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9章 朱棣:永远的明年!-《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这一切都源于老四想要北伐!”

  毕竟老四提及北伐之后,很多事情都变了。

  驰道被加速修建,隐瞒进度就变得不再重要。

  而那隐瞒退位诏书,虽然看起来事情很大,但其实并不算大。

  毕竟退位是他提出来的,群臣又怎会反对?

  其次,以老四的聪明应该不难猜出群臣这么做的原因。

  所以这才让事情发生了改变,老四并不为此震怒。

  “这也算是一个好点的结局了!”

  朱棣笑了笑,随后就打开了模拟器。

  【永承二年,年初,三哥送来了密信,如今大军正在攻打东察合台,他认为今年父亲应该就能返回大明。】

  【你对此也满怀期待,下令工部再次加急打造火炮送与前线。】

  【四月,大明水师在郑和的整顿之下已经初见成效,而你也立即开展了新一轮的计划。】

  【大明的商税需要提高,海贸也必须开启。】

  【六月,三哥送来了密信,他说父亲开始经常的谈及鞑靼和瓦剌,他担心父亲可能今年不会回京城了。】

  【你虽然对此早有预料,可也不免有些无语。】

  看着模拟器里老三的连续两封密信,朱棣不由得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果然永远是明年啊!”

  毕竟都已经出去了,他又怎么可能再回来?

  【你思索数日,最终还是选择继续与三哥书信往来,并圣旨一封,授意他暗地里联合各军将领,以待天时。】

  【七月,各地纷纷有商户恳请提高商税,这令户部尚书夏原吉整日喜滋滋。】

  【十月,三哥送来了两个月前的书信,东察合台汗国已经被全境拿下,父亲似有北伐之意。】

  【你立即回信一封,令他在大军返回大明即将北伐之际簇拥着父亲返回京城。】

  【永承三年,二月中,三哥回信了,信上的内容却让你不敢相信。】

  【父亲竟早已有所察觉,每日与军中将领同吃同住,畅谈北伐之梦。】

  【三哥毫无机会接触各军将领,他觉得北伐已成定局。】

  “还发了一道圣旨?”

  看着模拟器里老四的动作,朱棣笑了。

  “你小子是不知道军中有多少人是我亲自提拔的吧?”

  别看老四在军中威望似乎高过了他这个太上皇。

  但实则这是他有意推波助澜,否则的话当初他就不会让老四有机会。

  所以老四拿着圣旨,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不过看到模拟器里自己与各军将领同吃同住,还畅谈北伐之梦。

  朱棣愣了下,眉头也忍不住微微皱起。

  “怎么还搞这些多余的东西?”

  他突然觉得模拟器里自己的表现有些不对。

  也或者说,未来的这件事很有可能脱离了他的猜测。

  【你并没有责怪三哥的失利,毕竟父亲在军中威望颇深,你很清楚如果不是他故意放纵,你根本没有机会染指军中。】

  【你清楚北伐已经成了定局,所以只能让户部尚书夏原吉筹备粮草军械,供应大军北伐。】

  【原本笑嘻嘻的夏原吉彻底没了笑容,各地商人虽然上奏要增加商税,但你一直没有同意。】

  【如今又让他筹集军械粮草,他能露出笑容才奇怪。】

  【不过你准备让他如愿,所以再次授意各地商人一同上书。】

  【五月,这一次闹出的动静有些超乎寻常,而其中开海的条件,更是让所有人谈之色变。】

  【你终于将这件事情拿到了朝堂之上来讨论,群臣虽有反对之声,但却也不乏有支持的人。】

  【显然,已经有人猜出这场续了一年之久的商税事件,是由你授意而成的。】

  看着模拟器里夏原吉的模样,朱棣忍不住笑了笑。

  “这个老抠门!”

  不过看着对方年迈的模样,他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夏原吉没几年活头了!”

  但想到对方,他又想到了模拟器里的自己。

  如今已经是永承三年!

  要按照之前没有退位的时间来算的话,是永乐第二十五年。

  距离他的驾崩之日,已经没有两年了!

  “人生何其苦短啊!”

  朱棣心中有些惆怅。

  如果没有见识过未来的种种变化,他或许只会说死在征战的路上很是快哉。

  可自从看到过未来的景象后,他总会忍不住幻想自己要是能生活在未来该有多好?

  那足以飞到月亮上的飞行器。

  荧惑星那么大的地方到底有没有人?

  更远的星星上是否也可以住人?

  如此种种,让朱棣心中充满了好奇。

  许久之后,朱棣收回了内心的惆怅,揉了揉脸继续看向模拟器。

  【六月,朝中对开海的事情议论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最终以胜利而告终】

  【朝廷开海令大明的造船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而最让你看重的还是大明水师,他们可以打着保护商船的名义,进行海上的训练。】

  【七月,北伐大军传来了密信,大军仍旧未寻找到鞑靼和瓦剌的消息。】

  【你对此感到不可思议,毕竟草原再向北,会是茫茫无际的冰原。】

  【鞑靼和瓦剌那么多人,他们根本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

  “还没找到?”

  模拟器里的信息让朱棣满脸的懵逼。

  毕竟从西征东察合台到模拟器里的时间点,已经过去了大半年。

  用了这么长时间,竟然连一点踪迹都搜寻不到,这实在是令他难以想象。

  【十月,三哥再次传来密信,仍旧未寻找到鞑靼和瓦剌的踪迹。】

  【似乎这两大部族直接消失在了天地之间。】

  【他说父亲还有些不死心,但他也说一旦明年还寻找不到,父亲很有可能会返回京城。】

  【十二月,北伐大军送来密信的时间变成了,显然这天寒地冻,断绝了不少道路。】

  【永承四年,三月,夏原吉这个老头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去年的税收增加了将近三成,这些增加全都是商税。】

  【四月,三哥再次送来了书信,他说父亲已经下令大军开拔返回大明。】

  【这令你心头松了口气,如今你已在位四年,你真不想让他死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