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这世上一遭,不求大富大贵,平安喜乐健康无忧,便是最好。”江夫人说。
只可惜,她也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才悟透这个道理。
否则不会让自己受困于内宅,误了大半生。
江若点了点头。
江夫人跟江若说了一会儿体己话。
走时,她叮嘱江若好好过眼下的日子。
江若和赵砚留她在家里吃饭,江夫人拒了,她不想多打扰江若的生活。
她来双河村,也是知道了林夫人来了才过来的。
个人有个人的命。
江夫人看到江若如今的样子,还有汉子的维护,就知道他过的好。
她没什么不放心的。
江若和赵砚站在门口,目送她离开。
江夫人走后,江若不太开心。
“咋了?”赵砚掐了一下江若的下巴,想逗他,让他高兴一些。
江若摇了摇头,“我没事,是江夫人,我觉得她心情低落。”
“你爹瘫了,她肯定心情不好,毕竟一块过了半辈子了。”赵砚说。
江若置身处地的想了想,他如果是江夫人,如果是他爹瘫了,他绝对不会难受,反而会觉得自己后半生解脱了。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爹实在是太风流了,对江夫人,也是想起她的好了,才对她好。
江夫人走后,村里面看热闹的人就来了赵家。
打听坐轿子的贵人呢。
家里面打斗的动静,外面也能听到。
林夫人带着受伤的家丁从村口过时,村里面人也看到了。
她们都猜想着赵家得罪了贵人。
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赵家借了利钱,人家镇上的人专门上门来催收,赵家汉子还把来要债的打了一顿……
晚上,赵砚把从坝上回来的林川喊来了家里,给江若看了看。
赵砚怕江若挥的那两下动了气。
自个儿好不好的,江若最是知道,为了让汉子放心,他还是让林川扣了脉,结果一切都好。
林川问赵砚,什么时候欠了利钱。
赵砚比他还懵,他啥时候借利钱了?
林川就说了外人怎么说的。
赵砚听后,就跟林川解释了今天的事情,他听后挑了挑眉。
“林家的人也太不要脸了。”林川说。
竟敢明目张胆的来人家家里面把人家夫郎抓走,她当县衙是她家开的?
赵砚听到他这话,笑了一下:“你也是林家的,咋把自己也骂了?”
“我也姓林,可跟他不一家,我们老林家不承认他们。”林川说的特傲气。
赵砚听后,笑了笑。
他想起一桩事,揽过林川的肩膀,“听说,你相中了宁哥儿?”
林川听后挑了挑眉:“你听谁说的?”
“外面人都是这样说的。”
“你啥时候跟村里面的谣婆子们一窝蹲了?”林川反问他。
听着他这语气态度,赵砚知道外面的人是在以讹传讹了,他拍了拍林川的肩膀,语重心长:“也该找个夫郎了。”
不能怪村里面人的婶子们造他的谣,毕竟这么大的一个大龄汉子,又不是家里娶不起夫郎。
林川笑了:“咋了,你要给我相看啊?事先说明,我想要找个长得好看的。”
林川掰着手指头说:个子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对了,还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还不能太黑,最好肤白如雪,明眸皓齿,倾国倾城,重要一点,就是还要会医术,老林家几十代医学世家,门风不能被辱没了!”
赵砚看着他,咧嘴冷笑了两声,笑容凝固,“你活该找不到夫郎!”
“咋了?我的要求过分吗?好说歹说,咱也是有点才能的人,要不沈清,沈大人能让我相看他弟弟吗?”
赵岐直接把一盆洗脚水倒在了他脚下。
晚上,江若躺倒床上后,赵砚紧抱着他,感慨道:“真不想天亮。”
江若笑了笑,问他:“为啥呢?”
“天亮了就要去坝上。”
赵砚是不放心他在家里。
江若握了握他的手,告诉他:“江夫人今天来了已经挑明了,林家的人不敢再来了。”
林夫人也是病急了乱投医。
“他家的哥儿害了我爹,跟我去她家有什么关系?我那个大哥最是不讲情面,他都不稀得有我这个弟弟。”江若说。
林家能把主意打到他身上,他还觉得林家的人吃饱了撑的呢。
赵砚就见过江晗,对江晗印象不错,江若的其他哥哥,赵砚有问过,但是江若自己都不太熟。
江若一说,赵砚想了想,也觉得有点奇怪,问他:“你大哥跟你爹亲吗?”
