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直说了!
这个事情我跟海外的两个朋友去聊过,是关于现在全球经济形势的,特别是阿美利卡的经济形势。
他们都是有着强大的经济师团队,对于全球的经济有着充分的研究的。”
在李弘文开口说话的时候,高秘书拿出了一个录音机示意询问了一下,见李弘文点头按下了录音键。
“他们都觉得如今的阿美利卡经济有一些过热,再加上他们国内的政策和市场上的一些信息,认为未来三个月到半年会爆发一次大问题。
这个事情最可能的就是反映在股市上面。
我们都一致认为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在10月份的中旬。
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提前做一些布置,不只是他们的公司,还有我的公司,都会在未来的三个月去做一些这方面的应对。”
说到这里,李弘文稍稍的停顿了一下。
“这个事情除了你们在国外,还有其他公司有同样的看法吗?”
高秘书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应该说有一些经济学家也同样有这样的看法,但是在目前这些投资公司或者说投资机构还没有谁明确表现出这样的倾向。
可能是我这个人操作会比较谨慎,我认为这个事情既然大概率会出现,那么我们就要做提前的应对。
如果说我们的预测没有预测对,顶多就是少挣了一些钱。
后面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再挣回来,但是如果说我们预测对了。
那我们将会挣很多的钱,很多股票我们可以在高位卖出,在低位再接回来,这样的差价就是不可估量的,何况在别人都在赔钱的时候,我们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去收购一些东西,这种正面的影响也是金钱所不能带来的。”
华尔街肯定是没有人现在察觉得到,这一点李弘文可以肯定,不然黑色星期一就不会那么严重。
但是他不能这么说,所以他只能说有经济学家察觉到了,但是这些经济学家跟投行可能关系不大或者说他们的言论这些投行并没有采纳。
“确实,如果说事情真的如你们所预测的这样发展,提前三个月能够有所准备,那带来的优势太大了。
不过....”
高秘书承认李弘文说的这个,但是他说了一句,不过之后后面的话没有继续说。
李弘文和徐启年都能够明白他这一句,不过后面想说的话是什么。
那就是国家跟李弘文的公司不同,李弘文可以为了一个预测去全面准备,因为就算是没有预测对,对他来说只是损失一点点的金钱,少挣了一些钱,并不会有太大的亏损。
但国家不同,国家的体量太大了,就算现在的华夏国家储备资金不算多,特别是在海外的投资方面不算多,可这个金额也是不小的,如果因为李弘文的一个预测就去变动,预测对了,一切都好说。
预测错了呢?
这个责任是需要有一个人去背的。
高秘书还有上面的领导,肯定不希望这个责任摊到李弘文的头上。
那么后面背锅的人就需要找一个人出来了。
而这个事情高秘书是第1个知道的,后续跟领导跟其他人去谈,也一定会是由高秘书出面,那么这个背锅的人就显而易见了。
所以他需要仔细的去考量这个事情的各种可能出现的因素。
“你说的这些专家能不能让他们专门来港岛,我们派专门的人去跟他们见见面?”
高秘书想了一会儿之后开口问道。
“这个恐怕不行,他们这些人在很多地方也担任着要职,如果一个人来这边还行,但是来很多,那一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的。
更何况这个事情,我们也不希望有太多的人察觉到。”
李弘文摇摇头,这些东西是他从前世的记忆当中长出来的,有没有经济学家真的在这个时候发现了这些他也不确定。
就算是迈克跟他说手下的经济学家有人提出了一些类似的观点,可这种事情是没办法去细究的,特别是还要让他们跟华夏的一些人见面。
他们可以帮迈克做事,但是未必愿意跟华夏方面的人去谈。
“另外您也应该清楚,西方的很多人对于我们是有着一些不同看法的,他们可以在我朋友的公司任职,但是....”
