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宴宾客-《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武威城外。

  作为,为马周、席辩,当然最终的还是为李承乾送行的临时宴会所在地,此处坐了何止上百人。

  有官吏,也有本地的世家。

  这两者在看到李承乾离开的时候,都是长舒了一口气。

  在他们看来,太子坐镇的凉州,和大臣坐镇凉州可差很多。

  太子是国家的储君,未来的天子,他天然有着整个国家的合法统治权。

  所以即使当初只是在少数几个州推行的一条鞭法被推广到整个陇右道,其他那些州的都督也不敢说些什么。

  但是太子走了,剩下的那些大臣就很难讲了,同样是都督,我们凭什么听你李大亮的?

  大家都是同级的好不好?

  “诸位。”

  李承乾坐在首位举杯示意:“请诸位满饮此杯为陛下贺。”

  “为陛下贺!”

  李承乾带头一饮而尽以后开口继续说道:“承蒙诸位忍受孤在陇右道的肆意妄为,可是临别之时,孤还是有几句话想说。”

  “在孤走后,没有了孤的支持,那些被我分给百姓的田亩估计又会被你们用着各种方式逐步侵蚀。”

  “只是...工坊的利益还不够吗?非得要这些土地作甚?”

  现场一片寂静,有人试图辩解几句。

  “不必辩解,你们的承诺我向来是不信的,可能你们觉得,工坊的利益终究是不稳定,千百年来的对土地的执着已经深深的印在了你们的骨子里面。”

  “而这些穷苦百姓在你们这些侥幸活下来的家伙手中,简直是毫无反抗之力。”

  “既得工坊之利,又想得到土地之利。”

  “可..”

  李承乾顿了顿继续说道:“暴秦灭于刑徒,王莽灭于绿林,便是前朝,不也是灭于民意沸腾吗?”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注释1】

  李承乾扫视了表情各异的官吏、望族:“也罢,与你们说这些做什么?”

  “你们须知,我麾下的陈庆之还有万余军队在陇右,劝你们勿动,王师将之,动则灭族。”

  “为皇后贺。”

  李承乾举杯满饮此杯。

  而那些本地望族,则是已经被李承乾的刀兵架脖子架习惯了。

  听到李承乾威胁他们,居然有些安心..

  “为皇后贺!”

  众人举杯。

  时刻关注着李承乾动作的李大亮看着放下酒杯的李承乾立马起身说道:“臣等,为太子殿下贺”

  李承乾举杯示意。

  待得三杯喝完,李承乾便起身离席了。

  张浚跟在李承乾的身后说道:“殿下指点,真情实意,可惜这些人不会领情的。”

  李承乾摇头叹息

  “德远,陇右的一切就交给你和万俟卨了。”

  张浚作辑:“臣和万俟卨可是老朋友了,一定会合作的非常愉快的。”

  李承乾恍惚之间,居然从张浚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丝咬牙切齿。

  不过想到两人是同一时代的人物,再想到万俟卨的名声...也很正常!

  他对张浚的了解不是从历史上的,而是从小说里面了解的。

  而从里面得知对张浚的最大印象就是-不知兵。

  不放心的李承乾转身叮嘱道:“德远,政事方面的问题我相信你和万俟卨一正一邪可以搞定,但是军事上面的事情,请你务必要听陈庆之的。”

  “要知道,就连我,在军事方面都要听他的。”

  张浚:“..........”

  这个不知兵的帽子怎么就甩不掉了呢?

  “殿下,其实臣是颇为精通军事的,臣熟读兵法,自有韬略在心。”

  “我知道,我知道。”

  李承乾颇为敷衍的说道:“小小的突厥、吐谷浑并不值得德远亲自出马,只要让陈庆之来就行了,德远请安坐,且看小儿辈破敌。”

  李承乾都这样说了,张浚也不能说什么。

  他只能无奈的回道:“请殿下放心,臣晓得。”

  “在臣等的治理下,陇右道,可效死力。”

  “如此甚好。”

  李承乾也不再多言,回到府邸就准备休息了。

  第二日一早,李承乾便带着马周、席辩、薛仁贵以及长孙家的公子俩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因为按照姚广孝的推算,等到入冬以后,陇右道大概率会有一战,所以裴行俨、周仓和邢道荣他们都被李承乾留在了陇右道。

  料敌从宽,这些人留在陇右道,也是为了在胜利的天平上多压上一些筹码。

  总之撂下在陇右道的种种安排,李承乾也开始启程东进回长安。

  只是沿着大道紧紧行出数十里,前方探路的哨骑便折回身回复。

  哨骑言道:“回禀殿下,前方有些烟尘,薛校尉已经带人前去查看了。”

  “烟尘?”

  李承乾笑道:“这本就是官路,有烟尘是很正常的,估计是商队吧。”

  稍作片刻,薛仁贵便折回了:“殿下,是一个名叫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的胡人传教士前往长安的车队在前方。”

  “基督教聂斯脱利派?这是什么东西?”

  李承乾大受震撼。

  基督教他知道,但是这个聂斯脱利?是基督教旗下的分支吗?

  马周策马上前了几步对李承乾解释道:“殿下,臣知道。”

  “根据记载,早在北魏时期,便有自称是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的传教士到达过洛阳,只是教派的名字实在太过绕口,后来就变成了景教。”

  景者,正大光明也。

  “他们的首领叫什么名字?”

  薛仁贵回忆了一下说道:“好像是叫什么大德阿罗本,这些胡人的名字是真的古怪,臣也不知道说没说对。”

  李承乾沉思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吐蕃的方向。

  这些家伙,似乎不是不可以利用。

  和吐蕃自已本土产生的雍仲本教相比,这个景教似乎更有传播性一点。

  不过这要看这个大德阿罗本能不能按照自已的意思将景教进行本土化改造了。

  如果景教不行的话,还有佛教、和儒教。

  对比这些走基层的教派,道教这种走精英路线的本土教派似乎是有些乏力了。

  当然,太平教这种除外。

  那不是传教了,那勾把纯纯是为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