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更能延伸自身存在-《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湖畔小村旁,曲无忆静立三月,不声不响。

  她的目光凝固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似在出神,又似在沉思。晨露浸透衣裙,又被内力蒸干。如此循环,本该沾染浊气,可她周身却萦绕着晴空般的清冽气息。

  湖水轻漾,风雨突至。即便暴雨倾盆,她仍纹丝不动,唯有护体真气流转。风雨过后,烈日灼人,可她始终如一,静默如石。

  少女枯坐湖畔,青丝如墨,衣衫依旧洁净。只是眉间寒霜渐褪,眸中透出几分天真稚气。

  村人见她数日不饮不食,起初有人试图搭话,却得不到回应。若有人贸然靠近,必被无形之力震退。久而久之,乡民只敢远观,窃窃私语。

  “莫非是个痴儿?”

  一月过去,见她仍不食不眠却安然无恙,众人又开始疑心——这白衣女子,恐怕并非凡人。

  无人能一月不饮不食,纵使最耐饥渴的武林高手亦不能!

  就在众人惊疑之际,西方天际倏然迸发耀眼光芒!

  西方天际骤然翻涌起妖异的猩红,整片苍穹仿佛被血色浸透,诡异红霞如潮水般吞噬着云层。曲无忆忽然捂住心口,指尖深深陷入衣襟——那种血脉相连的感应永远消失了。心意双环发出悲鸣,多情环武学竟在此刻突破至全新境界。可她只是木然望着西边,泪水在冰冷的脸颊上蜿蜒成河。

  仙秦王朝·稷下学宫

  绣着星图的锦被里探出半张小脸,新生大典的晨钟正穿透雕花窗棂。小公主把绒布熊按在脸上哀叹,若是天策府的比武大会,她大可以窝在藏书阁研读机关术——虽说总被痴迷武道的姨娘们拎去校场。可偏偏是学宫典礼,连最护短的长公主都不会纵容她逃课。

  金符在案几上跳动,催促的文字浮现在晨曦里。小公主踢开缀满流苏的蚕丝被,赤脚踏在暖玉铺就的地板上。梳妆时铜镜映出她稚气未脱的容颜,眼尾那颗泪痣却已带着摄人心魄的风华。学宫宗傅们对这孩子的偏爱并非全因尊贵血脉——当年高月公主破境如饮水的传奇,眼看就要在这个贪睡的小姑娘身上重演。

  案头展开素白宣纸,笔墨砚台齐备,一方斗大玉钵格外醒目。她正打算提笔练字,检验昨日功课。林铃铃捧着锦绣宫装踏入屋内时,恰见雪衫少女支颐而坐,对着纸上歪斜的墨迹怔怔出神。

  十二三岁的少女肌肤莹润似新雪初凝,剪水双瞳澄澈如碧空,稷下学宫的素白制服逶迤及地,恍若流云托月。这般姿容,倒真似广寒宫偷跑下凡的小仙子。

  "每回见你都像瞧见小仙娥。"林铃铃抿嘴轻笑,将华服搁在绣榻边,顺手捏了捏少女粉腮。

  "说了多少次不许掐脸!"少女急急护住腮帮,"再掐真要变形了!"

  林铃铃瞥见案上字迹,噗嗤笑出声:"左右开弓的写法本就艰难,可这字迹......活像螃蟹爬过似的。"

  原来这小公主习练的乃是"左右互搏"奇术,需得双手分心二用。当初基础训练要一手画方一手画圆,如今更要双手同书《兰亭序》,且须写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风骨才算入门。偏生练了月余,依旧笔走龙蛇不成章法。

  "我定是资质驽钝......"她颓然伏在案上,云鬓散落如瀑。

  "傻话。"林铃铃指尖轻点她眉心,"诸天万界也寻不出几个比你伶俐的。许是慧极必伤,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算什么道理?"

  "你与蓉丫头都是这般。"林铃铃理了理少女衣襟,"机灵过了头,反倒学不会平常功夫。"

  提及长姐赢蓉,少女顿时气鼓鼓的。明明年长许多,偏生爱装稚嫩,上月还抢了她最爱的蜜饯金枣。

  "迎新典仪后记得换这身衣裳。"林铃铃指着那套蹙金绣凤的礼服。这般制式唯有祭天祀祖时才得穿戴。

  "近日并无盛典呀?"

  林铃铃眸中漾起温柔涟漪:"今日不同......你父王要破关而出了。"

  紫金山矿脉需加紧采掘,巧夺天工楼正广募天下奇匠,专铸那些无法量产的稀世神兵。此外还需众人协力绘制符箓。

  "若能得兵家匠人襄助......"

  "休想。"门口转出两位管事,原是日月神教教主与五岳盟主,如今皆脱了奴籍当上监工。"兵家疯子们都在山野磨砺武道,三月内迎新诸事繁杂,哪得空闲传授剑诀?"

  重阳宫的老道士被一群求教剑法的道童团团围住,虽摆手推脱,眼角却带着慈祥:"若真想习剑,不如去寻你们李志常师兄,他那手剑术才叫精妙......"

