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给这祸害定人家。”
何掌柜说完转身就走了,何佳文还没搞清楚状况看着钱氏:“娘!”
钱氏脑袋里回想着之前的事。
何掌柜的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人,面上对来往的人都乐呵呵的,背地里是什么缺德事都干过,像是用死猪肉死鸡死鸭做菜,专门买便宜的陈米做饭,这是经常有的事,以好冲次的事说都说不过来,这些年掩盖的好,加上菜便宜,挤兑了好几家生意。
之前请人掌勺,说了教会何长海何长江,答应给一成分红到老,那老师傅前几年每年都能拿到分红,何掌柜一直对外表现的好,两个孩子性子也憨厚,这师傅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压箱底的功夫也就教了。
何长海一出师,何掌柜就翻脸了,设计诬陷大厨偷拿铺子的食材,在人多的时候嚷嚷开了,这大厨没等分辨就被指指点点,反应过来被何掌柜的耍了,但是拿不出证据,只能走人,至于分红什么的那自然就不算了。
就这周边的人都说何掌柜的心地好,没让厨子赔钱,反倒落个好名声。
这事家里就钱氏和何长湖清楚,何长湖帮着做的,何长海两人多少知道点,只是这个家当老子的管着,他们从小也害怕当爹的,谁都没说话,这之后何长海只顾着在后厨做菜,把何长江手把手教会了,两兄弟都是嘴笨的,不得何掌柜的喜欢。
钱氏为什么对何佳文这么好,这里边还有一事。
那些年何掌柜的兜里有钱,人长的也算周正,在外边就有一个相好的,那一阵明晃晃的嫌弃钱氏,钱氏察觉到何掌柜动了心思,毕竟是枕边人,她也害怕何掌柜。
谁知道有一日何掌柜的回来把屋里东西砸了不少,看着特别生气,后来钱氏打听到那相好的跟人跑了,就是这时候查出来有了何佳文,何掌柜又恢复正常了,所以钱氏总觉的何佳文是她的福星,这些年何掌柜慢慢不怎么管家里事,钱氏的胆子就大了不少。
这一下就让钱氏想起来何掌柜的为人,有些惊恐。
何佳文不知道钱氏在想什么,摇晃着人:“娘,你怎么了?”
钱氏眼里惊慌,开口说:“闺女,咱们不招惹人了,娘另外给你找个人家。”
何佳文还在委屈:“娘,你看爹,怎么这样。”
钱氏不能说何掌柜的狠毒,她清楚的知道没人会信,自己这些年过上好日子,竟然忘了之前那些事。
“你听话,你爹不同意,难道你想去做姑子?”
何佳文推开人,哇一下哭开了,跑回屋里自己伤心。
王慧珍可不知道这后续的事,她正在看后边租的房子,改造成学堂,阮青瑜说有个姓周的秀才介绍了一个童生过来,也姓周,家里状况更不好,愿意来给孩子蒙学,就是要管吃住。
在后边租了一个带西厢的院子,正屋给先生住,西厢改成学堂,挂了一个牌子《扬帆学堂》,王慧珍取的名字,阮青瑜提的字,取的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意。
希望这些小家伙以后都会有个好前程。
陆氏和林氏知道这个学堂都很欣喜,现在两家的孩子可以读书,没什么不好,就是李春娘也多次来帮忙,即使志志还小,早晚都有上学堂的时候。
附近的人家知道这边知县夫人办了学堂,就托了李春娘来说情。
“表妹,我就是问问,那些都是平时相处较好的人家,听说咱们这给孩子启蒙,就想送孩子过来。”
王慧珍想着现在加上陆氏的女儿,也才三个孩子,要是附近有愿意听的也可以来。
“可以来,只要周童生忙的过来,这束修他们要跟周童生商量一下,让春阳去找人说吧。”
都是蔚县的百姓,这学堂教一个也是教,一群也是教,毕竟只是启蒙。
王春阳去生商议,周童生自然是愿意多收几个学生,之前就说好了,男女不论,给几个孩子启蒙,一天上半天课,下午做课业或者休息都成,周童生也有半天时间温习功课,毕竟人还是想着向上发展的。
