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追忆往昔-《冰火义》

  屋内一片静谧……

  周逸涵凝视着周晓钟,又一次审慎地思考起来:

  如今自己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

  况且……当年老家伙还在世时。

  每次相聚,都只是谈论诗画和人生百态。

  自己从未涉足过朝堂之事,贸然进入似乎不太合适。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机智可爱,忠厚老实。

  他能夺得头名状元,足见其学识渊博。

  此外……他虽身为吏部侍郎,却因出身寒门而未受重用。

  他与自己,都姓“周”。

  倘若认他为子……让他为皇上效力。

  若他应允,且忠心于皇上。

  赐予他世子之位……也未尝不可。

  待自己百年之后,让他承袭王位……似乎也并无不妥之处。

  周逸涵犹豫了一下,轻声问道:

  “周晓钟……你家中……是否还有其他亲人?”

  周晓钟的脸上闪过一丝苦楚,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答道:

  “没有了!”

  “王爷!……晚生的家人……皆已离我而去!”

  周逸涵的眼神渐渐迷离,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之中。

  他缓缓而悠然地说道:

  “老夫曾经也是个孤独的人,无依无靠。”

  “自幼便四处漂泊,云游四海。”

  “常常在庙宇,或道观中,寻求片刻的安宁。”

  “那时候的我,真可谓是无家可归啊!”

  周逸涵微微眯起双眸,继续回忆着:

  “老夫热爱作画,尤其喜欢在宁静的寺院中,对着那山水挥毫泼墨。”

  “先帝微服私访,偶然间来到寺院游逛,与老夫不期而遇。”

  “我们相谈甚欢,仿佛早已相识,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他自称是京城的富商,热情地邀请老夫去他府上做客。”

  “老夫孤身漂泊,难得遇到如此关心自己的人。”

  “更何况他盛情难却,老夫又怎能拒绝呢?”

  “于是,老夫欣然应允,与他一同,来到了商丘。”

  “来到商丘后,老夫才知晓他的真实身份。”

  “他向老夫赔罪,说在异地,不敢轻易暴露身份。”

  “对此,老夫自然能够理解。”

  “谁能料到……他这老家伙……竟然直接给老夫封王。”

  “而且还赏赐了,这座宏伟的王府。”

  “更让人惊喜的是,他还悄悄在城外修建了一座静思院。”

  “闲暇之余,邀老夫同去小住几日。”

  周逸涵不禁慨叹:

  “时光如梭,那老家伙竟已离世十余载!”

  “岁月悠悠,令老夫忘却了……年复一年的光阴流转。”

  “转瞬间,老夫的须发皆已苍白!”

  “然如今皇上执掌朝政,孤掌难鸣。”

  “晓钟啊!……你且说说,老夫这九旬之人……该如何助皇上渡过难关?”

  “若老夫不施以援手,这天底下,还有谁能帮他?”

  “晓钟,老夫恳请你,作为老夫助力皇上之人……你可愿意?”

  周晓钟尚未答话……

  周逸涵便急切地抬手示意:

  “你莫要急于回答!”

  “此事关乎生死,你务必深思熟虑后……再作答复!”

  周晓钟站起身来,一脸诚挚,躬身施礼一拜道:

  “王爷,此事晚生,早已深思熟虑。”

  “自晚生坐上吏部侍郎之位,便想到了解决困境之法。”

  “那便是起用寒门学子与官员,以此拉起一股势力,与马雉邦及其党羽相抗衡。”

  “只是……”

  周逸涵满脸疑惑,追问道:

  “只是什么?”

  周晓钟忧心忡忡,叹息道:

  “晚生出身贫苦,即便踏入官场,也难获重视。”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

  “况且朝堂之上,马雉邦的眼线遍布。”

  “晚生若轻举妄动,恐怕尚未有所作为,便会被马雉邦察觉,进而惨遭毒手!”

  周晓钟一脸决然:

  “晚生不惧生死,唯惧死得不明不白,就如战王那般!”

  周逸涵沉默片刻,迟疑地说:

  “若是……你能成为老夫的儿子……便可去与太子和马雉邦假意结交。”

  他的眼神闪烁着一丝狡黠:

  “成为敌人的朋友,要铲除敌人,想必就没那么困难了吧?”

  周晓钟惊愕地,望着周逸涵。

  难以置信,他竟然真的,有收儿子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