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和丈夫意见不一致时,七七便闭口,任凭阿斗唠叨。
她端坐在那张掉了漆的小圆桌旁,像一盏被风吹得忽明忽暗的灯,灯芯却固执地不肯熄灭。阿斗的嗓音从灶台一路烧到屋檐,又跌回地面,带着油烟味和火星子,噼里啪啦地蹦。她听他把“早就说过”“你就是不听”翻过来倒过去地炒,像炒一碟冷饭,越炒越硬,越炒越碎。她不接话,也不皱眉,只是把目光放在窗棂外那棵歪脖子枣树上——去年它只结了三颗枣,今年却挂满了青果,风一过,果子们便荡秋千似的晃,晃得她眼底起了一层柔软的潮气。
阿斗说到激愤处,一巴掌拍在桌面上,茶壶盖“当啷”一声跳起来,又落回去,茶水溅出一圈褐色的泪。七七还是没动,只把右手悄悄覆在左手背上,拇指一下一下摩挲指根的薄茧——那是年轻时在纺织厂摇车留下的,如今成了她安抚自己的老法子。她想起刚结婚那年,阿斗替她挡过一回债主的拳头,额角缝了七针,夜里疼得睡不着,她就给他哼《茉莉花》,声音轻得像月光晾在井水里的纱。如今那道疤还在,却藏进了更深的皱纹里,像一条干涸的河床,再也映不出当年的月亮。
阿斗的嗓门渐渐低了,像灶膛里最后一块炭,红着红着就暗了。他瞥见七七的侧脸——还是那样淡,淡得像一碗放凉的绿豆汤,却莫名让他喉咙发紧。他忽然想起她上周蹲在河边洗被单,脊背弯成一张拉满的弓,水声哗啦哗啦,冲得他眼眶发热。于是他收了声,把手里那根卷了边的铝勺“咣当”扔进锅里,转身去后院劈柴。斧头落下,木柴“咔嚓”裂开,清脆得像是替谁叹了一口气。
七七这才动了动,伸手把桌上那滩茶水抹平。她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舌头和牙齿还要打架呢,两口子过日子,哪能事事都顺着沟沟淌?”她抬眼望向后院,阿斗的背影在暮色里一耸一耸,像一座笨拙的小山。她忽然起身,从橱柜深处摸出半瓶桂花酿——那是去年秋天她自己酿的,本打算留着中秋喝。她拔掉塞子,酒香“噗”地冒出来,甜得有些冲鼻。她倒了两盅,一盅推到桌边,另一盅端在手里,对着后院喊:“阿斗,天凉了,进来喝口酒吧。”
斧头声停了。片刻后,阿斗的脑袋从门框边探进来,脸上还挂着没散尽的倔强。他看见那盅琥珀色的酒,又看见七七眼里晃动的枣树影子,忽然就咧开嘴笑了,露出两颗略长的门牙,像回到二十岁那年,他第一次往她手里塞烤红薯时的傻样。他走过来,端起酒盅,咕咚一口灌下去,辣得直咂嘴,却偏要说:“甜!”
七七低头抿了一口,没说话,只是伸手把他衣领上的一根柴屑捻下来,轻轻一弹。那柴屑落在地上,混进了一堆碎木屑里,再也分不清谁是谁了。
阿斗的唠叨像一挂拆不完的鞭炮,火星子噼里啪啦往七七耳朵里钻。她坐在矮凳上择菜,左手掐掉老筋,右手把嫩叶码齐,动作慢得像在数时间。左耳装着阿斗的“你怎么又把酱油当醋放”“上个月电费又超了”,右耳却像破窗缝,呼呼漏风,一句也没留住。
直到那句“你娘家就没一个懂过日子的”炸进来,左耳也破了。七七把菜筐“哐”地往地上一顿,水珠子溅到阿斗脚背:“你懂?你懂你哥娶媳妇那会儿,是谁偷了家里三斤五花肉去随礼?全村都闻着你家烟囱香,你娘还在灶台前哭!”
