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蘑菇房(三更)-《末日求生:从土豆种植开始!》

  也是因为当初改土,第一基地不少人都参与了一下,所以听到了乔雪君的教学。

  他们海堡没有直接参与,就看见了他们这么做,再打听了一下确实是这么做的,就照做了。

  当初的打听并不深入。所以他们就觉得乔雪君那么做,可能是让作物高产的。

  结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果然是不行的。

  想也知道,植物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问题,不同问题就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照搬别人的解决办法怎么能行呢?

  袁知意叹气:“我觉得,我们的路可能真的走窄了,不如直接和第一基地交易粮食。交易种子需要技术的,我们那里没人会种。”

  他们的城市本来就是靠海,渔民多。

  和海洋打交道多,因此他们做出了优势的鱼皮大衣,独特的海毯菜。

  孟卡听到袁知意的解释,觉得天都塌了。

  竟是如此?

  改土加木炭原来是这个理由!所以他们弄错了,这个部分不该照搬的。

  孟卡也觉得羞耻。

  这就像是考试抄学霸的卷子,他考的是A卷,但学霸考的是B卷,题目都不一样,答案却抄成一样的了。

  抄了之后,他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聪明极了。

  很久之后,才有人告诉他:哈,你们题目都不一样,你可真能抄啊!

  孟卡:“所以我们那块地加了木炭会怎么样?”

  袁知意摇摇头:“不知道。”

  她也是聊天的时候听别人这么说,更具体的她也不知道,估计得去问问乔雪君了。

  孟卡勉强安慰了一下自己:“……我们还有温室。有农民。”

  温室条件好,不像外面那样条件复杂。他们的农民在温室也能种出东西来的。

  袁知意:“难。”

  首先是地理问题。种地种地,地域性很强,在他们那边农民熟知的作物,在巩州就未必能种活。

  况且他们那边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炎热。

  现在的天气一直寒冷,就没有温暖的时候,他们船上的农民们也找不到东西种。

  至于温室,以前他们自家种地也不需要温室,最多拉个塑料棚。

  温室怎么调控,他们也需要慢慢摸索。

  种地的摸索,是以年为时间单位。那些改良粮食基因的,哪个不是摸索三五年才有个成果?久一点的十来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袁知意道:“我并不怀疑,给他们时间他们一定就能摸索出来。但现在,我们缺的不就是时间吗?”

  人命本来就是和时间赛跑!

  周飙也道:“就像我们三个现在这样,带着这不会愈合的破伤口,等着我们的农民摸索出怎么种植刺梨?你觉得现实吗?”

  根本没那个时间!

  不如直接用物资跟第一基地换,跟乔老师换!

  人家也乐意换。

  虽然这样是很被动,但这就是现实。很多事情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人还是要认清环境,认清现实!

  周飙也表态:“种子的事情我意见就是暂时先不搞了,现在变异体那么嚣张,以后人类的伤亡恐怕会常常出现。还是和第一基地把关系搞好,一起对付变异体。”

  生产队的丁云哲道:“搞还是能搞的,但是不要寄希望于种子能正常种出粮食来,就当研究做就行了。”

  “粮食还是和第一基地交易,比较现实。”

  在这里的三个人说话原本说话就都是有分量的,更何况现在他们还为了基地付出了这么深的代价,那说话就更有分量了。

  孟卡回去后肯定是要把他们的意见传达给袁远芳的。

  ·

  厨房旁边专门有个蘑菇房,乔雪君在里面和章叔在里面交流。

  章叔给乔雪君看了看自己繁育失败的菌丝。

  乔雪君指出了失败的原因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交代,最后道:“以后我有时间每天都会过来,这个我来做。”

  “我有个温控箱,到时候也提过来,方便加快培育。”

  章叔正送乔雪君从蘑菇房里面出来,闻言喜不自胜:“乔老师能来亲自指导,那当然好。”

  乔雪君:“菌丝培育需要注意的地方确实多,动不动就杂菌感染,失败率就很高。”

  章叔点头:“是。我还是比较适合在灶台前面颠勺,这个种东西是技术活儿,还是乔老师你来吧!”

  他道:“现在蘑菇实在太少了,根本上不了桌儿,放大锅汤里连个影儿都看不见。”

  “只能偶尔给巡逻队和病房加个餐。好歹还能看见个影儿。”

  菌丝一旦培育好了,蘑菇繁殖也会很快,到时候一茬蘑菇供应基地的一两餐也没问题。

  乔雪君道:“我尽量。”

  她看了看手表,已经8点了。

  章叔也注意到了:“巡逻队快回来了,我去给他们弄个热汤喝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