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动了手-《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

  梁二能当上监事,也是托了他阿姐镇长公公的福。

  梁二还没开始作威作福呢,让沈清把他的职位给撤了,他在村里就真的该抬不起头了!

  ……

  半个时辰后,宋禾带人到后山,顺利的牵走了十头牛,每头都套了板车。

  他们赶着牛车,到修路的地方,把路上的大石头,搬着费力的,全部抬到了牛车上,还有砍完之后,放在路中间的树枝,全放进板车里了。

  赵砚他们一边用牛车拉着清理的石头和木头,一边撵路,一举两得。

  幸哥儿又来江若家买鸡子。

  还挑了一只鸡棚里最肥的。

  他拿了鸡,还进赵家的灶屋里抓了一把干辣子,“这辣子送我了。”

  江若笑着说,“每回你来我家买鸡,不搭你东西了?”

  “那你怎么不说就属我买的最勤?”

  “馋哥儿!”

  幸哥儿笑了笑,“我就喜欢吃好吃的。对了哥夫,你家的卤肉咋做的,每回你家吃,我都能闻到香。”

  “可能是庙会时我买的大料的原因。”

  “啥大料?”

  江若跟他说,“可贵了,我就买了一点,家里面也快吃完了。但你要问我是啥,我也不知道,赵砚赵岐天天的在山上转,都没有见过原料。”

  “说不定镇上买了有,等下次去镇上了,你好带着我,我们去料铺选一选。”卫幸说。

  江若可是提前跟他说,“好。不过这大料卖的是真贵,你得有准备。”

  “你放心,我家有银子,我大哥每个月都让人给我娘捎回来二两银子,我娘每个月都能花剩下一点,我家买的起大料。”

  江若一听,放心了。

  不过,他想了想,“你大哥也算是衣锦还乡了,他没回家吗?”

  卫幸摇摇头,“没有。”

  “他没再给你娘银子?”

  卫幸又摇了摇头,“没。”

  不过他说,“我娘说了,做人不能太贪心,二两就二两了,还说我大哥每月就活该欠她二两。”

  “为啥呀?”

  咋就活该了?

  “还不是我大哥之前进了狱,我娘为了让他少判两年,花了十几两去打点。我爹在镇上卖肉的摊都抵给人家了,十几年攒的家当也全花我大哥身上了。”

  卫幸对他爹之前在镇上卖肉的事情到现在都还有印象。

  村里面人都说他爹娘懒,但是小时候他记得,他爹娘就是不干农活的。

  还是把摊给了别人后,才不得已干的。

  而且,他大哥入狱了后,他家在村里名声就毁了,遭了好多白眼。

  他记得他娘之前天天出门跟人吵架。

  吵完,回来就抱着他哭,说她命苦,生了那样一个不争气的儿子。

  不过,他娘没哭多久,因为在他大哥出来后的半年,就开始每月托人往家里面捎二两银子了。

  江若心想,怪不得。

  卫幸在这待了一会儿,万重过来时,卫婶子就站在赵家门外面,喊人,“幸哥儿!”

  卫幸忙拎着鸡子回家。

  万重看了看,吐槽道,“卫婶子还真是盯幸哥儿跟盯眼珠子似的。”

  江若笑了笑,调侃他,“你以后有了哥儿,你不盯着吗?”

  万重一想自己以后要是有了哥儿,心里面就软了。

  “我就稀罕哥儿。”他说。

  “为啥?”

  “哥儿多招人疼?万重反问他。

  江若遗憾的叹了叹气,“赵砚也想要哥儿,可惜……”

  万重听他说过现在害的是个小汉子。

  不过,害身的事,谁能说明白呢?

  在娃娃没抱回来前,都是不准的。

  万重想安慰他,又想了想,“你家的哥儿怕是不好要。”

  “这咋说?”

  他咋就抱不了哥儿了?

  万重悄悄告诉他,“赵家三代也就幸哥儿一个哥儿,村里面人都说,赵家没有哥儿的命。”

  “没哥儿的话,要个姐儿也好。”江若说。

  他一点都不挑的。

  “赵家的风水也抱不回来姐儿。”

  “啊?姑姑不是吗?”

  万重偷偷告诉他,“赵静姑不是赵砚他们的亲姑。”

  “啊?”江若意外极了。

  “赵静姑是赵奶奶妹妹的女儿,可惜姨奶奶走得早,她嫁的人家又娶了,新来的继母对赵静姑不好。我听村里面的老人说,赵静姑可怜极了,刚满一岁,就被她后娘锁在屋子里,打算用火烧死她,还是赵奶奶及时赶到,把人救出来的。”

  “后来,好说歹说的,赵静姑他爹才让赵家人把人接走。赵静姑也算是过继到了赵家。”

  “可毕竟不是亲生的,赵奶奶对赵静姑肯定没有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好。不过赵砚他爹最照顾赵静姑了。”

  不是万重说,江若都还不知道赵家的往事。

  他心想,怪不得姑姑现在对他家里人都这么好。

  一个当姑姑的,侄子成婚,她每个都做了三床被子,还搭银子。

  哪家的姑姑能这么大方?

  “就是赵砚爷爷那辈也没个哥儿姐儿,若哥儿,你要是生了哥儿,这在赵家是立功的!”

  “你看看隔壁卫婶子盯幸哥儿跟盯眼珠子似的,再看她天天在家里作威作福的,赵虎敢吼她吗?可是不敢,卫婶子可是功臣。”

  “哦。”江若突然觉得自己有了压力。

  他心想,怪不得之前赵砚说想要个哥儿。

  万重说着说着就跟他说了卫家的事儿。

  “幸哥儿小时候,可是个娇娃娃,那时候村里面的小汉子也老坏了,编着童谣说赵家没哥儿命,幸哥儿命数不长,气的卫婶子拉着擀面杖满村的追打那些小汉子。”

  “卫闲也为此跟村里面的汉子们打架,但是村里面的小汉子没一个能打得过卫闲的。卫闲,他从小就不好惹。”万重说。

  想着,他又叹了叹气,“卫闲把家里面的名声搞臭后,村里面人可看不对付卫家人了,不过又怕卫闲,也不敢惹。不过,有桩事我听说后还是很生气的。”

  “啥事?”

  “这事也就前年的事儿,幸哥儿不是过了十五了,能说亲了。有户人家听说了上门来说亲,可是那户人家来说亲的汉子三十多了,还瘸着腿,脑袋也是个不灵光的。”

  “卫家肯定不乐意的,那家人就说,错过了我们家,就你们家的名声,你们家的哥儿以后保准嫁不出去,这话可把卫婶子气坏了,卫婶子当场就跟说亲的汉子他爹动了手。”

  喜欢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