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和生物,都是他变强的资源。
作为地球上唯一的修仙者,他必须把所有可用的东西全收进来,一点都不能漏。
想到这儿,一个计划在他脑子里成型:组建一支专门探路的小队,满世界给他搜罗奇珍异兽和神秘地点。
想到就动手。
他立刻把苑长霞叫来,说:“我要搞一支探险队,全球到处跑。
钱我出,事你办。”
苑长霞不知道老板要这队伍干嘛,但她也没多问,只答:“只要给预算,其他都不是问题。”
阮晨光接着说:“我要的不是几个帮手,而是几千号人。
能做到吗?”
苑长霞笑了笑:“当然行。
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人,只要开得起价,什么样的人都能招来。”
阮晨光满意地点头:“好,你现在就去注册一家公司。
名字随便你起,等手续办好,我把资金打过去。
剩下的交给你处理。”
命令一下,动作飞快。
很快,一家名为“巨龙探险公司”的机构正式成立。
队员全是经过催眠强化的精英探险员。
这些人各个身怀绝技,东奔西跑经验丰富,再通过特殊手段激发潜能,战斗力翻倍,派他们去冒险最合适不过。
这家公司分成十几个专项小组:海洋组、高山组、洞穴组、森林组、沙漠组、南极组等等。
海洋组的任务很清楚——专攻海底探索,不管是奇怪生物、沉船遗迹,还是海底火山之类的,全都归他们管。
据统计,人类真正了解的海洋面积,连5%都不到。
海底藏着啥?
谁也说不准,可能是怪模怪样的新物种,也可能是几千年前沉下去的遗迹,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为了把这些未知的东西挖出来,阮晨光拉起了一支五百人的海上队伍。
这些人不是常年泡在海里的老水手,就是从小跟渔船打滚的老渔民,闭着眼都能分辨洋流方向。
装备更是顶到飞起——只要市面上买得到的先进玩意儿,全给配齐了。
一句话,让他妈这群人放开手脚,往深海里钻!
另一拨人,叫高山队,专挑世界各大高峰下手。
高山上空气稀薄,但好东西多啊,像什么百年人参、野生灵芝,全是能卖天价的宝贝。
这支队伍里没外行,全是植物学家、老药工、爬山老手。
他们分成小组,满世界跑,哪座山高往哪钻,一有发现立马联系阮晨光,一个电话都不敢耽误。
还有一支更刺激的,叫岩洞队。
这帮人干的事儿最邪门——专钻地底下的洞穴。
别看地表咱们熟,可地球真正的秘密,八成埋在地下。
那些岩洞动不动几十亿年历史,里面黑咕隆咚,说不定藏着从没见过的生物,或者埋了几千年都没人碰过的宝物。
岩洞队要找的就是这些。
但这也是一条最接近阎王的路。
进去之后,方向一乱,基本就出不来了。
更吓人的是,有些洞里有暗河、断崖,还有莫名其妙冒出来的毒蛇猛兽。
稍微走错一步,骨头都找不到。
要是碰上得潜水才能进的地方,那更是赌命——氧气一耗尽,想喊救命都没人听得见。
虽说这活儿等于天天踩钢丝,但钱太香了。
开出的报酬让人心跳加速,照样有四百号人抢着报名,宁愿冒死也要搏一把。
再说森林队,目标明确,专攻全球的原始林子,尤其是热带雨林。
全世界1400万平方公里的雨林,加起来才占陆地的5%,可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生物都在里头扎堆。
花花草草十七万种起步,昆虫鸟类数不清,亚马逊那边随便抓一把土,都能抖出上百种微生物。
对阮晨光来说,这就是一座活的金矿,怎么可能放过?所以他搞的森林队,是所有队伍里头规模最大的,足足一千多人。
哪儿雨林密,他们就往哪儿冲,挖植物、抓动物、采标本,能带回来的绝不落空。
