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怀疑-《这个开局有点惨啊!》

  一夜添春雨,中衢长旧泥。屐黏忧折齿,马滑畏颠蹄。

  这雨淅淅沥沥下了几乎一夜,直至天空渐明时方歇。地面虽有些泥泞,但这场雨也犹如将天地洗过一般,空气中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尘土飞扬,甚至还有一股泥土的清新。

  而整座京城,自然不可能所有的地面都铺上石板,所以除了主要道路,其他的街道都是泥水。即使是京城中的官员也不能免俗,因为家境不同,他们有的穿着油靴,有的穿着木屐。

  今日没有早朝,沈羡之也难得的睡了一会儿懒觉,出门之时,整座京城早已热闹起来。

  他倒没有去宫里,而是转身去了正在修建房屋的地方,这是年前因为雪灾而房屋坍塌之地,如今是由他正在负责,想着昨晚一夜的雨,决定去瞧瞧。

  自从沈羡之入主东宫,陛下对外说会亲自教导他学习政事,只是除了特殊情况下,其余时间也都是太子自己在忙,甚至未曾让他入六部学习,防他至此。

  就在沈羡之刚到达现场,就看见陛下身边的总管太监孙福海,骑马急匆匆而来。

  “老奴给太子殿下请安。”孙福海刚下马就立即行礼。

  沈羡之抬了抬手,说着场面话,“免礼,孙总管不在父亲身边侍奉,怎么到这个泥地里。”

  孙福海站直了身子,神情严肃,“陛下口谕!”沈羡之立即行礼恭听。

  “太子速速入宫,不得多问!”

  “臣领职。”这个口谕,让原本要开口的沈羡之闭上了嘴。

  虽如此,但孙福海能够在这么多太监里头脱颖而出,眼力见自然是不缺的,他准备给太子卖个好。

  “太子不必过度担忧,晋王也被宣进宫了。”此话看似安慰,实则透露出不少消息。

  一,此次进宫并非好事!

  二,并不是只针对他!

  “多谢孙总管。”

  沈羡之并未耽搁,立即乘坐马车,朝宫中而去。

  马车在泥泞的道路上颠簸前行,沈羡之心中思绪万千。不知陛下突然宣他和晋王进宫所为何事,是朝堂之事,还是另有隐情。

  一路上,他不断猜测着可能发生的情况,却始终没有头绪。

  很快,马车抵达了皇宫。沈羡之匆忙下车,在太监的引领下,快步走向陛下的住处——光明宫。

  不是勤政殿,看来找他并非为了朝政,而是私事。

  沈羡之刚一进门,便看到陛下坐在龙榻上,神情冷凝。而殿内除了晋王之外,竟然还有皇后。

  皇后坐在左侧的位子上,晋王站在中间,承受着陛下的事审视,看来事情不小。

  沈羡之赶紧行礼,“拜见父亲、母亲,儿子瞧着父亲脸上有些憔悴,还请您多多保重身体。”

  原本是一句在正常不过的话,可落在陛下耳中却无比刺耳,脸上比之前更难看。

  “没想到太子对朕的身体倒是格外关注!”

  这话一出,沈羡之立即明白了几分。现在是在陛下的寝宫,又不是正式场合,可陛下竟然自称朕,对他的称呼也是太子,而非名字。

  难道万太医已经发现有人查探陛下的脉案和用药,而且将此事告知给陛下,所以陛下才会生气?

  “臣不敢,这只是臣身为儿子对陛下的孝心。”沈羡之也改了称呼,不过对此,他并不担心,这件事情确实不是他做的,他只是知情罢了。

  陛下冷哼一声,“孝心?朕倒要问问你,这查探朕脉案和用药之事,你到底知不知情!”

  沈羡之面上依旧镇定,“陛下,臣冤枉啊,无论身为臣子还是身为儿子,这都不是臣可以探听的。”

  陛下指着太子,斥责道:“此事除了你和晋王,再无别人!”

  晋王在一旁辩驳道,“陛下,此事不是臣干的。”随即质问道:“太子殿下,到了这个时候还不肯承认吗?”

  沈羡之看向晋王,目光坚定,“晋王,这件事孤没干,到底是谁做的你心知肚明。所以无凭无据,休要血口喷人。”

  晋王自然不会承认,此事他做的隐蔽,而且从明面上他在太医院没有自己的人,而这王太医也与申家无关。

  “陛下,臣一直住在宫外,妹妹也嫁了人,可这宫务一直是皇后娘娘管理,太子更是时常进宫陪伴皇后与太后。”

  晋王此言一出,将矛头隐隐指向了皇后和沈羡之。皇后脸色微变,看向晋王的眼神带着刺,镇定说道:“陛下,此事与臣妾和太子无关,您知道的,我虽然一直用的是李大夫,可自从他已经回乡后,为我平日诊治的是其弟子李源,可这李源在东宫为府医,并未在太医院任职。”

  沈羡之也冷静应对:“陛下,母亲虽然执掌宫事,但是这宫里有很多人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而晋王的母亲不仅是前朝高扬公主,而且他幼时曾在宫中与前朝皇子一起读书,身边也有曾经宫里伺候的老人。”

  晋王听了这话,吓得一身冷汗,不过依旧镇定的反驳道:“太子休要污蔑,我幼时虽然在宫里读书,可当时我母亲去世,无论是前朝萧氏的皇子皇孙,还是宫人对我多有欺辱,我岂能与这些人联系!要不是顾及这宫规,我恨不得立即处置了他们。”

  陛下听了双方的话都觉得可疑,一时分辨不出,只是要这么轻轻放过又不甘心,于是黑着脸找了个借口分别处罚了两人。

  让太子将手中事情交出去,以学习政事的理由让太子暂时不得参政。至于晋王也一样,剥夺了在吏部学习的事,并且让其在府中读书!不过两人都需要抄写孝敬百遍,以示惩处。

  陛下倒是想趁机收了太子手中的兵权,只是他也明白,那些人是太子亲手带出来的,虎符未必有太子的命令管用,若强行收兵权,没准只会适得其反。

  而沈羡之完全可以洗脱嫌疑,将所有的证据摆在陛下面前,只是这样一来,陛下对晋王的防备就会加深。

  所以到时候晋王谋反不仅会困难重重,没准还会有变故,到时候他还怎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将对方一党彻底铲除?

  毕竟他将来不仅要做明君,还要做一个名垂千古,声誉俱佳的千古一帝!但凡史书上有关他的记录都是赞誉一片!而晋王只能被贬到泥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