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柏油路被晒得发烫,像一条被拉长的铁板,连空气都带着灼人的热浪。可阿轩仿佛感觉不到这酷暑似的,骑着那辆旧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他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t恤紧紧贴着皮肤,像第二层皮,汗珠顺着鬓角往下淌,滴在车把上,瞬间蒸发。
“妈,您歇着吧,这几单我来送。”早上出门前,阿轩把七七按在收银台后的椅子上,递上一杯冰好的酸梅汤,声音不高却笃定,“您昨晚算账到两点,眼底都青了。”
七七望着儿子晒得通红的脸,心疼得直皱眉:“太热了,路上慢点,别逞强。”
“放心,我心里有数。”阿轩咧嘴一笑,那笑容像冰镇汽水,咕嘟咕嘟冒着清爽的泡。他戴上安全帽,帽檐下的眼睛亮得惊人——那是对生活的韧劲,也是对母亲的爱。
午高峰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阿轩的手机提示音此起彼伏。他顾不上擦汗,先把最远的两单装进保温箱,又细心地用冰袋垫在甜品周围,怕奶油化掉。电动车驶出巷口,热浪扑面而来,像一堵火墙,可他脚下蹬得更快了——他知道,写字楼里的小姑娘盼着那碗冰粉解暑,工地上的大叔等着盒饭垫肚子,而母亲……母亲需要他多跑一单,就能少弯一次腰。
送完最后一单,阿轩没急着回店里。他拐去水果摊,用刚结的跑腿费买了一个冰镇西瓜,沉甸甸地抱在怀里。回到饭店时,七七正蹲着擦地,听见门响,抬头便看见儿子像从水里捞出来的模样,怀里却稳稳抱着个绿油油的西瓜。
“妈,切开给您降降火。”阿轩把西瓜往水池里一放,水花四溅。他拿起刀,手起刀落,红瓤黑籽,清甜的汁水顺着案板流。七七忽然觉得,那水流进了她心里,把连日来的疲惫冲得一干二净。
傍晚,阿轩蹲在店门口冲洗电动车,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七七端着一碗绿豆汤出来,往他手里一塞:“喝吧,加了薄荷。”阿轩仰头灌下,喉结滚动,像干涸的河床终于迎来一场雨。
“妈,”他抹了把嘴,笑得眼角弯弯,“明天我想早点起来,把门口的地也拖了。您不是总说,干净地方,客人吃得才香吗?”
七七没说话,只是伸手揉了揉儿子被汗水黏成绺的头发。这一刻,她忽然明白:所谓“真好”,不是孩子考了多少分,赚了多少钱,而是他愿意在烈日下为你多跑一公里,在疲惫时仍记得你怕热,把最甜的那块西瓜留给你。
送完最后一单,阿轩没直接回饭店,而是拐去了路口新开的汉堡店。透过玻璃橱窗,他看见冷气呼呼地往外冒,心里却盘算着价目表:一个牛肉汉堡十五块,薯条八块,可乐四块;家庭装套餐四十九块九,能省下七块多,还能多送一份鸡块。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那七块多,够给妈买两斤新鲜牛腩了。
可最终,他还是推门进去。冷气扑面的瞬间,他打了个哆嗦,又立刻站直身子,像怕被人看出穷酸。柜台后的小姑娘笑着问:“先生要什么?”他指了指灯箱上最大的那张图:“家庭装,带走。”声音不大,却像在心里擂鼓——四十九块九,得跑六单外卖才挣得回来。
等餐的间隙,他站在角落里,偷偷从裤兜摸出一张皱巴巴的十块,是上午客人给的小费。他把纸币展平又攥紧,指节发白:妈总说自己做的牛肉汤最实惠,可妈也一年没吃过汉堡了。想到这儿,他把十块又塞回去,抬头冲店员补了一句:“可乐换成热的,我妈胃怕凉。”
回到自家小店时,天已擦黑。七七正把最后一锅牛肉汤端上桌,汤面浮着金红的油星,葱段像小舟漂荡。阿斗坐在矮凳上修电风扇,手里螺丝刀转得飞快。阿轩把沉甸甸的纸袋往桌上一放,纸袋立刻被汤碗腾出的热气熏出一层水珠。
“怎么买这个?”七七掀开袋子,愣住——两个厚实的牛肉汉堡、三大包薯条、六块鸡翅,还有一杯热柠檬茶。她下意识算了算,“这得小五十吧?够买两斤牛腩了。”
阿轩正用袖子擦汗,闻言咧嘴一笑,露出虎牙:“今天平台奖励了我二十块红包,不花白不花。”他撒谎时耳根通红,好在灯光暗,谁也看不见。
阿斗放下螺丝刀,凑过来闻了闻:“香是香,就是没你妈的汤实在。”说着就要掰汉堡,被七七一筷子打在手背:“先喝口汤垫垫,省得腻。”
阿轩趁机把薯条推到母亲面前:“妈,您尝尝这个。我琢磨着,咱牛肉汤里的牛腩要是切小块,裹点面粉炸一炸,再撒点您调的椒盐,说不定比薯条还香。”他眼睛亮晶晶的,像在说一个天大的秘密,“到时候咱也做‘七七家牛肉汤套餐’——汤配牛腩小食,比洋快餐便宜,还暖胃。”
七七夹了块牛腩到他碗里,笑里带着鼻酸:“傻小子,妈卖汤卖了二十年,倒让你给琢磨出新花样了。”她咬了一口薯条,酥皮在齿间碎裂,忽然想起儿子小时候站在灶台边,踮脚看她切牛肉的样子——那时他总说:“等我长大,要让妈天天吃牛肉。”
阿斗啃着汉堡,含混不清地插话:“我看行!到时候咱店门口挂个牌子——‘阿轩牌牛腩小食,买汤送三块’!”
