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娘看着夫人答应弄个碾子,就壮着胆子问:“夫人,能请王小哥帮着买点小鸡崽吗?鸡崽我给钱。”
黄老娘面相看着凶,也没办法,在边塞要是不凶点,谁都欺负你,自家老头,老大老二都没了,这次也是黄老娘豁出去闹腾,又送了大半家产出去打点,这才得了名额。
她拿到户籍文书的时候摸了一晚上,念叨着:“老头子,我对得起黄家列祖列宗,长生一脉再也不用担惊受怕,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现如今老太太平和不少,想着养几只鸡,生了蛋自家吃还是卖了补贴家用都好,手里还攥着点银子,那是黄家好几辈攒的,打听了这边的地价,以后想着买些地,也算是能糊口了,跟着干活挣的银钱,以后孙子娶媳妇的聘礼,孙女嫁人的嫁妆都有了。
其他几户也眼巴巴的看着人,刚才没想到,这边离的实在是远,就是去附近村子,人家不熟,也不愿意搭理你。
想要融入当地,还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功夫。
王慧珍想了想让春阳记下:“你找人安排十日来一趟,带人出去买东西。”
这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之后想买什么你们去挑就可以。”
“谢谢夫人,夫人仁慈。”
“下次来的时候再请个郎中,看完人正好接回去抓药。”
这下就没什么问题了,阮青瑜在边上看着,主打一个震慑作用,由着王慧珍做主,接下来让人带着去看看,这边开了一条小路出来,方便往来。
“这苜蓿长的挺好。”
阮青瑜看着长势颇好的苜蓿改开。
王慧珍也看见了,现在长的还嫩,等着长起来,多少牛羊都够吃了。
想着什么问:“蔚县有什么果树吗?光长草浪费这地方,多种点果树也好。”
“蔚县盛产苹果,还有梨,山楂这些都有,我让人找点多送点过来,现在不怕冻了。”
“好呀,就麻烦二爷了,尽量要三年以上的苗,也好成活,要是有腊梅桃树也要几棵,种好了开花的时候还能赏花。”
“行,等我再给王兄去信,要几棵核桃树,他们那的核桃有名,上次送过来的就不错。”
“那可太好了。”
转了一会,阮青瑜问:“夫人可有不舒服?”
王慧珍感受一下并没有,阮青瑜也不愿意让人接着走,这边路还要看着点,就带着人回去,何大花已经借了锅灶开始做饭了。
带了猪肉过来,切肉的时候都能看见金家的孩子瞅着咽口水。
两人回来的时候已经有一半的菜做好了,枣儿把准备的糕点拿出来:“夫人垫垫肚子,还要一会。”
王慧珍洗了手接过来,递给阮青瑜,阮青瑜没要表示还不算饿,王慧珍是有一点小饿,拿了一块,看着不远处一起玩的孩子说:“枣儿,这糕点你给几个孩子分分,看看够不够。”
那几个孩子显然听见了,牧大嫂帮着做饭也听见了忙说:“夫人,可不用,他们不饿,现在都能吃饱。”
几个孩子有些失望,王慧珍轻声的说:“多了没有,一人也就分一块,牧大嫂不用这么惊慌,只是一块点心。”
这下牧大嫂没话说了。
枣儿带着糕点出去,除了金家的孩子,其他几家也有,丁家的女娃也分到了,大姐丁阿春小心的接过糕点,谢谢枣儿。
枣儿看着难受,丁阿夏丁阿秋接过来,三姐妹都没吃,枣儿好奇问:“怎么不吃,都有。”
丁阿春小心地说:“我们想等爹回来吃可以吗?”
“可以,给你们了就是你们的。”
这三个女孩才笑起来,也许是这阵子吃的还行也安稳,几个女孩脸上多少都长了点肉。
孩子娘邱氏在家,看着没吱声,邱氏原来不这样,也爱俏爱说话,自打家里儿子没了,就不爱说话了,丁家原来有两个儿子,日子过的还行,后来丁马腿出事了,儿子没了,这天就塌了,救人花了多半的家资。
两口子差点熬不下去,还是闺女饿的嗷嗷哭,两口子看着瘦了不少又变的胆小的姑娘,这才想着要好好过日子。
丁马原来是管战马的,这活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责任重大,跟那些大人有个面子情,就求了人放出来成了良籍,也是考虑丁马的腿不利索,家里也没个男孩了,就放人了。
来这边邱氏还是不爱说话,看着已经比之前好多了,阿春总想着爹娘慢慢变成以前那样就好了。
枣儿回去,王慧珍问:“都分了?”
