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与景宇和离后,敏月坐上租来的马车,车行过两条街,她取出山茶与山竹的身契,又各递上十两银子,温言道:“你们伺候我一场,如今还你们自由。身契收好,早些寻个好人家安顿吧。”
山茶与山竹万没料到竟有这般意外之喜,忙不迭磕头谢恩。敏月微微颔首:“就在前街下车吧。”待二人下了车,她吩咐嬷嬷让车夫驶向城中最大的衣料铺子。转头,她看向陪伴多年的老嬷嬷,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决断:“嬷嬷,您年岁大了,辛苦照顾我多年,也该回家享享儿孙福了。这六十两银子您收好,回去安度晚年。”
嬷嬷愕然:“小姐,您这是……?”
敏月只道:“今儿天好,没下雪,嬷嬷路上慢些。”
嬷嬷心知挽留无望,只得含泪谢过,恭敬道:“小姐,您多保重。”语毕,黯然下车。
待嬷嬷身影远去,敏月迅速摘下耳环首饰,换上一副平日赏丫鬟的素银耳坠,套上备好的棉布衣衫,又用棉布头巾将头脸裹严实,这才悄然下车。
马车远去后,敏月挎着两个沉甸甸的包袱,望了望大街上冷冷清清的铺面,并未走向那衣料铺子,而是径直穿过繁华主街,拐进后巷寻到一家牙行。大年初一竟有客上门,牙行老板颇感意外。见来人是个裹着头巾、低眉垂眼、身着棉布的年轻女子,他堆起笑脸热情招呼。
敏月状似畏寒地抖了一下,开门见山:“要买个厨房里的人。”
老板是个四十开外的肥胖男子,忙问:“姑娘想要什么样的?”
敏月略作沉吟:“夫人吩咐要好生挑选,都叫出来瞧瞧吧。”
不多时,老板领出五人。敏月目光一扫,便落在一个干瘦怯懦、双手粗糙的十三四岁农家丫头身上,显是刚被发卖。她不动声色,听着老板一一介绍,故作挑剔地指着一个清秀妇人问:“这厨娘作价几何?”
“十两。”老板答得爽快。
敏月蹙眉:“怎这般贵了?”
老板呵呵一笑:“姑娘府上这两年没添人了吧?如今辽东百姓日子好过,军营里役满落户的兵爷多,都等着娶媳妇呢,女子紧俏得很。”
敏月无奈,指向那农家丫头:“这个总该便宜些?”
老板连连摇头:“这可是黄花闺女,要十五两!不讲价的。过几日只怕抢手得很。如今辽东三州都难寻丫头了,这还是我从洛州牙行转手来的。”
敏月佯装震惊:“这么贵!”
“可不是嘛,如今小厮才七八两。”老板凑近些,压低声音,“卖孩子的越发少了,这都是洛州来的货。再过几年,等布政使谢大人把那新打下的四州理顺了,价钱还得涨!”
敏月指着那胆怯的丫头,做出为难状:“十四两六百文吧?不然回去夫人跟前不好交差。”
老板眼珠一转,拍板道:“行!姑娘爽快,我也爽快!”
