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什么货?-《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

  他们几个哥儿坐下后,陆续身边又坐了几个嫂子。

  一个是村长儿媳妇,一个是周家的儿媳妇。

  周家的那个巴着万重跟他说话:“重哥儿,你年纪不小了吧。”

  江若听着,心想多冒昧呀!

  万重不在意的笑了一下,已经想到了她接下来可能要说什么。

  果不其然,那嫂子就说,“我哥哥还没娶夫郎,年岁比你大五岁,我看你们正相配哩。”

  月哥儿翻了一个白眼,“周嫂子,你那大哥家里拖着两个小汉子呢,哪里相配?”

  月哥儿说话直接,“且不说配不配的,就你家大哥,你前嫂子活着时,连病都不愿意花钱给她治,就这样的名声,你好意思说!”

  周嫂子嫌恶的瞪了瞪他,对着万重笑了一下,“重哥儿,我哥哥名声是不大好,你的名声……”她隐晦的笑了笑,不多言。

  寡夫门前是非多。

  万重哪日跟汉子说句话了,就能传出十里地,又嫁过人,名声能好到哪里去?

  “他的名声如何,就不该嫂子操心了,反正也不嫁你家!”江若说。

  他可是知道万重不想嫁的。

  尤其是月哥儿说了周家的情况后,江若想,这哪是嫁啊,这不是往火坑里跳嘛!

  “你这镇上来的哥儿懂甚啊?”周嫂子责怪的看了他一眼,不死心的继续跟万重说,话说的更甚不客气,“我哥哥加日子是没有你家好,可你又不是黄花大闺女,也没资格挑!”

  连村长儿媳妇都听不下去了,推了推她胳膊,示意她别说了。

  周家的说的更堪起劲了,她嗓门亮,说到兴奋处,架势看起来跟人吵架似的。

  引了些许人侧目。

  “我明天就回娘家一趟,跟我哥哥说,让他来你家接你,都是二婚,就不堪的办婚宴走那些虚的过场了!”周家的自顾自的说。

  心里打算着把人早些接回去。

  她不认为万重会拒绝。

  因为在她看来,万重已经被休过一次了,能有人要他,就已经是烧高香了,还挑什么挑?

  只能说,周家的嫂子这些年进的门,还没听说过万山在村里阎王爷的名号。

  要是知道了,她就该老实了。

  万重几次都想开口说,他不嫁,他不嫁,可周家的硬是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月哥儿和江若见缝就插嘴,可周家的跟听不见似的,俨然觉得万重已经是她娘家儿媳妇了!

  气的江若捏了好几次帕子!

  “走甚过场?”一道身影走过来问。

  “我娘家哥娶重哥……”周家的看到万山,不敢说了。

  万山单手拎着镰刀,手上的镰刀向上一抛,握住镰刀把,往前挥了一下,带起‘刷刷’的刀风。

  他呲着牙冷笑了两声,成吓人了。

  “行啊,那让你娘家哥到我面前瞧瞧,看能不能捱下我一刀!”

  周家的面子上不好看。

  万山才不管她面子好看不好看,反正他是被惹恼了。

  他的浓眉从额中间竖着散开,眉峰犀利,五官硬朗粗犷,看起来跟红脸关公似的,说起话来也糙,“呸,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货?重哥儿在我万家吃的好睡得好,谁他妈的敢肖想?!”

  万山不是说给周家的听的,是说给所有人听的。

  别再有什么烂人看见重哥儿就给他提,提的都是什么烂货?!

  周家的差点蹦起来,嫌恶的用帕子擦了擦身上的唾沫,万山又瞪她一眼,她猫着腰躲着往家跑了。

  万山冷哼一声,拿着镰刀就下地去了。

  万山去帮他小叔家收的稻谷。

  他小叔前年瘫了,媳妇又跑了,就留下两个儿子,一个汉子,一个哥儿。

  汉子的年龄比哥儿大三岁,却也左右不满十六岁。

  万重瞧着田里,十二三岁的哥儿热的头上都冒汗了,于心不忍,下地帮着干活了。

  “安哥儿,把镰刀给我。”万重跟那个瘦的跟个柴火棍似的哥儿说。

  安哥儿犹豫一下,看了看前面弯着腰手脚不停的万绥。

  万重摸了摸他的头,把镰刀拿到自己手上,跟江若和月哥儿打了个招呼,月哥儿喊他过来。

  安哥儿明显怯弱,看着俩人头都不敢抬,看着自己脚上缝缝补补的破鞋。

  “安哥儿,你爹的药还熬着吗?”月哥儿问他。

  安哥儿用力点了点头

  他胆怯,月哥儿和江若都轻声细语的跟他说话,没一会儿,小哥儿脸上就绽开了笑容。

  赵砚顶着太阳在地里收稻,向后一扭头,就看到远处小路上,自己夫郎和几个哥儿坐着一块儿说笑,旁边还有几个婶子,看他们相处的挺自然的,放心了不少。

  前几天,他在她们面前放过狠话,他怕她们不敢在他面前嚣张,背地里欺负他好脾气的夫郎!

  看来是自己多心了。

  转过身,加把劲儿的干活。

  事实证明,赵砚没多想。

  这些婶子们一过来,就拿江若的身子取笑,阴阳怪气的,暗指镇上的哥儿比村里面的还不检点,没有教养。

  江若笑的温和,他成亲前就失了身子确实跟检点不沾边,但他好生养可不也是真的?

  想到此,他故意问,“听说王婶家也快娶妻了,娶得段巧巧?”

  他一问,带头的王婶子不说话了,也不暗笑江若了。

  因为实在笑不出来。

  那个段巧巧被前头那家人休了,就是不能生养。

  江若又问,“张家婶子家的可是定了?”

  张家的(儿媳妇还在天边。):“……”

  江若这一仗打的漂亮极了。

  那些个婶子再不敢呛他了。

  宋嘉和孙宁也来看热闹了。

  俩小哥儿手拉着手,从田边路沿上走过,遇到不少认识的哥儿,互相打招呼。

  田里埋头苦干的年轻汉子,目光快把两个哥儿盯穿了,两个哥儿使劲儿端着。

  双河村的哥儿就属宋嘉有风头。

  一是他长得好。

  二是他家里日子好。

  村里的汉子也乐意捧着他。

  双河村不比别的村,村里面地多,农忙了,哥儿也是要下地帮忙的。

  宋嘉这么悠闲,是他家里没田。

  他大哥早几年为了把竹林经营起来,把家里面的三亩水田卖了。

  孙宁家有田,不过他大嫂家的两个哥哥都来帮忙了,他娘没让他下地。

  两个哥儿乐的不用干活,却也不想错过了收稻的热闹,就相伴着来田里转转。

  喜欢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