“嗯,都分了。”
“那怎不高兴?”
“没有,夫人,就是我也饿了,夫人疼我,也赏我一块呗。”
王慧珍也知道枣儿不是为了点心,家里可从来没说不让吃过,那就是别的事,不过不想她知道想来不是什么高兴的事,就指着人说:“什么时候不让你吃了,你们饿了也垫吧点。”
中午的菜除了自家吃的,还给金家赏了些,吃完饭看着没什么事这才回去,回到县城还碰见送亲的队伍。
“怎么这个时候送亲?”
枣儿之前听说过就说:“怕是夫家远,今日过去,明日好拜堂。”
王慧珍也没在意,这边新娘子坐在装饰过的马车里,后边跟着嫁妆和送亲的家人。
说起来这新娘子一家阮青瑜应该有点印象,新娘子就是何佳文。
钱氏自打想明白,也不惯着人了,让几个媳妇轮流看着人,找了个远点的婆家,硬是闹着多给了点嫁妆,把人嫁过去了,唯恐留在跟前遭殃。
钱氏不知道,大儿子何长海帮着挡了一下何掌柜,要不然何掌柜的不会允许人这么闹腾。
何掌柜这两年又找了一个相好的,是别的地过来的,说是守了望门寡,爹娘死了,家里容不下她,这才流落这边,跟何掌柜意外相识,慢慢够大到一起了,一直怂恿何掌柜休妻娶他,所以他再次不耐烦了。
何长湖最先发现的,这小儿子遗传了何掌柜的性子,还有几分良知,打听到这相好的,还想生个孩子,霸了何家,就捅给两个兄长。
现在何家的吃食铺子,说白了是两个兄弟掌厨,何长海要挟何掌柜的,要是动了娘和妹妹,他就不干了。
何掌柜的也清楚,要是离了两个儿子支撑,怕是难干,只能放下心思,糊弄外边相好的,这相好的就是想找个正经人家嫁了以后好有依靠,见不成,就换人勾搭不搭理人了。
何掌柜就有些怨恨何长海,不过嘴上没说,何长湖美美隐身了,什么仇怨都有大哥扛着。
喜欢穿越之过好小日子
黄老娘面相看着凶,也没办法,在边塞要是不凶点,谁都欺负你,自家老头,老大老二都没了,这次也是黄老娘豁出去闹腾,又送了大半家产出去打点,这才得了名额。
她拿到户籍文书的时候摸了一晚上,念叨着:“老头子,我对得起黄家列祖列宗,长生一脉再也不用担惊受怕,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现如今老太太平和不少,想着养几只鸡,生了蛋自家吃还是卖了补贴家用都好,手里还攥着点银子,那是黄家好几辈攒的,打听了这边的地价,以后想着买些地,也算是能糊口了,跟着干活挣的银钱,以后孙子娶媳妇的聘礼,孙女嫁人的嫁妆都有了。
其他几户也眼巴巴的看着人,刚才没想到,这边离的实在是远,就是去附近村子,人家不熟,也不愿意搭理你。
想要融入当地,还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功夫。
王慧珍想了想让春阳记下:“你找人安排十日来一趟,带人出去买东西。”
这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之后想买什么你们去挑就可以。”
“谢谢夫人,夫人仁慈。”
“下次来的时候再请个郎中,看完人正好接回去抓药。”
这下就没什么问题了,阮青瑜在边上看着,主打一个震慑作用,由着王慧珍做主,接下来让人带着去看看,这边开了一条小路出来,方便往来。
“这苜蓿长的挺好。”
阮青瑜看着长势颇好的苜蓿改开。
王慧珍也看见了,现在长的还嫩,等着长起来,多少牛羊都够吃了。
想着什么问:“蔚县有什么果树吗?光长草浪费这地方,多种点果树也好。”
“蔚县盛产苹果,还有梨,山楂这些都有,我让人找点多送点过来,现在不怕冻了。”
“好呀,就麻烦二爷了,尽量要三年以上的苗,也好成活,要是有腊梅桃树也要几棵,种好了开花的时候还能赏花。”
“行,等我再给王兄去信,要几棵核桃树,他们那的核桃有名,上次送过来的就不错。”
“那可太好了。”
转了一会,阮青瑜问:“夫人可有不舒服?”
