,那就必须要过营田大营这一关。

  作为他们作茧自缚建立的大营,这里的位置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向南,则是必须夺回衡阳城,如此才有可能解了南边的围困,甚至可以打通南下的道路。

  而似乎向南走,才是孙可望最好的选择···

  李定国如此想着,越想他越觉得非常有可能。

  所以他思前想后之下,决定将这个消息立刻上报给秦良玉。

  而在署名的最末端,他更是直接将刘文秀给拉了过来,署上了他的名字。

  刘文秀见状,也是感动不已。

  此时他的心态也开始慢慢的转变了起来。

  只不过李定国没有想到的是,孙可望的下一步动作跟他现在的猜想完全没有任何的关系、

  因为此时的孙可望所有的注意力,都已经放在了往西边走的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