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俪珺清暇娅枝三个人在包间里吃饭的时候,突然门被人敲响了。
“进来!”
三个人也没有多想,以为是服务员,所以随口喊道。
“俪珺小姐,清暇小姐,娅枝小姐!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我是电视台派过来采访今天这个酒楼开业的。
方不方便采访一下三位?”
是的,电视台的记者看到的就是她们三个人。
当然这也是因为三个人有意没有把门关严,所以记者才能够看到,像其他包厢基本上都是把门关严的,记者也不好意思不知道里面是谁敲门进去问。
“没有问题。”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冲着记者点点头。
她们也没想到事情就会这么快,她们刚坐下来还没吃多少东西呢,记者就来了。
“有没有吃过饭?没有的话可以坐下来一起吃点,我们也是刚吃。”
“不用了,不用了,我过来就是采访的,饭已经提前吃过了。”
记者连忙摇摇手,虽然他没有吃过饭,但他知道三人也就是客气,他要是真坐下吃,那就不合时宜了。
“这样三位能不能先跟全国的观众打个招呼?自从你们在春晚上表演了节目之后,有很多观众打电话或者是写信到电视台,想要看到更多关于你们的消息。
我们电视台也一直想要跟三位做个采访,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三位了。”
这个话记者说的并没有错,确实在春晚之后有不少人打电话到电视台,信的话也确实收到了一些,主要是在京城和京城周围的,因为这两个地方离电视台近,其他远的地方还没有寄过来。
“大家好,我是俪珺,很高兴能够跟大家再次见面。”
“大家好,我是清暇。”
“大家好,我是娅枝!”
三个人纷纷冲着镜头微笑挥手。
“据那天春晚的时候说,您三位是专门来京城过年的,是不是?那不知道京城哪些地方是你们最喜欢?或者说京城的什么事情给三位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虽然说这次来是为了采访谭府菜大酒楼开业的,但好不容易碰到了这三位大明星,记者肯定是不会只问关于大酒楼的事情的。
“是的,我们是大年三十那天早上突然决定来京城过年的,京城之前我们三个都来过,对于京城还是非常喜欢的,我最喜欢景山,每次站到山顶看着
“如果说让我觉得什么影响比较深刻,可能是人们的精神面貌,这几年感觉每次来人民的精神面貌都会变得更积极,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拥抱变化,拥抱美好未来的感觉。”
“我喜欢下雪后的京城,特别是故宫,感觉没下雪之前就是故宫,下雪之后就是紫禁城。”
三个人,每个人都说了一段自己对于京城的感受。
“来京城过年肯定是要去庙会的,三位有没有去过京城的庙会?”
“去过了,第一天去的地坛庙会,第二天去的厂甸庙会,两个庙会给我们的印象都非常好,都是空着肚子进去,挺着肚子出来的,好吃的太多了,忍不住就吃多了,等回到港岛以后,为了身材管理,必须得加大运动量了。”
俪珺笑着回道,这话把所有人都逗笑了。
“您这个身材已经是非常好的,我觉得不需要再去减肥。”
记者笑着夸了一句。
“不行,减肥是每个女人终生的梦想,特别是像我们这种经常站在摄像机前胖一点都会很清楚的能够察觉出来,所以其实私底下我们为了能够展现更好的一面,也是需要节食,需要运动,需要做很多工作的。”
俪珺摇摇头,她虽然不是以身材以形象示人,但是对于身材也是比较看重的。
“三位今天是怎么选择来这家酒楼吃饭的?”
又闲聊了一些其他的,记者终于把话题聊到了酒楼开业的事情。
“我们其实是专程过来的,这一间酒楼的主厨在港岛,也开了一家谭府菜。
如果去过港岛的人就一定知道,在港岛谭府菜想要吃上一顿有多难,基本上都得提前一周以上预约才能够订到位子。
更何况谭师傅现在基本上做菜比较少,都是让他的徒弟们在做。
所以知道这家酒楼的主厨是谭师傅,我们就专程过来了。
京城的朋友真的是太幸福了,不需要提前预约来就可以吃,你们不知道我们有多羡慕,甚至想过为了这口吃的专门在京城住一段时间。”
关于为什么来这里,后来俪珺几个人又仔细想了想,觉得说路过不太合适。
最后觉得还是把谭师傅在港岛的辉煌搬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最好。
“这家酒楼的主厨在港岛也开了一家大酒楼嘛?酒楼跟这边情况一样吗?”
听到这个记者就好奇起来,虽然这个酒楼在京城如今建的很大,很多人都说这有可能是京城最大的酒楼,但是真没人知道这个酒楼的大厨居然在港岛那边还开了一家。
而且听俪珺的意思这个酒楼在那边特别的火。
“那边的酒楼是没有这一边大,位置也没有那么多,不过两边如果有相似的话,那就是都是在比较繁华的地方,地段都很好。
里面的装修其实是相差不大的,但我觉得这一边的好像更精致一些。
至于菜品的话,我刚才尝了一些,感觉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吃。”
俪珺将两边做了一个对比。
“感谢三位接受我们的采访,就不多打扰三位用餐了,祝三位用餐愉快!”
记者也是非常识趣的,他虽然还想多采访,但是俪珺三个人毕竟是在用餐,他已经打扰了挺长时间的了,菜服务员在他们聊的过程当中都上齐了,要是继续留在这里,那再一会儿就凉了,所以他就主动提出了告辞。
“慢走,不送。”
在跟俪珺清暇娅枝三个人再次挥手告别之后,记者出包厢的时候,非常自觉的将包厢的门替三个人关上了。
俪珺清暇娅枝三个人在包间里吃饭的时候,突然门被人敲响了。
“进来!”