敏月点出银票铜钱递过。老板将身契交给她,敏月扫过单据——赫然写着十五两。
老板笑得热络:“余下的就当请姑娘喝茶,日后多照顾小店生意。”
敏月扮出欢喜模样道了谢,领着新买的丫头走出牙行。刚出门,那丫头便怯生生道:“管事姐姐,我……我来拿包袱吧。”
敏月温声道:“以后你就叫春雨。”
春雨一愣,牙行老板说过是主子赐名,难道眼前这位……她连忙恭敬应道:“是,多谢小姐赐名。”
敏月点点头,分了一个包袱给她。两人行至一条冷清的街巷,敏月警惕地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迅速打开包袱,帮春雨套上一身崭新的水蓝棉布衣衫,又给她裹好头巾。随后,两人另雇了一辆车,直奔另一家牙行。
到了门口,敏月在车上吩咐道:“春雨,你刚跟了我,让我瞧瞧你得用不得用?进去挑个厨娘,再挑个小丫鬟。”
春雨有些惶恐:“小姐,奴婢也会烧火做饭,只是……做不来精细饭食。”她看敏月穿着,估摸主子也不甚宽裕,想替她省些。
敏月唇边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照我说的做。记住,你是去花钱的主顾,不必怕那牙行老板。”
“那……小姐,奴婢该花多少银子?挑什么样的?”春雨仍是不安。
“厨娘首要干净利落,丫鬟要机灵,但不可奸猾。”
春雨踌躇不敢动,小声道:“小姐,奴婢……奴婢不会挑。”
敏月脸色微沉:“快去。”说着,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塞进春雨手里。
看着春雨走进牙行,敏月才轻轻吁出一口气。旧人总算都打发干净了。春雨怕主子在外冻着,动作倒快,不多时便领着两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小姑娘出来,一个十四五,一个十二三岁模样。两人慌忙给敏月行礼。敏月只淡淡点头,她站在寒风里,已觉浑身冻透。两个女孩行完礼,赶紧去接敏月挎着的包袱,敏月顺手将包袱递给年长些的那个丫头。
春雨正欲禀报买人详情,敏月只收了二人的身契和剩下的银钱,简短吩咐:“走,去寻旅店落脚。”
四人这般打扮,敏月不欲招摇,寻了条僻静小街上的一家寻常旅店。店主见大年初一竟有几位女子投宿,颇感稀奇。敏月上前平静道:“两间中等房。”
店主热情道:“三十文一间,两间一天六十文。姑娘住几日?”
“两天。”敏月答道。
三个新买的丫头心中惴惴不安:这买人的主子为何不归家,反要住店?
进了客房,敏月温声命春雨关好门,自己在椅上坐定,让春雨细说新买两人的情形。
春雨有些忐忑:“小姐,年长这个在洛州地主家厨房干过活。另一个是年底才被家里卖了,转卖到辽东的。她俩……都是洛州人。”
敏月早已看过身契,心知肚明。她目光定定落在春雨身上。春雨心头一紧,忙拉着新买的两人跪下。敏月冷冷问道:“春雨,你没什么要说的?”
春雨身子微颤:“奴婢……奴婢听她们乡音亲切,就……就擅自做主买了……”
敏月声音更冷:“你们三个都记着,你们的主子是我。我能买你们,也能卖你们。若犯了忌,将你们卖往何处,可就由不得你们了。”
敲打完春雨,她冰冷的目光又扫向新买的两个丫头,敏月赐名年岁大的叫春花,另一个丫头赐名春草。二人慌忙谢恩。
“把这些糕点拿下去分了,今日且将就些。吃完好生洗浴收拾干净。明日天亮,都过来听差。”敏月吩咐完,待三人去了隔壁,才解下头巾,露出妇人发髻。她迅速收拾好自己,早早歇下。
次日天刚亮,三个丫鬟便来候着。敏月语气轻快:“走,出门去。”
她带着三人寻了家小店,一人要了碗鲜肉馄饨。饱食后,又去一家不大的衣料铺子,给三个丫鬟每人添置了两身衣衫、两件厚棉袄、两双棉鞋,另买了三床新棉被褥。三个丫鬟心里对敏月感激:这个主子对她们真好。敏月留了春雨在铺子看守东西,她则带着春花、春草直奔牙行,以一千五百两买下边境附近一个带二百亩地的庄子,只待初四衙门开印过户。随后,她又租了辆骡车,采买齐一应吃食用品,给自己也添了两床好被褥,才接上春雨返回客栈。
