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薛仁贵-《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长安城发生了什么,李承乾并不知道。

  因为两个地方隔得实在是太远了。

  除了军情奏报以外,基本没法得知长安城的消息。

  不过有姚广孝和崔季舒在,唯一能让他担心的就是长孙皇后和李渊的身体。

  在历史上,李渊好像就是在贞观九年离世的。

  但是在离开长安城之前,李承乾还特意又去看了一眼太上皇。

  说实话,气色特别好,一点都不像李承乾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第一次见到李渊的样子。

  这种气色,这种精神,真的会在贞观九年去世吗?

  如果李渊的人生都能被改变的话。

  是不是长孙皇后的病情也可以有转机。

  那么改变了别人的命运,李承乾自已的命运,是不是也可以有机会扭转了。

  “恍恍惚惚,又是两月。”

  各个领军统帅都在疯狂的吹嘘着自已的功劳和战绩。

  但这都跟李承乾没啥关系。

  李承乾甚至觉得有些无聊。

  因为他都已经是太子了,就李二那个小气鬼,还有什么能赏赐的?

  不过李承乾不会记仇的。

  他已经想好了,李二封他为太子,他就封李二为太上皇。

  很完美。

  这场战争,唐军和吐谷浑就像是。

  他追你逃,追上就让你嘿嘿嘿嘿嘿。

  尤其是伏允的儿子慕容顺率军投降以后,这场战役就已经宣告结束了。

  大唐的陇右道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不行,不能就这么走了。”李承乾这几天深思熟虑,绞尽脑汁的想着有没有哪首诗是适合这种情况的。

  来都来了。

  怎么也得整一首再走啊?

  “殿下。”陈庆之从后方拍马赶了过来。

  “是右仆射要拔营回长安了吗?”李承乾头也不回的问道。

  “是,除此之外,臣还在军营当中遇到了一个殿下之前说过的一个人。”陈庆之说道。

  “谁?”

  “薛仁贵。”

  “薛仁贵?”李承乾猛地回过头来。

  不对啊,这伙计不该是贞观末年,李二征讨高丽的时候才参军的吗?

  难不成这就是蝴蝶效应?

  “走,去看看。”李承乾对此很有兴趣。

  暮年秦琼他还没机会试一试,这个幼年薛仁贵他既然遇到了就不能错过了。

  不过贞观九年,薛仁贵多大?

  21?

  这样算要比自已大一些,不算欺负他吧?

  李承乾这边想什么薛仁贵他并不知道。

  他只是听到那个白袍将军说太子殿下要见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紧张。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太子会突然召见自已,但他还是乖乖地跟着那名士兵走进了营帐,静静地等待着。

  薛仁贵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划掉)(寒门小地主),自幼便生活拮据。

  然而,他却有着出众的武艺天赋,在家乡以其高强的武力而声名远扬。

  听闻朝廷即将出征吐谷浑,他决定投身军旅,希望能够通过战功获得一笔丰厚的赏赐来改善家中的贫困状况。

  可惜的是,吐谷浑的失败来得如此之快,使得像他这样初入军队的新兵几乎没有机会立下什么大的功绩。

  幸运的是,凭借着过人的武艺,他在战场上斩获了几颗敌首。

  根据战功,他被提升为一名骑兵,并负责为各个大营传递信件。

  原本一切都进展得颇为顺利,直至今日……

  那个白袍将军问完他的姓名籍贯以后,便让他的同伴先行返回,独留他在这里。

  “谁是薛仁贵?”李承乾回到营地后环视四周,看看那位三箭定天山的绝世猛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殿下,我就是薛仁贵。”薛仁贵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应道。

  现在的薛仁贵,连末将都混不上,只能说我。

  “取枪来。”

  李承乾对着一旁的侍卫说道:“早就听闻河东薛仁贵的武艺高超,今日一见,我倒想看看是不是名不虚传。”

  听闻?

  自已这么有名吗?

  薛仁贵自已都不知道。

  但是太子都这么说了,薛仁贵也只能选择陪同。

  “待得太子高兴了,兴许就能放过我了。”薛仁贵已经在心中决定放水了。

  从小到大,他还没有遇到过和自已势均力敌的存在。

  .........

  “好家伙,不愧是绝世猛将,居然挨了我十八枪,愣是一声没吭。”

  李承乾看着还没到达一个武将巅峰时期的薛仁贵,眼睛里面满是欣赏。

  殊不知。

  对面的薛仁贵牙都快咬碎了。

  从小到大他都没有过这种经历。

  从军至今他也没在战场上遇到一合之敌,直到今天.......

  “不错,愿不愿意跟着我,来我麾下做个骑兵校尉?”李承乾将手中的制式长枪交给了一旁的侍卫。

  在长枪的枪身,有肉眼可见的裂纹产生。

  可见刚才两人交战时候力量之迅猛。

  “谢殿下。”薛仁贵感觉虎口有些稍微裂开了。

  这是从未体会过这种强度的比试产生的。

  “很好,让成济将骑兵让给薛仁贵,让他去统领步兵。”

  李承乾对着陈庆之吩咐道。

  “诺。”

  上一次的抽奖,让他抽到了00后上将军,邢道荣。

  这位将军,抽到的时候,李承乾有些呲牙。

  在他看来,应该是好运气用光了,老是来这些抽象人物。

  下一个是不是就是刘三刀了?

  三刀之内,必取敌将首级?

  还好比那个和尚还有那个文臣要强一些。

  至少做个统兵校尉还是合格的。

  周仓也顺势将步兵校尉的职位交给了邢道荣,自已则是帮助李承乾扛枪。

  “殿下,大军即将返回长安,您的诗词想的如何了?”

  在搞定了薛仁贵以后,李承乾在军营里面遇到了李靖。

  李承乾感觉李靖整个人都变样了。

  这位在可能是人生最后一场战争当中极道升华以后,人生进入了新的境界,已经没有对于名利的追求了。

  李承乾看着军营高处被风吹的呼啦作响的旗帜说道:“之前没有,但是听到右仆射说要回长安,我倒是有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注1】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旧唐书》-太宗文皇帝本纪-征吐谷浑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