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无咎的话音落下全场还是一片寂静,没有人接话也没有人开口反驳,不明就里的几人都看向端坐不动的聂鹏飞,就连丁翼、李怀德和赵明远都受到许多关注,结果让他们失望的是,四人就像没有听到一样毫无反应。
杨爱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迅速开口定下基调敲定死人员名单,而且为了显示自已不是公报私仇,还大度的提议给刘海中提一级作为鼓励。聂鹏飞四人依然没有反对还投了赞成票,杨爱国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依然是乐见其成。
剩下的会议就没有什么大事,都是一些日常事务很快就说完,杨爱国感觉今天的会议无比舒畅,这才是一把手该有的样子,这种事事顺心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太爽啦!意气风发的扫视会议室众人,杨爱国大手一挥:“既然事情已经说完就散会吧!”
没等他起身聂鹏飞就开口说:“既然都安排好了,杨书记是不是该把援助人员名单交给我?我好进行具体安排啊!”
杨爱国略微起身的动作停下,重新坐回位置上眯着眼看着聂鹏飞,聂鹏飞毫不畏惧的和他对视。杨爱国扫视一圈重新就坐的众人,又看看自始至终都没有动过的丁李赵三人,目光转回聂鹏飞身上缓缓开口说:“我刚才不是说过我要去部里,这份名单正好由我捎过去交到部里,就不劳烦聂副厂长专程跑一趟。”说话间尽显我已经看穿一切的态度,还把副厂长咬的特别清楚。
聂鹏飞依然一副笑脸说:“哦!看我这记性,我好像忘了跟杨书记说。哎!真是的都怪最近事情太多,忙的居然连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告诉书记。不过我想书记大人大量一定不会跟我斤斤计较吧?”
杨爱国心里没来由的一阵慌张,可是心里转了又转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只得强装镇定的说:“哦?不知道聂副厂长忘了什么事情?不过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汇报,像这样的事情希望聂副厂长以后不要再发生。”
聂鹏飞很谦逊的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再犯,然后才在杨爱国不可思议的眼神中,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还没来得及调任的鲁超,示意鲁超给大家读一下。
鲁超接过文件大略一扫不由一笑,随即在众人不解的眼神中大声读出上面内容。文件大体的意思是,任命聂鹏飞为西北工业基地特别顾问,同时兼任京城实验基地副主任,红星实验室划归京城实验基地,但是仍由红星轧钢厂代管。
聂鹏飞微笑着接过鲁超递回的任命书,然后笑着跟杨爱国说:“作为京城实验基地的副主任,我有权利抽调部分人员配合我的工作,他们会留在红星实验室继续现在的实验工作。之前张科长上交的人员名单我就是因为这个才留下来,本打算等这两天实验室有进展之后一起去部里汇报,没想到造成部里误会还发函询问,我愿意为此接受组织的批评。”
杨爱国愣愣的看着聂鹏飞从他手里抽走名单,心里真恨不得给自已一耳光,偷鸡不成蚀把米还傻傻的给人家升一级,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就要再次宣布散会,却听到聂鹏飞说:“既然杨书记的事情已经说完,我这不算很重要的事就耽误大家几分钟。”
在座的众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反击走来了!”所有人都是正襟危坐等着聂鹏飞发言。
聂鹏飞站在那里说:“我们国家发展至今钢铁行业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但是我们的企业管理一直都是借鉴苏国模式,过分强调‘一长制’,依靠少数专家制定规章制度,技术上又过度依赖专业精英。这些年全国各地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负责人官僚主义作风、职工缺乏工作动力等。”
说到这里眼神微不可察的扫视杨爱国一眼,大家当然听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可是没有人开口说话,也没有人反驳聂鹏飞的话。聂鹏飞又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文件递给身边的李怀德,李怀德接过之后留下最上面的一张然后依次传递下去。
直到所有人都拿到一张文件之后聂鹏飞才继续说:“针对这些已经显现的问题各地也在积极探寻解决方案,这是我的一位朋友写信告诉我的内容,鞍钢针对这一现象逐渐总结出来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
等众人大略看过手里的内容才继续说:“这种管理模式被他们称为‘两参一改三结合’。‘两参’即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工人参与工厂管理;‘一改’即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即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相结合。”
聂鹏飞说到这里闭口不言,等着众人消化一番这些内容后继续说:“其实这里面的一些内容我们也在无意中进行,只是一直没有主动去探究深层次的变化,也没有人去总结整理形成理论。比如这个‘两参’其实我们也有进行,只是没有形成固定的形式和制度。
就像赵明远同志经常参与一线巡逻工作,这不就是参加集体劳动?还有后勤装卸工作繁忙的时候,李怀德同志都会在一线参与统计审核工作,甚至有时候也会参与装卸工作,这难道不是参加集体劳动?还有丁翼同志经常在一线参与机器维修保养,这不也是集体劳动的一种?
然后是‘一改’我们也在不断摸索改进,我们现在的很多规章制度不都是在近几年里,逐渐删除、添加、修改得来的么?这不就是鞍钢的‘一改’形式么?
