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免费日报-《我的神选者全是第四天灾》

  作为人类国度和海妖领地的缓冲区。

  猩红海岸是个神奇的地方。

  顽固的圣骸教会思想,贫瘠只产出锈红海盐的土地,永远杀不尽的海盗,并不友善的海妖邻居……

  即:钱少事多。

  因此。

  哪怕猩红海岸拥有魔潮绝迹的优越条件。

  依旧是贝蒂王国、凛冰帝国都不想接手的烫手山芋。

  按照正常发展,它会类似砾风沙漠,成为充满野蛮、混乱和暴力的三不管地带。

  或者因为魔法种的领地意识,成为贫瘠的无人区。

  但猩红海岸不一样。

  不知从何兴起的圣骸教会思想,将他们凝聚成了一个海岸线极长的独立国家。

  国王定血统,圣骸教再分三六九等。

  全国99.999%的财富,掌握在0.001%的人手上。

  城外饿殍遍地,城内纸醉金迷。

  不对,奢靡无度的只有内城的一小部分人。

  土库街是盐泽港外城的一条普通街道,靠近东城门以及城门外的的风暴角。

  那是盐泽港最大的码头,城内百分之八十的渔民以此为生。

  虽然污水遍地,房屋破败拥挤,几乎见不到阳光……

  土库街依旧比城外的流民部落,西街的贫民窟要好上许多。

  至少,这里有全盐泽港最便宜的酒馆。

  10珊瑚币的劣质麦酒喝到饱!

  “铛铛铛!”

  门口的木制风铃被风带着撞击门框,上方歪歪斜斜挂着“风暴酒馆”的牌子。

  第三个字还有划掉重写的痕迹。

  “巴隆,一杯麦酒!”

  住在附近的老酒鬼还没踏进酒馆,先用响亮的声音吆喝道。

  晨曦照在他红透的面庞上,仿佛刚进门就喝醉了。

  渔民一般晚上出海,白天再从事一些其他的活儿。

  一天工作16个小时,才勉强维持温饱。

  当然,白天的活儿并不好找,他们白天大部分时候,都处于失业状态。

  这时要么继续出海。

  要么找个不赶人的酒馆,靠着空气中的啤酒味儿度过一整天。

  偶尔遇到吟游诗人驻场,或者新来的佣兵吹嘘自己的来历,他们还能白得一分消遣。

  很显然,这位失业的老酒鬼,选择了第二种。

  风暴酒馆老板独眼巴隆,正蹲在门外刮鱼鳞,指缝的血混着鱼腥渗进土地。

  闻言,完好的那只眼睛掀起眼皮。

  对这些兜里没半个字儿还大声装阔的穷鬼,没半点待见。

  “一杯麦酒还叫老子?老实找个角落等着!”

  酒馆内比外面热闹许多。

  老酒鬼随便找了桌人多的位置坐下,等着他淡得跟水一样的麦酒。

  其中一名酒友放下木制酒杯嘀咕。

  “独眼巴隆又往啤酒桶里掺水了。”

  立即引来了一堆共鸣。

  “这个月,是第三次。”

  “开了半年,它也该倒闭了。”

  “真没人能逃过风暴角的诅咒?”

  风暴角码头周边,尽是些温饱都解决不了的穷鬼。

  酒馆这样的娱乐场所,对他们而言太过奢侈。

  传言在风暴角,哪怕是老鼠都活不过三季——

  一季交税,一季喂鱼,一季饿死。

  他们对于风暴酒馆的倒闭,没有惋惜。

  悄声讨论着在酒馆消失前,如何从独眼巴隆身上,多买一些便宜的麦酒。

  聊着聊着,话题就跑偏了。

  “我从一个外地人手里,弄到了一些小麦的种子,荒原那么多地,咱们为什么不能做麦酒?”

  “嗤,我可不想再背几份新的税。”

  “早就有人试过了,这些种子根本长不出来,就算能长出来,苗也会被烧死!”

  “你想被赶出盐泽港,尽管去试试!”

  老酒鬼也在其中起哄。

  想在盐泽港靠种地致富,成功概率还比不上通过全部的受戒仪式。

  有人聊着吟游诗人老套的冒险故事,有人聊着最近的搬运工作。

  “听说潮汐报社在招工人,有没有人去试过?”

  “那个能用炼金术造纸的外地魔法师开的店?”

  潮汐报社算是盐泽港近期的热门话题。

  出生便站在大部分人顶点的魔法师,打算开一家讲故事的新型店铺。

  什么报社、报纸。

  天真的想法让这些渔民嗤笑不已。

  身怀得天独厚的能力,却连赚钱都不会。

  如果他们能觉醒魔法天赋,一定会比这些呆头鱼魔法师做得更好!

  “明摆着要赔钱的生意,你真信?”

  “他们说不定会走在风暴酒馆前面!”

  “还不如继续聊聊我的小麦种子……”

  “铛铛铛!”

  门口的风铃又响了。

  瘸腿少年诺亚撞开了酒馆木门。

  他怀里抱着一卷粗糙的褐纸,油墨味刺得酒鬼们猛然抬头。

  “巴隆先生,潮汐报社今天的报纸!”

  刚将处理好的鳕鱼,挂在酒馆窗户上的独眼巴隆头也不回。

  “嗯,放吧台吧。”

  酒馆内的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好像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给平民看的故事,真被那些傻蛋魔法师研究出来了?

  有人高声喊:“巴隆,那是什么?”

  巴隆瞥了一眼酒桌上,一人一口,被传了一圈依旧剩下一半的麦酒酒杯。

  没好气道:“《盐泽港日报》。”

  众人对视一眼。

  奇怪,抠门的独眼巴隆,居然会花这种钱?

  “多少钱?”

  “不要钱,想看自己拿,但是不能带走。”

  将鳕鱼挂好后,巴隆又忙着去后台了,没空管这群抠门的老酒鬼。

  《盐泽港日报》是潮汐报社免费赠送的。

  不仅不要钱,放在酒馆里给这群酒鬼看一个月,还能得到一些来自盐骨的私货。

  秉持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则,巴隆一口气订到了上限一年。

  至于他的酒馆能不能再开一年?

  到时候再说!

  酒馆内安静两秒,纷纷围到了吧台边上。

  有人挑起一张报纸,眯眼打量。

  “好奇怪的纸,比寡妇玛尔妲的裹尸布还薄。”

  有人鼻头轻嗅:“比莎草纸更软更细腻,就是带着股海腥味。”

  “没羊皮纸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