三个人也没有多想,以为是服务员,所以随口喊道。
“俪珺小姐,清暇小姐,娅枝小姐!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我是电视台派过来采访今天这个酒楼开业的。
方不方便采访一下三位?”
是的,电视台的记者看到的就是她们三个人。
当然这也是因为三个人有意没有把门关严,所以记者才能够看到,像其他包厢基本上都是把门关严的,记者也不好意思不知道里面是谁敲门进去问。
“没有问题。”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冲着记者点点头。
她们也没想到事情就会这么快,她们刚坐下来还没吃多少东西呢,记者就来了。
“有没有吃过饭?没有的话可以坐下来一起吃点,我们也是刚吃。”
“不用了,不用了,我过来就是采访的,饭已经提前吃过了。”
记者连忙摇摇手,虽然他没有吃过饭,但他知道三人也就是客气,他要是真坐下吃,那就不合时宜了。
“这样三位能不能先跟全国的观众打个招呼?自从你们在春晚上表演了节目之后,有很多观众打电话或者是写信到电视台,想要看到更多关于你们的消息。
我们电视台也一直想要跟三位做个采访,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三位了。”
这个话记者说的并没有错,确实在春晚之后有不少人打电话到电视台,信的话也确实收到了一些,主要是在京城和京城周围的,因为这两个地方离电视台近,其他远的地方还没有寄过来。
“大家好,我是俪珺,很高兴能够跟大家再次见面。”
“大家好,我是清暇。”
“大家好,我是娅枝!”
三个人纷纷冲着镜头微笑挥手。
“据那天春晚的时候说,您三位是专门来京城过年的,是不是?那不知道京城哪些地方是你们最喜欢?或者说京城的什么事情给三位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虽然说这次来是为了采访谭府菜大酒楼开业的,但好不容易碰到了这三位大明星,记者肯定是不会只问关于大酒楼的事情的。
“是的,我们是大年三十那天早上突然决定来京城过年的,京城之前我们三个都来过,对于京城还是非常喜欢的,我最喜欢景山,每次站到山顶看着
“如果说让我觉得什么影响比较深刻,可能是人们的精神面貌,这几年感觉每次来人民的精神面貌都会变得更积极,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拥抱变化,拥抱美好未来的感觉。”
“我喜欢下雪后的京城,特别是故宫,感觉没下雪之前就是故宫,下雪之后就是紫禁城。”
三个人,每个人都说了一段自己对于京城的感受。
“来京城过年肯定是要去庙会的,三位有没有去过京城的庙会?”
“去过了,第一天去的地坛庙会,第二天去的厂甸庙会,两个庙会给我们的印象都非常好,都是空着肚子进去,挺着肚子出来的,好吃的太多了,忍不住就吃多了,等回到港岛以后,为了身材管理,必须得加大运动量了。”
俪珺笑着回道,这话把所有人都逗笑了。
“您这个身材已经是非常好的,我觉得不需要再去减肥。”
记者笑着夸了一句。
“不行,减肥是每个女人终生的梦想,特别是像我们这种经常站在摄像机前胖一点都会很清楚的能够察觉出来,所以其实私底下我们为了能够展现更好的一面,也是需要节食,需要运动,需要做很多工作的。”
俪珺摇摇头,她虽然不是以身材以形象示人,但是对于身材也是比较看重的。
“三位今天是怎么选择来这家酒楼吃饭的?”
又闲聊了一些其他的,记者终于把话题聊到了酒楼开业的事情。
“我们其实是专程过来的,这一间酒楼的主厨在港岛,也开了一家谭府菜。
如果去过港岛的人就一定知道,在港岛谭府菜想要吃上一顿有多难,基本上都得提前一周以上预约才能够订到位子。
更何况谭师傅现在基本上做菜比较少,都是让他的徒弟们在做。
所以知道这家酒楼的主厨是谭师傅,我们就专程过来了。
京城的朋友真的是太幸福了,不需要提前预约来就可以吃,你们不知道我们有多羡慕,甚至想过为了这口吃的专门在京城住一段时间。”
关于为什么来这里,后来俪珺几个人又仔细想了想,觉得说路过不太合适。
最后觉得还是把谭师傅在港岛的辉煌搬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最好。
“这家酒楼的主厨在港岛也开了一家大酒楼嘛?酒楼跟这边情况一样吗?”
听到这个记者就好奇起来,虽然这个酒楼在京城如今建的很大,很多人都说这有可能是京城最大的酒楼,但是真没人知道这个酒楼的大厨居然在港岛那边还开了一家。
而且听俪珺的意思这个酒楼在那边特别的火。
“那边的酒楼是没有这一边大,位置也没有那么多,不过两边如果有相似的话,那就是都是在比较繁华的地方,地段都很好。
里面的装修其实是相差不大的,但我觉得这一边的好像更精致一些。
至于菜品的话,我刚才尝了一些,感觉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吃。”
俪珺将两边做了一个对比。
“感谢三位接受我们的采访,就不多打扰三位用餐了,祝三位用餐愉快!”
记者也是非常识趣的,他虽然还想多采访,但是俪珺三个人毕竟是在用餐,他已经打扰了挺长时间的了,菜服务员在他们聊的过程当中都上齐了,要是继续留在这里,那再一会儿就凉了,所以他就主动提出了告辞。
“慢走,不送。”
在跟俪珺清暇娅枝三个人再次挥手告别之后,记者出包厢的时候,非常自觉的将包厢的门替三个人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