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草原相迎-《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朱昭熙的车驾刚驶入虞元国都城外围,远处草原上就腾起一阵烟尘。护卫队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十几匹快马已经奔到近前,为首的正是朱见沽。他翻身下马,动作看着还有些生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特意提前赶来迎接的。

  “嘎扎尔汗!” 朱见沽躬身行礼,这动作比上次见面时郑重了不少。他身后的蒙古贵族们也纷纷勒住马,齐声高呼 “嘎扎尔汗”,声音在草原上飘出去很远。

  朱昭熙掀开车帘下了车,目光扫过面前的众人,随后开口:“不必多礼。” 说完,她的视线落在了不远处的羊群上,问道:“今年的草势不错?”

  “托您的福,春雨足,牧草比去年长的还高。” 朱见沽直起身,语气里带着自然的恭敬,顿了顿又补充道:“只是部落里还有些老人念叨,说您要是早点来,就能赶上开镰祭了。”

  这话让周围的贵族们都笑了起来。朱昭熙这才想起,蒙古人有在秋收前祭祀草原神灵的习俗,往年都是由部落首领主持,今年他们显然是盼着自己这个 “嘎扎尔汗” 来主祭。她没接这话茬,而是走向旁边拴着的一匹黑马。

  “这是阿古拉家的‘踏雪’,跑起来比风还快。” 朱见沽连忙跟过来介绍,“知道您要来,特意牵来给您骑的。”

  朱昭熙接过缰绳,翻身上马的动作一气呵成。马背上的颠簸感传来,她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确实有太久没在草原上骑马了。

  国内外的政务、劳动国际的琐事,让她早就习惯了坐马车和在办公桌前处理事务,此刻掌心触到马鬃的粗糙质感,倒生出几分久违的自在。

  “走,去看看牧场。” 朱昭熙双腿轻轻一夹马腹,黑马便迈着轻快的步子向前跑去。朱见沽和贵族们连忙跟上,马蹄声在草原上敲出整齐的节奏,一路朝着牧场的方向去了。

  沿途的牧场上,不少牧民正忙着剪羊毛。有人抬头时看到了朱昭熙的身影,当即停下手里的活,远远地挥手呼喊 “嘎扎尔汗”,声音里满是真切的欢喜。

  还有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看到朱昭熙后,直接追着马跑了几步,手里举着一块刚烤好的奶饼,非要塞到朱昭熙手里。

  “慢点跑,别摔着。” 朱昭熙勒住马,弯腰接过奶饼,咬了一口。奶香混着麦香在嘴里散开,味道很实在。小姑娘咯咯地笑出声,跑回母亲身边时,还不忘回头多看了她两眼。

  等小姑娘跑远,朱见沽也跟了上来,语气里带着感慨:“这些年,牧民们的日子确实好了。” 他话锋一转,又说道:“但有些老规矩,还是没变。”

  朱昭熙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之前修路时遇到阻力,就是因为部落里的议事制度。遇到大事,还是要由长老们坐在一起商议,年轻一辈的意见很难被采纳,即便有些想法更贴合当下的情况,也很难被重视。

  两人骑着马继续往前走,沿途能看到不少牧民在忙碌。有的在整理剪下来的羊毛,把羊毛归拢到一起,装到布袋里;有的在给羊喂水,看着羊群在草地上慢悠悠地吃草;还有的在修补牧场周围的围栏,确保围栏没有破损,防止羊群跑出去。

  路过一个牧民的帐篷时,帐篷门口坐着一位老人,手里拿着羊毛在捻线。老人看到朱昭熙,停下手里的活,笑着打招呼:“嘎扎尔汗,您这终于到这边来看我们了。”

  “老人家身体还好?” 朱昭熙勒住马,笑着回应。

  “好着呢,能吃能睡。” 老人笑着点头,又说道:“今年的羊毛收成好,等过些日子,就能给家里人做新的羊毛毡了。”

