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卸岭力士vs南派-《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杨涟赶忙从地上捡起金印,来到郭允厚面前,说道:“郭老大人,这看着怎么像个官印呢?”

  郭允厚接过来端详了半天,疑惑地说:“大明的官印老夫都清楚,可不是这种样式啊。”

  这时,一旁的向风开口道:“郭老大人,有没有一种可能,对面就是那个糊涂县令亲自带人在挖,根本没请百姓,他们想把朝廷下发的钱粮和土地全部据为己有。”

  杨涟闻言,点了点头。郭允厚也说道:“搞不好这就是对面那糊涂县令的私印,好家伙,居然是黄金做的。

  怪不得要自己带人来挖,原来这糊涂县令看着不声不响,没曾想还会钻朝廷律法的空子。”

  杨涟震惊地说:“怪不得他们没有当地官府的公文,闹了半天,是官府带头挖的,公文发不发都没关系了。”

  就在这时,石墙后的吴老三喊道:“对面的兄弟,怎么样?

  资质够不够?”

  杨涟、郭允厚等人闻言,全都目瞪口呆。

  随后,杨涟咬了咬牙,说道:“够了够了!”

  吴老三笑着说:“既然如此,那这宝贝你们就留着,当个见面礼。”

  年轻人一听,直接从地上坐起来,说道:“三叔,您不是说这金印要给我的吗?

  怎么就这么送出去了?”

  看着自家侄子激动的样子,吴老三笑着说:“大侄子,你急什么急,三叔好东西多着呢,将来都给你。”

  年轻人这才作罢,笑着说道:“多谢三叔。”

  郭允厚赶忙把金印揣进怀里,笑着说:“没想到这糊涂县令还挺大方。”

  这时,杨涟、向风几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郭允厚。

  郭允厚见状,笑着说:“你们这是干嘛?

  看着老夫,老夫不过是代为保管,功劳都给大家记着呢,老夫绝对不会独吞的。”

  闻言,十几名观山太保和两名锦衣卫赶忙说道:“多谢郭老大人。”

  这时,杨涟再次爬到洞口,喊道:“这么贵重的宝贝,说给就给了,你是不是上边有人呀?”

  郭允厚心中暗呼:“我靠,这杨大人够狠啊,想把这个糊涂县令的后台给挖出来。”

  南派老三闻言,笑着说:“干我们这行,上边必须有人呀。

  有一回挖塌了,就是上边的人把我们救出去的。”

  郭允厚目瞪口呆地说:“好家伙,敢情这糊涂县令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还是个惯犯,居然还把挖塌过。”

  杨涟再次开口喊道:“你们这也太离谱了吧!

  怎么还能挖塌呢?”

  南派老三笑着说:“我们之前在南方挖水洞子,那可不就容易塌嘛,都是家常便饭,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杨涟对郭允厚说:“好家伙,敢情他们之前是在打井啊,每次都要挖到见水才罢休。”

  郭允厚若有所思地说:“怪不得他们挖的和咱们这边对不上,原来他们之前一直干的是打井的活计。

  这县令还真是个糊涂蛋,清修河道和打井能一样吗?”

  杨涟再次开口喊道:“你们这也太儿戏了吧?

  要是挖塌了死人怎么办?”

  南派老三笑着说:“死人很正常呀,每次都得有死人,没死人的话,我们还不干呢。”

  杨涟听完整个人当场愣住了。

  就在这时,郭允厚一脸凝重地说:“敢情这县令还黑吃黑,要是打井挖塌了,那些死在下边工人的工钱肯定就被他给贪了。”

  向风闻言,点了点头。

  杨涟满脸震惊地说:“郭老大人,他们这也太狠了呀!”

  郭允厚没好气地说:“这哪是狠,这简直是丧心病狂了。”

  杨涟再次爬到洞口,喊道:“对面的,你们多少人呀?”

  南派老三笑着说:“我们三个人,对面的兄弟,你们有多少人呀?”

  杨涟思索了片刻后,说道:“我们这会儿下边和上边加起来一共有八十人,要是平时的话,至少得有几千人。”

  南派老三闻言,当场差点晕倒,满脸不敢置信地对刚子和侄子说:“妈呀,咱们这是碰上卸岭力士了吧,四大门派之中,也只有他们这一派一次会动用几千人挖古墓。”

  郭允厚也大惊失色,说道:“老夫看这糊涂蛋县令的背景不简单呀,三个人就想把这么大的工程给干下来,这简直是疯了。”

  这时,一旁的向风满脸震惊地说:“郭老大人,三个人能干这活吗?”

