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郑氏鸿门宴中,洪旭等人的损失最大,也是郑家军对自己最为支持的力量,从现在来看,还是已经的基本盘之一。事情的处理,还是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了,免得因为一些不必要的原因,让这些嫡系,离心离德。
杨朝栋、洪旭等人从郑锦的话语中听出,要处死郑袭三人之意,又听的要流放将近两千户人去老挝宣慰司,心中顿时有些动摇起来。
黄昭、萧拱宸死不足惜,但郑袭可是万万死不得啊,他毕竟是世子的嫡亲堂叔,藩主胞弟,血脉关系深厚,若是以此为借口将郑袭杀了,这事后世子怪罪下来,可不好说啊!
即便世子不怪罪,那藩主呢?藩主的性子暴烈,眼中容不得沙子,说不定以后会有性命之忧啊!
杨朝栋心念急转,将可能发生的后果考虑一番,但又不能直接劝说世子放掉郑袭。考虑一会儿,道:“世子,您对郑锦袭三人的处置我没有意见。但流放将近两千户军民去老挝宣慰司,是不是有点严重?毕竟我军在老挝没有立足之地,当地又情况比较严重,土人肆孽,疫病横行,流放此地,无疑于送死。
何不将这两千户军民留于台湾,南北之地,荒地无数,正需要大批的人力用来耕荒。
如此既能惩处叛逆之人,又能发展台湾,两全之策,不知世子能否网开一面?”
洪旭也是想到了很多内容,也认为郑袭不能死,他毕竟是姓郑。他是军中老将,没有那么多顾忌,直接说道:“世子,黄昭二人死不足惜,但对于郑袭的处置是否再考虑考虑?他的罪行严重,还是等藩主醒来之后,由藩主处理最为妥当。”
周全斌、马信等人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对于一些规则心中清楚万分,即便是想杀了郑袭,也不能够说出去,万一之事,谁也不敢赌,都纷纷出声赞同洪旭所言。
郑锦听了一阵,心中也明白他们心中的顾忌,看着厅中一脸悔罪认错的郑袭,估计也是知道他心中所想。
郑锦心中冷笑一声,郑成功或许会心慈手软,之前的郑锦也会考虑亲情不舍的,但他怕什么?他孤身一人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憋屈活着的,要的就是心情舒畅。
更何况这是多么好的靶子啊,多么好的立威之举啊!前段时间让大家看到了他的仁慈,今天就让全军看清他的冷酷吧!
郑锦冷冷的下达了决死判决:“郑袭谋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根据大明律,我以招讨大将军府、延平王世子、厦金留守的身份,宣布郑袭死刑,与黄昭、萧拱宸二人一起明日午时三刻,枭首示众。
就这样决定了。诸位不必再劝。”
郑袭瞪大了眼睛,没有想到郑锦竟然不顾潜规则对他下手,虽然他表面想着求死,但也不过是自己的策略而已。自己毕竟是郑成功的胞弟,郑锦的堂叔,按理说只要自己求饶,郑锦处罚,属下在一规劝,郑锦就会顺势免除自己的惩罚。虽然活罪难逃,但毕竟死罪以免。能够活下来,就有希望。
才二十五岁的他还正值风华正茂,青春无敌,怎么能够这样轻易的死去?