声音不高,却像一把薄刀片,顺着旧疤划开。阿斗的脸“腾”地红到耳根,嘴角抽了抽,像被掐住脖子的鸡。他梗着脖子想回嘴,手机却适时“叮”了一声,屏幕亮起一条短视频推送——黑底白字:冷战是婚姻最高级的体面。他像抓到救命稻草,拇指一滑,音量键开到最大,笑声特效盖过了厨房里的所有沉默。
七七弯腰拎起菜筐,水顺着她的腕骨往下淌,一路流进塑料拖鞋的纹路里。她转身去灶台,点火、热油、蒜瓣下锅,“刺啦”一声,油烟呛得她眯眼。阿斗窝在沙发里,背弓成一只虾,手机蓝光在他脸上晃,像给那张涨红的脸盖了层冷霜。
油锅里泛起焦黄,七七忽然想起小时候看杀猪。屠夫把猪按在案板上,对着耳朵一声暴喝,猪就僵了,刀子下去都不挣扎。她那时躲在门后,吓得手心全是汗,却牢牢记住了那一声吼的威力——原来声音真能当刀用。
菜铲刮着锅底,发出钝响。七七把炒好的空心菜盛进盘里,油亮亮的一汪绿。她端上桌,又盛了两碗饭,一碗推到阿斗面前。阿斗没抬头,拇指在屏幕上疯狂双击,给一条“好男人从不跟老婆吵隔夜架”的视频点了赞。七七夹了一筷子菜,嚼得慢而用力,像在嚼一段旧绳子——嚼不烂,也吐不掉。
窗外暮色四合,邻居家的狗突然吠了两声,又蔫蔫地停了。七七把剩下的菜汤倒进自己碗里,汤面浮着几粒蒜末,像漂着的碎牙。她想起母亲说过:“刀口舔蜜的人,最后连甜味都觉得疼。”她低头喝了一口,辣,苦,最后竟泛起一点回甘。
七七第一次听见张飞喝断当阳桥,是在一个雨天。
老收音机搁在灶台上,机壳裂着一条缝,像一张漏风的嘴。评书先生一拍醒木,嗓子陡然拔高:“张飞怒目横矛,一声暴喝——‘燕人张翼德在此!’”木板窗跟着嗡然一震,屋檐的雨线被震得碎成白雾。七七正拿抹布擦碗,手一抖,瓷碗磕在铁锅沿,“叮”地脆响。
她愣住,抹布上的水珠顺着腕子往下淌,凉得像一条蛇。评书里的声音继续翻涌:“桥下水倒流,敌将肝胆俱裂,坠马而亡……”七七忽然觉得胸口被什么重重捶了一下——原来声音真能杀人。不是刀,不是枪,只是一口气、一道音,就能把人心肝震碎。
雨声渐密,灶膛里的柴火噼啪炸开。她想起阿斗每次吼她时,脖子上绷起的青筋像盘错的树根;想起自己夜里蜷在床沿,耳膜里还回荡着那些“蠢”“笨”“谁家媳妇像你”……原来她也在被一座看不见的当阳桥压垮,桥下没有水,是她自己碎了一遍又一遍的心。
收音机里的张飞又吼了一回,这回七七听得仔细:那声音里裹着愤怒,裹着绝望,裹着“你若不退,我便拼命”的孤勇。她忽然鼻酸——阿斗的吼声里有什么?有在单位被上司骂后的憋屈,有牌桌上输钱的窝火,有对自己也说不出的无能。可这些委屈一层层叠上来,最后全砸向她。
雨停了,屋檐还在滴水,像一台慢了半拍的鼓。七七关掉收音机,屋里骤然一静。她走到院中,湿泥巴漫过脚背。她深吸一口潮冷的空气,学着评书里的腔调,对空荡荡的菜园低声喝了一句:“燕人张……”声音没出口,先化成了哽咽。她蹲下去,把脸埋进掌心,肩膀抖得像风里的秫秸。
半晌,她抹了把脸,站起身。天边乌云裂开一道缝,夕阳漏进来,照得菜畦里的白菜帮子发亮。七七忽然想,张飞那一声吼,是为守住身后的百姓;阿斗那一声吼,是为把生活的败仗甩给别人。而她,她不想再当那座桥,也不想再当桥下被吓破胆的小卒。