初四一早,敏月依旧蒙着头巾,穿着棉布衣衫,去官府办妥了红契。攥着簇新的地契,她片刻不停,带着丫鬟们赶往新买的庄子——新河庄。
到了庄上,敏月精神焕发,指挥着三个丫头打扫安置。
她尚不知晓,初三那日,山菊与苏祥文到了周家庄子,却被仆人告知“奶奶已回边境”。二人急赶至边境周府,门房只冷淡一句:“巡抚府如今没有奶奶了。”闻言大惊的二人又扑向敏月陪嫁的庄子,依旧扑空。苏祥文方寸大乱,苦心布局岂能功亏一篑?归家后急问山菊敏月还有何处可去。山菊茫然摇头:小姐离异,不归庄子或苏家,还能去哪?直等到初八苏祥文须回军营当差,仍杳无音讯。
听闻敏月不知所踪,云逸林更是五内俱焚。在家中强抑忧惧恐露破绽,只得闭门苦读掩饰。初九赶去先生处,亦不敢明言打听,只在与敏月常去的山间反复寻觅。整个正月过去,音讯全无,云逸林很快形销骨立。
私塾放假那日,他心事重重行至半道。路旁停着一辆骡车,车帘忽被撩起,一张秀美的小脸探出——正是身着烟灰棉布衣衫的敏月。云逸林惊得后退一步。
敏月笑靥如花,柔声唤道:“云表哥,还不上车?”
见车内只她一人,云逸林狂喜上车,一把将她紧紧搂住,声音发颤:“你去哪了?叫我好找!”
敏月含情脉脉望着他:“表哥,我和离了。往后……我们总能名正言顺在一处了。你……可会嫌弃我?”
云逸林爱怜地抚着她的秀发:“怎会嫌弃!只是……”他略一迟疑,“我们得顾全巡抚府颜面,你方和离便成亲,恐招非议。稍待些时日,容我想法子周全。你别急,我定不负你。”
车外,已学会赶车的春雨扬鞭,骡车稳稳驶向新河庄。
下车时,二人已恢复礼数,隔开两步。敏月温声道:“表哥,去我书房吧,铺子里的账目劳你对一对。”转头又吩咐三个丫鬟自去赶制各自的夏衫,不必伺候她。
待春花备好茶水退下,云逸林急急闩了书房门,情难自禁地将敏月抱至屏风后的床榻。分别月余,相思如潮,二人缠绵至暮色四合。云逸林吻了吻倦极的敏月,不舍道:“我得走了,过二十日再来。”
敏月双颊犹带春色,起身相送。吩咐春雨驾骡车将云逸林送至半途,方折返庄子。
云逸林归家,却见表弟苏祥文候在门前,心头暗叫不妙,面上仍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苏祥文将他拉到僻静处:“表兄,可有我长姐消息?”
云逸林颓然摇头,语带遗憾:“可惜了……”却不明言。
苏祥文观其神色,只道他也断了念想。他与姨娘疑心日重:莫非长姐与表兄私情被丫鬟告发,周家已暗中处置了她?否则,长姐岂会不联系他与山菊,甚至不找情郎?他拍着云逸林肩膀,假意安慰:“表兄宽心,或许哪天长姐就有信儿了。”话锋一转,“只是……表弟我在军营需打点关系,你也知晓,我过继到苏家二房,手头拮据,姨娘和二房一应开销都压在我肩上。二房父亲留下的家产本就不多,其余产业,总要等祖父母百年后方能分给我……所以……”他顿了顿,盯着云逸林,“表兄体谅一下我,之前托你照管的那些房契地契,还我周转一二。表弟我若得了前程,自不会忘了照拂表兄。”
云逸林如遭重击,震惊地望着苏祥文,张了张嘴,拒绝的话却堵在喉头,只余满眼不舍。
苏祥文又凑近些,压低声音,语带蛊惑:“表兄放心,待寻到长姐,你只需将她攥在手心,还愁没有泼天富贵?”他心底冷笑,哪敢明言:即便找到长姐,也绝不可能让她嫁与表兄。到时候周家奶奶另嫁,周家颜面何存?苏家只会设法让她“病逝”,以免成了周家死敌。
山茶与山竹万没料到竟有这般意外之喜,忙不迭磕头谢恩。敏月微微颔首:“就在前街下车吧。”待二人下了车,她吩咐嬷嬷让车夫驶向城中最大的衣料铺子。转头,她看向陪伴多年的老嬷嬷,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决断:“嬷嬷,您年岁大了,辛苦照顾我多年,也该回家享享儿孙福了。这六十两银子您收好,回去安度晚年。”
嬷嬷愕然:“小姐,您这是……?”
