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计穷-《暮汉昭唐》

  夏口,唐军营寨依江而设,水师舟舸泊于寨中。

  水寨之外,曹军乘舟而来,每日搦战不停,不断辱骂张辽。

  “张辽匹夫,胆怯无能,你下还不速速出降!”

  “北人狗子,犯我边境,还不受死!”

  “张辽匹夫,张虞正在长安偷你家妻妾。今时不敢出战,还不速回府抓奸!”

  曹军兵卒不断问候着张辽全家,有时连远在长安的张虞都莫能幸免,其辱骂内容之不堪,闻者无不忿恨。

  “督帅,曹军言语污秽,仆难以忍受,今请命率兵出战。”王威拱手道。

  张辽脸色阴沉,说道:“此乃曹操激将法,无我军令不得出战。”

  贾诩安抚道:“数日前,文聘大破曹仁,曹军死伤上万余人,荆州值日可下,故曹操急切求战。莫要中曹操激将法,诸子暂忍些时日。及高顺破夷道,三军汇合夏口,须臾便能破曹。”

  “护军之语,我等晓得。可曹军言语污秽,我等为部属实难忍受。”王威心有不甘,说道。

  “不予理会便好,过几日见辱骂无用,岂会再来!”贾诩说道。

  “诺!”

  王威欲言欲止,叹气应道。

  “报!”

  帐内寂静之际,忽见侍从趋步入帐。

  “曹操遣使拜谒督帅,今在寨外持白幡请见!”侍从道。

  贾诩眉毛微凝,说道:“曹操忽遣使来访,料其必有所图,督帅不如拒见!”

  闻言,张辽内心渐生不爽,说道:“曹操既遣使者来访,想来必有要事。况使者熟络机密,如能从中探得口风,岂不有利我军?”

  “传曹军使者入帐!”

  “诺!”

  见状,贾诩隐隐猜到张辽心理,无非是他平时干预过多,引起了张辽的不爽,于是贾诩沉默不言,以避免与张辽滋生矛盾。

  少许,却见曹军使者在侍从的带路下来到大帐中,遂拱手向张辽问候。

  “你前来所为何事?”张辽神情冷淡问道。

  使者神色如常,恭敬道:“我家丞相闻督帅威名,特命我持信拜谒督帅,另奉有厚礼。”

  说着,使者先奉上一封书信,手中呈雕花木盒。

  张辽瞥了眼木盒,先是拆开书信,便见曹操在信上所写内容。

  “君贵为中国大将军,领三州十余万精锐,不思披坚持锐,以决雌雄,甘愿死守水寨,观高、文诸将建功,却不敢与操厮杀,所为与妇孺有何异哉!”

  张辽神情骤变,抬头便看向使者。

  继而,张辽虎步上前,掀开木盒,赫然摆放一件锦绣妇人衣裳。

  张辽将巾帛紧攥在手里,强压怒气,虎目露出嗜人凶光,问道。

  “曹操差你前来,别无言语?”

  使者内心虽惧,但脸上却不卑不亢,说道:“丞相有言,督帅为中国名将,今若不甘受辱折威,那便约期于江上决一死战。”

  张辽怒色难遏,欲发作之际,却见贾诩忽然说道:“大势汹汹,天下归一有数。你主败于中原,流亡东南,不日便为阶下之囚。你何不速速来降?”

  “呵!”

  使者讥讽道:“天下一统有数,但不战而能胜者,我从未有闻。何况我家丞相尚有精兵十万,此便是与中国抗衡之基。督帅甘守水寨,深畏我军,如妇孺般不敢出战,何谈一统东南之事。”

  此言一出,众将无不激愤。

  “督帅,末将请命出战。”

  “斩使祭旗,点兵出征!”

  使者的聒噪让张辽忍无可忍,遂厉声道。

  “且慢!”

  见贾诩出言相劝,张辽怒声道:“我为大军主帅,护军莫非欲阻我出兵不成?”

  “非也!”

  贾诩向张辽拱手,说道:“使者深入虎穴,明知惹虎难逃一亡,却甘心赴命,诩深以为敬。故请督率出兵之前,赐酒宴于使者,以壮行志士,再杀之祭旗,方不落人口舌。”

  贾诩之言,差点让张辽懵逼。不劝他别出兵,而是劝他杀人前送行,这是什么操作?

  说着,贾诩转身向左右,说道:“设宴送行使者!”

  “准!”

  “诺!”

  使者被扣押退下,张辽蹙眉问道:“护军是为何意?”

  贾诩淡笑道:“督帅事先有言,见使者乃为探问曹军情报,今不趁祭旗之前,询问一番岂不可惜!”

  张辽面露狐疑,说道:“君欲出兵厮杀?”

  “受陛下之命,都护大军,诩岂无厮杀建功之念?”贾诩说道:“论求战之心急切,仆胜督帅一筹。”

  张辽摇头不信,说道:“君旧时劝我,未见君求战之心,反见君甘守之念,故何谈更胜于我。”

  贾诩说道:“试问督帅,陛下击袁绍时,求胜心切否?”