她转身回屋,把收音机擦净,放进柜子最上层。柜门合拢时,“咔哒”一声脆响,像给某段旧光阴落了锁。
她端坐在那张掉了漆的小圆桌旁,像一盏被风吹得忽明忽暗的灯,灯芯却固执地不肯熄灭。阿斗的嗓音从灶台一路烧到屋檐,又跌回地面,带着油烟味和火星子,噼里啪啦地蹦。她听他把“早就说过”“你就是不听”翻过来倒过去地炒,像炒一碟冷饭,越炒越硬,越炒越碎。她不接话,也不皱眉,只是把目光放在窗棂外那棵歪脖子枣树上——去年它只结了三颗枣,今年却挂满了青果,风一过,果子们便荡秋千似的晃,晃得她眼底起了一层柔软的潮气。
阿斗说到激愤处,一巴掌拍在桌面上,茶壶盖“当啷”一声跳起来,又落回去,茶水溅出一圈褐色的泪。七七还是没动,只把右手悄悄覆在左手背上,拇指一下一下摩挲指根的薄茧——那是年轻时在纺织厂摇车留下的,如今成了她安抚自己的老法子。她想起刚结婚那年,阿斗替她挡过一回债主的拳头,额角缝了七针,夜里疼得睡不着,她就给他哼《茉莉花》,声音轻得像月光晾在井水里的纱。如今那道疤还在,却藏进了更深的皱纹里,像一条干涸的河床,再也映不出当年的月亮。
阿斗的嗓门渐渐低了,像灶膛里最后一块炭,红着红着就暗了。他瞥见七七的侧脸——还是那样淡,淡得像一碗放凉的绿豆汤,却莫名让他喉咙发紧。他忽然想起她上周蹲在河边洗被单,脊背弯成一张拉满的弓,水声哗啦哗啦,冲得他眼眶发热。于是他收了声,把手里那根卷了边的铝勺“咣当”扔进锅里,转身去后院劈柴。斧头落下,木柴“咔嚓”裂开,清脆得像是替谁叹了一口气。
七七这才动了动,伸手把桌上那滩茶水抹平。她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舌头和牙齿还要打架呢,两口子过日子,哪能事事都顺着沟沟淌?”她抬眼望向后院,阿斗的背影在暮色里一耸一耸,像一座笨拙的小山。她忽然起身,从橱柜深处摸出半瓶桂花酿——那是去年秋天她自己酿的,本打算留着中秋喝。她拔掉塞子,酒香“噗”地冒出来,甜得有些冲鼻。她倒了两盅,一盅推到桌边,另一盅端在手里,对着后院喊:“阿斗,天凉了,进来喝口酒吧。”
斧头声停了。片刻后,阿斗的脑袋从门框边探进来,脸上还挂着没散尽的倔强。他看见那盅琥珀色的酒,又看见七七眼里晃动的枣树影子,忽然就咧开嘴笑了,露出两颗略长的门牙,像回到二十岁那年,他第一次往她手里塞烤红薯时的傻样。他走过来,端起酒盅,咕咚一口灌下去,辣得直咂嘴,却偏要说:“甜!”
七七低头抿了一口,没说话,只是伸手把他衣领上的一根柴屑捻下来,轻轻一弹。那柴屑落在地上,混进了一堆碎木屑里,再也分不清谁是谁了。
阿斗的唠叨像一挂拆不完的鞭炮,火星子噼里啪啦往七七耳朵里钻。她坐在矮凳上择菜,左手掐掉老筋,右手把嫩叶码齐,动作慢得像在数时间。左耳装着阿斗的“你怎么又把酱油当醋放”“上个月电费又超了”,右耳却像破窗缝,呼呼漏风,一句也没留住。
直到那句“你娘家就没一个懂过日子的”炸进来,左耳也破了。七七把菜筐“哐”地往地上一顿,水珠子溅到阿斗脚背:“你懂?你懂你哥娶媳妇那会儿,是谁偷了家里三斤五花肉去随礼?全村都闻着你家烟囱香,你娘还在灶台前哭!”