  朱昭熙应着,又和老人聊了几句家常,才继续往前。朱见沽在一旁说道:“像这样的老人,部落里还有不少。他们一辈子都在草原上生活,习惯了老法子,对于新的东西,接受起来总是慢一些。”

  朱昭熙嗯了一声,没说话。她知道,要改变老人们的想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之前修路的时候,就是因为长老们觉得修路会破坏草原的风水,一直不同意,后来还是她亲自去和长老们沟通,讲清楚修路对牧民们的好处,比如以后运输羊毛、购买生活用品会更方便,长老们才勉强同意。

  两人骑着马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来到了一片更大的牧场。这里的羊群更多,还有几群牛在远处吃草。几个年轻的牧民正在搭建新的帐篷,看到朱昭熙过来,都停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

  “嘎扎尔汗,您来了!” 一个年轻的牧民开口,语气里满是兴奋,“我们正打算搭建新的帐篷,以后放牧的时候,就能住得更舒服些了。”

  “做得不错。” 朱昭熙点头,又问道:“搭建帐篷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倒是没有太大的困难,就是之前担心长老们不同意。” 另一个年轻牧民说道,“毕竟以前的帐篷都是按照老样子搭的,我们想改改样式,让帐篷更宽敞些,还怕长老们不答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来呢?” 朱昭熙追问。

  “后来我们找了族长,族长又去和长老们沟通,说我们改样式只是为了住得更舒服,不影响其他的,长老们才同意了。” 年轻牧民回答道。

  朱见沽在一旁补充:“其实年轻人们有不少好想法,就是没机会说出来。每次议事,都是长老们在说,年轻人只能在旁边听着,就算有不同的意见,也很少有人敢提。”

  朱昭熙看了看周围的年轻牧民,他们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待,眼里有光。她开口说道:“以后议事的时候,让年轻人们也多说说自己的想法。草原要发展,不能只靠老法子,还得有新的思路。”

  朱见沽连忙点头:“您说得对,我回去就和族长说,以后议事的时候,让年轻人们也参与进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两人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牧民骑着马快速奔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

  “族长!” 牧民跑到近前,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道。

  “怎么了?慢慢说。” 朱昭熙见此安抚道,主动接过了不知道的哪位族长的工作。

  “东边的牧场,有几头牛羊突然病倒了,现在已经倒了好几头,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牧民着急地说道。

  朱昭熙也是热情的帮忙解决问题“带我过去看看。”

  说完,她双腿一夹马腹,黑马立刻朝着东边牧场的方向跑去。朱见沽和其他贵族、牧民也连忙跟上,一行人快马加鞭,朝着东边赶去。

  路上,朱见沽问道:“会不会是得了什么瘟疫?要是传开,麻烦就大了。”

  “现在还不好说,得先去看看情况。” 朱昭熙回答道。之前在虞国刚刚建国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可不少,她亲手处理过的类似的事情就有很多,自然知道牛羊生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容易传染,到时候会给牧民们带来很大的损失。

  约莫一刻钟后,一行人赶到了东边的牧场。远远地就看到几个牧民围着几头倒下的牛羊,脸上满是焦急。朱昭熙翻身下马,快步走了过去。

  地上躺着三头牛和两头羊,都已经没了气息。她蹲下身,仔细查看牛羊的尸体,又摸了摸牛羊的皮毛,随后站起身说道:“看这样子,不像是瘟疫。可能是吃了什么有毒的草,或者是误食了其他东西。”

  周围的牧民们听到这话,稍微松了口气。一个牧民说道:“昨天我们还在这附近放牧,没看到有什么有毒的草啊。”

  “可能是最近才长出来的,也有可能是牛羊跑到了我们没注意到的地方。” 朱昭熙说道,“这样,你们先把这些病死的牛羊处理掉,埋得深一些,避免其他动物误食。然后派几个人在牧场周围查看一下,看看有没有有毒的植物,要是有的话,及时清理掉。

  另外,再留意一下其他的牛羊,要是发现有不对劲的,赶紧告诉我。”

  喜欢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