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打三婶-《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在那个宁静却又暗藏着传统观念冲突的小村庄里,

  人们的生活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因一些人的命运转折而悄然起了变化。

  上次卫国来给文霞她们办户口的时候,村里的氛围就有了一丝微妙的改变。

  那时,卫国也曾安排过几个人到县城上班,不过都是男孩子。

  在这个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家庭即便手头有点钱,

  也都优先安排男孩子去谋个好出路。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男孩子是家庭的顶梁柱,

  未来要撑起一片天,而女孩子迟早是要嫁人的。

  然而,卫国为村里做了不少实事,不仅帮了村里许多忙,

  还又安排了好几个人去县城里当工人。而且自从文霞认识了卫国以后,

  她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没有缺过粮食吃。

  这一切看在村里婶子大妈们的眼里,让她们心中对女儿的价值有了新的思考。

  她们不禁觉得,女儿要是嫁得好,说不定真的比男孩子上班还要强。

  在这样的氛围下,几个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三婶。

  三婶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她们是什么意思,

  但她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低下头,继续干着手里的活。

  过了一会儿,她瞧见自家男人从地里回来了,便匆匆忙忙地往家赶。

  三婶回到家后,和自家男人关起门来商量了一番。

  众人都不知道他们夫妻二人说了些什么,只看到三婶拿了一些东西,

  朝着文霞家走去。

  这边文霞刚到家,她的爸妈就从地里回来了。

  原来,在他们走到村口的时候,

  村里的消息灵通人士已经火速把文霞回来的事告诉了他们。

  文霞的妈妈见到女儿,关切地问道:

  “这不年不节的,怎么突然请假回来了?还拿这么多东西,是有什么事吗?”

  文霞刚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眼神躲闪,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当她看到身旁卫国鼓励的目光时,才略带羞涩地告诉自己的父母:

  “爸妈,我们昨天都已经结婚了,是我姑姑和姑父主持的。

  因为时间仓促,也没有通知你们,今天就是专门请假来告诉你们这件事呢。”

  文霞的爸妈看着眼前这个优秀的女婿,一时之间竟也说不出什么责备的话。

  毕竟,卫国不仅让女儿过上了好日子,而且看起来一表人才,做事也得体。

  这时,卫国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500块钱,恭敬地递到文霞爸妈手里,说道:

  “爸妈,你们养大文霞不容易,昨天也没有送来彩礼钱。

  这500块钱你们不要嫌弃少,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文霞的爸妈连忙推让,他们本就不是贪图钱财之人,

  只是觉得女儿突然结婚,心里还有些没缓过来。

  就在他们推让的时候,三婶走了进来。

  她一看到卫国又给文霞爸妈500块钱,眼睛都直了,

  心里那股羡慕嫉妒的情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她酸溜溜地对文霞爸妈说:

  “你们真是好福气,找了这么优秀的姑爷。”

  说话间,文霞的妈妈洗了一盘子苹果和水蜜桃端了上来。

  三婶看到这一盆新鲜的苹果和水蜜桃,顿时吃了一惊。

  要知道,这个季节能有苹果和水蜜桃可不容易,心里不由得感叹,

  这一家子人现在的生活水平真是太高了。她心里暗自盘算着,

  一定也要把自己的女儿找个好工作,然后再找个好女婿。

  想到这里,三婶便对文霞说:

  “文霞,你妹妹文宏今年也就17了,也到了找工作的年龄。

  上次卫国来换粮食的时候,我就想着给文宏也找一个工作,

  当时想着文宏是个女孩子,不值当家里花那么多钱给她找工作。

  现在我想通了,你就帮忙给她找一个工作吧。”

  文霞听了三婶的话,下意识地看了一下卫国。卫国沉吟了片刻,说道:

  “虽然找工作不容易,文宏是文霞的妹妹,我也不能不管。

  刚好我手里有个工作指标,是面粉厂的,花450块钱就可以了。”

  三婶一听这个工作指标是面粉厂的,脸色立马就变了。

  她的脸上露出嫌弃的神情,语气生硬地说道:

  “面粉厂这个工作,我是不会让文宏去的,要去也要像你一样到公安局去。”

  说着,她有点恼怒地看着卫国,心里恼恨卫国不尽心尽力安排她的女儿。

  卫国看到这种情况,也不惯着三婶,毫不客气地说道:

  “突然想起来了,面粉厂的这个指标已经卖了。眼下还没有工作指标,

  文宏的事就先放一放,什么时候有指标了我再来通知你。”

  三婶听了卫国的话,顿时涨红了脸,恼羞成怒。

  她用手指着文霞,大声骂道:

  “你这吃里爬外,胳膊肘向外拐的蠢货,

  给你自己安排了那么好的工作,轮到你自己妹妹竟然能让她去面粉厂。

  如果不行的话,你就把你的工作让给文宏,让文宏去公安局上班。”

  卫国听了三婶的这番话,怒不可遏。

  他觉得三婶实在是无理取闹,不可理喻。他抬手就给了文霞三婶一个响亮的耳刮子。

  三婶的脸,立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肿了起来。

  三婶可是村里有名的难缠头,平日里就爱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

  怎么会吃这亏?她猛地跳了起来,伸手就朝着卫国的脸抓去,

  嘴里还恶狠狠地说道:

  “你们买卖工作名额,我要到县里去告你们。让你们去坐牢,让你们去吃花生米。”

  一时间,屋子里乱成了一团。

  文霞吓得脸色苍白,她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

  文霞的爸妈也赶紧过来拉架,试图平息这场风波。

  卫国心里清楚,自己虽然有工作指标,但都是通过正规渠道,并没有做违法的事。

  他强忍着怒气,对三婶说:

  “三婶,你不要无理取闹。

  工作指标都是按照规定来的,我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

  你要是再这样胡搅蛮缠,可别怪我不客气。”

  三婶哪里肯听,她依旧不依不饶,嘴里骂骂咧咧地说个不停。

  文霞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心里既委屈又无奈。

  她知道三婶是为了妹妹好,但三婶的做法实在是太过分了。

  这场风波在村里迅速传开了,村民们对此议论纷纷。

  有的人觉得三婶太过分,不应该这样无理取闹;

  也有的人觉得卫国不该动手打人,应该好好和三婶讲道理。

  而文霞和卫国,在这场风波之后,心里也都有了一些阴影。

  他们原本以为结婚是一件幸福的事,却没想到因为工作的事情闹出了这么大的矛盾。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里的生活看似又恢复了平静,

  但文霞和三婶家的关系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三婶依旧对卫国和文霞心怀怨恨,而文霞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三婶和妹妹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