声音不高,却像一把薄刀片,顺着旧疤划开。阿斗的脸“腾”地红到耳根,嘴角抽了抽,像被掐住脖子的鸡。他梗着脖子想回嘴,手机却适时“叮”了一声,屏幕亮起一条短视频推送——黑底白字:冷战是婚姻最高级的体面。他像抓到救命稻草,拇指一滑,音量键开到最大,笑声特效盖过了厨房里的所有沉默。
七七弯腰拎起菜筐,水顺着她的腕骨往下淌,一路流进塑料拖鞋的纹路里。她转身去灶台,点火、热油、蒜瓣下锅,“刺啦”一声,油烟呛得她眯眼。阿斗窝在沙发里,背弓成一只虾,手机蓝光在他脸上晃,像给那张涨红的脸盖了层冷霜。
油锅里泛起焦黄,七七忽然想起小时候看杀猪。屠夫把猪按在案板上,对着耳朵一声暴喝,猪就僵了,刀子下去都不挣扎。她那时躲在门后,吓得手心全是汗,却牢牢记住了那一声吼的威力——原来声音真能当刀用。
菜铲刮着锅底,发出钝响。七七把炒好的空心菜盛进盘里,油亮亮的一汪绿。她端上桌,又盛了两碗饭,一碗推到阿斗面前。阿斗没抬头,拇指在屏幕上疯狂双击,给一条“好男人从不跟老婆吵隔夜架”的视频点了赞。七七夹了一筷子菜,嚼得慢而用力,像在嚼一段旧绳子——嚼不烂,也吐不掉。
窗外暮色四合,邻居家的狗突然吠了两声,又蔫蔫地停了。七七把剩下的菜汤倒进自己碗里,汤面浮着几粒蒜末,像漂着的碎牙。她想起母亲说过:“刀口舔蜜的人,最后连甜味都觉得疼。”她低头喝了一口,辣,苦,最后竟泛起一点回甘。
七七第一次听见张飞喝断当阳桥,是在一个雨天。
老收音机搁在灶台上,机壳裂着一条缝,像一张漏风的嘴。评书先生一拍醒木,嗓子陡然拔高:“张飞怒目横矛,一声暴喝——‘燕人张翼德在此!’”木板窗跟着嗡然一震,屋檐的雨线被震得碎成白雾。七七正拿抹布擦碗,手一抖,瓷碗磕在铁锅沿,“叮”地脆响。
她愣住,抹布上的水珠顺着腕子往下淌,凉得像一条蛇。评书里的声音继续翻涌:“桥下水倒流,敌将肝胆俱裂,坠马而亡……”七七忽然觉得胸口被什么重重捶了一下——原来声音真能杀人。不是刀,不是枪,只是一口气、一道音,就能把人心肝震碎。
雨声渐密,灶膛里的柴火噼啪炸开。她想起阿斗每次吼她时,脖子上绷起的青筋像盘错的树根;想起自己夜里蜷在床沿,耳膜里还回荡着那些“蠢”“笨”“谁家媳妇像你”……原来她也在被一座看不见的当阳桥压垮,桥下没有水,是她自己碎了一遍又一遍的心。
收音机里的张飞又吼了一回,这回七七听得仔细:那声音里裹着愤怒,裹着绝望,裹着“你若不退,我便拼命”的孤勇。她忽然鼻酸——阿斗的吼声里有什么?有在单位被上司骂后的憋屈,有牌桌上输钱的窝火,有对自己也说不出的无能。可这些委屈一层层叠上来,最后全砸向她。
雨停了,屋檐还在滴水,像一台慢了半拍的鼓。七七关掉收音机,屋里骤然一静。她走到院中,湿泥巴漫过脚背。她深吸一口潮冷的空气,学着评书里的腔调,对空荡荡的菜园低声喝了一句:“燕人张……”声音没出口,先化成了哽咽。她蹲下去,把脸埋进掌心,肩膀抖得像风里的秫秸。
半晌,她抹了把脸,站起身。天边乌云裂开一道缝,夕阳漏进来,照得菜畦里的白菜帮子发亮。七七忽然想,张飞那一声吼,是为守住身后的百姓;阿斗那一声吼,是为把生活的败仗甩给别人。而她,她不想再当那座桥,也不想再当桥下被吓破胆的小卒。
她转身回屋,把收音机擦净,放进柜子最上层。柜门合拢时,“咔哒”一声脆响,像给某段旧光阴落了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