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什么是明君?-《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洛阳的皇宫名字叫做紫微城,它的正殿叫做明堂(在隋朝叫做乾阳殿)也就是李承乾所居住的地方。

  而李二这个大唐太上皇虽然没有资格住在明堂,但他住的地方也比长安的大安宫要宽阔大气不少。

  在参加完赵国公府的宴会以后,李二现在面临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那就是他又要开始带娃了。

  因为文德皇后的逝去,新城公主和晋阳公主,除了李承乾这位兄长以外,最亲近的就是李二这位父亲了。

  “阿耶,洛阳好热闹呀,比长安要热闹多了,阿耶什么时候带我们在洛阳逛一逛。”兕子用自己两只小手抓住李二的大手,使劲的摇晃道:“阿耶老是去赴宴,已经很久没有陪我一块玩了。”

  “等过了这段时间的我就带你去洛阳好好的逛一逛。”李二用宠溺的眼光看着兕子。

  因为兕子身子骨弱的原因,经常生病。

  所以不管是李二还是长孙皇后,都极为宠爱自己这位幼女。

  “好鸭好鸭!”兕子听到可以出去玩,眼睛都亮起来了:“那个白胡子的道士说,只要兕子乖乖按时吃药,身体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会的,我也很相信孙思邈的能力。”李二心中微微叹息,但他对孙思邈的能力还是十分的信任的。

  也可能是不当皇帝了,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也有可能是孙思邈的医术确实通神。

  李二都几乎记不清自己上次犯风机是什么时候了。

  直到他听说…兕子犯风疾的时候,李二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这个带着万千宠爱降生的女儿,除了遗传了长孙皇后的气疾以外还遗传了他们李家的风疾。

  那么,他的其他子嗣会不会也是这样呢?

  因为他自己饱受风疾很多年了,甚至出现过因为风疾导致情绪失控的场景出现。

  现在最让他担心的,就是他的长子李承乾。

  李承乾作为李二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拥有这两种遗传病的可能性很大。

  尤其是李承乾的性子太过要强,李二就怕李承乾明明犯病了,却硬撑下来。

  这不是身为皇帝应该做的事情,因为皇帝的身体,才是社稷的基础。

  不过…李二突然想到,自己似乎没有真的教过李承乾如何做一个皇帝。

  虽然李二自己也从未系统的学过如何做一个皇帝,但他有一盏人生明灯给他指引道路。

  那个人就是他的老表隋炀帝,杨广。

  每与广反,则事皆成矣!

  “孙思邈,现在在哪里?”沉默了老一会的李二突然朝着身边人问道。

  但是回答他的只有一片寂静。

  “去让孙思邈过来见我。”回过神来的李二知道为什么身边人这么沉默。

  他这个太上皇又怎么可能像以前一样,不管想要知道什么,只要问问身边人就可以了。

  “诺”王德领命退走。

  “希望别跟我想的一样吧。”李二在心中叹息道:“诹儿还小,有夭折的几率。”

  “若是你不顾及自己的身体,这大唐的江山社稷,未来又该交给谁呢?”

  他既然已经成太上皇了,自然也没有再度登基的想法。

  因为那相当于在抢自己孙子的皇位。

  他觉得一个人至少…也不能道德底线低到这种程度。

  “走吧,兕子,我带你去看看你大兄现在做些什么。”李二弯腰将兕子抱在怀里面,感受到明显沉了不少的重量,李二的内心有些喜悦。

  兕子的情况,要比去年好太多了,在按时服用川贝枇杷膏以后,兕子的气疾几乎影响不到她了。

  同时他也在庆幸,当年将孙思邈留下了。

  不然不仅长孙皇后要早早的离开他,他们的这些孩子,也会饱受病痛的折磨。

  只要在治好风疾,兕子就能平安长大了。

  “大兄说他这段时间很忙,要等踏春的时候,才有空陪我玩。”

  兕子环抱住李二的脖子,奶声奶气的说道:“等到踏春了以后,我便可以带我的小马驹一起去踢马球了。”

  “不过我的小马驹就要比我长的快多了,我现在还能自己上马,再过几年就不行了。”

  “很忙吗?”李二微微一怔,他也有很长时间没见到李承乾了。

  不过他觉得也很正常,征讨高昌国并不是一件小事。

  兵者,国之大事也,虽然他们并没有将高昌国视为威胁。

  但都要准备灭国了,自然要做好准备。

  毕竟战争这个东西从来不是儿戏。

  纸面上的实力终究只是纸面上的实力,若是只看纸面上的实力,就能决定胜负的话。

  那战争就变得简单的多了。

  而且,新一年才刚刚开始,朝廷上下很多事情,都想要李承乾来定夺。

  元年,正是定新朝风气的时候。

  “按照汉朝的出使习惯,在使节的身后,一般会有一支汉朝军队等待着他们,为他们压阵。”

  “所以等到这支使节出使高昌国的时候,太上皇所率领的兵马,也该刚好到达他们不远的位置。”

  “毕竟唐承汉风,有些习俗,该发扬就得发扬,不然消失了就很难再重现了。”

  李承乾这段时间确实是很忙,不过他忙的事情跟李二想的还有些不一样。

  他从来不觉得高昌国能阻拦住他的步伐。

  他只是在调配人力物力,以备高昌国被打下来以后,将高昌国建设成为大唐定西都护府的都护府所在地。

  他所做的所有准备都是为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凿通西域。

  丝绸之路,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度葱岭至波斯达西海。

  这不仅仅是一条商路,还是一条勾引着着李唐的统治者野心的黄金路。

  只要凿穿西域,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庞大帝国,便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崛起。

  只要李承乾能够将李唐的野心引导到全球上。

  就算李承乾昏庸到每天纳千八百个新妃子在后宫开无遮拦大会。

  后世的史学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说李承乾是黄帝一样的人物。

  死因也是跟黄帝一样,御女飞升。

  只要功绩足够彪悍,自有功绩给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