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势比人强,无奈接受!-《三国:从截胡刘备开始崛起》

  初冬时节,天寒地冻,万木凋零,寿春城外荒凉无比,到处都是因为战乱而暴尸野外的残肢断臂。

  零星几株虬枝老树耸立路旁,寒风掠过枝头,发出沙沙声。

  “驾~~驾~~~驾!”

  从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直奔不远处的寿春城而去。

  ······

  仲氏皇宫内,周瑜身披一件厚实的羊毛大氅,坐在正殿中专心致志地处理袁术遗留下来的烂摊子。

  面前的火盆中燃烧着炭火,驱散这初冬凌冽寒意。

  曹刘袁三路诸侯早已在半月之前撤离寿春,而这座袁术耗费巨资改建的皇宫已然成为周瑜落脚的府邸。

  面前鎏金案桌上摆放着寿春周边地区官员呈上来的汇报。

  虽然袁术死了,但他任命的一些地方官仍然安稳地坐在官位上,行使着他们的权力。

  “该死的,没想到情况这么恶劣,甚至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差!”

  周瑜眉头紧皱,看着地方官员呈上来的汇报,不禁在心里大骂。

  “启禀将军,有重要情报从庐江传来!”

  就在周瑜焦头烂额之际,殿外忽然传来侍卫的声音,转移了他的注意力。

  周瑜闻言微微抬头,朝着殿外吩咐对方将来人叫进来。

  他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孙权传来的消息。

  没过一会儿,一名气喘吁吁的士兵走了进来,朝大殿上的周瑜拱手行礼道:

  “将军,少主公的亲笔信,请您过目!”

  说完从胸前掏出一张密封书帛,快速上前交给周瑜,而后又迅速退了下来半跪在原地听候指示。

  “哦?”

  周瑜一听连忙接过书帛,急忙打开,迅速查看其中内容。

  随着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缓缓而过,周瑜平静的脸庞渐渐愤怒,最终一巴掌重重拍在鎏金案桌上。

  “砰!”

  巨大的动静吓了士兵一大跳,低着脑袋屏住呼吸,紧攥双手,身子止不住地颤抖着。

  “来人!”

  就在这时周瑜忽然大声喊道,士兵更加害怕了。

  殿外侍卫立马走进殿中,单膝跪地:“将军有何指示?”

  “去把韩当将军请来,就说有急事。”

  “喏!”

  侍卫闻言立马起身,随后转身离开。

  “你也下去吧!”

  周瑜打发士兵离开。

  “喏!”

  士兵闻言长舒一口气,连忙起身退出了殿中,只剩下周瑜一人。

  众人离去后,周瑜再次拿起那封书帛查看一遍,心中的怒气更甚。

  他没想到秦煊狮子大开口,竟然要他们打下汝南郡,用来交换家眷,什么时候攻下汝南,人质什么时候归还。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知过了多久,身着战甲的韩当终于来了,厚重的脚步在大殿中响起,周瑜便将注意力放在了他身上。

  “公瑾,你有什么要紧的事,我这正在整训士卒,没多少空余时间,有什么话就赶紧说吧!”

  韩当大咧咧地说道。

  “义公,这是刚刚送来的少主公书帛,你看看吧!”

  周瑜没有做过多的解释,拿着手上的书帛来到韩当面前递给对方。

  “哦,情况怎么样?”

  韩当一听孙权来信了,也没注意周瑜此时那难看的脸色,连忙接过书帛查看,顺嘴问了一句。

  然而从他接过书帛的那一刻,脸上急切的神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变得不可思议,直至最后肉眼可见的愤怒。

  “这~~~这秦煊是真该死啊,这种条件他是明摆着在刁难人。”

  “公瑾,依我看不如我们即刻发兵与秦煊拼个你死我活,就算不能将他们给救出来,也要撕下秦煊一块肉来。”

  韩当脾气暴躁,一看完书帛上的内容就吵着要和秦煊大战一场,丝毫不顾及他们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周瑜对于这几个老将的脾气也有相当的了解,面对韩当的怒气并没有过多理睬,只是静静地看着对方发泄。

  而自己在思索怎么办,他叫韩当过来可不是为了看他发火的。

  要不是手下没有合格的文官,他又何必去和这些脾气暴躁的老将商量呢?

  说白了都是手下无人可用啊。

  “发泄完了吗?”

  待韩当渐渐冷静下来之后,周瑜这才缓缓出声:

  “如今势比人强,我们和秦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本钱,至于你说的大战一场,更是愚蠢至极,难道你忘了文台主公以及伯符的嘱托吗?”

  “少主公和两位老将军可还在敌营,难不成你想让他们死吗?”

  “我~~~~”韩当顿时哑口无言,刚刚愤怒上头失去了理智。

  “那你的意思该不会是要答应秦煊的条件吧?”

  韩当随即瞪大双眼,满脸的不可思议。

  要知道汝南郡如今情况复杂,不仅有刘表大军,还有曹操大军,以他们目前的实力简直就是蚍蜉撼树。

  “我打算亲自去一趟庐江和秦煊面谈。”

  “叫你来是想嘱咐你坐镇寿春,加紧时间练兵,地盘还是要打的,但不会这么干!”

  周瑜幽幽地说道。

  他准备亲自去一趟庐江和秦煊谈判,以最大可能博得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孙权的来信中,他隐约感觉出秦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去庐江。

  “喏,公瑾放心,我一定加强防御,防备秦煊偷袭!”

  韩当立马拍着胸脯保证道,周瑜的意思不就是让他防备沛国的徐州军吗。

  “好,有义公将军坐镇,我就放心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瑜就带着数百铁骑冒着凛冽的刺骨寒风离开了寿春,直奔庐江。

  二十天后也就是十二月末次年一月初,周瑜等人经过漫长的跋涉回到了庐江这个他们曾经最熟悉的地方。

  南方的寒冬时节根本不适合长途出行,从寿春到庐江这点距离他们足足用了小半个月。

  看着远处皖县那熟悉的城门,周瑜百感交集,不到几月时光,再见已成外来客。

  “随我入城!”

  周瑜感慨完后大手一挥,百十号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进入皖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打了什么大胜仗似的。

  周瑜一众刚进城,秦煊就早早得到了消息,并命人在县衙备好了当地特色,宴请对方。

  这属实有种嘲讽拉满的意图。

  周瑜虽然是舒县人士,但皖县却是他的第二个家,当年孙策败亡后,他带着剩余兵士投靠袁术,驻兵庐江,将家人以及孙策遗孀统统迁至皖县。

  这才有了秦煊以此要挟对方的筹码。

  否则老实待在舒县哪儿有这么一出啊。ru2029

  u2029昨天去市里医院报道了

  u2029

  接下来一段时间更新会有波动,希望大家多多谅解,会尽力恢复正常更新的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