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钟楼里的第42号病人-《灵案玄机录》

  清晨雾气弥漫,郊区荒草丛生。

  顾尘与吴悦站在钟楼前,铁门锈蚀得几乎与石基融为一体,门缝间缠着几缕泛黄的绷带,像是某种仪式遗留的残痕。

  风吹过时,那布条轻轻颤动,仿佛还带着未尽的呼吸。

  吴悦蹲下身,指尖捻起一截绷带边缘,仔细端详。

  她从随身包中取出便携式试剂笔,在纤维上轻点——试剂反应后呈淡绿色,血迹反应阴性。

  “不是血。”她低声说,“是染剂,模拟陈旧血污的化学涂层。”

  顾尘站在她身后半步,目光扫过门框上方残破的铜牌,上面刻着“市立第三精神病院附属疗养所”几个字,末尾一个“所”字已被藤蔓遮蔽。

  他沉默片刻,抬手推门。

  “吱——”

  铁门在铰链的呻吟中缓缓开启,木板应声塌陷半寸,脚下传来空洞的回响。

  空气中浮荡着纸灰与樟脑混合的气味,像是焚毁档案后多年未散的余烬。

  光线从破败的穹顶斜切而下,尘埃在光柱中缓慢翻滚,如同沉睡的记忆被惊扰。

  大厅中央,那面墙赫然在目。

  整面石墙被密密麻麻的刻痕覆盖,字迹排列方式与他们曾在“命运档案”中见过的完全一致——竖排、无标点、以编号为引。

  但这里的文字更为原始,像是未经整理的原始记录,甚至夹杂着涂改与重刻的划痕。

  “第42号病人,意识同步率87%,出现现实覆盖倾向。”

  “记忆植入失败,主体拒绝接受替代身份,情绪波动剧烈,具自毁倾向。”

  “建议启动‘补全协议’,执行层级三权限。”

  吴悦逐行读着,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动什么。

  她的手指抚过那些凹陷的刻痕,指腹沾上微薄的石粉。

  突然,她注意到墙角有一堆烧焦的纸片,半埋在瓦砾之下。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残片拾起,拼接、对齐。

  一张病历卡的轮廓渐渐浮现。

  【患者姓名】:林小棠

  【入院编号】:42 - 07

  【诊断结果】:持续性身份解离障碍

  【主治医师】:吴志远

  吴悦的手指猛地一颤,病历卡几乎从掌心滑落。

  “我爸……”她喃喃道,声音干涩,“他从来没提过这个名字,也没说过什么‘第三精神病院附属所’……这根本不在他的执业记录里。”

  顾尘没有立刻回应。

  他正用手电斜照墙面,光束以极低角度掠过刻痕。

  就在那一瞬,他瞳孔微缩——部分字迹投下了双重阴影。

  不正常。

  真正的刻痕只会有一个投影方向。

  而这些,像是在同一位置叠加了两种不同的书写痕迹。

  他从怀中取出那枚残破的怀表,金属外壳早已扭曲,唯有中央镶嵌的水晶碎片依旧澄澈。

  他将碎片轻轻贴上墙面,对准那行“建议启动‘补全协议’”的刻文。

  刹那间,水晶泛起幽蓝微光,如同被唤醒的脉搏。

  墙面开始变化。

  在紫外线般的映照下,一层隐形文字缓缓浮现,墨水似乎是用某种光敏化合物书写,唯有通过水晶才能显影:

  “第42单元,非治疗项目,系归墟锚点原型机。”

  “实验目的:建立人类意识与归墟核心的稳定连接通道。”

  “失败率:98.6%。存活者仅1名,编号42 - 07,已失联。”

  顾尘呼吸一滞。

  “他们不是病人。”他缓缓开口,声音冷得像铁,“他们是实验体。第一批被选中作为归墟接口的人类载体。”

  吴悦猛地抬头:“你是说,‘第42号病人’不是某种精神疾病的代号,而是……项目编号?”

  “对。”顾尘收回水晶,光芒随之熄灭,“所谓的‘治疗记录’,其实是实验日志。而林小棠——她不是病例,她是最后一个还活着的锚点。”