阿轩笑得弯了腰,一滴汗从鼻尖砸在桌面上。七七伸手抹掉那滴汗,像抹掉自己眼角的潮气。她忽然觉得,这顿奢侈的汉堡套餐,最贵的不是那四十九块九,而是儿子藏在谎话里的心意——他连一杯冰可乐都舍不得给自己买,却把最热的柠檬茶留给了她。
七七把汉堡纸拢成一坨,刚要起身,余光就瞥见阿轩撸起袖子往水池那边走。她心头“咯噔”一下,像有人拿小锤敲了她一下:那孩子一米八的个头,腰杆跟案板齐平,每次洗碗都得弯成一只大虾米,一站就是十几分钟;冬天水凉,夏天腰累,久了能不疼?
“去去去,坐那儿!”七七小跑两步,一把拦住儿子,声音压得低却急,“你爸修电扇一手的油,你去给他打盆热水擦手,碗我来。”
阿轩低头瞅着比自己矮了大半个头的母亲,笑里带着讨饶:“妈,就几个盘子,我冲一下——”
“冲什么冲!”七七踮起脚尖,硬生生把儿子往回推。她的手掌小小一只,抵在阿轩满是汗碱的t恤上,像片树叶贴在树干,却推得固执又认真,“你那腰跟门框一样高,弯一会儿就直不起来。到时候喊酸,还不是我心疼?”
阿轩还想再说,七七已经麻利地系上围裙。她一米五几的小个子往水池前一站,案板高矮正好,水龙头一拧,水柱哗地落进盆里,溅起的水珠刚好到她手肘——这是她干活的“黄金身高”。她左手拿刷,右手托碗,手腕轻轻一转,泡沫就像雪堆一样裹住碗沿,动作又快又稳,腰背挺得笔直,半点不吃力。
阿轩站在旁边,看着母亲的发髻随着动作一颤一颤,碎发被蒸汽打湿,贴在耳后。那发髻里夹着几根白丝,像不小心撒进去的盐。他喉结动了动,忽然伸手去端旁边的脏盘:“那我给您递,省得您来回转身。”
七七没回头,只把胳膊肘往外一挡,像赶一只大苍蝇:“别添乱!递什么递,转身我才活动筋骨。”她顿了顿,声音软下来,“你长这么高,是帮妈扛大米、换灯泡的,不是来水池子前弯腰的。记住没?”