至于‘三结合’我们其实也有再做,只是做的不是很到位,而且也因为种种原因发展的很晚。比如刘海中同志就是从一线工人中走上管理岗位;还有九车间的齐主任,也是这些年从工人中脱颖而出走上管理岗位。
而我们的工会也会定期搜集工人反馈信息,经过厂委会商讨之后去芜存菁形成新的决议。至于技术人员里现在的技术科长方成不就是很好的例子?方成同志原本就是技术科的普通技术员,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制定了很多设备保养条例。
这些不就是我们自已的‘两参一改三结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形成固定形式和制度?再扩大‘三结合’的力度和范围,让更多工人参与到讨论和建议中,我相信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一定能让我们工厂发展的更好创造更大的辉煌。”
杨爱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迅速开口定下基调敲定死人员名单,而且为了显示自已不是公报私仇,还大度的提议给刘海中提一级作为鼓励。聂鹏飞四人依然没有反对还投了赞成票,杨爱国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依然是乐见其成。
剩下的会议就没有什么大事,都是一些日常事务很快就说完,杨爱国感觉今天的会议无比舒畅,这才是一把手该有的样子,这种事事顺心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太爽啦!意气风发的扫视会议室众人,杨爱国大手一挥:“既然事情已经说完就散会吧!”
没等他起身聂鹏飞就开口说:“既然都安排好了,杨书记是不是该把援助人员名单交给我?我好进行具体安排啊!”
杨爱国略微起身的动作停下,重新坐回位置上眯着眼看着聂鹏飞,聂鹏飞毫不畏惧的和他对视。杨爱国扫视一圈重新就坐的众人,又看看自始至终都没有动过的丁李赵三人,目光转回聂鹏飞身上缓缓开口说:“我刚才不是说过我要去部里,这份名单正好由我捎过去交到部里,就不劳烦聂副厂长专程跑一趟。”说话间尽显我已经看穿一切的态度,还把副厂长咬的特别清楚。
聂鹏飞依然一副笑脸说:“哦!看我这记性,我好像忘了跟杨书记说。哎!真是的都怪最近事情太多,忙的居然连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告诉书记。不过我想书记大人大量一定不会跟我斤斤计较吧?”
杨爱国心里没来由的一阵慌张,可是心里转了又转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只得强装镇定的说:“哦?不知道聂副厂长忘了什么事情?不过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汇报,像这样的事情希望聂副厂长以后不要再发生。”
聂鹏飞很谦逊的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再犯,然后才在杨爱国不可思议的眼神中,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还没来得及调任的鲁超,示意鲁超给大家读一下。
鲁超接过文件大略一扫不由一笑,随即在众人不解的眼神中大声读出上面内容。文件大体的意思是,任命聂鹏飞为西北工业基地特别顾问,同时兼任京城实验基地副主任,红星实验室划归京城实验基地,但是仍由红星轧钢厂代管。
聂鹏飞微笑着接过鲁超递回的任命书,然后笑着跟杨爱国说:“作为京城实验基地的副主任,我有权利抽调部分人员配合我的工作,他们会留在红星实验室继续现在的实验工作。之前张科长上交的人员名单我就是因为这个才留下来,本打算等这两天实验室有进展之后一起去部里汇报,没想到造成部里误会还发函询问,我愿意为此接受组织的批评。”
杨爱国愣愣的看着聂鹏飞从他手里抽走名单,心里真恨不得给自已一耳光,偷鸡不成蚀把米还傻傻的给人家升一级,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就要再次宣布散会,却听到聂鹏飞说:“既然杨书记的事情已经说完,我这不算很重要的事就耽误大家几分钟。”
在座的众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反击走来了!”所有人都是正襟危坐等着聂鹏飞发言。
聂鹏飞站在那里说:“我们国家发展至今钢铁行业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但是我们的企业管理一直都是借鉴苏国模式,过分强调‘一长制’,依靠少数专家制定规章制度,技术上又过度依赖专业精英。这些年全国各地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负责人官僚主义作风、职工缺乏工作动力等。”
说到这里眼神微不可察的扫视杨爱国一眼,大家当然听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可是没有人开口说话,也没有人反驳聂鹏飞的话。聂鹏飞又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文件递给身边的李怀德,李怀德接过之后留下最上面的一张然后依次传递下去。
直到所有人都拿到一张文件之后聂鹏飞才继续说:“针对这些已经显现的问题各地也在积极探寻解决方案,这是我的一位朋友写信告诉我的内容,鞍钢针对这一现象逐渐总结出来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
等众人大略看过手里的内容才继续说:“这种管理模式被他们称为‘两参一改三结合’。‘两参’即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工人参与工厂管理;‘一改’即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即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相结合。”
聂鹏飞说到这里闭口不言,等着众人消化一番这些内容后继续说:“其实这里面的一些内容我们也在无意中进行,只是一直没有主动去探究深层次的变化,也没有人去总结整理形成理论。比如这个‘两参’其实我们也有进行,只是没有形成固定的形式和制度。
就像赵明远同志经常参与一线巡逻工作,这不就是参加集体劳动?还有后勤装卸工作繁忙的时候,李怀德同志都会在一线参与统计审核工作,甚至有时候也会参与装卸工作,这难道不是参加集体劳动?还有丁翼同志经常在一线参与机器维修保养,这不也是集体劳动的一种?
然后是‘一改’我们也在不断摸索改进,我们现在的很多规章制度不都是在近几年里,逐渐删除、添加、修改得来的么?这不就是鞍钢的‘一改’形式么?
至于‘三结合’我们其实也有再做,只是做的不是很到位,而且也因为种种原因发展的很晚。比如刘海中同志就是从一线工人中走上管理岗位;还有九车间的齐主任,也是这些年从工人中脱颖而出走上管理岗位。
而我们的工会也会定期搜集工人反馈信息,经过厂委会商讨之后去芜存菁形成新的决议。至于技术人员里现在的技术科长方成不就是很好的例子?方成同志原本就是技术科的普通技术员,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制定了很多设备保养条例。
这些不就是我们自已的‘两参一改三结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形成固定形式和制度?再扩大‘三结合’的力度和范围,让更多工人参与到讨论和建议中,我相信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一定能让我们工厂发展的更好创造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