江若想了想,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实话跟赵砚说:“我不知道。他生下来就被我爹送去京都了,还记在了我在京都当大官的大伯名下,六岁才从京都回来,而且回来后,也很少回家,他不在镇上住,在县里面住,后来就进了书院,一心读书考状元。”
这是江若知道的。
当然,他大哥跟他爹来往,也不会特意告诉他。
赵砚听他说的,心里面就更奇怪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平时关系并不亲厚,江家老大汉子真能为了他岳丈,报复林家吗?
若哥儿跟江大老大汉子关系也不亲厚,林家人会不知道?
赵砚越想越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
次日一早,赵砚醒来,把江若也喊醒了。
俩人吃了早饭后,赵砚把江若送去了竹林,万重一天都在那儿。
林家人来过他家,所以他家里面并不安全。
赵砚还照样的给村口玩的几个小孩带了零嘴,让他们机灵一点。
可江若连着去了竹林十几日,林家人都没有再找上门来。
赵砚还是不敢松懈。
正好,这段时间秋收了。
赵家种了三亩的旱地,全是玉米。
为了赶收,赵砚和赵岐又请了两日的假。
别人到沈清这里请假,沈清都是痛快准假的。
因为镇上的人来说了,不能耽误村里面秋收。
粮食大于天,大坝的工程可以适当的让一让。
可赵砚上了坝后,隔三差五的请假,不是自己受伤了,就是自个儿夫郎怎么了。
“别人家的夫郎害了身都能肩挑两担水呢,你夫郎怎么这么娇贵,三天两头的生病?”
林家人来闹了那一出后,赵砚请假就频繁了。
这次,赵砚刚要开口,沈清率先开口质问。
“大人,这次不是因为我夫郎,是我家玉米该收了。”
“你家不是猎户吗?”
“是猎户,可是我家也种有地。”赵砚说。
沈清还不信了,批了赵砚的假后,跟着赵砚下坝了,他倒要看看赵家是不是有旱地!
还有他那个三天两头生病的夫郎,沈清上次见时,还叫觉得他端庄知趣,怎么后面跟镇上宅院里面的小妾一个做派了?
喜欢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
只可惜,她也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才悟透这个道理。
否则不会让自己受困于内宅,误了大半生。
江若点了点头。
江夫人跟江若说了一会儿体己话。
走时,她叮嘱江若好好过眼下的日子。
江若和赵砚留她在家里吃饭,江夫人拒了,她不想多打扰江若的生活。
她来双河村,也是知道了林夫人来了才过来的。
个人有个人的命。
江夫人看到江若如今的样子,还有汉子的维护,就知道他过的好。
她没什么不放心的。
江若和赵砚站在门口,目送她离开。
江夫人走后,江若不太开心。
“咋了?”赵砚掐了一下江若的下巴,想逗他,让他高兴一些。
江若摇了摇头,“我没事,是江夫人,我觉得她心情低落。”
“你爹瘫了,她肯定心情不好,毕竟一块过了半辈子了。”赵砚说。
江若置身处地的想了想,他如果是江夫人,如果是他爹瘫了,他绝对不会难受,反而会觉得自己后半生解脱了。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爹实在是太风流了,对江夫人,也是想起她的好了,才对她好。
江夫人走后,村里面看热闹的人就来了赵家。
打听坐轿子的贵人呢。
家里面打斗的动静,外面也能听到。
林夫人带着受伤的家丁从村口过时,村里面人也看到了。
她们都猜想着赵家得罪了贵人。
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赵家借了利钱,人家镇上的人专门上门来催收,赵家汉子还把来要债的打了一顿……
晚上,赵砚把从坝上回来的林川喊来了家里,给江若看了看。
赵砚怕江若挥的那两下动了气。
自个儿好不好的,江若最是知道,为了让汉子放心,他还是让林川扣了脉,结果一切都好。
林川问赵砚,什么时候欠了利钱。
赵砚比他还懵,他啥时候借利钱了?
林川就说了外人怎么说的。
赵砚听后,就跟林川解释了今天的事情,他听后挑了挑眉。
“林家的人也太不要脸了。”林川说。
竟敢明目张胆的来人家家里面把人家夫郎抓走,她当县衙是她家开的?
