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队各处战线突然停下进攻,直接就让天竺守军摸不着头脑。
有些胆大的想要主动进攻试探,却直接被火铳和火炮撕成了碎片。
他们那无往不利的象兵,更是直接炸营,以至于到最后都赶上了被大明军队消灭的数量。
天竺国主很快便得知了大明军队的动向,不由得大喜过望。
顿时忍不住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哈哈大笑。
这直接令下方文武百官诧异起来。
有人大胆问道:“不知国主为何发笑?”
闻言,天竺国主的笑声不减。
“我笑那明军无谋少智,竟想与我大天竺进行决战。”
“此战六十万对二十万,优势在我!”
下方群臣顿时哗然。
“这国主怕不是疯了啊!”
“就算是一百万,能抵挡住明军就不错了!”
明军凭借火器之利,让天竺各军难以进行任何像样的反击。
没有聚集倒也罢了,天竺或许有些可能将其他赶出天竺。
但如今明军开始聚集,恐怕只需一战,天竺的六十万大军就会烟消云散。
想到这里,满朝文武顿时就有些心中凄然。
有此不智的国主,天竺恐怕离灭亡不远了。
但如今他们还吃着天竺的饭,自然也要为天竺尽一份力。
也正是因此,便有人行礼高喊道:“启禀国主,臣以为仅六十万大军还不足以消灭明军。”
“不如再征召四十万,凑够百万大军,将这些明军彻底赶出我天竺!”
他没有说六十万会不敌明军那二十万,但也不能不讲出关键。
上方的天竺国主闻言,略微皱眉沉思,觉得也确实需要谨慎一点。
于是便点头道:“传本国主命令,让各地抽调四十万大军驰援北部。”
满朝文武闻言,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纷纷高呼道:“国主圣明!”
这可是足足五倍的兵力。
就算不能将明军赶出去,但是防守如今的疆域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百万?”
大明军队的军营之中,朱棣看着手中的情报,不由得愣了下。
但很快他就笑了。
随即召来了老二朱高煦,开口问道:“工部的火炮目前到了多少?”
闻言,老二朱高煦连忙拱手道:“不到八百门!”
毕竟自从看出朱棣要南征之时,朱高烁就已经下令工部尽全力打造火炮。
但毕竟天竺距离顺天太远。
所以如今也只是零零散散的接收到了八百门火炮。
“八百门?”
朱棣微微皱了下眉头,但随即大手就拍在了桌子上,猛地站起。
“八百就八百!”
“我就不信这一千八百门火炮,二十万支火铳,还不能消灭他一百万大军!”
从西征开始至今,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
他现在是越来越觉得火器好用了,现在更是时常遗憾手中的火炮不足。
他若是有西征大军那数千门火炮,什么排兵布阵都不用去想。
直接打炮轰他令堂的就行了!
但如今,他还真要排兵布阵一番,才能降低南征大军的损失。
也正是因此,朱棣连夜召集各军将领商议如何与天竺百万大军进行决战。
“将军,末将以为您也太瞧得起天竺了,就他们那一击即溃的军队,什么都不用做,放炮就成!”
听到此话,朱棣顿时眉头大皱,满脸不悦的看向了对方。
只是看到这是老二麾下的李四后,又松开了自己的眉头。
毕竟此人在老二帐下一直担任先锋,以勇猛着称。
但也正是因为勇猛,所以只喜欢冲杀敌军。
不过这也让朱棣有些醒悟,大明接连的胜利必然会让军中产生傲慢的情绪。
这并不说不对,毕竟大明确实天下无敌,火器之利让任何敌人都难以冲到大明军队阵前。
可朱棣心中清楚,未来的老四都为此整顿了一下军中,他也不能不干瞪眼看着。
所以直接拍起桌子。
“莽夫,一群莽夫。”
“真以为有了火器就可以小看天下人了?”
见他突然大怒,在场众人顿时噤若寒蝉。
他们实在搞不懂明明是李四的锅,为什么连他们也一起骂?