敏月只道:“今儿天好,没下雪,嬷嬷路上慢些。”
嬷嬷心知挽留无望,只得含泪谢过,恭敬道:“小姐,您多保重。”语毕,黯然下车。
待嬷嬷身影远去,敏月迅速摘下耳环首饰,换上一副平日赏丫鬟的素银耳坠,套上备好的棉布衣衫,又用棉布头巾将头脸裹严实,这才悄然下车。
马车远去后,敏月挎着两个沉甸甸的包袱,望了望大街上冷冷清清的铺面,并未走向那衣料铺子,而是径直穿过繁华主街,拐进后巷寻到一家牙行。大年初一竟有客上门,牙行老板颇感意外。见来人是个裹着头巾、低眉垂眼、身着棉布的年轻女子,他堆起笑脸热情招呼。
敏月状似畏寒地抖了一下,开门见山:“要买个厨房里的人。”
老板是个四十开外的肥胖男子,忙问:“姑娘想要什么样的?”
敏月略作沉吟:“夫人吩咐要好生挑选,都叫出来瞧瞧吧。”
不多时,老板领出五人。敏月目光一扫,便落在一个干瘦怯懦、双手粗糙的十三四岁农家丫头身上,显是刚被发卖。她不动声色,听着老板一一介绍,故作挑剔地指着一个清秀妇人问:“这厨娘作价几何?”
“十两。”老板答得爽快。
敏月蹙眉:“怎这般贵了?”
老板呵呵一笑:“姑娘府上这两年没添人了吧?如今辽东百姓日子好过,军营里役满落户的兵爷多,都等着娶媳妇呢,女子紧俏得很。”
敏月无奈,指向那农家丫头:“这个总该便宜些?”
老板连连摇头:“这可是黄花闺女,要十五两!不讲价的。过几日只怕抢手得很。如今辽东三州都难寻丫头了,这还是我从洛州牙行转手来的。”
敏月佯装震惊:“这么贵!”
“可不是嘛,如今小厮才七八两。”老板凑近些,压低声音,“卖孩子的越发少了,这都是洛州来的货。再过几年,等布政使谢大人把那新打下的四州理顺了,价钱还得涨!”
敏月指着那胆怯的丫头,做出为难状:“十四两六百文吧?不然回去夫人跟前不好交差。”
老板眼珠一转,拍板道:“行!姑娘爽快,我也爽快!”