王慧珍感受一下并没有,阮青瑜也不愿意让人接着走,这边路还要看着点,就带着人回去,何大花已经借了锅灶开始做饭了。
带了猪肉过来,切肉的时候都能看见金家的孩子瞅着咽口水。
两人回来的时候已经有一半的菜做好了,枣儿把准备的糕点拿出来:“夫人垫垫肚子,还要一会。”
王慧珍洗了手接过来,递给阮青瑜,阮青瑜没要表示还不算饿,王慧珍是有一点小饿,拿了一块,看着不远处一起玩的孩子说:“枣儿,这糕点你给几个孩子分分,看看够不够。”
那几个孩子显然听见了,牧大嫂帮着做饭也听见了忙说:“夫人,可不用,他们不饿,现在都能吃饱。”
几个孩子有些失望,王慧珍轻声的说:“多了没有,一人也就分一块,牧大嫂不用这么惊慌,只是一块点心。”
这下牧大嫂没话说了。
枣儿带着糕点出去,除了金家的孩子,其他几家也有,丁家的女娃也分到了,大姐丁阿春小心的接过糕点,谢谢枣儿。
枣儿看着难受,丁阿夏丁阿秋接过来,三姐妹都没吃,枣儿好奇问:“怎么不吃,都有。”
丁阿春小心地说:“我们想等爹回来吃可以吗?”
“可以,给你们了就是你们的。”
这三个女孩才笑起来,也许是这阵子吃的还行也安稳,几个女孩脸上多少都长了点肉。
孩子娘邱氏在家,看着没吱声,邱氏原来不这样,也爱俏爱说话,自打家里儿子没了,就不爱说话了,丁家原来有两个儿子,日子过的还行,后来丁马腿出事了,儿子没了,这天就塌了,救人花了多半的家资。
两口子差点熬不下去,还是闺女饿的嗷嗷哭,两口子看着瘦了不少又变的胆小的姑娘,这才想着要好好过日子。
丁马原来是管战马的,这活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责任重大,跟那些大人有个面子情,就求了人放出来成了良籍,也是考虑丁马的腿不利索,家里也没个男孩了,就放人了。
来这边邱氏还是不爱说话,看着已经比之前好多了,阿春总想着爹娘慢慢变成以前那样就好了。
枣儿回去,王慧珍问:“都分了?”
“嗯,都分了。”
“那怎不高兴?”
“没有,夫人,就是我也饿了,夫人疼我,也赏我一块呗。”
王慧珍也知道枣儿不是为了点心,家里可从来没说不让吃过,那就是别的事,不过不想她知道想来不是什么高兴的事,就指着人说:“什么时候不让你吃了,你们饿了也垫吧点。”
中午的菜除了自家吃的,还给金家赏了些,吃完饭看着没什么事这才回去,回到县城还碰见送亲的队伍。
“怎么这个时候送亲?”
枣儿之前听说过就说:“怕是夫家远,今日过去,明日好拜堂。”
王慧珍也没在意,这边新娘子坐在装饰过的马车里,后边跟着嫁妆和送亲的家人。
说起来这新娘子一家阮青瑜应该有点印象,新娘子就是何佳文。
钱氏自打想明白,也不惯着人了,让几个媳妇轮流看着人,找了个远点的婆家,硬是闹着多给了点嫁妆,把人嫁过去了,唯恐留在跟前遭殃。
钱氏不知道,大儿子何长海帮着挡了一下何掌柜,要不然何掌柜的不会允许人这么闹腾。
何掌柜这两年又找了一个相好的,是别的地过来的,说是守了望门寡,爹娘死了,家里容不下她,这才流落这边,跟何掌柜意外相识,慢慢够大到一起了,一直怂恿何掌柜休妻娶他,所以他再次不耐烦了。
何长湖最先发现的,这小儿子遗传了何掌柜的性子,还有几分良知,打听到这相好的,还想生个孩子,霸了何家,就捅给两个兄长。
现在何家的吃食铺子,说白了是两个兄弟掌厨,何长海要挟何掌柜的,要是动了娘和妹妹,他就不干了。
何掌柜的也清楚,要是离了两个儿子支撑,怕是难干,只能放下心思,糊弄外边相好的,这相好的就是想找个正经人家嫁了以后好有依靠,见不成,就换人勾搭不搭理人了。
何掌柜就有些怨恨何长海,不过嘴上没说,何长湖美美隐身了,什么仇怨都有大哥扛着。
喜欢穿越之过好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