“你说的这个我们明白,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工作不好开展的原因。”
高秘书点点头,李弘文说的这些他都非常的清楚,也明白这个确实是存在的。
可是如果没有这些专家详细的东西,他真的不好因为李弘文的这个预测去说服上面做这么大的动作。
李弘文面对这个事情确实觉得好像自己有一些想当然了。
觉得既然知道了这个事情,就应该跟上面汇报,但是忘了上面想要做决策还是需要更多的一些侧面证明的,如果仅凭自己的一句话就想让上面同意,确实有点难。
之前广场协议的事情,是因为那些东西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只要给他们一些消息,他们就可以去通过外面的渠道获得这些东西,并不需要他再额外的去拿出什么东西证明。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跟之前完全不同。
“这个事情我们先不去考虑,你先继续说你后面的经济情况的预测。”
高秘书让李弘文继续。
李弘文点点头没有再去多想别的,把自己知道的和跟迈克哈利以及王招娣他们交流时想到的东西都一股脑的跟高秘书说了出来。
“不管这个事情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弘文你对国家的拳拳之心我们是明白的。
这样的事情要是换成其他人,可能因为顾虑这个顾虑那个甚至说因为没有一个准确的证据,就不会跟国家说这个事情。
你能够过来向我们汇报这个事情,就已经让我们非常的感激了。”
高秘书不愧是跟着领导的人,说话还是很有水平。
这个事情到现在他明白,不是他能够拍板做决定的,但是对于李弘文愿意在考虑到这些之后,第一时间跟国家汇报还是非常的认可。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坚信一句话,人是不能够独立存在的,它必须要有家要有国,而国家就是他最强大的后盾,想要把生意把事业做大就一定要有一个坚硬的后盾。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这样以后我在跟国际上的其他人做生意的时候,才会有更足的底气。”
“说得好,清政府时期难道就没有大商人吗?但是他们的权益因为国家的衰弱并不能够得到保证,面对于西方的那些列强,他们只能低声下气。
我们抗战那么多年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能够重新让我们的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
这个事情想要做到,需要我们每一个华夏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高秘书拍掌而叹。
如果每一个人都有李弘文这样的觉悟,那么何愁国家不兴盛。
事情聊完,高秘书并没有在李弘文的院子里多待这个事情非常重要,他需要第一时间回去跟领导汇报。
“这个事情你做的稍微有一些冒失了!”
在高秘书离开之后,徐启年对李弘文道。
李弘文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事情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而且不确定性的东西也太多了,所以李弘文这么直接把这个事情汇报上去,并不见得就是一个好事儿。
甚至很有可能会给自己引来一些麻烦。
徐启年不愿意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虽然说如今的他借助李弘文给他的那个酒,地位是稳固的,关系也是足够深的。
可是他不愿意李弘文冒这样的头。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他的地位稳固代表着跟他对立的人其实也不少。
这些人巴不得他出问题,巴不得找到他们的一些错漏。
如果有机会他们会借机生事,会想办法把这些事情放大。
“我现在也确实觉得是应该更稳妥一点的时候再去说,可是说已经都说了,所以只能希望结果是好的吧!”
这一点李弘文不否认,他确实做的有一点点的冒失了,没有任何实质的证据,仅凭自己的一个预测就跑过来跟上面汇报,也就是之前他做了很多,让上面都信任的事情,不然光凭这个,换个人甚至可能直接就得斥责他。
“只能是这样的,不过你也放心,这些年你做的事情一定让领导铭记在心,而且这个事情你也说了,你已经在做了,所以不管最后结果是怎么样,领导也不会去责怪你的。
唯一可惜的是,如果事情没有像你预测的那么发展,高秘书可能就得....”