敏月点出银票铜钱递过。老板将身契交给她,敏月扫过单据——赫然写着十五两。
老板笑得热络:“余下的就当请姑娘喝茶,日后多照顾小店生意。”
敏月扮出欢喜模样道了谢,领着新买的丫头走出牙行。刚出门,那丫头便怯生生道:“管事姐姐,我……我来拿包袱吧。”
敏月温声道:“以后你就叫春雨。”
春雨一愣,牙行老板说过是主子赐名,难道眼前这位……她连忙恭敬应道:“是,多谢小姐赐名。”
敏月点点头,分了一个包袱给她。两人行至一条冷清的街巷,敏月警惕地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迅速打开包袱,帮春雨套上一身崭新的水蓝棉布衣衫,又给她裹好头巾。随后,两人另雇了一辆车,直奔另一家牙行。
到了门口,敏月在车上吩咐道:“春雨,你刚跟了我,让我瞧瞧你得用不得用?进去挑个厨娘,再挑个小丫鬟。”
春雨有些惶恐:“小姐,奴婢也会烧火做饭,只是……做不来精细饭食。”她看敏月穿着,估摸主子也不甚宽裕,想替她省些。
敏月唇边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照我说的做。记住,你是去花钱的主顾,不必怕那牙行老板。”
“那……小姐,奴婢该花多少银子?挑什么样的?”春雨仍是不安。
“厨娘首要干净利落,丫鬟要机灵,但不可奸猾。”
春雨踌躇不敢动,小声道:“小姐,奴婢……奴婢不会挑。”
敏月脸色微沉:“快去。”说着,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塞进春雨手里。
看着春雨走进牙行,敏月才轻轻吁出一口气。旧人总算都打发干净了。春雨怕主子在外冻着,动作倒快,不多时便领着两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小姑娘出来,一个十四五,一个十二三岁模样。两人慌忙给敏月行礼。敏月只淡淡点头,她站在寒风里,已觉浑身冻透。两个女孩行完礼,赶紧去接敏月挎着的包袱,敏月顺手将包袱递给年长些的那个丫头。
春雨正欲禀报买人详情,敏月只收了二人的身契和剩下的银钱,简短吩咐:“走,去寻旅店落脚。”
四人这般打扮,敏月不欲招摇,寻了条僻静小街上的一家寻常旅店。店主见大年初一竟有几位女子投宿,颇感稀奇。敏月上前平静道:“两间中等房。”
店主热情道:“三十文一间,两间一天六十文。姑娘住几日?”
“两天。”敏月答道。
三个新买的丫头心中惴惴不安:这买人的主子为何不归家,反要住店?
进了客房,敏月温声命春雨关好门,自己在椅上坐定,让春雨细说新买两人的情形。
春雨有些忐忑:“小姐,年长这个在洛州地主家厨房干过活。另一个是年底才被家里卖了,转卖到辽东的。她俩……都是洛州人。”
敏月早已看过身契,心知肚明。她目光定定落在春雨身上。春雨心头一紧,忙拉着新买的两人跪下。敏月冷冷问道:“春雨,你没什么要说的?”
春雨身子微颤:“奴婢……奴婢听她们乡音亲切,就……就擅自做主买了……”
敏月声音更冷:“你们三个都记着,你们的主子是我。我能买你们,也能卖你们。若犯了忌,将你们卖往何处,可就由不得你们了。”
敲打完春雨,她冰冷的目光又扫向新买的两个丫头,敏月赐名年岁大的叫春花,另一个丫头赐名春草。二人慌忙谢恩。
“把这些糕点拿下去分了,今日且将就些。吃完好生洗浴收拾干净。明日天亮,都过来听差。”敏月吩咐完,待三人去了隔壁,才解下头巾,露出妇人发髻。她迅速收拾好自己,早早歇下。
次日天刚亮,三个丫鬟便来候着。敏月语气轻快:“走,出门去。”
她带着三人寻了家小店,一人要了碗鲜肉馄饨。饱食后,又去一家不大的衣料铺子,给三个丫鬟每人添置了两身衣衫、两件厚棉袄、两双棉鞋,另买了三床新棉被褥。三个丫鬟心里对敏月感激:这个主子对她们真好。敏月留了春雨在铺子看守东西,她则带着春花、春草直奔牙行,以一千五百两买下边境附近一个带二百亩地的庄子,只待初四衙门开印过户。随后,她又租了辆骡车,采买齐一应吃食用品,给自己也添了两床好被褥,才接上春雨返回客栈。
初四一早,敏月依旧蒙着头巾,穿着棉布衣衫,去官府办妥了红契。攥着簇新的地契,她片刻不停,带着丫鬟们赶往新买的庄子——新河庄。
到了庄上,敏月精神焕发,指挥着三个丫头打扫安置。
她尚不知晓,初三那日,山菊与苏祥文到了周家庄子,却被仆人告知“奶奶已回边境”。二人急赶至边境周府,门房只冷淡一句:“巡抚府如今没有奶奶了。”闻言大惊的二人又扑向敏月陪嫁的庄子,依旧扑空。苏祥文方寸大乱,苦心布局岂能功亏一篑?归家后急问山菊敏月还有何处可去。山菊茫然摇头:小姐离异,不归庄子或苏家,还能去哪?直等到初八苏祥文须回军营当差,仍杳无音讯。
听闻敏月不知所踪,云逸林更是五内俱焚。在家中强抑忧惧恐露破绽,只得闭门苦读掩饰。初九赶去先生处,亦不敢明言打听,只在与敏月常去的山间反复寻觅。整个正月过去,音讯全无,云逸林很快形销骨立。
私塾放假那日,他心事重重行至半道。路旁停着一辆骡车,车帘忽被撩起,一张秀美的小脸探出——正是身着烟灰棉布衣衫的敏月。云逸林惊得后退一步。
敏月笑靥如花,柔声唤道:“云表哥,还不上车?”
