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做个人情,交个朋友-《重生那年1985》

  作为一个小镇,在平日里应当是安静祥和的,如果能有一辆车在镇上停下,都会引起大家的格外注意。

  看看,到底是谁家回来了?

  这样的场景,在平日里没有多少外人来的小镇,显得很是平常的。

  一条新建的公路挨着镇子的边修建,这是一条水泥公路,直接去往春井坊酒业的厂大门。

  如此,货车什么的,就不用进到镇子里面去。

  毕竟,镇子逢场的时候,人山人海的,车子根本就走不动。

  可春井坊酒业不可能说,在逢场的时候就不进行运输了。

  所以,干脆在边上重新的修建一条路。

  路是新修的。

  两边原先是没有建筑的,现在一栋栋的建筑正在不断修建起来。

  周楚欣降下车窗,目光看向眼前的小镇。

  “才是离开不到两月,镇上的变化也太大了,感觉都是要认不出来了。”

  陈元庆看着两边的情况,双向四车道,两边修建了专门的街道。

  自建房基本上都是一楼门市二楼住。

  按照陈元庆的建议,新建房屋有些东西必须得要统一。

  屋顶必须得要盖瓦!

  临街的屋檐必须得要往前进行延伸出来一部分,为行人遮雨。

  陈元庆曾经看到一篇文章,就写传统建筑的浪漫。

  说将屋檐延伸出来一部分,可以供人进行避雨。

  当然了,陈元庆更加倾向于,这是建筑材料本身的特性要求进行如此的设计。

  饱受风吹雨淋日晒,建筑材料的老化速度将会很快的。

  古代的建筑,追求的可是一屋传三代。

  可不像是现代建筑,建筑寿命还没有达到,就要开始拆掉重新修了。

  陈元庆:“走的时候一些在修的屋子,现在都是给修好了。”

  夏季时,春井坊酒业放暑假不酿酒。

  春井坊酒业给工人发放基本工资。

  对此,大家也都是没有意见。

  不干活就不拿钱,大家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陈元庆还给大家发基本工资,大家都是念叨陈元庆这个东家是真的好。

  春井坊酒业放假了,这些从苦日子过来的工人们在休息上两日,就开始找活碌干了。

  镇上到处都是修房子,自然是需要人手。

  不少人就来修房子。

  做不了砖工和木工,当个搅拌水泥和搬砖的小工总是没得问题的。

  只要是不下雨,大家就是在工地上面干活。

  有了大量劳动力的加入,镇上的各种建设,自然就进入到一个加速的状态。

  不来镇上工地干活,春井坊酒业也是在新建厂房。

  还有镇上也是在搞一些工程。

  镇上搞的工程,一般都是只用本地人来干活,妇女来干也行。

  壮妇在此时的农村,可是相当的多。

  能够当个男人来用的。

  年轻人干活赚钱,伺候家里面的地,就只能够是家里面老人。

  农村的老人,七老八十下地干活,都是正常的。

  做得慢点,慢慢做就好。

  家里面的老人,只要能够干点活,肯定就是和睦得很。

  如果是有个药罐子……

  久病床前无孝子!

  周楚欣一双美目看着陈元庆:“你心里面,是不是很得意?”

  “得意什么?”

  “得意这个镇子,因为你,才是发展起来。如果没有你,这个镇子十几二十年,都是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陈元庆笑道:“要是这么说的话,的确是有着点得意的。”

  别人因为自己而生活得更好,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

  虽然,陈元庆的本意并不是如此。

  可他做的事情,的确是让很多家庭的日子变得好了起来。

  前方是有着几个小孩,衣服上已经看不到大块的补丁。

  要知道,在前两年的时候,陈元庆见到的小孩身上,基本上都满是补丁。

  衣服穿烂了,根本就舍不得扔,缝缝补补的再是穿两年。

  “先不回去,我们先去学校看看。”

  陈元庆:“周老师,你这事业心可有点太重了点。回来了,就直奔学校去啊?”

  自己事业心重吗?

  也还好吧!

  “就顺路去看看,不然的话,明天又是得要过来。”

  陈元庆能够说什么,只能够听周楚欣的。

  新的教学楼已经修建完毕了,整个看起来,相当的不错。

  墙体外立面是给贴了瓷砖进行装饰。

  巴掌大小的正方形白色瓷砖,既能做装饰,又是能够保护墙体……

  更多的还是做装饰。

  教室内,课桌什么的,都是已经采购回来了。

  并不是后世的那种合成板课桌,而是全木课桌。

  只不过和之前的长课桌不同,现在全部采用单人课桌。

  长课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件事情,中间会分割出来一条三八线!

  课桌是没有柜子的,在教室后面统一设立一个书柜。

  春井中学将要采用小班教学,考虑到现在学生人数较多的实际情况,每班的学生是四十人。

  四十人是红线,不能够超过。

  一般的话,以三十五人一个班。

  陈元庆抱着陈南希,看着教室,下巴在陈南希的脑袋上蹭了蹭。

  以后陈南希也是会在春井中学上学,从小学到高中。

  所以,陈元庆对春井中学将会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打造。

  春井中学不是搞普惠教育,要惠及到每一个人。

  这不会。

  想要就读春井中学,方式有多种。

  春井镇本地户口可以在春井中学就读,不需要任何的条件就可以就读。

  但这只限于义务教育阶段。

  上高中的话,就需要参加中考,走正常的录取程序。

  而春井坊酒业的职工子女,小学和初中就不说了。

  高中的话,也是要参加中考,但是春井中学将会降分录取。

  反正,就是各科成绩大部分及格就行。

  有些人,就不是读书的料,就别让人家来浪费时间,去学上个技术什么的,比什么都好。

  有的家长,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在高中的时候开悟,能够知道努力读书的重要性……

  除非是有重大的变故,遭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不然的话,人一般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三岁看老,这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或者说,从上一辈的身上,就已经能够看到些下一辈到底会是怎么样!

  除了春井镇户口的和春井坊酒业职工子女外,春井中学还面向全县、全市乃至全省进行招生。

  现在说全市和全省,就有点夸张了。

  这类学生,走正常招考流程进来。

  走关系什么的,自然是避免不了。

  但是,决定招不招,得要由陈元庆来决定。

  能够走关系到陈元庆这,就已经说明背景超级的硬。

  陈元庆投了钱修学校,拿招生名额做人情,结交下朋友,没有毛病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