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一切尽在不言中-《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薛姨妈立刻点头:

  “王爷放心。”

  薛家已将全部赌注押在楚稷身上,怎会不拉拢王家?

  王子腾作为九省统制赴边关巡查去了,回来肯定还要升官。

  届时贾史王薛四家合力,还怕楚稷当不上太子?

  楚稷点点头,忽然拍了下额头说道:

  “哎呀,把夏家母女忘在楼下等了,姨太太,这里没长辈在场,麻烦您先过去应付一下。

  我跟宝妹妹说几句话就过去。”

  薛姨妈心中一惊,但也明白自己无法拒绝。

  三层楼里只有他们三人,不用担心被人发现。

  宝钗低着头,脸颊因害羞而泛红。

  她知道楚稷特意让薛姨妈离开,虽然感到羞涩,但也很期待接下来的事。

  上次她的伪装被完全打破,那种感觉让她难以忘怀。

  薛姨妈无奈地站起来说:

  “王爷不必客气,我这就下去招呼夏家主母和姑娘。

  只是王爷也别耽搁太久……”

  她怕楚稷失控,真在这里对宝钗做出什么事!

  若不小心怀上孩子,薛家将颜面扫地!

  楚稷笑着点头道:

  “姨太太放心,我很快就会下去。”

  薛姨妈又悄悄对宝钗说:

  “我的儿,你……”

  宝钗羞得无地自容,急忙低声说:

  “我知道了。”

  薛姨妈内心挣扎一番后行礼离去,走时还频频回头。

  楚稷注意到门没关好,知道薛姨妈正在偷看。

  这反而让他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

  “宝妹妹,有一阵子没来看你了,是不是生我的气?”

  宝钗摇头轻声说:

  “稷哥哥日理万机,再说现在见面确实不太合适。

  参加侧妃选拔后,规矩就更多了。”

  侧妃选拔不同于王妃选拔,她们无需进宫。

  只需宗人府、礼部和户部审核个人生辰八字,再查看祖坟即可。

  八字只要不相冲,就没有太多讲究。

  最重要的是不能有隐疾!

  宝钗因为身体原因未能通过选拔,多亏楚稷事先关照才得以入选。

  这并不是对宝钗的否定,而是当时人们对子女健康状况格外重视,尤其是皇家。

  楚稷坐在宝钗身旁,握住她玩弄手帕的小手温柔询问:“可想我了?”

  宝钗顿时脸颊通红,偷瞄一眼后迅速低头,眼中满是娇羞与欢喜。

  楚稷按捺不住,将她拥入怀中耳语:“日日思念,今日用的什么胭脂?可否尝尝?”

  宝钗靠在他怀里,下一瞬被他托起脸庞吻住,随后他意犹未尽地将她整个抱起继续亲昵。

  门外薛姨妈呼吸沉重,心中暗自不满。

  他并未急于行事,因深知此时过于急切只会适得其反。

  他并不担忧宝钗反感,此刻她心中唯有他,这种依赖远超于爱。

  在这年代,他身份特殊,定名分后便无回头之路。

  他只是怕吓到宝钗,留下心理阴影。

  刚才他有所动作,怀中的宝钗立刻僵住,他随即停下亲吻,让她慢慢适应。

  事实证明,此时拥抱比其他行为更为妥当。

  宝钗渐渐放松下来,尽管依旧害羞不已。"五一零”

  但她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微妙的变化。

  楚稷忽然想起了前世在知乎上看过的一篇关于《红楼梦》人物的分析,其中提到薛宝钗的特质。

  那位作者认为,由于宝钗长期压抑自我,一旦突破这种束缚,她的内在欲望可能会非常强烈。

  目前来看,这位作者的观点或许是对的……

  然而,这并没有让楚稷感到困扰,反而令他更加欣赏。

  想象一下,一个在外人面前温婉知礼、体贴谦逊的女子,在自己面前却展现出狂热而深情的一面,那种体验简直令人陶醉!

  楚稷轻轻吻了她一下,温柔地说:“宝妹妹,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体了。

  有什么心事都可以告诉我,想我的时候可以派人给我捎信,我会尽快赶来。”

  宝钗微微摇头,把脸埋进他的胸口,小声说道:“不必如此,稷哥哥正值事业上升期,怎能因我分心?两情若真长久,又何必日日相见。”

  楚稷笑着抚摸她的背部,但由于冬衣厚重,其实并没太多触感。

  他只是做出安抚的动作,低声承诺:“无论何时,只要你需要,我都会在你身边。”

  宝钗抬起头,含情脉脉地看着他。

  无需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楚稷注意到门外的薛姨妈似乎准备离开,便调侃道:“咱们得整理一下才行,否则姨妈怕是等急了!”

  宝钗惊呼一声,才意识到还有人在等他们。

  她急忙想要站起来,却因刚才的亲密接触以及触碰某物后疲惫不堪,根本使不上劲儿。

  楚稷扶她在身旁坐下,开玩笑说:“看来宝妹妹是累了,让我来帮你吧!”