水声哗哗,淹过了阿轩的叹息。他只好退到门口,像棵被移栽的树,杵在那儿不知所措。阿斗擦着手上的黑油,冲他挤眼:“听你妈的。她这小个子,洗碗不费腰,只费嘴。”
七七被逗得“噗嗤”一笑,回头瞪丈夫:“就你话多!”可嘴角却翘着,手里的刷子舞得更欢——
她想起阿轩十二岁那年,店里水管爆了,水漫到脚踝。小小的她蹲在池子里修水管,冻得直打哆嗦,是阿轩踩着小板凳,把厚棉袄披到她肩上,奶声奶气地说:“妈,等我长高,这种弯腰的活我全包。”
如今儿子真长高了,肩膀宽得能扛动两袋面粉,可她却舍不得让他弯腰了。水池前的小小身影像一枚稳稳的楔子,钉在旧时光里——
一米五几的七七,用她恰到好处的身高,替一米八的阿轩守住最后一点“不累”的缝隙;而一米八的阿轩,用他恰到好处的挺拔,替一米五几的七七撑起所有需要“高个儿”的世界。
“妈,您歇着吧,这几单我来送。”早上出门前,阿轩把七七按在收银台后的椅子上,递上一杯冰好的酸梅汤,声音不高却笃定,“您昨晚算账到两点,眼底都青了。”
七七望着儿子晒得通红的脸,心疼得直皱眉:“太热了,路上慢点,别逞强。”
“放心,我心里有数。”阿轩咧嘴一笑,那笑容像冰镇汽水,咕嘟咕嘟冒着清爽的泡。他戴上安全帽,帽檐下的眼睛亮得惊人——那是对生活的韧劲,也是对母亲的爱。
午高峰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阿轩的手机提示音此起彼伏。他顾不上擦汗,先把最远的两单装进保温箱,又细心地用冰袋垫在甜品周围,怕奶油化掉。电动车驶出巷口,热浪扑面而来,像一堵火墙,可他脚下蹬得更快了——他知道,写字楼里的小姑娘盼着那碗冰粉解暑,工地上的大叔等着盒饭垫肚子,而母亲……母亲需要他多跑一单,就能少弯一次腰。
送完最后一单,阿轩没急着回店里。他拐去水果摊,用刚结的跑腿费买了一个冰镇西瓜,沉甸甸地抱在怀里。回到饭店时,七七正蹲着擦地,听见门响,抬头便看见儿子像从水里捞出来的模样,怀里却稳稳抱着个绿油油的西瓜。
“妈,切开给您降降火。”阿轩把西瓜往水池里一放,水花四溅。他拿起刀,手起刀落,红瓤黑籽,清甜的汁水顺着案板流。七七忽然觉得,那水流进了她心里,把连日来的疲惫冲得一干二净。
傍晚,阿轩蹲在店门口冲洗电动车,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七七端着一碗绿豆汤出来,往他手里一塞:“喝吧,加了薄荷。”阿轩仰头灌下,喉结滚动,像干涸的河床终于迎来一场雨。
“妈,”他抹了把嘴,笑得眼角弯弯,“明天我想早点起来,把门口的地也拖了。您不是总说,干净地方,客人吃得才香吗?”
七七没说话,只是伸手揉了揉儿子被汗水黏成绺的头发。这一刻,她忽然明白:所谓“真好”,不是孩子考了多少分,赚了多少钱,而是他愿意在烈日下为你多跑一公里,在疲惫时仍记得你怕热,把最甜的那块西瓜留给你。
送完最后一单,阿轩没直接回饭店,而是拐去了路口新开的汉堡店。透过玻璃橱窗,他看见冷气呼呼地往外冒,心里却盘算着价目表:一个牛肉汉堡十五块,薯条八块,可乐四块;家庭装套餐四十九块九,能省下七块多,还能多送一份鸡块。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那七块多,够给妈买两斤新鲜牛腩了。
可最终,他还是推门进去。冷气扑面的瞬间,他打了个哆嗦,又立刻站直身子,像怕被人看出穷酸。柜台后的小姑娘笑着问:“先生要什么?”他指了指灯箱上最大的那张图:“家庭装,带走。”声音不大,却像在心里擂鼓——四十九块九,得跑六单外卖才挣得回来。
等餐的间隙,他站在角落里,偷偷从裤兜摸出一张皱巴巴的十块,是上午客人给的小费。他把纸币展平又攥紧,指节发白:妈总说自己做的牛肉汤最实惠,可妈也一年没吃过汉堡了。想到这儿,他把十块又塞回去,抬头冲店员补了一句:“可乐换成热的,我妈胃怕凉。”
回到自家小店时,天已擦黑。七七正把最后一锅牛肉汤端上桌,汤面浮着金红的油星,葱段像小舟漂荡。阿斗坐在矮凳上修电风扇,手里螺丝刀转得飞快。阿轩把沉甸甸的纸袋往桌上一放,纸袋立刻被汤碗腾出的热气熏出一层水珠。
“怎么买这个?”七七掀开袋子,愣住——两个厚实的牛肉汉堡、三大包薯条、六块鸡翅,还有一杯热柠檬茶。她下意识算了算,“这得小五十吧?够买两斤牛腩了。”
阿轩正用袖子擦汗,闻言咧嘴一笑,露出虎牙:“今天平台奖励了我二十块红包,不花白不花。”他撒谎时耳根通红,好在灯光暗,谁也看不见。
阿斗放下螺丝刀,凑过来闻了闻:“香是香,就是没你妈的汤实在。”说着就要掰汉堡,被七七一筷子打在手背:“先喝口汤垫垫,省得腻。”
阿轩趁机把薯条推到母亲面前:“妈,您尝尝这个。我琢磨着,咱牛肉汤里的牛腩要是切小块,裹点面粉炸一炸,再撒点您调的椒盐,说不定比薯条还香。”他眼睛亮晶晶的,像在说一个天大的秘密,“到时候咱也做‘七七家牛肉汤套餐’——汤配牛腩小食,比洋快餐便宜,还暖胃。”
七七夹了块牛腩到他碗里,笑里带着鼻酸:“傻小子,妈卖汤卖了二十年,倒让你给琢磨出新花样了。”她咬了一口薯条,酥皮在齿间碎裂,忽然想起儿子小时候站在灶台边,踮脚看她切牛肉的样子——那时他总说:“等我长大,要让妈天天吃牛肉。”
阿斗啃着汉堡,含混不清地插话:“我看行!到时候咱店门口挂个牌子——‘阿轩牌牛腩小食,买汤送三块’!”