  “心切!”

  “那陛下何故与袁绍对峙长达半余年之久!”

  “因此,守非不敢厮杀,而是意在一举破敌。”

  贾诩缓缓说道:“陛下破关中起,仆便追随陛下左右。然某为谋士画策,寡有领军厮杀,故欲得国公难。是役灭曹,诩日夜望思破曹,立下显赫之功,以便得胜封爵,建宗庙以光宗耀祖!”

  张辽渐渐冷静下来,说道:“护军之言有理,但曹军近来所为,令兵将上下无不愤慨,是役出兵厮杀,未必不能取胜。”

  贾诩说道:“昔光武围隗嚣于西城,因东方不得不托大业于吴汉。临行前敕令吴汉,命其解散郡兵以省军粮。然吴汉不听光武之言,贪图兵吏之众,连日围城。时粮食日少,吏士疲役,逃亡者众多,及公孙述兵至,吴汉败走,隗嚣复据陇右。”

  “今敢问督帅,陛下兵略与君相比何如?”

  张辽说道:“我不如陛下!”

  “善!”

  “吴汉兵略不及光武,故有兵败失陇之役。今督帅兵略不及陛下,又岂能不以吴汉为鉴?”

  “亦或是吴汉伐蜀,不纳光武之言,急于用兵破敌,初被公孙述所败。”

  贾诩说道:“督帅威震中国,肩负灭东南之重任,如因不纳陛下之策而兵败,督帅轻则丧师失爵,重则被陛下免用,故不可不思危害!”

  “况督帅非无取胜之法,诸兵汇集于夏口,曹操必然大溃而走。一役而破敌,威名扬东南,乃督帅之荣!”

  张辽阴晴不定,他几近被贾诩说服了,说道:“曹操遣送女服之辱,令人实难甘心。”

  贾诩说道:“临行前,陛下赐节钺于仆,以来约束督帅。然仆以为督帅有名将宠辱不惊之风,便藏于军帐中。”

  此言一出,张辽神情微变,听出了贾诩言外之意。

  沉默半响,张辽说道:“我下令出兵,诸将恐已受令,今下当如何是好?”

  贾诩说道:“诩有陛下所赐节钺,督帅升帐议兵,诩以陛下之名阻之便可。”

  “善!”

  张辽长嘘口气,说道:“本督考虑有失,有劳护军匡正。杀使出兵之事作罢,设宴款待一番,将其礼送出寨。”

  “督帅英明!”

  是夜,使者留得一命,被张辽释放归寨。

  曹军大帐内,曹操坐在榻上,直勾勾盯着使者。

  “张辽见到女服,有何言语?”刘晔着急问道。

  使者迟疑了下,说道:“张辽如丞相所料大怒,但却被贾诩所阻。贾诩持唐皇节钺,重申唐皇久持诏令,勒令诸部不得出战。”

  闻言,刘晔甩袖而叹,脸上充满了失望。

  帐中众人无不沮丧,各个摇头叹息。

  曹操忍着失望心情,问道:“可还有他事?”

  使者说道:“贾诩问我军诸将何如?”

  “你如何作答?”曹操问道。

  “我言诸将斗志昂扬!”使者说道:“贾诩大笑不止,便无别语。”

  曹操一怔,缓缓说道:“张文远不足为惧,但贾文和身怀国士之才,”

  “主公?”

  见曹操束手无策,曹休斗志请战道:“休愿率部攻寨!”

  曹操摆了摆手,叹息道:“张辽能忍此激将法,欲让唐人出兵难矣!”

  “丞相,今诸城受围,不宜久持,还须寻策速战!”周瑜说道。

  面对周瑜的催促,曹操忍不住说道:“我何尝不想速战,只是唐人据不出兵。你那诈降计无用,子扬激将法不成,孤无计可施啊!”

  “恕瑜冒昧!”

  周瑜长叹了声,仅向曹操作揖告退。

  左右文武面面相觑,不知今下如何是好!

  曹操挥手示意众人退下,说道:“诸子暂退,容孤三思。”

  “诺!”众人应声道。

  曹洪一步三回头,眼神里充满了对曹操的担忧。

  “丞相保重!”

  曹操撑头沉思,苦思变化之法。

  在曹操居帐苦思之时,周瑜出帐之后,驻足江边,眺望北岸唐营灯火,神情里尽是说不出的忧色。

  “公瑾!”

  鲁肃挑灯来寻周瑜。

  “子敬!”

  “今激将法不成,不知公瑾作何打算?”鲁肃问道。

  周瑜远望而叹,说道:“形势不妙,利在敌寇,且看丞相作何布置?”

  鲁肃担忧道:“我恐兵败亡国啊!”

  周瑜神色凛然,说道:“兵败亡国,乃大丈夫之耻。今无非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以报君王知遇之恩!”

  鲁肃沉默不语,他虽志在建功,但却不似周瑜这般看淡生死之人。若曹操兵败亡国,他或许会转投唐室,之后努力搏个好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