看着众人委屈,不情愿,朱棣再次冷哼一声。
“传我军令,从即刻起,各军重新操练拼杀之术,若有轻慢者军法处置!”
“是!”
众人再也不敢有什么抱怨。
毕竟军令一起,一切都要按军法来。
看众人终于认真起来,朱棣再次看向了沙盘。
“说说吧,如何面对天竺的百万大军?”
听到这话,营帐之内的众将互相看了一眼。
最终才有人敢开口。
“固守城防,以逸待劳,让天竺不攻而破?”
此话一出,朱棣震怒。
“屁!”
“应当主动出击,以炮之利灭其象兵,骑兵游走在其四周火铳攻敌。”
“最后,火炮开道,火铳压阵,步步紧缩,将其他彻底包围!”
“啊?”
众将直接惊呆了。
刚刚不是说不要小瞧天下人吗?
见众人这样,朱棣眉头微微皱起。
“怎么?”
“听不懂我的话?”
“我是让你谨慎,不是让你们胆小如鼠,如果有优势,为何不能一战击溃?”
“在确保将士们安危的前提下,应当尽最大的可能去消灭敌人!”
“是!”
众人闻言,顿时拱手。
不过内心也放松了一点。
只要不是无脑冲杀,似乎其他激进大胆的策略都可以提出来。
也正是因此,接下来的讨论就顺利的多了。
有人提出先灭了天竺的中军,令其群龙无首,再火炮轰击,令其阵脚自乱。
也认觉得,火炮轰击完象兵之后,应当不可先动各军。
而是把所有炮弹全部轰出,再出动骑兵围剿,步兵紧逼。
这场排兵布阵的讨论,整整持续了半月之久。
一直到天竺大军逼近前线有百里之时,才终于停下。
而大明军队也立刻排兵布阵,以逸待劳,准备一举拿下这百万敌军。
天竺统帅百万大军的将领乃是天竺王子,不过与其父亲不同,天竺王子却深知大明的厉害。
所以即便率百万之众,可内心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胜利希望。
他只希望在天竺损失惨重后,能够让明军无力南下。
否则天竺危矣!
有些胆大的想要主动进攻试探,却直接被火铳和火炮撕成了碎片。
他们那无往不利的象兵,更是直接炸营,以至于到最后都赶上了被大明军队消灭的数量。
天竺国主很快便得知了大明军队的动向,不由得大喜过望。
顿时忍不住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哈哈大笑。
这直接令下方文武百官诧异起来。
有人大胆问道:“不知国主为何发笑?”
闻言,天竺国主的笑声不减。
“我笑那明军无谋少智,竟想与我大天竺进行决战。”
“此战六十万对二十万,优势在我!”
下方群臣顿时哗然。
“这国主怕不是疯了啊!”
“就算是一百万,能抵挡住明军就不错了!”
明军凭借火器之利,让天竺各军难以进行任何像样的反击。
没有聚集倒也罢了,天竺或许有些可能将其他赶出天竺。
但如今明军开始聚集,恐怕只需一战,天竺的六十万大军就会烟消云散。
想到这里,满朝文武顿时就有些心中凄然。
有此不智的国主,天竺恐怕离灭亡不远了。
但如今他们还吃着天竺的饭,自然也要为天竺尽一份力。
也正是因此,便有人行礼高喊道:“启禀国主,臣以为仅六十万大军还不足以消灭明军。”
“不如再征召四十万,凑够百万大军,将这些明军彻底赶出我天竺!”
他没有说六十万会不敌明军那二十万,但也不能不讲出关键。
上方的天竺国主闻言,略微皱眉沉思,觉得也确实需要谨慎一点。
于是便点头道:“传本国主命令,让各地抽调四十万大军驰援北部。”
满朝文武闻言,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纷纷高呼道:“国主圣明!”
这可是足足五倍的兵力。
就算不能将明军赶出去,但是防守如今的疆域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百万?”
大明军队的军营之中,朱棣看着手中的情报,不由得愣了下。
但很快他就笑了。
随即召来了老二朱高煦,开口问道:“工部的火炮目前到了多少?”