这风声就放出去了,学堂招收人数不超过十五人,每日半天课,需要能自理的孩子,从头启蒙开始学,束修半年一两银子,书本自己买,吃饭也自家负责。
这束修不多一个是上的时间不长,学的都是基础认字,学堂不负责吃喝。
这价格算不得贵,也有个门槛。
很快就不少领着人过来报名,多数是七八岁的孩子,五岁左右的还就是阮家这两个,最后收了八个男孩,两个女孩,加上阮家的三个,一共十三个孩子一起教。
再小自己都管不了自己,就不收了。
很快定了日子,阮青瑜还专门空出时间过来看看,鼓励孩子认真学习,许诺年底评价最好的有奖励。
这帮孩子懵懵懂懂,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只知道家里让好好读书。
没来的小伙伴都羡慕看着,这蔚县有大讲堂,每年夏季会开两个月,能保证人认识字,不算是个文盲就算了,多了也不管,哪里像是这边教的细。
北边也不是不重视学业,主要还是基础落后,没有名师教导,这考上功名的太少了,一般家庭能写能算在这边就够用了,很少有进修深学的。
就是县衙有名额给考生,那这试卷也要看的过去,所以北地考生少,不如南边学子多。
王慧珍想着几家离得近,就找几人商量:“几位嫂嫂,你看我这边养胎,怕怠慢了先生,不如每日我让人把东西送到后院,劳烦几位嫂嫂帮着操持一下,可行?”
这事王慧珍也是考虑过,终归是不方便每日去送饭,不如直接拿了米面粮油放到后面,先生想要吃什么说一声,找个厨娘帮着做一下,这样都好,免得不知道先生爱吃什么,在里外都不合心意。
至于先生的衣物,之前商量好了,找了一个附近浣衣的帮着做,按月给结算,这家求上门说是让孩子过来识个字,不要钱,周童生看了孩子问了话,觉得可以,王慧珍是没意见的。
喜欢穿越之过好小日子
何掌柜说完转身就走了,何佳文还没搞清楚状况看着钱氏:“娘!”
钱氏脑袋里回想着之前的事。
何掌柜的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人,面上对来往的人都乐呵呵的,背地里是什么缺德事都干过,像是用死猪肉死鸡死鸭做菜,专门买便宜的陈米做饭,这是经常有的事,以好冲次的事说都说不过来,这些年掩盖的好,加上菜便宜,挤兑了好几家生意。
之前请人掌勺,说了教会何长海何长江,答应给一成分红到老,那老师傅前几年每年都能拿到分红,何掌柜一直对外表现的好,两个孩子性子也憨厚,这师傅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压箱底的功夫也就教了。
何长海一出师,何掌柜就翻脸了,设计诬陷大厨偷拿铺子的食材,在人多的时候嚷嚷开了,这大厨没等分辨就被指指点点,反应过来被何掌柜的耍了,但是拿不出证据,只能走人,至于分红什么的那自然就不算了。
就这周边的人都说何掌柜的心地好,没让厨子赔钱,反倒落个好名声。
这事家里就钱氏和何长湖清楚,何长湖帮着做的,何长海两人多少知道点,只是这个家当老子的管着,他们从小也害怕当爹的,谁都没说话,这之后何长海只顾着在后厨做菜,把何长江手把手教会了,两兄弟都是嘴笨的,不得何掌柜的喜欢。
钱氏为什么对何佳文这么好,这里边还有一事。
那些年何掌柜的兜里有钱,人长的也算周正,在外边就有一个相好的,那一阵明晃晃的嫌弃钱氏,钱氏察觉到何掌柜动了心思,毕竟是枕边人,她也害怕何掌柜。
谁知道有一日何掌柜的回来把屋里东西砸了不少,看着特别生气,后来钱氏打听到那相好的跟人跑了,就是这时候查出来有了何佳文,何掌柜又恢复正常了,所以钱氏总觉的何佳文是她的福星,这些年何掌柜慢慢不怎么管家里事,钱氏的胆子就大了不少。
这一下就让钱氏想起来何掌柜的为人,有些惊恐。
何佳文不知道钱氏在想什么,摇晃着人:“娘,你怎么了?”
