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看戏-《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

  他既然这样说,万重又认真问了他一遍,真的瞧不上方大人?

  嘉哥儿的回答很确定。

  既然这样,万重便不再多强求一些什么。

  “你不愿意,这事就不会再提了。”

  嘉哥儿松了口气。

  万重进灶屋里看了看,看到他前天给嘉哥儿送的排骨肉还在,还有宋禾背来的米,都还在米缸里呢,二话不说,拿着菜刀把那一扇排骨腊肉对半切开,自己拎了半块,跟宋禾说:“问清楚了,咱回去吧。”

  “好。”就是宋禾看了看万重手里面的半吊肉,看他的意思是要把肉拿走。

  “这肉不是你送给嘉哥儿的吗?”

  “哦,我看嘉哥儿一点儿都没吃,怕肉坏了。还有米,嘉哥儿也吃的少,放这里要生虫子了。”

  嘉哥儿一听,眼睛就瞪起来了。

  “反正,他这个做弟弟的也是为你省的。”万重跟宋禾说。

  说完,万重还看看嘉哥儿,问他,“嘉哥儿,你说对吗?”

  嘉哥儿能应他吗?

  应了他全把肉和米拿走了!

  嘉哥儿暗暗咬了咬牙,装出一副错了的样子,“哥夫,我以后会好好吃饭的。”

  万重懒得跟他计较,拿走他半吊肉,就是要他长记性。

  以后,让他再在他面前装,在宋禾面前装。

  不是说他这个做哥夫的亏待夫家弟弟吗?他就亏待了!

  他可不是跟宋禾一样好说话!

  从竹林里出来,万重碰上回来睡觉的秋哥儿,把半吊子肉拿给了秋哥儿。

  裴夏他们不是村里面的人,学堂里只管住,不管吃,所以镇上来的几个学子就在村里面找了老屋,一年三十文钱,专门在里面做饭。

  秋哥儿跟着裴夏就是在那里吃的。

  万重给了秋哥儿半吊子肉,秋哥儿接下转身就高高兴兴的把肉送过去了。

  夜里,刮了一夜的凉风。

  江若一大早上起来,就觉得身上凉飕飕的,马上回屋又穿了一件衣裳。

  可即使这样,到中午时还是没挺住,染了风寒。

  孙海听他在屋里面咳了一上午了,给他烧了热茶,让他喝喝先缓缓。

  江若一病就是两天。

  第三天的时候,身子已经有了起色。

  江若起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

  赵砚看到他起来,去灶屋把给他热好的鸡蛋羹拿出来。

  “你咋没去坝上?”

  “让老二替了。”赵砚说。

  江若的风寒昨天看起来挺严重的,昨天半夜,赵砚听他的呼吸声都重了,不太放心。

  江若吃着蛋羹,听到外面,好几个汉子说话的声音。

  “外面咋了?”

  赵砚说:“卫闲后天进祠堂,他请咱村里面的人看大戏,今天下午一场,明天下午一场。”

  江若可是知道,请一台戏可贵了,少说也要六七两银子,卫闲还请了两台,看来,他这几年真的在外面赚到银子了。

  卫闲请的戏就搭在赵家对面,也是卫家对面。

  卫闲本打算请到老屋那里的,可是老屋周边都是菜地,腾不开地方。

  镇上雇的工人,一上午就把戏台子搭好了。

  戏班子的人是中午到的。

  卫婶子管了他们一顿饭。

  吃完饭,好戏还没看开场,村里面就有人搬着凳子来看了。

  江若身子不利索,就没去凑那个热闹。

  孙海倒是吃了午饭搬了一张凳子就出去看戏去了。

  赵家院子里面挤得都是人。

  他家院子里面的鸡还有兔子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就开始叫,成心跟人唱反调似的。

  江若听到吵闹声,觉得头疼,疼起来难受的紧。

  赵砚跟万重说了说,带着江若去竹林躲热闹了。

  万重也来看戏了,跟孙海坐在一块呢。

  赵砚和江若到了竹林后,江若的头好了一点,没有那么痛了。

  赵砚搬了一张椅子让他坐下。

  嘉哥儿也在院子里。

  他睡了一上午,下午实在是不想在屋子里面闷着,就让孙宁扶着他出来了。

  孙宁把嘉哥儿留在院子里面就去看戏去了。

  嘉哥儿也想去,他一过去,他们村里面的大龄汉准盯着他看。

  可是嘉哥儿腿不好,到哪里跌了撞了碰了,这些日子就算是白养了。

  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院子里。

  虽然他不喜欢江若,可是院子里面多了人气,总是好的。

  在院子里面干坐着也是坐,江若就跟嘉哥儿聊了起来。

  “听人说,你好事将近了?”江若想探他的口风。

  江若这两天没出门儿,也就没有机会听人说闲话。

  更不知道,嘉哥儿不喜欢方捷这回事。

  万重这两天跑着去邻村卖竹子了,就没有来找江若。

  江若还以为,嘉哥儿跟方捷能成呢。

  嘉哥儿皱了皱眉,想替自己解释清楚。

  然而下一句,就听江若说:“方大人是咱石缝县副县长的儿子,你以后嫁了他,可真是飞出这山窝窝了。”

  “副县长的儿子?”嘉哥儿惊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若点了点头,“我相公说的。”

  他看了一眼赵砚。

  赵砚点了点头。

  璐姐儿嘴巴那么大,村子里面的人谁不知道方捷的背景?

  嘉哥儿腿伤着,他没出门,他还真不知道。

  嘉哥儿眼睛转了又转,孙宁瞒了他!

  孙宁只隐晦的跟他说方捷家世好,嘉哥儿就是县里面稍好一点儿的人家,却也不知道,竟这么好。

  副县长之子!

  他又想到孙宁说的,方捷来大坝上,就是想立了功绩,好到县里面做官的!

  敢情孙宁看上的,是方捷的家世!

  嘉哥儿现在真是庆幸,庆幸江若来跟他说了。

  若是不说,他还真就被孙宁蒙在鼓里面了!

  接下来,江若再跟他说话,他便听不到心里面去了。

  他一门心思想着今天方捷来找他的事儿。

  嘉哥儿原本嫌方捷矮,身体不健壮。

  可是,他家里面那么大的官,家中一定有人伺候,这样,他嫁过去,可是做少郎享福的!

  嘉哥儿一下就明白了万重的苦心。

  为什么肯定他会点头了。

  怪就怪他被孙宁蒙在了鼓里。

  江若坐下休息了一会儿,吹了吹竹林的风,头也不疼了。

  赵砚带他在竹林里面逛了逛,赵砚拿着工具挖了半竹篓的笋子,又砍了几根竹子,因为江若说了一句,想吃竹筒饭了。

  喜欢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