最后一支是南极队,专门奔极地去的。
那地方一年三百六十天冰封万里,冷得连呼吸都结霜。
可越是这种鬼地方,秘密越多。
比如天上掉下来的陨石——落在雪地上特别显眼,一颗都不容易漏。
大部分就是块普通石头,但也有些来头古怪,成分地球上根本没见过,这才是阮晨光盯的重点。
除了陨石,南极底下还有深达几千米的冰洞,一条条像迷宫似的通向地心。
谁也不知道里面冻了多少年的怪东西。
反正只要是别人不敢去的地方,他都要派人去看看。
随着这一摊子铺开,钱就跟流水一样花出去了。
这次组建五大探险队,阮晨光砸进去一百多个亿的米元,直接成了全球最大的私人探查集团。
而且这笔钱还不是终点,后续还会继续投,没个上限。
不过这点开销对他来说真不算啥。
他现在身价早就破六千亿米元,每天还在涨。
钱多到他自己都懒得算,眼皮都不会眨一下。
只要这些队带回一点点有用的成果,他就觉得值。
可光靠掏家底也不是长久之计,总得搞点进项。
普通人赚钱难,真是难于上青天。
俗话说得好,钱比屎难赚,一点不假。
但在阮晨光这儿,挣钱就跟捡钱差不多,路子一套接一套。
这两年系统虽然不太冒头,但他之前攒了不少好东西——黑科技、新产品,随便扔一个出去都能掀起风浪。
他盘算了下,定了两个方向。
第一招,是弄一种能引鱼的神秘液体。
每周他都亲手熬一批,效果一次比一次猛。
这玩意儿不光能把普通鱼群吸引过来,连深海里那些庞然大物都能勾得浮上水面。
交给远洋捕捞公司用,简直神了。
网一撒下去,船都压得晃,天天满载而归。
只要有足够的船和人,一天挣几百万、上千万米元轻轻松松。
一年算下来,能干出三四十亿的利润。
三四十亿啊!放眼全球,能做到这个数的公司一只手都能数完。
可阮晨光还是嫌慢。
在他眼里,这属于力气活,累死累活才赚这点钱,不够看。
作为地球上唯一的修仙者,他必须把所有可用的东西全收进来,一点都不能漏。
想到这儿,一个计划在他脑子里成型:组建一支专门探路的小队,满世界给他搜罗奇珍异兽和神秘地点。
想到就动手。
他立刻把苑长霞叫来,说:“我要搞一支探险队,全球到处跑。
钱我出,事你办。”
苑长霞不知道老板要这队伍干嘛,但她也没多问,只答:“只要给预算,其他都不是问题。”
阮晨光接着说:“我要的不是几个帮手,而是几千号人。
能做到吗?”
苑长霞笑了笑:“当然行。
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人,只要开得起价,什么样的人都能招来。”
阮晨光满意地点头:“好,你现在就去注册一家公司。
名字随便你起,等手续办好,我把资金打过去。
剩下的交给你处理。”
命令一下,动作飞快。
很快,一家名为“巨龙探险公司”的机构正式成立。
队员全是经过催眠强化的精英探险员。
这些人各个身怀绝技,东奔西跑经验丰富,再通过特殊手段激发潜能,战斗力翻倍,派他们去冒险最合适不过。
这家公司分成十几个专项小组:海洋组、高山组、洞穴组、森林组、沙漠组、南极组等等。
海洋组的任务很清楚——专攻海底探索,不管是奇怪生物、沉船遗迹,还是海底火山之类的,全都归他们管。
据统计,人类真正了解的海洋面积,连5%都不到。
海底藏着啥?
谁也说不准,可能是怪模怪样的新物种,也可能是几千年前沉下去的遗迹,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为了把这些未知的东西挖出来,阮晨光拉起了一支五百人的海上队伍。
这些人不是常年泡在海里的老水手,就是从小跟渔船打滚的老渔民,闭着眼都能分辨洋流方向。
装备更是顶到飞起——只要市面上买得到的先进玩意儿,全给配齐了。
一句话,让他妈这群人放开手脚,往深海里钻!