徐启年的话没有说完,意思李弘文懂。
不过他并没有开口说什么,因为这个事情他可以很确定一定会发生,只是在徐启年在高秘书面前,他不能够说这样的话。
如果说高秘书真的把这个锅扛起来,那么到时候他得到的将是没法估量的。
就看他有没有这个魄力,有没有这个决心扛这个事情。
这个事情我跟海外的两个朋友去聊过,是关于现在全球经济形势的,特别是阿美利卡的经济形势。
他们都是有着强大的经济师团队,对于全球的经济有着充分的研究的。”
在李弘文开口说话的时候,高秘书拿出了一个录音机示意询问了一下,见李弘文点头按下了录音键。
“他们都觉得如今的阿美利卡经济有一些过热,再加上他们国内的政策和市场上的一些信息,认为未来三个月到半年会爆发一次大问题。
这个事情最可能的就是反映在股市上面。
我们都一致认为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在10月份的中旬。
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提前做一些布置,不只是他们的公司,还有我的公司,都会在未来的三个月去做一些这方面的应对。”
说到这里,李弘文稍稍的停顿了一下。
“这个事情除了你们在国外,还有其他公司有同样的看法吗?”
高秘书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应该说有一些经济学家也同样有这样的看法,但是在目前这些投资公司或者说投资机构还没有谁明确表现出这样的倾向。
可能是我这个人操作会比较谨慎,我认为这个事情既然大概率会出现,那么我们就要做提前的应对。
如果说我们的预测没有预测对,顶多就是少挣了一些钱。
后面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再挣回来,但是如果说我们预测对了。
那我们将会挣很多的钱,很多股票我们可以在高位卖出,在低位再接回来,这样的差价就是不可估量的,何况在别人都在赔钱的时候,我们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去收购一些东西,这种正面的影响也是金钱所不能带来的。”
华尔街肯定是没有人现在察觉得到,这一点李弘文可以肯定,不然黑色星期一就不会那么严重。
但是他不能这么说,所以他只能说有经济学家察觉到了,但是这些经济学家跟投行可能关系不大或者说他们的言论这些投行并没有采纳。
“确实,如果说事情真的如你们所预测的这样发展,提前三个月能够有所准备,那带来的优势太大了。
不过....”
高秘书承认李弘文说的这个,但是他说了一句,不过之后后面的话没有继续说。
李弘文和徐启年都能够明白他这一句,不过后面想说的话是什么。
那就是国家跟李弘文的公司不同,李弘文可以为了一个预测去全面准备,因为就算是没有预测对,对他来说只是损失一点点的金钱,少挣了一些钱,并不会有太大的亏损。
但国家不同,国家的体量太大了,就算现在的华夏国家储备资金不算多,特别是在海外的投资方面不算多,可这个金额也是不小的,如果因为李弘文的一个预测就去变动,预测对了,一切都好说。
预测错了呢?
这个责任是需要有一个人去背的。
高秘书还有上面的领导,肯定不希望这个责任摊到李弘文的头上。
那么后面背锅的人就需要找一个人出来了。
而这个事情高秘书是第1个知道的,后续跟领导跟其他人去谈,也一定会是由高秘书出面,那么这个背锅的人就显而易见了。
所以他需要仔细的去考量这个事情的各种可能出现的因素。
“你说的这些专家能不能让他们专门来港岛,我们派专门的人去跟他们见见面?”
高秘书想了一会儿之后开口问道。
“这个恐怕不行,他们这些人在很多地方也担任着要职,如果一个人来这边还行,但是来很多,那一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的。
更何况这个事情,我们也不希望有太多的人察觉到。”
李弘文摇摇头,这些东西是他从前世的记忆当中长出来的,有没有经济学家真的在这个时候发现了这些他也不确定。
就算是迈克跟他说手下的经济学家有人提出了一些类似的观点,可这种事情是没办法去细究的,特别是还要让他们跟华夏的一些人见面。
他们可以帮迈克做事,但是未必愿意跟华夏方面的人去谈。
“另外您也应该清楚,西方的很多人对于我们是有着一些不同看法的,他们可以在我朋友的公司任职,但是....”