  宝钗窘迫得不敢直视,幸好衣服并未凌乱至极,只需稍作整理即可。

  外面的薛姨妈也舒了一口气,正打算往楼梯方向走去。

  然而,刚迈了几步便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愣在当地,脸上写满了羞愧与后悔。

  暗自责备了自己几句,又用力掐了下大腿,才平复呼吸走下楼。

  这夏家并非普通人家,祖上也曾显赫一时,与薛家一样风光过!

  大乾开国之时,夏家先祖曾出任两任户部尚书。

  只是后来子孙衰败,身体多病,科举之路就此中断。

  太上皇怜悯,赐予夏家皇商身份,本希望他们能借此维持生计。

  谁承想,这位夏夫人却是个厉害角色!

  夏夫人十五岁嫁入夏家,十六岁产女后丈夫便去世了。

  然而夏家非但没有衰落,反而在她的操持下愈发兴盛!

  如今夏家的田产商铺不说,光是几十顷桂花地就足以让人惊叹!

  神京城及周边府县的桂花局均由她掌控,连宫中陈设的盆景也出自她家。

  太上皇和皇太后喜爱桂花,加上夏家的出身背景,使得夏家几乎垄断了这一行当。

  夏夫人不过三十出头,容貌艳丽,举止间尽显风情。

  一见薛姨妈前来,她忙笑着迎上去,握住薛姨妈的手说道:

  “好姐姐,咱们多年未见了吧?你带孩子进京后,几次递请柬,你都不回信,看来是不把我这妹妹放在心上了!”

  说完又唤女儿夏金桂上前拜见,夏金桂今年十五岁,姿容出众,略识文墨…………

  若论性格与喜好,她和王熙凤颇为相像。

  但论及手腕与智谋,却又远远不及王熙凤。

  夏金桂上前行礼,柔声说道:

  “见过舅母,祝舅母安康。”

  从亲缘关系来看,夏家与薛家算是姑舅兄弟,但这亲戚关系确实疏远。

  更何况两家真正有交集的是家主,可惜均已离世,只剩孤儿寡母……

  薛姨妈含笑扶起夏金桂,打量一番后赞道:

  “模样这般出众,定是个有福之人!难怪王爷特地让宗人府向宁国府提亲呢!”

  接着转向夏夫人感慨道:

  “妹妹,不是我自傲,实则是进京后事务繁多,每件都关乎重大。

  我实在不敢轻率联系亲友,唯恐惹出麻烦。”

  “自进京算起,已有多久?我也仅去过贾家、史家及娘家。

  其他地方,一家也不敢涉足。

  如今只盼家中事务处理完毕,再去向各处致歉。”

  夏夫人点头表示理解,她明白薛姨妈是在担忧被他人算计。

  毕竟现在薛家的女儿已是王府侧妃,年前就有风声传出。

  若进京后四处走动,难免有人告发她结党营私,为肃王拉拢权贵。

  “唉,姐姐的处境我明白。

  等家中的姑娘成了肃王的侧妃,一切都会好转。

  只是没料到那孩子又回江南了,我还想着能见他一面呢!”

  薛姨妈听后恍然大悟,明白了夏夫人的心思。

  原来她是想和自家结亲!

  可事与愿违,这事竟落到了宁国府头上。

  想到这里,她心中有些懊悔。

  要知道夏家虽不如薛家富有,却只有一个女儿!

  将来夏家的百万家财岂不全归外孙所有……

  薛姨妈并不在意钱财,薛家的财富几代人都享用不尽。

  虽然薛家在四大家族中排名最末,但资产最多!

  在整个皇商体系里,薛家也是顶尖的!

  薛姨妈后悔的是,要是薛蟠能娶了夏金桂,那夏家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商路、店铺等都将归薛家所有。

  那时只需精心培育下一代,便能打造出显赫地位。

  可惜现在一切都成定局,宗人府已经介入,宁国府也同意了这桩婚事。

  这婚约绝不能反悔!

  夏夫人从门外探头张望,疑惑地问:

  “王爷和姑娘们呢?”

  薛姨妈脑海中闪过刚才的画面,心中暗骂一句。

  但她脸上依旧平静地说:

  28 "王爷正在跟亲卫交代事情,让我先带宝钗过来。

  不过我觉得两边都不能失礼,所以让宝钗在拐角等王爷,我自己先来了。"

  夏夫人点点头,略带羡慕地说:"姐姐真是好福气,家里姑娘被王爷看重,虽然只是侧妃,但皇家的事谁也说不准。

  将来..."

  话未说完,意思已明。

  薛姨妈心领神会,笑着回应:"妹妹的福气也不少呀。

  宁国府在勋贵里数一数二,贾家又是族长。

  蓉哥儿是家中独子,将来必是承袭爵位的!"

  "如今宁国府的太太是继室,令嫒若嫁过去便是少奶奶。

  不仅宁国府,整个贾家的族人都得看她的脸色呢!"

  夏夫人忙摆手笑说:"这话可不敢当,金桂性格软弱,哪能管家?就算去了宁国府,也是请大太太继续掌权。

  更何况贾家还有西府老太太和两位太太呢!"

  夏金桂在一旁装作柔弱状,全然不见平日脾性。

  薛姨妈以为她羞涩,便转而询问夏家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