阿轩笑得弯了腰,一滴汗从鼻尖砸在桌面上。七七伸手抹掉那滴汗,像抹掉自己眼角的潮气。她忽然觉得,这顿奢侈的汉堡套餐,最贵的不是那四十九块九,而是儿子藏在谎话里的心意——他连一杯冰可乐都舍不得给自己买,却把最热的柠檬茶留给了她。
七七把汉堡纸拢成一坨,刚要起身,余光就瞥见阿轩撸起袖子往水池那边走。她心头“咯噔”一下,像有人拿小锤敲了她一下:那孩子一米八的个头,腰杆跟案板齐平,每次洗碗都得弯成一只大虾米,一站就是十几分钟;冬天水凉,夏天腰累,久了能不疼?
“去去去,坐那儿!”七七小跑两步,一把拦住儿子,声音压得低却急,“你爸修电扇一手的油,你去给他打盆热水擦手,碗我来。”
阿轩低头瞅着比自己矮了大半个头的母亲,笑里带着讨饶:“妈,就几个盘子,我冲一下——”
“冲什么冲!”七七踮起脚尖,硬生生把儿子往回推。她的手掌小小一只,抵在阿轩满是汗碱的t恤上,像片树叶贴在树干,却推得固执又认真,“你那腰跟门框一样高,弯一会儿就直不起来。到时候喊酸,还不是我心疼?”
阿轩还想再说,七七已经麻利地系上围裙。她一米五几的小个子往水池前一站,案板高矮正好,水龙头一拧,水柱哗地落进盆里,溅起的水珠刚好到她手肘——这是她干活的“黄金身高”。她左手拿刷,右手托碗,手腕轻轻一转,泡沫就像雪堆一样裹住碗沿,动作又快又稳,腰背挺得笔直,半点不吃力。
阿轩站在旁边,看着母亲的发髻随着动作一颤一颤,碎发被蒸汽打湿,贴在耳后。那发髻里夹着几根白丝,像不小心撒进去的盐。他喉结动了动,忽然伸手去端旁边的脏盘:“那我给您递,省得您来回转身。”
七七没回头,只把胳膊肘往外一挡,像赶一只大苍蝇:“别添乱!递什么递,转身我才活动筋骨。”她顿了顿,声音软下来,“你长这么高,是帮妈扛大米、换灯泡的,不是来水池子前弯腰的。记住没?”
水声哗哗,淹过了阿轩的叹息。他只好退到门口,像棵被移栽的树,杵在那儿不知所措。阿斗擦着手上的黑油,冲他挤眼:“听你妈的。她这小个子,洗碗不费腰,只费嘴。”
七七被逗得“噗嗤”一笑,回头瞪丈夫:“就你话多!”可嘴角却翘着,手里的刷子舞得更欢——
她想起阿轩十二岁那年,店里水管爆了,水漫到脚踝。小小的她蹲在池子里修水管,冻得直打哆嗦,是阿轩踩着小板凳,把厚棉袄披到她肩上,奶声奶气地说:“妈,等我长高,这种弯腰的活我全包。”
如今儿子真长高了,肩膀宽得能扛动两袋面粉,可她却舍不得让他弯腰了。水池前的小小身影像一枚稳稳的楔子,钉在旧时光里——
一米五几的七七,用她恰到好处的身高,替一米八的阿轩守住最后一点“不累”的缝隙;而一米八的阿轩,用他恰到好处的挺拔,替一米五几的七七撑起所有需要“高个儿”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