另一拨人,叫高山队,专挑世界各大高峰下手。
高山上空气稀薄,但好东西多啊,像什么百年人参、野生灵芝,全是能卖天价的宝贝。
这支队伍里没外行,全是植物学家、老药工、爬山老手。
他们分成小组,满世界跑,哪座山高往哪钻,一有发现立马联系阮晨光,一个电话都不敢耽误。
还有一支更刺激的,叫岩洞队。
这帮人干的事儿最邪门——专钻地底下的洞穴。
别看地表咱们熟,可地球真正的秘密,八成埋在地下。
那些岩洞动不动几十亿年历史,里面黑咕隆咚,说不定藏着从没见过的生物,或者埋了几千年都没人碰过的宝物。
岩洞队要找的就是这些。
但这也是一条最接近阎王的路。
进去之后,方向一乱,基本就出不来了。
更吓人的是,有些洞里有暗河、断崖,还有莫名其妙冒出来的毒蛇猛兽。
稍微走错一步,骨头都找不到。
要是碰上得潜水才能进的地方,那更是赌命——氧气一耗尽,想喊救命都没人听得见。
虽说这活儿等于天天踩钢丝,但钱太香了。
开出的报酬让人心跳加速,照样有四百号人抢着报名,宁愿冒死也要搏一把。
再说森林队,目标明确,专攻全球的原始林子,尤其是热带雨林。
全世界1400万平方公里的雨林,加起来才占陆地的5%,可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生物都在里头扎堆。
花花草草十七万种起步,昆虫鸟类数不清,亚马逊那边随便抓一把土,都能抖出上百种微生物。
对阮晨光来说,这就是一座活的金矿,怎么可能放过?所以他搞的森林队,是所有队伍里头规模最大的,足足一千多人。
哪儿雨林密,他们就往哪儿冲,挖植物、抓动物、采标本,能带回来的绝不落空。
最后一支是南极队,专门奔极地去的。
那地方一年三百六十天冰封万里,冷得连呼吸都结霜。
可越是这种鬼地方,秘密越多。
比如天上掉下来的陨石——落在雪地上特别显眼,一颗都不容易漏。
大部分就是块普通石头,但也有些来头古怪,成分地球上根本没见过,这才是阮晨光盯的重点。
除了陨石,南极底下还有深达几千米的冰洞,一条条像迷宫似的通向地心。
谁也不知道里面冻了多少年的怪东西。
反正只要是别人不敢去的地方,他都要派人去看看。
随着这一摊子铺开,钱就跟流水一样花出去了。
这次组建五大探险队,阮晨光砸进去一百多个亿的米元,直接成了全球最大的私人探查集团。
而且这笔钱还不是终点,后续还会继续投,没个上限。
不过这点开销对他来说真不算啥。
他现在身价早就破六千亿米元,每天还在涨。
钱多到他自己都懒得算,眼皮都不会眨一下。
只要这些队带回一点点有用的成果,他就觉得值。
可光靠掏家底也不是长久之计,总得搞点进项。
普通人赚钱难,真是难于上青天。
俗话说得好,钱比屎难赚,一点不假。
但在阮晨光这儿,挣钱就跟捡钱差不多,路子一套接一套。
这两年系统虽然不太冒头,但他之前攒了不少好东西——黑科技、新产品,随便扔一个出去都能掀起风浪。
他盘算了下,定了两个方向。
第一招,是弄一种能引鱼的神秘液体。
每周他都亲手熬一批,效果一次比一次猛。
这玩意儿不光能把普通鱼群吸引过来,连深海里那些庞然大物都能勾得浮上水面。
交给远洋捕捞公司用,简直神了。
网一撒下去,船都压得晃,天天满载而归。
只要有足够的船和人,一天挣几百万、上千万米元轻轻松松。
一年算下来,能干出三四十亿的利润。
三四十亿啊!放眼全球,能做到这个数的公司一只手都能数完。
可阮晨光还是嫌慢。
在他眼里,这属于力气活,累死累活才赚这点钱,不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