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不能下河-《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

  他对宋嘉失望至极!

  宋嘉抬头,看到自己大哥发冷发寒的目光,知道自己瞒不下去了。

  “大哥,不,大哥…”宋嘉哭了,顺势的跪到地上,哭着说,“是,是张行,他逼我的。”

  宋嘉承认了!

  “逼你?”

  宋嘉胡乱的点头,眼神惊恐道,“他说,我要是不从,就拿大刀砍了我……”

  “大哥……”他哭的梨花带雨。

  宋禾嫌恶的看了他一眼,身心疲惫极了。

  “嘉哥儿,你糊涂啊!”

  这句话,宋禾喊的嗓子都要哑了!

  宋嘉一个劲的道歉,“对不起,大哥,是我错了。”

  “是我太惜命了,如果再有下次,就让张行拿刀砍了我!”

  宋禾摇了摇头,说,“张行你不用再理,他没机会威胁你了!”

  “你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不许出门!”宋禾说。

  他从家里出来。

  又跑去万绥家里。

  这会儿江若他们已经走了。

  万重又回了屋,正坐着发呆。

  “重哥儿。”宋禾进来。

  万重看了他一眼,“问清楚了?”

  宋禾点点头,眼睛快要冒出火来,“嘉哥儿说是张行拿刀逼他。”

  “你信吗?宋禾无力的笑了一下,说,“我必须信!”

  “你走吧,以后也不要来见我了。”万重赶他。

  宋禾看着他,看着看着哭了。

  “你……”

  宋禾哭的声音越来越大,两行泪顺着脸颊两侧直流。

  他这样,把万重都看懵了。

  万重等他哭的声音小了,把自己的帕子扔给他,“瞧瞧你,丢不丢人!”

  宋禾拿着帕子,胡乱的把脸一擦,把帕子顺手塞进怀里面。

  万重看着他没出息的样子,都不知道咋说他,叹了叹气,“以后还有你哭的!”

  宋禾摇头,“不再哭了!”

  万重冷笑了一声。

  就听宋禾吸着鼻子说,“不再管嘉哥儿了。”

  “不管?”

  宋禾点头,“不再管了,我现在就去找媒婆,把他给嫁了,以后他是死是活,我真不再管他了。”

  万重冷笑一声,亏他想了一个好主意。

  把嘉哥儿嫁出去祸害别人!

  “反正,他是你亲弟!”万重说。

  他言尽于此。

  宋禾点了点头,“我现在就去找媒婆。”

  万重拦他,“你去哪找媒婆?村里面的人家,嘉哥儿也得看在眼里。”

  “他还想挑?”

  万重冷哼了一声,“他挑不挑的我不管,反正他不能嫁的近了。”

  “那我去问赵砚,他小叔一直在石桥镇,离我们镇上远。”

  他走时,万重想起来,给他一张纸条,“这是月哥儿送来的,让若哥儿转交给你。”

  宋禾看了一眼纸条,随手扔了。

  他不认字,纸条上密密麻麻的,林川也真有意思,有啥事不能当面说,还给他写纸条。

  宋禾到赵砚家里。

  家里面就江若和孙海在家。

  赵尧出去找他的师兄们了。

  江若和孙海俩人都在菜地,俩人赤着脚,绑着裤腿,在菜地里拿锄头倒水。

  这两天雨水下的多,菜地里都积水了。

  “赵赵砚呢?”

  “他进山了。”江若说。

  “行,他回来了,弟夫帮我问问,看他有没有在石桥镇认识什么好媒婆。”

  “媒婆?”

  宋禾没多说,这也不是啥有脸的事儿。

  晚上,赵砚他们趁着天黑之前,回来了。

  但是没带回来啥货,反而是带回来几袋子木耳。

  木耳又大又水灵,看着新鲜的很。

  江若当晚上就洗了木耳,炖了鸡子。

  家里面现在有菜了,炖的肉里面看着足了,一锅鸡子满满当当的。

  他还蒸了一锅馒头。

  也正好,赵尧晚上把裴夏和裴秋带回家里来吃饭。

  江若又煮了一锅菌子汤,怕吃馒头噎着。

  裴夏和裴秋对他做的饭夸的赞不绝口。

  也是吃饭时,赵砚偶然一问,“你为何大老远的来村里跟着韩夫子拜师?”

  “韩夫子学问深厚,之前在县里时也是有名的大儒,能跟着夫子求学问道,是我等之幸!”

  赵砚倒是不知道韩夫子的德高望重。

  不过,他知道也是韩夫子回村后,他们村才有了学堂。

  隔壁几个村的人也开始送家里的孩子上学堂认字。

  而村里面的人都尊重识大字的,对韩夫子也多是尊重敬仰。

  “那可要好好跟着韩夫子学,争取考个秀才回来。”

  赵尧一听,笑了一下,“大哥,裴夏已经是秀才了。”

  他一说,赵家人都意外的看向裴夏。

  “秀才,他才多大?”

  “裴夏今年十四岁,他十三岁第一次下场,就中了秀才!”

  “这可不得了!”赵砚说,再看裴夏,目光都变了。

  “裴夏来村里,就是为了跟着韩夫子,准备两年后的乡试。”

  赵砚只知道考秀才。

  能考上秀才,就足够光宗耀祖了。

  不知道啥是乡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一听,就比秀才还大,便拍着他的肩膀勉励他,“好小子,一定好好考。”

  裴夏点点头,“会的。”

  吃完饭,赵尧带着裴夏他们兄弟俩个出去了,说是要去河里抓蟹。

  秋哥儿一听就兴奋了。

  他们走后,江若把灶屋收拾了收拾,想起来,“宋禾问你有没有认识石桥镇上的媒婆。”

  “我咋可能认识媒婆,这得问问小叔。”

  “那你记得问,我瞧着宋禾为这事挺上心的。”

  “行,我一会儿上他家问问他。”赵砚说。

  “不然咱也去抓螃蟹吧。”江若提议。

  “回来到宋禾家了,去问问他。”

  “行。”

  孙海一听要去抓螃蟹,在院子里面找了一个木桶。

  赵岐看着他的动作,转身从厅里退出来,走过去,把他手里面的水桶拎到自己手上。

  把水桶给他后,孙海扭头回屋,找了胰子还有擦身子的布,还拿了一身干净衣裳。

  江若看到了,问他,“你带衣服干啥?”

  “洗澡。”

  “洗澡?”

  “晚上水河里的水不凉,能洗,洗的也可舒服了。”

  孙海以前就常在夏天大晚上去河里洗澡。

  他很早就想去。

  就是赵岐每天晚上都进屋进的早,也不让他往外跑。

  “不会有人吗?”

  “黑灯瞎火的,能看见啥?”孙海反问他。

  江若想了想,也确实是……

  不过,他一说要去洗澡,赵岐也转身回屋拿了一身干净的衣裳。

  赵砚想了想,觉得自己不如也在河里洗了。

  也回屋拿衣服。

  江若也要洗,赵砚回头跟他说,“你不能下河。”

  河里的水,他们洗着成,对害着身的人不成。

  到河滩边上。

  赵岐直接带着他们去洗澡的水潭。

  打算洗完澡,再捡着螃蟹回去。

  到了地方,孙海惊讶的问赵岐,“你咋知道我说的是这个地方?”

  喜欢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