见车内只她一人,云逸林狂喜上车,一把将她紧紧搂住,声音发颤:“你去哪了?叫我好找!”
敏月含情脉脉望着他:“表哥,我和离了。往后……我们总能名正言顺在一处了。你……可会嫌弃我?”
云逸林爱怜地抚着她的秀发:“怎会嫌弃!只是……”他略一迟疑,“我们得顾全巡抚府颜面,你方和离便成亲,恐招非议。稍待些时日,容我想法子周全。你别急,我定不负你。”
车外,已学会赶车的春雨扬鞭,骡车稳稳驶向新河庄。
下车时,二人已恢复礼数,隔开两步。敏月温声道:“表哥,去我书房吧,铺子里的账目劳你对一对。”转头又吩咐三个丫鬟自去赶制各自的夏衫,不必伺候她。
待春花备好茶水退下,云逸林急急闩了书房门,情难自禁地将敏月抱至屏风后的床榻。分别月余,相思如潮,二人缠绵至暮色四合。云逸林吻了吻倦极的敏月,不舍道:“我得走了,过二十日再来。”
敏月双颊犹带春色,起身相送。吩咐春雨驾骡车将云逸林送至半途,方折返庄子。
云逸林归家,却见表弟苏祥文候在门前,心头暗叫不妙,面上仍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苏祥文将他拉到僻静处:“表兄,可有我长姐消息?”
云逸林颓然摇头,语带遗憾:“可惜了……”却不明言。
苏祥文观其神色,只道他也断了念想。他与姨娘疑心日重:莫非长姐与表兄私情被丫鬟告发,周家已暗中处置了她?否则,长姐岂会不联系他与山菊,甚至不找情郎?他拍着云逸林肩膀,假意安慰:“表兄宽心,或许哪天长姐就有信儿了。”话锋一转,“只是……表弟我在军营需打点关系,你也知晓,我过继到苏家二房,手头拮据,姨娘和二房一应开销都压在我肩上。二房父亲留下的家产本就不多,其余产业,总要等祖父母百年后方能分给我……所以……”他顿了顿,盯着云逸林,“表兄体谅一下我,之前托你照管的那些房契地契,还我周转一二。表弟我若得了前程,自不会忘了照拂表兄。”
云逸林如遭重击,震惊地望着苏祥文,张了张嘴,拒绝的话却堵在喉头,只余满眼不舍。
苏祥文又凑近些,压低声音,语带蛊惑:“表兄放心,待寻到长姐,你只需将她攥在手心,还愁没有泼天富贵?”他心底冷笑,哪敢明言:即便找到长姐,也绝不可能让她嫁与表兄。到时候周家奶奶另嫁,周家颜面何存?苏家只会设法让她“病逝”,以免成了周家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