钱氏眼里惊慌,开口说:“闺女,咱们不招惹人了,娘另外给你找个人家。”
何佳文还在委屈:“娘,你看爹,怎么这样。”
钱氏不能说何掌柜的狠毒,她清楚的知道没人会信,自己这些年过上好日子,竟然忘了之前那些事。
“你听话,你爹不同意,难道你想去做姑子?”
何佳文推开人,哇一下哭开了,跑回屋里自己伤心。
王慧珍可不知道这后续的事,她正在看后边租的房子,改造成学堂,阮青瑜说有个姓周的秀才介绍了一个童生过来,也姓周,家里状况更不好,愿意来给孩子蒙学,就是要管吃住。
在后边租了一个带西厢的院子,正屋给先生住,西厢改成学堂,挂了一个牌子《扬帆学堂》,王慧珍取的名字,阮青瑜提的字,取的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意。
希望这些小家伙以后都会有个好前程。
陆氏和林氏知道这个学堂都很欣喜,现在两家的孩子可以读书,没什么不好,就是李春娘也多次来帮忙,即使志志还小,早晚都有上学堂的时候。
附近的人家知道这边知县夫人办了学堂,就托了李春娘来说情。
“表妹,我就是问问,那些都是平时相处较好的人家,听说咱们这给孩子启蒙,就想送孩子过来。”
王慧珍想着现在加上陆氏的女儿,也才三个孩子,要是附近有愿意听的也可以来。
“可以来,只要周童生忙的过来,这束修他们要跟周童生商量一下,让春阳去找人说吧。”
都是蔚县的百姓,这学堂教一个也是教,一群也是教,毕竟只是启蒙。
王春阳去生商议,周童生自然是愿意多收几个学生,之前就说好了,男女不论,给几个孩子启蒙,一天上半天课,下午做课业或者休息都成,周童生也有半天时间温习功课,毕竟人还是想着向上发展的。
这风声就放出去了,学堂招收人数不超过十五人,每日半天课,需要能自理的孩子,从头启蒙开始学,束修半年一两银子,书本自己买,吃饭也自家负责。
这束修不多一个是上的时间不长,学的都是基础认字,学堂不负责吃喝。
这价格算不得贵,也有个门槛。
很快就不少领着人过来报名,多数是七八岁的孩子,五岁左右的还就是阮家这两个,最后收了八个男孩,两个女孩,加上阮家的三个,一共十三个孩子一起教。
再小自己都管不了自己,就不收了。
很快定了日子,阮青瑜还专门空出时间过来看看,鼓励孩子认真学习,许诺年底评价最好的有奖励。
这帮孩子懵懵懂懂,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只知道家里让好好读书。
没来的小伙伴都羡慕看着,这蔚县有大讲堂,每年夏季会开两个月,能保证人认识字,不算是个文盲就算了,多了也不管,哪里像是这边教的细。
北边也不是不重视学业,主要还是基础落后,没有名师教导,这考上功名的太少了,一般家庭能写能算在这边就够用了,很少有进修深学的。
就是县衙有名额给考生,那这试卷也要看的过去,所以北地考生少,不如南边学子多。
王慧珍想着几家离得近,就找几人商量:“几位嫂嫂,你看我这边养胎,怕怠慢了先生,不如每日我让人把东西送到后院,劳烦几位嫂嫂帮着操持一下,可行?”
这事王慧珍也是考虑过,终归是不方便每日去送饭,不如直接拿了米面粮油放到后面,先生想要吃什么说一声,找个厨娘帮着做一下,这样都好,免得不知道先生爱吃什么,在里外都不合心意。
至于先生的衣物,之前商量好了,找了一个附近浣衣的帮着做,按月给结算,这家求上门说是让孩子过来识个字,不要钱,周童生看了孩子问了话,觉得可以,王慧珍是没意见的。
喜欢穿越之过好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