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防人之心-《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

  赵砚先说路修在山上的缺点。

  路修到山上,可能要盘旋的绕好几个弯,有上坡的还有下坡的,来回运送石料木料,上坡了需要人推着牛车上去,否则牛上不去。

  下坡了,一时牛车跑快了,木料石料又容易往下掉,牛跑下去后,牛车惯性使然还容易撞伤牛。

  其次,来回上坡下坡的对牛也不好。

  新路修在山下好处就多了。

  首先新路好修,几天就能用牛车撵出来。

  其次,路还平,好走,没有上坡也没有下坡,牛走着也不累。

  最后,赵砚觉得是最重要的,也是沈清被他说动的原因。

  “路修在山下,又邻着河岸,就是以后大坝修成了,村子里面的百姓再往镇上去了,或者是浇水,用牛车拉谷子了,都方便了,所以这条路修成后,肯定是有人愿意走的。然而路修在山上,怕是过几年又该长满杂草了。”

  沈清说:“路修在山上也能走,去镇上路程还近了。”

  这是很多能人来双河村看后,一致选择往山上修路的原因。

  离镇上近。

  “沈大人说的是。从山上走到镇上确实近。”

  赵砚抬头,看了一眼身前连绵的大山,“可是,沈大人,您没在山上住过。您不清楚,山上到底是什么情况。”

  “哦?”

  “双河村三面环山,山又连着山,山里的大货不少,但村里面敢进山的汉子却少之又少。因为山里面豺狼虎豹都有,实在太过危险。把新路修在山上,白日里,人少了,大家也不敢走山路,自然而然的路就该荒废了。”

  “况且二里山……”

  赵砚犹豫一下,说:“曾出现过大蟒,那条蟒三年前还出来过一次。”

  村里面的人提起二里山也是忌讳的多。

  因为二里山上蛇多。

  赵砚他们之前在庙会卖蛇,那些蛇就是在二里山上掏窝抓的。

  沈清皱了皱眉头。

  赵砚又道:“我要是没想错,卫闲是不是向您批了石药?”

  沈清抬头看他,点头:“是。”

  二里山山上一大半的山体都是硬石头,只能用石药炸,人力来修,怕是一年半载都修不出来一条路。

  “用石药炸,那条蟒定是要被惊动出来的。”赵砚提醒。

  沈清听闻后,神色大变。

  大蟒,在大夏朝是神兽。

  仅次于龙的。

  大夏更是明令禁止屠莽。

  更有传说,说有人看到大蟒,拿斧头去砍,结果没过多久一家就遭了难。

  正在众人唏嘘这一家的遭遇时时,一年都不到,因为一场疫病,整个村子的人都没了。

  所以,大家都说大蟒有灵。

  赵砚还说了滚石的问题。

  他说的条条是道、有头有尾。

  把该考虑的没考虑的全考虑进去了。

  沈清最后问他:“真是卫闲让你修的新路?”

  赵砚没多说,“卫大人放心把这事儿交给了我。”

  沈清即刻就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他说:“江晗说的果然不错,你是一个聪明汉子!”

  赵砚当时能赶得上救江晗,也是他及时分析出来了,来接头的人不对。

  “当然,他也对你二弟也颇为赞赏。”

  “大人要是想认识我二弟,我也可为大人引荐。”

  沈清听后,大笑了两声走了。

  他走后,赵砚有没有松一口气,宋禾不知道,反正他是松了一口气。

  既然沈大人都没意见,他们修路就修的更加大胆了。

  赵砚他们用了三天,就把新路修好了。

  敞敞亮亮的一条新路,看着就是齐整。

  这条路修出来,也为坝上省了很多银子。沈清当着众人的面表彰了他们十二个人。

  卫闲是休完五天假之后回来的。

  赵砚他们把路修出来后,沈清每天就会问一问卫闲来了没。

  除了他,问的最勤的就该是江若了。

  一到晚上,看到自己汉子回来,总会问一句,卫闲从镇上回来了没?

  赵砚说没回来,江若就会松一口气。

  赵砚看着他这两天的反常样儿,感觉大为不妙。

  自己夫郎不能是看上卫闲了吧?

  赵砚心中警钟大作。

  江若这几天可能是心思多,胃口也不太好。

  胃口不好了,感觉身子也不好。

  每天就会抽筋儿。

  赵砚晚上回来后,会帮他揉一揉腿。

  他不知道第几次看到江若发呆,问他:“若哥儿,你咋心不在焉的?”

  江若摇了摇头,“应该是困了。”

  其实,他就是自己给自己愁的。

  要是卫闲真盯上他汉子,可咋整?

  江若原本还觉得自己汉子长得俊,骄傲呢。

  谁也没想到呀,长得俊,也最能沾惹花草。

  要是沾着的是花了,他还能把花给掐了扔出去。

  可怎么沾了一坨牛粪?

  江若自己都没注意,他的手摸着赵砚的脸,摸了好久。

  心思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赵砚的脸色更沉了。

  他知道自己跟卫闲长得像。

  可若哥儿也不能摸着他的脸在想别人吧?

  汉子心里面不得意了。

  不得意了,就是要在床上摆置自个夫郎。

  摆置的夫郎眼里心里只有他一个。

  卫闲是在第五日回来的。

  因为还在休假的日子里,他没去坝上。

  他回了家。

  可把卫婶子给忙乱了。

  卫婶子在灶屋里顾着炒菜,看到外面院子里,幸哥儿跟卫闲说话,卫婶子把幸哥儿叫到灶屋:“幸哥儿,来给娘搭把手。”

  “好。”幸哥儿应了一声,跑进灶屋了。

  卫幸特别激动,因为他也是长大以后第一次见他大哥。

  卫闲还在镇上给他带回来了糖人。

  幸哥儿很开心,可是幸哥儿不太喜欢蚂蚱。

  在院子里,他跟卫闲说话,就是说自己不喜欢蚂蚱。下次再给他带唐人,可以给他带兔子猫狗之类的。

  其实,卫家人听说了村子里面人传的闲话。

  卫幸还专门回来给他娘说了呢。

  说他大哥在镇上跟汉子玩儿。

  他娘很不上心。

  还说不用管。

  卫婶子和赵虎就盼着卫闲不再惹事儿,他们就烧香拜佛了。

  玩汉子?

  玩老婆子他们都没意见。

  但是,两口子也怕,他们怕卫闲回来跟幸哥儿争屋子。

  幸哥儿以后的汉子铁定是入赘的。

  卫闲要是回来了,那他得自己起屋子。

  不过,他们看现在卫闲穿着锦衣华服,想着他肯定能把屋子盖起来。

  不过他从小就争强好胜,两口子只能防着他。

  喜欢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