“你说的这个我们明白,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工作不好开展的原因。”
高秘书点点头,李弘文说的这些他都非常的清楚,也明白这个确实是存在的。
可是如果没有这些专家详细的东西,他真的不好因为李弘文的这个预测去说服上面做这么大的动作。
李弘文面对这个事情确实觉得好像自己有一些想当然了。
觉得既然知道了这个事情,就应该跟上面汇报,但是忘了上面想要做决策还是需要更多的一些侧面证明的,如果仅凭自己的一句话就想让上面同意,确实有点难。
之前广场协议的事情,是因为那些东西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只要给他们一些消息,他们就可以去通过外面的渠道获得这些东西,并不需要他再额外的去拿出什么东西证明。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跟之前完全不同。
“这个事情我们先不去考虑,你先继续说你后面的经济情况的预测。”
高秘书让李弘文继续。
李弘文点点头没有再去多想别的,把自己知道的和跟迈克哈利以及王招娣他们交流时想到的东西都一股脑的跟高秘书说了出来。
“不管这个事情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弘文你对国家的拳拳之心我们是明白的。
这样的事情要是换成其他人,可能因为顾虑这个顾虑那个甚至说因为没有一个准确的证据,就不会跟国家说这个事情。
你能够过来向我们汇报这个事情,就已经让我们非常的感激了。”
高秘书不愧是跟着领导的人,说话还是很有水平。
这个事情到现在他明白,不是他能够拍板做决定的,但是对于李弘文愿意在考虑到这些之后,第一时间跟国家汇报还是非常的认可。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坚信一句话,人是不能够独立存在的,它必须要有家要有国,而国家就是他最强大的后盾,想要把生意把事业做大就一定要有一个坚硬的后盾。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这样以后我在跟国际上的其他人做生意的时候,才会有更足的底气。”
“说得好,清政府时期难道就没有大商人吗?但是他们的权益因为国家的衰弱并不能够得到保证,面对于西方的那些列强,他们只能低声下气。
我们抗战那么多年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能够重新让我们的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
这个事情想要做到,需要我们每一个华夏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高秘书拍掌而叹。
如果每一个人都有李弘文这样的觉悟,那么何愁国家不兴盛。
事情聊完,高秘书并没有在李弘文的院子里多待这个事情非常重要,他需要第一时间回去跟领导汇报。
“这个事情你做的稍微有一些冒失了!”
在高秘书离开之后,徐启年对李弘文道。
李弘文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事情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而且不确定性的东西也太多了,所以李弘文这么直接把这个事情汇报上去,并不见得就是一个好事儿。
甚至很有可能会给自己引来一些麻烦。
徐启年不愿意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虽然说如今的他借助李弘文给他的那个酒,地位是稳固的,关系也是足够深的。
可是他不愿意李弘文冒这样的头。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他的地位稳固代表着跟他对立的人其实也不少。
这些人巴不得他出问题,巴不得找到他们的一些错漏。
如果有机会他们会借机生事,会想办法把这些事情放大。
“我现在也确实觉得是应该更稳妥一点的时候再去说,可是说已经都说了,所以只能希望结果是好的吧!”
这一点李弘文不否认,他确实做的有一点点的冒失了,没有任何实质的证据,仅凭自己的一个预测就跑过来跟上面汇报,也就是之前他做了很多,让上面都信任的事情,不然光凭这个,换个人甚至可能直接就得斥责他。
“只能是这样的,不过你也放心,这些年你做的事情一定让领导铭记在心,而且这个事情你也说了,你已经在做了,所以不管最后结果是怎么样,领导也不会去责怪你的。
唯一可惜的是,如果事情没有像你预测的那么发展,高秘书可能就得....”
徐启年的话没有说完,意思李弘文懂。
不过他并没有开口说什么,因为这个事情他可以很确定一定会发生,只是在徐启年在高秘书面前,他不能够说这样的话。
如果说高秘书真的把这个锅扛起来,那么到时候他得到的将是没法估量的。
就看他有没有这个魄力,有没有这个决心扛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