赵砚听到他这话,笑了一下:“你也是林家的,咋把自己也骂了?”
“我也姓林,可跟他不一家,我们老林家不承认他们。”林川说的特傲气。
赵砚听后,笑了笑。
他想起一桩事,揽过林川的肩膀,“听说,你相中了宁哥儿?”
林川听后挑了挑眉:“你听谁说的?”
“外面人都是这样说的。”
“你啥时候跟村里面的谣婆子们一窝蹲了?”林川反问他。
听着他这语气态度,赵砚知道外面的人是在以讹传讹了,他拍了拍林川的肩膀,语重心长:“也该找个夫郎了。”
不能怪村里面人的婶子们造他的谣,毕竟这么大的一个大龄汉子,又不是家里娶不起夫郎。
林川笑了:“咋了,你要给我相看啊?事先说明,我想要找个长得好看的。”
林川掰着手指头说:个子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对了,还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还不能太黑,最好肤白如雪,明眸皓齿,倾国倾城,重要一点,就是还要会医术,老林家几十代医学世家,门风不能被辱没了!”
赵砚看着他,咧嘴冷笑了两声,笑容凝固,“你活该找不到夫郎!”
“咋了?我的要求过分吗?好说歹说,咱也是有点才能的人,要不沈清,沈大人能让我相看他弟弟吗?”
赵岐直接把一盆洗脚水倒在了他脚下。
晚上,江若躺倒床上后,赵砚紧抱着他,感慨道:“真不想天亮。”
江若笑了笑,问他:“为啥呢?”
“天亮了就要去坝上。”
赵砚是不放心他在家里。
江若握了握他的手,告诉他:“江夫人今天来了已经挑明了,林家的人不敢再来了。”
林夫人也是病急了乱投医。
“他家的哥儿害了我爹,跟我去她家有什么关系?我那个大哥最是不讲情面,他都不稀得有我这个弟弟。”江若说。
林家能把主意打到他身上,他还觉得林家的人吃饱了撑的呢。
赵砚就见过江晗,对江晗印象不错,江若的其他哥哥,赵砚有问过,但是江若自己都不太熟。
江若一说,赵砚想了想,也觉得有点奇怪,问他:“你大哥跟你爹亲吗?”
江若想了想,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实话跟赵砚说:“我不知道。他生下来就被我爹送去京都了,还记在了我在京都当大官的大伯名下,六岁才从京都回来,而且回来后,也很少回家,他不在镇上住,在县里面住,后来就进了书院,一心读书考状元。”
这是江若知道的。
当然,他大哥跟他爹来往,也不会特意告诉他。
赵砚听他说的,心里面就更奇怪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平时关系并不亲厚,江家老大汉子真能为了他岳丈,报复林家吗?
若哥儿跟江大老大汉子关系也不亲厚,林家人会不知道?
赵砚越想越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
次日一早,赵砚醒来,把江若也喊醒了。
俩人吃了早饭后,赵砚把江若送去了竹林,万重一天都在那儿。
林家人来过他家,所以他家里面并不安全。
赵砚还照样的给村口玩的几个小孩带了零嘴,让他们机灵一点。
可江若连着去了竹林十几日,林家人都没有再找上门来。
赵砚还是不敢松懈。
正好,这段时间秋收了。
赵家种了三亩的旱地,全是玉米。
为了赶收,赵砚和赵岐又请了两日的假。
别人到沈清这里请假,沈清都是痛快准假的。
因为镇上的人来说了,不能耽误村里面秋收。
粮食大于天,大坝的工程可以适当的让一让。
可赵砚上了坝后,隔三差五的请假,不是自己受伤了,就是自个儿夫郎怎么了。
“别人家的夫郎害了身都能肩挑两担水呢,你夫郎怎么这么娇贵,三天两头的生病?”
林家人来闹了那一出后,赵砚请假就频繁了。
这次,赵砚刚要开口,沈清率先开口质问。
“大人,这次不是因为我夫郎,是我家玉米该收了。”
“你家不是猎户吗?”
“是猎户,可是我家也种有地。”赵砚说。
沈清还不信了,批了赵砚的假后,跟着赵砚下坝了,他倒要看看赵家是不是有旱地!
还有他那个三天两头生病的夫郎,沈清上次见时,还叫觉得他端庄知趣,怎么后面跟镇上宅院里面的小妾一个做派了?
喜欢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