郑袭猛地站起来道:“我不服。郑锦,你没有资格处分我。除了大兄我谁也不服。”
郑锦冷漠的道:“咆哮公堂,掌嘴三十。”
郑袭身后的银甲亲卫狠狠地用手铳猛击郑袭后脑勺,重击打的郑袭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跌坐在地,银甲亲卫毫不留情的甩开右手,啪啪啪的就扇到郑袭脸上。
打人不打脸,这是要结下死仇啊。这是郑锦在以此表态,对郑袭的处置绝不留情。
这一幕让厅中众人心中一寒,看着主座上年轻的身影,心中重新认识了这个心狠手辣的世子。看来,这郑袭就如郑联一样,成为了郑锦在军中的立威对象。
清楚这一点后,洪旭、杨朝栋都闭上了嘴巴,既然世子的态度已经明确,不是惺惺作态,那就按律处置,毫不留情。这也让他们心中大肆开怀。
毕竟今天他们也经历了生死,差一点就要见阎王了。心中的火气自然很旺。
郑锦再一次重复道:“将郑袭、黄昭、萧拱宸拉出去,严加看管,明日午时三刻,枭首示众。”
满嘴鲜血的郑袭口中呜呜,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几名亲卫无情的拖走,而黄昭、萧拱宸早就如软骨蛇一样,被拖了下去。
看着郑袭三人被拖走,何义、吴豪等人犹如粘板上的鱼,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声,冷汗早已将衣服浸湿,不知郑锦该怎么处置他们。想着自己手中的兵权肯定会被剥夺,甚至会有生命之忧,心中就忍不住哀嚎。
郑锦将目光移向何义等人,心中也在盘算这如此处置他们,这十几个镇将可是代表着军中近三分之一的兵力,不可小觑,但蛇无头。离开了军队,在这大厅之中,他们真的是任人鱼肉。若是都杀了肯定不行,会让人离心离德,若是放了更是不妥,万一他们心中担忧过甚,引兵投清,也是个麻烦事。
沉吟了一会儿,在郑锦目光的注视下,何义、吴豪更是心急如焚,不知该如何求饶。
郑锦干脆的道:“何义、吴豪,你们十一名镇将也参与到这次叛乱,虽然没有直接动手,但也作壁上观,不可不罚。现剥夺你们镇将之职,迁为正领,以观后效。
撤销左虎卫镇,其兵全部并入右虎卫镇之中;其余十镇之兵平均划入中提督五镇、右提督五镇、右武卫镇之中。
就这样决定了。洪提督、马提督、周将军、陈将军,你们做好兵力的接受和整合。”
何义、吴豪等人松了一口气,能够保住一命,比什么都强。
洪旭、马信等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世子的心胸和气魄竟然如此之大,要远超藩主甚多啊!至少藩主是绝不会将这一万一千多精锐划分给其他提督或镇将的。
杨朝栋、洪旭等人从郑锦的话语中听出,要处死郑袭三人之意,又听的要流放将近两千户人去老挝宣慰司,心中顿时有些动摇起来。
黄昭、萧拱宸死不足惜,但郑袭可是万万死不得啊,他毕竟是世子的嫡亲堂叔,藩主胞弟,血脉关系深厚,若是以此为借口将郑袭杀了,这事后世子怪罪下来,可不好说啊!
即便世子不怪罪,那藩主呢?藩主的性子暴烈,眼中容不得沙子,说不定以后会有性命之忧啊!
杨朝栋心念急转,将可能发生的后果考虑一番,但又不能直接劝说世子放掉郑袭。考虑一会儿,道:“世子,您对郑锦袭三人的处置我没有意见。但流放将近两千户军民去老挝宣慰司,是不是有点严重?毕竟我军在老挝没有立足之地,当地又情况比较严重,土人肆孽,疫病横行,流放此地,无疑于送死。
何不将这两千户军民留于台湾,南北之地,荒地无数,正需要大批的人力用来耕荒。
如此既能惩处叛逆之人,又能发展台湾,两全之策,不知世子能否网开一面?”
洪旭也是想到了很多内容,也认为郑袭不能死,他毕竟是姓郑。他是军中老将,没有那么多顾忌,直接说道:“世子,黄昭二人死不足惜,但对于郑袭的处置是否再考虑考虑?他的罪行严重,还是等藩主醒来之后,由藩主处理最为妥当。”
周全斌、马信等人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对于一些规则心中清楚万分,即便是想杀了郑袭,也不能够说出去,万一之事,谁也不敢赌,都纷纷出声赞同洪旭所言。
郑锦听了一阵,心中也明白他们心中的顾忌,看着厅中一脸悔罪认错的郑袭,估计也是知道他心中所想。
郑锦心中冷笑一声,郑成功或许会心慈手软,之前的郑锦也会考虑亲情不舍的,但他怕什么?他孤身一人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憋屈活着的,要的就是心情舒畅。
更何况这是多么好的靶子啊,多么好的立威之举啊!前段时间让大家看到了他的仁慈,今天就让全军看清他的冷酷吧!
