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超时空战士-《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借着黑夜的掩护,一艘造型奇特的万吨战舰正在第二帝国纵深以高速迎风航行,她的外表十分奇特,从旁看去,根本看不见其他军舰那样雄壮的上层建筑与林立的武器,只有“一坨一坨”遮盖着毡布的的不明承载物堆积在她宽大到不得不外飘出去的甲板上。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般外表比起战舰,其实更像一条满载的货船————如果忽略掉那惊人的航速的话.......

  虽然第二帝国的西部海防已经崩盘、监听站也截获了帝国中枢“收缩防御”的命令,但谁也保不准在这战场纵深是不是还有一两股残兵,所以,在看不见的远方,其实还有4艘莎士比亚级驱逐舰隐藏于黑夜中为她专程充当远程警戒。

  “标枪机队未发现敌人踪迹,推测附近已无敌舰队活动。”

  “海面风速15节,风力四级,浪高1.5米,本舰航速32节,甲板风速约47节,达到起飞条件!”

  “依照航行日志与无线电罗盘的测向结果,我们当前在铜关东北约25千米,勉强可以展开作战!”

  “好,打开甲板灯光,撤去遮盖、解开固定装置、检查助推火箭!”

  在舰岛高层的幽绿色灯光下,一道魁梧的身影低头看了看表,又转身望向一名挂着保卫局识别章的瘦高男子:“束上校,可以开始了吧?”

  “现在是凌晨1时15分.......机库,这里是舰桥,‘蜻蜓’是否准备好?”

  “这里是机库,‘蜻蜓’一切就绪!”

  被称为束上校的军官将手持通讯器转交给魁梧男子,略一点头,后者迅速会意,没有过多交流,迅速命令道:“全舰注意,解除无线电静默,向太溪发报,‘牧野’行动即将开始!”

  “是!”

  蓝星美军研究认为,一艘饺子级运作11架R4D(C47海军型)毫无压力

  魁梧男子咽了咽唾沫,放下通讯器。

  他是这艘未命名航母的舾装长,也将是她未来入役后的首任舰长,照理说作战行动应当听他指挥……

  但是,此次作战显然不能用常理看待,因为动用了特殊装备,所以主导的其实是某个与军械局与保卫局双重领导的特设部门。

  隶属于舰队的航母,在机库负责维护的却是特殊部门所派出的专员,而机库外围更是由陆战队与保卫局的精锐把守,这种种细节无不反映着此次任务极高的保密程度.......

  甲板两侧的微弱灯光陆续点亮,身穿各色背心的人员掀开防水毡布,露出下方银光闪闪的圆润机体。

  1、2、3、4、5!

  跳高行动中R4D运输机从航母起飞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时,所需的滑跑距离不过73米

  一共5架被改造为炮艇机的“信天翁”锋芒毕露,螺旋桨的轰鸣声很快就从前往后响了起来。

  这五架炮艇机占据了飞行甲板的后半段,而26米宽的甲板还没有这架运输机的翼展宽,导致左翼不得不露出海面一小截,而留给第一架“信天翁”的跑道也只有80米长,如此苛刻的起飞条件需要“信天翁”的驾驶员们有足够高超的技艺。

  “‘信天翁’一至五号,机械状况良好,舵面控制正常,可以开始任务!”

  “收到,跑道清空,锁定装置已解除,当前甲板风速48节,祝各位武运昌隆!”

  防杠,贴一下这句话的部分考证内容,读者可以去某blue色软件上自行查看,茄子不让明说

  塔台的命令下达后只过了不到三秒,助推火箭的尾焰就点亮了夜空,第一架“信天翁”在机身后部四枚助推火箭的加速下从飞行甲板上腾空而起时只使用了不到70米长的跑道,而后续的四架同型机如法炮制,一架接一架脱战明亮的火箭尾焰、借着甲板风腾空而起。

  “信天翁”机队起飞时视觉冲击力极强,也验证了航空母舰这种新舰种起飞中型运输机的可能性,然而,了解内情的保卫局人员清楚,它们并不是此次任务的主角.......

  “‘信天翁’机队,空中盘旋待命,收拢队形。”

  “甲板清空,关闭灯光,无关人员离开甲板,‘蜻蜓’准备出击!”

  “机库明白!”

  束上校依然手握舰内通讯器,魁梧的舾装长则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靠近舰尾的升降机平台......究竟是什么样的装备,才有资格得到这般严格的保护?

  很快,黑漆漆的大洞下方,10吨级大型升降机就缓缓托举出一架有着流畅纺锤形机体的飞行器,它有着大量玻璃打造的、视野良好的驾驶舱,还有一个蝎子尾巴似的上钩状尾梁,让舾装长十分奇怪的是,它并没有其他飞机那样平直宽阔的机翼,而机身两侧伸出的短翼上吊挂的圆柱状物看起来也不像飞艇的气囊。

  接下来,令人更惊异的事情发生了,这架白色的飞行器顶部的折叠机构竟然像孔雀开屏般展开为了四片旋翼,紧接着是两点闪烁的绿色荧光与明亮的前照灯,在一种与运输机螺旋桨截然不同的、低沉且强劲的嗡鸣中,四片旋翼卷起巨大狂风,最终,这架神秘的飞行器在众人的目送下带着舱内的微光摇摇晃晃地离开了甲板。

  .....................................................

  “‘信天翁’长机,这里是‘蜻蜓’,我正在爬升,在你下方300米、右后方5000米,前照已灯开启,预计上升至高度800,请调整高度与航速,我们在前方汇合,完毕!”

  坐在驾驶位上的王北山左手打开夜视仪,右手把握住操纵杆,漆黑的视界登时变成了绿油油的一片,而左前上方五个模糊身影正是那刚起飞没多久的“信天翁”编队

  “信天翁收到,我看到你了......我们会调整航向至045,注意间距。”

  “明白!”

  王北山加大节流阀,便能立即感受到机身上的发动机正在输出的澎湃动力,他的座驾或许极速不算高,但在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上无人能出其右。

  这架在行动中代号为“蜻蜓”的飞行器被军械局的疯子们称为直升机,还有个与火箭助飞制导鱼雷相似的名字————“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