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咋了,若哥儿-《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

  林川皱了皱眉,他问了孙海两个问题。

  “你今年多大?”

  “你家里面有几口人。”

  孙海都回答的很正确,甚至都没有犹豫一下。

  林川看向赵岐:“这不是好好的吗?”

  不能是看他闲了,故意来找事吧?

  赵岐疑惑的目光看了看孙海:“哦。”

  没病最好。

  “你回去了跟赵砚说一声,我明天就去县城。”林川跟赵岐说。

  “好。”

  孙海的耳朵竖了起来,问林川:“你去县城干啥?”

  “找人呀。”

  “找谁?”

  “找接娃郎。”林川说。

  他好奇,孙海咋对他上心了?

  不能是……

  想着,林川看了一眼赵岐,意思就是我可对你夫郎没意思啊,都是他好奇我的。

  “给若哥儿找的接娃郎?”孙海反应过来。

  林川笑了一下:“不然呢?”

  “所以,大哥去县城了三天,花了快十两银子,就是为了这事?”孙海问赵岐。

  赵岐点了点头。

  孙海心里面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为了这事……

  汉子也是,有事也不说清楚!

  孙海知道不是赵岐有了别的哥儿就高兴了。

  看到幸哥儿肿了的脚,还关心的问了他:“你脚咋回事?”

  “摔了。”幸哥儿说。

  接着,幸哥儿就开口道:“你们走了,带上我。”

  说话时,他还看了看万山。

  这汉子……

  想着,幸哥儿垂了垂头。

  带他过来的路上,万山说,他捡的兔子都是他故意丢的……

  幸哥儿觉得尴尬。

  因为他已经把兔子吃了,也赔不了万山兔子了。

  而且,他捡了有十几只了,要赔他钱的话,也要好多,幸哥儿不舍得把银子给他。

  所以,万山说兔子时,幸哥儿直接嘴硬的否认了。

  一问就是三不知。

  “好呀。”孙海答应道。

  反正幸哥儿家就挨着他家。

  万山仰着头笑了笑,说:“弟夫,就不麻烦你了,我跟幸哥儿还有事儿说呢。”

  “有啥事?”孙海问。

  一个汉子跟一个哥儿有啥好说的?

  孙海正好奇呢。

  赵岐拉着他的手可走了。

  他后头看着后面说:“要带上幸哥儿……”

  赵岐就跟没听到似的,自顾走他的。

  带上幸哥儿,这是好带的吗?

  药铺离家还这么远,他肿着的脚也走不了路,带他回去只有两个办法,一种是孙海把他扶回去,另一种就是赵岐把人给背回去。

  扶,赵岐在,肯定舍不得自己夫郎出力气。

  可他又不想看背别的哥儿……

  所以,只能幸哥儿怎么来的怎么回去。

  孙海跟着他走了一会儿,停下来,要返回去接幸哥儿,赵岐道:“收米的人来家里了。”

  赵岐一说,孙海也不想着回去了,他要快点回家,看着家里面的大米卖了换银子。

  他要回去盯着秤,怕收米的人缺斤少两的坑他家。

  赵家三亩水田,这次收了六百多斤的大米,家里面还剩有三百来斤的大米,又多了这六百斤,家里人吃不完,来年还要再种,赵砚就想着卖掉一些。

  这季稻收成不好,双河村还好一点,还有的收,隔壁的村子这季稻家家户户都是颗粒无收的。

  还不止如此,他们上季稻还都卖了,留下来的粮食交了地税,所剩无几后,再去买粮食铺里面米,已经卖到四十文一斤了,一两银子只能买二十五斤的大米,而这二十五斤大米,要一大家口吃到下季稻收成。

  现在,下季稻毁了,好多人家日子都快过不起了。

  手里头留的银子,家里面的人病了,花的花了,要不就是突然有了银子,互相攀比着卖了牛车,家里面也没余银了。

  双河村的人家还好的一点是,这季水稻不成归不成,大家几乎都把自己家的田给梁家种了,都没有亏着。

  梁家种了这么多亩地,而且一多半都是不好的地,这季稻产的,除去雇人干活花的工钱,赔不了挣不着的。

  梁家很久都没做过这么不挣银子的买卖了。

  孙海跑回去家后,收稻的人压根没来。

  反倒是宋禾来家里背走了两袋子的大米。

  宋禾按照镇上人来村里面收的米价买的。

  三十五文一斤。

  他一个人就要了二百斤。

  他走之后,赵砚又往林川家里送了二百斤。

  赵砚又卖了孟良五十斤大米。

  赵家光卖大米就挣了十五两银子多。

  可把村里面的人眼馋坏了。

  他们卖米时,才十文钱一斤,轮到赵家卖,三十五文钱一斤,谁心里面能平衡?

  他们心里面悔死了,早知道之前就不卖米了,现在反要花好几倍的价钱再买米!

  而且,除了大米贵了外,其他的谷物也跟着涨价了。

  原本一百文就能买一布袋子白面,现在也要五百文了。

  这时候,去了大坝上干活的汉子反倒在庆幸了。

  庆幸没把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地里,来了坝上,最起码亏不着,每天赚得几十文钱,也能让家里面人饿不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之前,汉子们巴着大坝赶紧修成,现在反盼着修不成,这样他们还能继续在坝上干活。

  孙海抽了空跟江若说了说赵砚去县里面是为了去给他找接娃郎。

  孙海本想是告诉江若为了让他安心的,江若听了后心乱了。

  他想,村里面都有接娃郎,为啥还要跑到县里面去找?

  再不济还有镇上。

  可赵砚偏偏去了县里。

  江若又想到上次林川给他诊过脉后,赵砚往林家去的勤了。

  莫非是他的身子……

  江若突然想到,他之前只顾着抱了双胎高兴,可是,可是还没有听过哪家的哥儿抱了双胎都平安无事的。

  哥儿在抱娃娃上,本来就比不过姐儿,他又是抱了双胎……

  江若后知后觉的发现,他出了一后背的冷汗。

  江若哭了。

  以前在江家他怎么被苛待,被忽视,江若没有哭,现在他哭了。

  而且他哭还不是为了自己。

  他只是,突然,好舍不得,好舍不得自己的汉子……

  他也舍不得赵家的人。

  他第一次有亲人,有家。

  越想,江若越难受。

  赵砚把米送去林家,回来就看的自己夫郎坐在他们厅屋门口的台阶上哭。

  江若看到赵砚回来,手慌张的去擦眼泪,可是眼泪哗哗的流,就是止不住。

  “咋了,若哥儿?”赵砚慌忙的跑过来。

  喜欢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