  "荀老先生,您这满脸怒容是要往何处去啊?"

  儒门掌门荀子正憋着满腹怒气,闻言立即反唇相讥:"丘处机,就你那三脚猫的剑法,还是莫要误人子弟了!"

  "哎呀,好大的火气。"

  荀子气得白须直颤,朝着皇城方向拱手:"老夫奉圣命教导公主功课,岂料这丫头竟敢......竟敢......"

  "蓉公主又带着那群小捣蛋胡闹了?"

  荀子重重一哼,拂袖便走:"老夫这就去阿房宫参她一本!"

  门口众人相视偷笑,谁不知那位公主机灵古怪,连军中猛将见了都要退避三舍,足见娘娘们对她的宠爱。荀老先生此去,怕又要吃个闭门羹......

  "都别玩闹了,大典将至,诸位需打起十二分精神。"

  学宫天枢殿华光大作,登云桥至盘龙柱沿途阵法尽数撤去,云开雾散,显露出稷下真容。

  稷下学宫分三阶学制,每阶五载。每逢招生之期,各处分院皆推举天资卓绝者前来求学,绝无滥竽充数之徒。

  这些新生不仅天赋异禀,为人处世更是玲珑剔透,纵非城府深沉,也深谙察言观色之道。而来自《绝代双骄》世界的慕容九,更是七窍玲珑。

  她敏锐察觉,领路的这位天仙般的师姐今日心不在焉。年方十一的慕容九出身世家,不仅看出师姐神思不属,更觉察其身份似与其他师兄师姐大不相同。

  "武院主授武道,最高可臻人仙之境。结业后需在军中或御史台效力五载,此间御史非文职,乃以武稽查......"

  "那边是青云殿,多为修道之人,修习时限往往逾五十载。结业后需在天机阁效力至少十五春秋。"

  小公主带着慕容九游历学宫各处,讲解甚详。慕容九暗暗记下,这些讯息于她家族至关重要。

  "若想入仕为官,便该往那边......"

  小公主指向一座玄黄之气缭绕的殿宇:"此乃集英殿,聚集欲入朝为官者。不过师妹想必不感兴趣......"

  "弟子更愿修习术法,在下界时就听闻学宫有精通神通的高人......"

  "懂,你们这些刚入门的小家伙确实对仙门道术兴趣浓厚。不过修炼法术最紧要的是心境澄明。"

  她朝先前经过的青云殿方向示意:"那儿有许多想证得天仙道果的学子,但要晓得修仙比习武艰难百倍,对心境的考验尤为严苛。"

  小公主幽幽道:"听闻有学子在那儿静修三十载,也不知天仙究竟有何等吸引力。"

  参观完学宫,她最后提议:"不如先从中挑选三门修习,待一年后真正明白自身所求,再正式传授五仙正道。"

  小公主快步离去,她还得去拜会那位素未谋面的父皇。

  第二章 仙秦崛起

  仙秦制度严密,文武官员皆按二十级爵位划分。军功爵与封君制相辅相成,二者并行不悖却又泾渭分明。

  获取军功爵必得战场建功,而封君虽不需军功,却要有特殊贡献并达到相应修为境界。

  通常来说,能位列大庶长以上的武者或修道者,已具备在小千世界劈山断岳、蒸海焚天的能耐,堪称一代大家。而仙秦的大宗师之上,更有无量天人与五方仙神这等存在。

  作为能与东方天庭抗衡的庞然大国,仙秦在短短数十载间便有诸多强者突破仙门四境。

  心、神、体、气,这仙门四关只要突破其一,便能超凡脱俗,勘破虚空得见神通!

  此等人物,可于小千世界证得唯一真我,更能延伸自身存在,纵使至高无上的始皇帝陛下亦会给予礼遇。

  对于跨越仙门的强者来说,光阴流逝已无意义。他们正从宇宙唯一的原点,逐渐延伸成为亘古不变的长线。

  若以主神空间五阶圣人为参照,这便是突破维度束缚,在大道本源铭刻印记,达到与天地同寿、与日月争辉的境地。武当祖师与重阳真人时常在道院开讲,传闻这二位皆是仙门真仙——前者证得天仙果位,后者修成鬼仙之身。

  仙秦朝堂上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宗傅,相传都是仙魔神圣之属。四大神将确已踏入人仙境界,而阴阳家的日月星三尊、少司命,乃至稷下学宫的大祭酒,也都无限接近那个超凡层次。至于那位传说中的仙秦帝王始皇帝陛下,其修为至今无人能窥其全貌......

  慕容九虽未亲见仙秦铁骑征伐故土的场景,但从长辈处得知:千名武装到牙齿的宗师强者,仅用数月便横扫六合,旧有秩序瞬间瓦解。慕容世家选择率先归顺,非是胆怯,实乃差距判若云泥。凡人向猛兽挑衅尚算勇气,若对苍天不敬,终究只会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