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探病-《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

  赵砚他们又在家里休了几天。

  沈清来赵家‘探望’汉子们这日,就江若和孙海在家。

  汉子们去田里面拔草了,还没回来。

  江若煮了羊杂汤,隔着院子都让人能闻到香。

  沈清进门后,还未自报家门,江若从他的不俗的穿着,猜出了他的身份。

  江若扶着腰身慢慢起来,冲着来人笑了笑:“想必这就是沈大人了。”

  “你是江晗的弟弟?”沈清的目光打量着江若。

  他来时,江若坐在树木斑驳的光影间,阖着眼睛,一只手撑着白皙的脸蛋,别有一番娴静自得。

  他从江若的相貌中,窥探出了一点的似曾相识的感觉

  “是。”

  沈清来是看看赵砚他们的伤势怎么样的。

  如果是小工,请假几日无妨,赵砚好歹当了个监长的差,原本他休假了,卫闲还能顶着他的差,可是卫闲也伤了,沈清这几日在坝上可是忙坏了。

  孙海从屋子里面出来,看到院子里面站了一个人,问沈清:“你是哪来的?”

  江若笑了笑,跟他说,“这是坝上的沈大人。”

  “沈大人?”孙海一时言失,捂了一下自己的嘴。

  大人?

  孙海脸色大变。

  他悄悄小声问江若:“他不能是来抓汉子们去坝上干活的吧?”

  孙海慌乱了。

  因为赵砚赵岐他们的伤已经差不多好了,就是单纯的想待在家里面,毕竟刚经历过生死。

  这可不能被判个误工的罪名吧?

  江若摇了摇头,请沈清到厅屋里面来。

  院子里面太热了。

  沈清到屋里面后,江若给他泡了茶叶,还去灶屋给他切了几块凉瓜。

  “沈大人,渴了吧?”江若过来,把放着凉瓜的盆放到桌子上。

  “不用刻意招待,我来是来探望赵砚他们的。”

  “探望?”江若不自觉的双手搭放到了一起,他笑道:“今天到了换药的日子了,我相公他们去了药铺,还没回来,海哥儿,你要不去叫叫他们?”

  江若向孙海使眼色。

  孙海立马就明白了,转身往外面去。

  可是他们哥儿的小心思能瞒过沈清这个汉子吗?

  沈清也没拆穿他们。

  沈清之前在镇上是没有见过江若的。

  可是他常听一人说起来江若,这人就是林桉,之前跟江若订过亲的那个汉子。

  沈清想起之前在书院时,林桉提起自己定亲的哥儿炯炯有神的目光,好奇的问江若:“你为何舍弃林桉不嫁,嫁给了村里面的糙汉子?”

  江若笑问他:“沈大人为何也要自己的亲弟弟相看村里面的糙汉子?”

  江若把问题甩给他。

  沈清让沈怀跟林川相看,是看中了林川的治病的手艺,让他跟赵岐相看,是看着了赵岐的样貌。

  当然,这些只占很小一部分,最主要的是的原因是,村里面的汉子得仰仗沈家,以后沈怀真嫁给了村里面的汉子,吃不了苦,还得被汉子敬着。

  沈清想了想,笑了一下,“不愧是江晗的弟弟。”

  “大人客气了。”江若谦虚的说。

  “可若我告诉你,林桉现在已在县里面当了县丞,你会作何感想?”

  江若有什么感想?

  姓林的又不是跟他是两口子,他想的再多有什么用?

  江若沉默半晌道:“我祝他官运亨通。”

  除此之外,江若还真想不到自己有什么其他感想。

  沈清只是觉得可惜罢了,他瞧着江若的相貌,配林桉也是绰绰有余的,可惜嫁进了村里面,成了村里面的夫郎。

  当然,沈清不是同情江若,是对比他所知道的,江家的其他的哥儿,只有江若一个人嫁进了村里面的感慨罢了。

  江若好茶好瓜招待他,心里面算着赵砚他们该回来了,去了灶屋,把一早切好的土豆放进了锅里。

  沈清在厅屋看着灶屋里忙碌的人,还挺意外的。

  他以为江若跟沈怀一样,只知道女工算盘,不曾也不会下厨做饭,可他看着江若在灶屋里的干活干的十分利索,做的饭闻着味道也是极不错的。

  倒是对他刮目相看了。

  江若算的时间刚刚好。

  羊杂汤差不多已经好了,赵砚他们回来了。

  江若向着院子里面看了一眼,就等赵尧回来,好吃午饭。

  赵砚回来后,直奔厅屋,看到桌子上摆的茶水和凉瓜,就知道若哥儿好好招待了沈清,心里面甚是欣慰。

  “沈大人。”赵砚抱了抱拳头。

  沈清的目光往他身上一扫,“身上的伤好了?”

  “差不多了。”赵砚如实说。

  也确实不能再歇了。

  “好了就成。”沈清别的话什么都没说。

  赵砚请他在家里面吃过午饭再去坝上。

  沈清推辞了两下,好意难拒,就留下了。

  正好,赵尧也从学堂跑回来了,进到院子里面就嚷嚷着饿了,回来后就直奔了灶屋。

  沈清看到,江若摸了一下小汉子的头,笑了笑。

  “你家里倒是融洽。”沈清说。

  赵砚笑了笑,不吝啬的夸奖自己的夫郎:“这也多亏了若哥儿万事考虑的周全,为人大度,心胸宽广,若不是娶了他,家里面指不定怎么乌泱泱一团糟呢。”

  沈清心想,从江若对赵尧的态度上来看,江若这个哥夫当的确实大度。

  江若和孙海把饭盛好后,赵砚领沈清进到灶屋里面,请他坐下。

  羊杂汤色泽金黄,汤色浓白,一看就是花了功夫煮的,花卷的味道也是极香的。

  沈清尝了尝,吃了一口花卷,心里面想着江若的厨艺真是不错,怪不得赵砚这么夸赞他。

  赵尧边呼呼的喝着汤,一手拿着一本小人书,就这么举在自己的碗前面,看的好一个入迷。

  赵砚奇怪极了:“夫子咋老是让你们中午吃饭时看书?就不能让你们在学堂里面看?”

  江若笑了笑,看了一眼赵尧,示意他把书收起来。

  可是赵尧看到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哪舍得收?

  孙海说:“让他看吧,看书总是好的。”

  赵尧用力的点了点头。

  沈清没忍住笑了出来,跟赵砚说:“这小人书可不是什么正经书,在学堂里,夫子怎么可能让他们看?”

  “不正经的书?”赵砚狐疑的看向赵尧,只见赵尧的目光闪躲。

  江若叹了叹气,向着赵尧摇了摇头。

  喜欢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