  空气仿佛凝固。

  远处传来一声钟响。

  不是现在,也不是现实中的钟声。

  那声音来自钟楼内部,低沉、滞涩,像是从几十年前的某一天穿越而来,敲在耳膜上,震在骨髓里。

  两人对视一眼,没有言语。

  他们知道,这座钟楼不只是档案的封存地,更是一个仍在运转的装置。

  某种东西在这里沉睡,而他们刚刚,用那枚水晶,唤醒了它的感应机制。

  顾尘迈步向前,脚下的木板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吴悦紧随其后,手已按在枪柄上。

  楼梯盘旋而上,通向顶层机房,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时间的裂缝上。

  就在他们即将踏上第一级台阶时,身后那面墙,突然传来一声极轻的“咔”。

  像是笔尖,落在纸上。

  楼梯在脚下发出沉闷的呻吟,每一步都像踩在某种巨大生物的肋骨上。

  钟楼内部的空气愈发阴冷,湿度攀高,仿佛正从干燥的尘埃记忆渗入潮湿的活体组织。

  顾尘走在前,手电光束切开浓稠的黑暗,照见盘旋而上的铁阶边缘爬满铜绿,像是血管般向顶端延伸。

  吴悦紧随其后,呼吸微不可察地放轻,右手始终按在枪柄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那钟声……”她低声开口,声音几乎被寂静吞噬,“不是机械结构能发出的频率。”

  顾尘没有回答。

  他的注意力已被前方尽头吸引——顶层机房的门虚掩着,一道微弱的蓝光从门缝渗出,如同呼吸般明灭。

  空气中浮荡着臭氧与陈年机油混合的气息,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脑电波监测仪运转时特有的高频嗡鸣。

  他们推门而入。

  机房中央,一台老式打字机静静伫立在木桌上,黄铜按键泛着幽光。

  纸卷缓慢自动推进,墨迹逐字浮现,笔迹工整却透着诡异的熟悉感——与墙上刻痕、与命运档案中的记录,如出一辙。

  “你回来了,42号还在等你。”

  吴悦瞳孔骤缩。

  那句话,像是一把钥匙,直接插入她意识深处某个从未开启的锁孔。

  顾尘蹲下身,检查机器底部。

  没有电池,没有电源线。

  只有一根粗粝的铜线自桌底延伸而出,深深嵌入地板裂缝,一路通向地底。

  他眉头紧锁:“这不是供电线路……更像是传导装置,某种能量回路。”

  “切断它。”吴悦忽然说,声音冷得不像她自己。

  顾尘没有迟疑。

  他掏出多功能军刀,刀刃卡入铜线连接处,用力一绞。

  “咔。”

  几乎在同一瞬——

  “当——!”

  整座钟楼剧烈震颤。

  那口早已锈死、齿轮卡顿多年的铜钟,竟自行敲响。

  声波自穹顶炸开,呈环形扩散,空气扭曲如水波,连光线都仿佛被拉扯变形。

  更可怕的是,那声音并非单纯的金属共振。

  它带着频率,有节奏,有意图。

  顾尘怀中的残破怀表猛然发烫,水晶碎片在黑暗中亮起幽蓝光芒,竟与钟声产生共振,脉动同步。

  他猛地攥紧怀表,指节发白,脑海中闪过无数破碎画面——走廊尽头的门、穿白大褂的背影、一个女孩在哭喊“我不是她”……

  而吴悦已捂住耳朵,身体微微发颤。她听到了。

  在钟声的间隙里,有低语,如影随形,从四面八方渗入耳道:

  “……你,只是第四次轮回的记忆残留。”

  那是她录音笔里那段无法解析的杂音,此刻却清晰得如同耳语。

  顾尘咬牙,强压眩晕,猛地将水晶碎片从怀表中撬出,狠狠插入打字机键盘缝隙——正对“回车”键下方。

  刹那间,机器剧烈抽搐,纸卷疯狂倒卷,墨迹逆流,仿佛时间被强行拉回。

  钟声戛然而止。

  死寂。

  纸卷停住,最后一行字缓缓浮现:

  “启动反向校准,需双源认证——钥匙与门。”

  吴悦喘息未定,指尖冰凉:“它在召唤我们做什么?”

  顾尘盯着那行字,目光如刀。

  良久,他低声开口,声音低沉如深渊回响:

  “不是召唤……是请求重启。”

  他抬头望向机房角落那扇被铁链封死的小门,门上刻着一个极小的编号——42。

  “第42单元,从来不是终点。”

  “是开关。”

  夜色如墨,吴悦回到家中,灯未开。

  她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父亲遗留的医案手札。

  翻至最后一页时,指尖触到异样——夹层里藏着一张泛黄照片。

  她抽出,目光落定。

  照片上,年轻的吴志远站在病床前,神情凝重。

  床上躺着一个女孩,面容苍白,双眼紧闭,赫然与“林小棠”档案照一模一样。

  而站在角落低头记录数据的护士侧影……

  轮廓分明,发丝微卷,右手执笔的姿势,甚至肩线的弧度——

  那是二十年前的她自己。

  可她清楚记得,童年随母迁居,从未踏足过这座钟楼,更未见过父亲在精神病院工作的任何痕迹。

  吴悦指尖发凉,照片在掌心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