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马威-《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杜书记要调走了?啥时候的事?他亲口和你说的?”

  刚把杜树平一行人送走,李天明便把这事和李学庆说了。

  得知这个消息,李学庆的反应明显要比李天明更大。

  大概是上了年纪的原因,人都会变得求稳。

  要是搁以前……

  爱走不走,关老子屁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村里这么大的家业,头顶上换一位领导,往后会咋样,谁都说不准。

  “明天就去外地履职了。”

  “去哪?”

  李天明没说话,只是看着李学庆。

  咳咳!

  李学庆反应过来,笑得十分尴尬。

  这么大的事,哪能随便说。

  “没跟你透透,往后谁来咱们海城?”

  “没,估计杜书记也不知道!”

  之前得知杜树平要被调走的时候,李天明还曾想过和王作先打听打听,但考虑了一下,还是算了。

  无论谁来,上级领导肯定有自己的考虑,这么大的事,李天明一个平头老百姓根本够不着。

  “新来的这位,但愿……”

  有些话,李学庆也方便说出口。

  “叔,放心吧,政策是中枢定下的,甭管谁来都得跟着大方向走!”

  话是这么说,具体如何执行,还是要看地方上领导的态度。

  现在说啥都为时尚早。

  还是……

  先等等看吧!

  转天,这件事就有了结果。

  杜树平调任皖省,担任省长兼省委书记,党政一把抓,海城这边……

  “这位魏书记可不简单,之前是陕省某地的一把手,据说……背景很深。”

  卢源刚开完会,第一时间就给李天明打来了电话。

  “你准备一下,魏书记刚刚在会上说了,未来海城的工作重点就是发展经济,准备召开一个座谈会,你可是大集体经济的领头人,到时候,肯定有你一个位置。”

  “卢局,您觉得这位魏书记……”

  “别瞎琢磨,做好自己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其他的……看看再说!”

  卢源也找他的老朋友打听了魏红星魏书记的过往经历,了解得不多,唯一有用的就是,这位魏书记是个干实事的。

  之前在陕省任职的时候,曾顶着压力,带头推进了农业改革,当地老百姓对他的评价颇高。

  据说这次调任,当地的群众还曾极力挽留。

  要是放在过去,是能享受到脱靴之礼的。

  听卢源这么说,那就……

  看看再说!

  整整一周过去,李天明终于接着了卢源的消息。

  前往海城,参加由市委书记魏红星组织的经济座谈会。

  接到电话的当天,李天明便开车前往了海城。

  按照规定,住进了市委办公室指定的招待所。

  “卢局,开这个会,到底要说些什么,您总得给我通个气吧?”

  收拾完,李天明便开车去了卢源的家。

  “通气?我也得知道才能告诉你啊!”

  卢源这会儿也在纳闷呢,按照惯例,开会前,像他这样的市委重要部门的领导,都会提前拿到会议大纲,到时候具体说什么,都会提前通知。

  可一直到现在,他还什么都没拿到,唯一知道的就是开会的时间和地点。

  “跟我的关系不大吧?”

  “应该……不会吧!”

  俩人猜了半晌,还是猜了个寂寞。

  一切都只能等到明天会上揭晓了。

  在招待所住了一晚,转天,李天明提前一个小时出发,到了市委大院。

  以前这里他经常来,王作先离开以后,来的机会就很少了。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李天明先去了会议室,参会的人都要现在这里集中,然后一起前往会议室。

  除了卢源和马援朝之外,没见着几个熟人。

  听卢源介绍过后,李天明才知道,今天来的除了海城几家重要企业的领导之外,还有海城财经大学和商学院的教授,都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

  “我大伯怎么没来?”

  既然海城重要企业的领导都来了,怎么没见着李学军?

  “钢铁厂来的是副书记。”

  卢源朝不远处的一个中年人示意了一下。

  “马超兴,学军同志要是退了的话,他接任的呼声很高!”

  这个名字,李天明并不陌生,正月里在李学军家里的时候,曾听李学军说过,钢铁厂新来了一位副书记,是从唐山那边调过来的,一直在厂党委会上和他唱反调。

  魏红星到海城履职后的第一次重要会议,钢铁厂来的居然是副书记,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等了一会儿,众人又被市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带到了会议室。

  李天明找到了写着他名字的牌子,看到位置靠后,顿时暗暗松了口气。

  最好是来充人头的。

  众人落座,今天主角终于登场了。

  五十多岁的年纪,身材偏瘦,两条眉毛又黑又粗,目光炯炯有神,只是……

  这出场方式似乎是在宣告什么。

  以前王作先和杜树平组织开会,可没有这么大的派头。

  也不知道是谁牵的头,突然掌声响起,李天明也赶紧跟着拍巴掌。

  魏红星走上主席台落座,抬手往下压了压。

  “今天参会的很多同志都是第一次见面,首先认识一下,我叫魏红星,遵从组织上的安排,来咱们海城担任市委书记,今后的工作当中,还希望大家鼎力支持!”

  语气铿锵有力,说话的时候,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目光似乎在李天明这里停顿了片刻,那眼神意味深长。

  “初来乍到,对海城的了解,我可能不如在座的任何一位同志,先简单谈一谈,我掌握的情况……”

  随后,魏红星便开始对他这段时间掌握的相关信息,简单的阐述了一番。

  李天明老老实实的听着,没明白魏红星说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像魏红星自己说的,海城的情况,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可能都要比他更加熟悉。

  “发展经济,提高海城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

  魏红星接着又开始介绍起了他在之前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经验。

  李天明听得是一头雾水。

  今天不是经济座谈会吗?

  怎么听上去像是政府工作报告。

  “哪一位是李天明同志。”

  李天明正琢磨着魏红星召开这个座谈会的用意呢,突然被点名,一阵错愕过后,才举起了手。

  “魏书记,我是李天明!”

  魏红星浅笑道:“我在陕省工作的时候,就曾听过你的名字,年纪轻轻,工作能力很强,这些年带领着大柳镇的群众兴办工厂,海城的经济发展,你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

  突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夸奖,李天明还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正想着是不是要谦虚两句,魏红星突然话锋一转。

  “集体经济不管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更要坚持党的领导,我了解到,你们在大柳镇建的工厂,组织建设方面一直不是很完善,还有海尔店冰箱厂和猎鹰自行车厂,党委组织在其中起到了多大的领导作用?这一点,李天明同志,你写个报告交上来,找机会我们再详谈。”

  呃……

  李天明闻言,顿时愣在当场。

  好家伙的,这是下马威啊!

  看似轻描淡写,但实则魏红星提到的问题,稍有不慎可是要出大事的!

  组织建设这可是原则问题。

  魏红星直接一句“不完善”,这一刀捅下来,李天明感觉肋叉子都疼。

  好在魏红星很快就把话题转移到了其他方向。

  “天明,当心啊!”

  卢源小声说了一句,还轻轻地在李天明手上拍了两下。

  显然,他也感觉出来了。

  这位魏书记来者不善。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