郑锦冷冷的下达了决死判决:“郑袭谋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根据大明律,我以招讨大将军府、延平王世子、厦金留守的身份,宣布郑袭死刑,与黄昭、萧拱宸二人一起明日午时三刻,枭首示众。
就这样决定了。诸位不必再劝。”
郑袭瞪大了眼睛,没有想到郑锦竟然不顾潜规则对他下手,虽然他表面想着求死,但也不过是自己的策略而已。自己毕竟是郑成功的胞弟,郑锦的堂叔,按理说只要自己求饶,郑锦处罚,属下在一规劝,郑锦就会顺势免除自己的惩罚。虽然活罪难逃,但毕竟死罪以免。能够活下来,就有希望。
才二十五岁的他还正值风华正茂,青春无敌,怎么能够这样轻易的死去?
郑袭猛地站起来道:“我不服。郑锦,你没有资格处分我。除了大兄我谁也不服。”
郑锦冷漠的道:“咆哮公堂,掌嘴三十。”
郑袭身后的银甲亲卫狠狠地用手铳猛击郑袭后脑勺,重击打的郑袭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跌坐在地,银甲亲卫毫不留情的甩开右手,啪啪啪的就扇到郑袭脸上。
打人不打脸,这是要结下死仇啊。这是郑锦在以此表态,对郑袭的处置绝不留情。
这一幕让厅中众人心中一寒,看着主座上年轻的身影,心中重新认识了这个心狠手辣的世子。看来,这郑袭就如郑联一样,成为了郑锦在军中的立威对象。
清楚这一点后,洪旭、杨朝栋都闭上了嘴巴,既然世子的态度已经明确,不是惺惺作态,那就按律处置,毫不留情。这也让他们心中大肆开怀。
毕竟今天他们也经历了生死,差一点就要见阎王了。心中的火气自然很旺。
郑锦再一次重复道:“将郑袭、黄昭、萧拱宸拉出去,严加看管,明日午时三刻,枭首示众。”
满嘴鲜血的郑袭口中呜呜,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几名亲卫无情的拖走,而黄昭、萧拱宸早就如软骨蛇一样,被拖了下去。
看着郑袭三人被拖走,何义、吴豪等人犹如粘板上的鱼,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声,冷汗早已将衣服浸湿,不知郑锦该怎么处置他们。想着自己手中的兵权肯定会被剥夺,甚至会有生命之忧,心中就忍不住哀嚎。
郑锦将目光移向何义等人,心中也在盘算这如此处置他们,这十几个镇将可是代表着军中近三分之一的兵力,不可小觑,但蛇无头。离开了军队,在这大厅之中,他们真的是任人鱼肉。若是都杀了肯定不行,会让人离心离德,若是放了更是不妥,万一他们心中担忧过甚,引兵投清,也是个麻烦事。
沉吟了一会儿,在郑锦目光的注视下,何义、吴豪更是心急如焚,不知该如何求饶。
郑锦干脆的道:“何义、吴豪,你们十一名镇将也参与到这次叛乱,虽然没有直接动手,但也作壁上观,不可不罚。现剥夺你们镇将之职,迁为正领,以观后效。
撤销左虎卫镇,其兵全部并入右虎卫镇之中;其余十镇之兵平均划入中提督五镇、右提督五镇、右武卫镇之中。
就这样决定了。洪提督、马提督、周将军、陈将军,你们做好兵力的接受和整合。”
何义、吴豪等人松了一口气,能够保住一命,比什么都强。
洪旭、马信等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世子的心胸和气魄竟然如此之大,要远超藩主甚多啊!至少藩主是绝不会将这一万一千多精锐划分给其他提督或镇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