闻言,老二朱高煦连忙拱手道:“不到八百门!”
毕竟自从看出朱棣要南征之时,朱高烁就已经下令工部尽全力打造火炮。
但毕竟天竺距离顺天太远。
所以如今也只是零零散散的接收到了八百门火炮。
“八百门?”
朱棣微微皱了下眉头,但随即大手就拍在了桌子上,猛地站起。
“八百就八百!”
“我就不信这一千八百门火炮,二十万支火铳,还不能消灭他一百万大军!”
从西征开始至今,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
他现在是越来越觉得火器好用了,现在更是时常遗憾手中的火炮不足。
他若是有西征大军那数千门火炮,什么排兵布阵都不用去想。
直接打炮轰他令堂的就行了!
但如今,他还真要排兵布阵一番,才能降低南征大军的损失。
也正是因此,朱棣连夜召集各军将领商议如何与天竺百万大军进行决战。
“将军,末将以为您也太瞧得起天竺了,就他们那一击即溃的军队,什么都不用做,放炮就成!”
听到此话,朱棣顿时眉头大皱,满脸不悦的看向了对方。
只是看到这是老二麾下的李四后,又松开了自己的眉头。
毕竟此人在老二帐下一直担任先锋,以勇猛着称。
但也正是因为勇猛,所以只喜欢冲杀敌军。
不过这也让朱棣有些醒悟,大明接连的胜利必然会让军中产生傲慢的情绪。
这并不说不对,毕竟大明确实天下无敌,火器之利让任何敌人都难以冲到大明军队阵前。
可朱棣心中清楚,未来的老四都为此整顿了一下军中,他也不能不干瞪眼看着。
所以直接拍起桌子。
“莽夫,一群莽夫。”
“真以为有了火器就可以小看天下人了?”
见他突然大怒,在场众人顿时噤若寒蝉。
他们实在搞不懂明明是李四的锅,为什么连他们也一起骂?
看着众人委屈,不情愿,朱棣再次冷哼一声。
“传我军令,从即刻起,各军重新操练拼杀之术,若有轻慢者军法处置!”
“是!”
众人再也不敢有什么抱怨。
毕竟军令一起,一切都要按军法来。
看众人终于认真起来,朱棣再次看向了沙盘。
“说说吧,如何面对天竺的百万大军?”
听到这话,营帐之内的众将互相看了一眼。
最终才有人敢开口。
“固守城防,以逸待劳,让天竺不攻而破?”
此话一出,朱棣震怒。
“屁!”
“应当主动出击,以炮之利灭其象兵,骑兵游走在其四周火铳攻敌。”
“最后,火炮开道,火铳压阵,步步紧缩,将其他彻底包围!”
“啊?”
众将直接惊呆了。
刚刚不是说不要小瞧天下人吗?
见众人这样,朱棣眉头微微皱起。
“怎么?”
“听不懂我的话?”
“我是让你谨慎,不是让你们胆小如鼠,如果有优势,为何不能一战击溃?”
“在确保将士们安危的前提下,应当尽最大的可能去消灭敌人!”
“是!”
众人闻言,顿时拱手。
不过内心也放松了一点。
只要不是无脑冲杀,似乎其他激进大胆的策略都可以提出来。
也正是因此,接下来的讨论就顺利的多了。
有人提出先灭了天竺的中军,令其群龙无首,再火炮轰击,令其阵脚自乱。
也认觉得,火炮轰击完象兵之后,应当不可先动各军。
而是把所有炮弹全部轰出,再出动骑兵围剿,步兵紧逼。
这场排兵布阵的讨论,整整持续了半月之久。
一直到天竺大军逼近前线有百里之时,才终于停下。
而大明军队也立刻排兵布阵,以逸待劳,准备一举拿下这百万敌军。
天竺统帅百万大军的将领乃是天竺王子,不过与其父亲不同,天竺王子却深知大明的厉害。
所以即便率百万之众,可内心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胜利希望。
他只希望在天竺损失惨重后,能够让明军无力南下。
否则天竺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