  郭允厚一脸无奈地说:“这肯定是这糊涂县令为了独占所有的钱粮和土地,才丧心病狂只派三个人来挖。

  不过这种事之前也不是没有过。”

  杨涟满脸不敢置信地说:“郭老大人,您可别开玩笑了,三个人干这种工程,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呢?”

  郭允厚叹息一声,说道:“三个人还算有良心的了。

  万历三年,山东曹州府有个人,一个人承担起加固河堤的活儿。”

  向风笑着说:“郭老大人,您又打趣了,一个人怎么加固河堤啊?”

  郭允厚又叹口气,说道:“刚开始干的时候,他儿子才刚出生。”

  向风笑着问:“那他儿子现在在干嘛呢?”

  郭允厚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他儿子现在正跟你说话呢!”

  向风目瞪口呆,满脸不敢置信,就连一旁的杨涟也不禁肃然起敬。

  就在这时,郭允厚忽然泪流满面,哽咽着说:“老夫想我爹了,他真是个苦命的人呐!

  这么说来,对面这三个人还真是挺能吃苦的。”

  向风见状,赶忙上前好言安慰。

  就在这时,石墙后的吴老三开口喊道:“对面的兄弟,你们干了多长时间呀?

  要不咱们今后一起合作?”

  杨涟赶忙回应道:“我们已经挖了两个多月了。”

  吴老三哈哈大笑起来,说道:“那你们这效率可不怎么样啊,我们三个人只挖了半个月就到这儿了。”

  杨涟没好气地说:“你们这挖了跟没挖有什么区别?”

  吴老三笑着说:“我们这挖完之后,神不知鬼不觉,可不像你们,挖完之后,连路边的狗都知道。

  不是我说你们,你们这么多人,每次搞得声势浩大,也忒不讲究了。

  周边这么多人,你们就这么大张旗鼓地干,也不怕吵到周边百姓。”

  向风满脸不敢置信地说:“这也太专业了吧!

  虽然被那糊涂县令层层转包,最后只剩三个人,但人家还能考虑到周边百姓,看来咱们以后也得注意了。”

  郭允厚一脸正色地点点头,说道:“稍后老夫便下发公文,施工期间不得惊扰百姓。”

  杨涟再次扯着嗓子喊道:“对面的还挺讲究,那今后咱们一起干吧,反正你们也就三个人。”

  南派老三冷哼一声,说道:“居然还敢嫌我们人少,我们可不是你们这种卸岭力士能比的。

  对面的兄弟,你们这几千号人平时都怎么干活的?

  不可能几千号人到处跑吧,那动静也太大了。”

  杨涟说道:“我们直接让当地官府帮忙征调民夫,不用带着几千人到处跑,毕竟我们这工程还得干好几年呢。”

  刚子听到后,看着吴老三满脸震惊地说:“三爷,他们居然还能征调民夫!”

  吴老三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说道:“这卸岭力士的势力也太大了,居然能让当地官府帮忙征调民夫,这背后得有多大的靠山呐!”

  这时,年轻人赶忙开口说:“三叔,说了这么多废话,您赶紧问问这活干下来能挣多少钱?”

  吴老三点点头,随后开口问道:“对面的兄弟啊,你们这工程得有多大呀,还得干好几年?”

  杨涟喊道:“也没多大,就是把整个河南境内都干一遍。”

  吴老三闻言,当即瘫倒在地,说道:“背景通天,背景通天呐!

  那不知道这个活干下来有多少银子?”

  杨涟思考片刻后说:“也没多少,八百万两。”

  吴老三当场昏死过去,刚子赶忙上前掐人中,将他唤醒,说道:“三爷,对面的说这个活干下来有八百万两。”

  吴老三满脸不敢置信地说:“这是要挖哪位帝王的墓啊?

  我吴家倒了三代斗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这时,吴老三的侄子开口说:“三叔,他们该不会是准备挖秦始皇陵了吧?”

  吴老三没好气地说:“你小子犯什么浑呢?

  秦始皇陵在陕西呢,这是河南,挖什么秦始皇陵。”

  就在这时,杨涟开口说:“不过你们也别着急,过几年我们把活干完之后,整个河南境内乃至大明境内的百姓都会知道,你们也可以再来看看。”

  刚子说:“三爷,他们还让我们过几年来看看。”

  吴老三浑身颤抖地说:“这伙人不光背景通天,看看人家这格局,还要搞得天下皆知,这是要扬名立万呀?”

  刚子说:“三爷,那咱们怎么办?

  要不要跟着他们干?”

  吴老三赶忙点头,说道:“对面背景如何咱们先不管,光这通天的背景,咱们就得跟着他们干。”

  随后赶忙开口道:“对面的兄弟,那咱们就说好了,这个活我们就跟着你们干了。”

  杨涟笑着说:“好呀,那咱们面谈吧,毕竟我们可不会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