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大军压境-《冰火义》

  丘初春依然跪在地上,满脸懊悔与愧疚,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

  他双手颤抖着捧着魂灵剑,跪着挪动双膝,每一步都显得无比艰难,终于来到了墨君毅面前。

  丘初春的神情异常庄重,他凝视着墨君毅,声音中带着恳切与哀求:

  “帝君!……小神修为低微,实在无法为这魂灵剑,找到一个妥善的安置之所。”

  “恳求帝君,念在魔神的情分上,收留此剑。”

  “切莫让它,再次落入恶人之手!”

  墨君毅的脸色愈发凝重,他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魂灵剑。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树神,快快起身吧!”

  丘初春拱手道谢:

  “谢帝君!”

  他的额头重重地撞击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磕了三个响头。

  额头瞬间红肿起来,淤青和血迹清晰可见。

  随后……

  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却始终不舍地停留在,墨君毅手中的魂灵剑上,那是一种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墨君毅郑重地说道:

  “树神放心,我定会将此剑妥善珍藏。”

  “待到魔神归来之日,此剑……我必将完璧归赵。”

  丘初春躬身行礼,深深地鞠了一躬:

  “多谢帝君!”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大理皇宫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如青松般笔直地立在其中,气氛肃穆而庄重。

  乌昌烨面沉似水,眼神平静地缓缓扫过每一个人,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历经科考,终于遴选出了一批贤才,填补了已逝大臣的空缺。

  此刻的大殿上,青年官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朝气蓬勃,一扫先前的沉闷之气。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祸兮福之所倚吧!……

  文武百官,依循礼制,行跪拜大礼,齐声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经过一番精心修整,新的宫女、太监、御林军如潮水般逐渐充实。

  原本略显冷清的宫殿,顿时热闹了起来。

  宫门口,一匹快马如疾风般疾驰而来,马上的兵卒手持令旗,一路大声呼喊:

  “八百里加急,边关告急,蜀国大军压境!”

  御林军迅速让出道路,宫女和太监,也纷纷闪开中央的通道,让兵卒得以直接纵马飞奔至大殿门口。

  兵卒飞身下马,如一阵旋风般冲进大殿,跪伏在地,急切地喊道:

  “启奏皇上,蜀国大军压境,边关告急,请皇上速速派兵支援。”

  乌昌烨面色凝重,如泰山般沉稳。

  他凝视着兵卒,目光如炬,追问道:

  “蜀国军队,来了多少人马?”

  “何人领军?”

  “具体状况如何?”

  兵卒拱手回话,声音清晰而洪亮:

  “回皇上,蜀国的康王、洛王、宁王,各率两万兵马,分别朝我南诏的朱提郡、蒗蕖州、威楚,三座城池急速扑来。”

  “他们行军速度极快,犹如雷霆万钧,请皇上早做决断。”

  乌昌烨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好!”

  “你且先下去,好生歇息!”

  兵卒拱手回应,声音坚定:

  “遵命!”

  兵卒起身离去……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大臣们皆面色如霜,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苦苦思索着,应对眼前难题的良策。

  乌昌烨眉头紧蹙,一番深思熟虑后。

  他那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沉声问道:

  “诸位爱卿,可有妙计?”

  新任丞相挺身而出,拱手作揖,朗声道:

  “陛下,据微臣对蜀国的了解,此次蜀国皇帝派三位王爷率兵攻打南诏,实乃一箭双雕之举。”

  “蜀国向来内乱频仍,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彼此之间剑拔弩张,势如水火。”

  “蜀国皇帝,派三位王爷攻打南诏,这看似一场军事行动,实则包藏着深意。”

  “他希望借此磨砺他们,化解积怨,让他们明白同心协力方能建功立业。”

  “可问题是,积怨已深的兄弟,想要冰释前嫌……谈何容易!”

  “更别说,让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建功立业了!”

  “这皇帝的算盘,恐怕没那么好打。”

  “故而,微臣以为,这三路兵马其实并不可怕。”

  “我们只需挑选其中一路,以出其不意之策,将其一举歼灭。”

  “如此一来,其余两路自然会闻风丧胆。”

  满朝文武纷纷点头,对丞相的见解表示赞同。

  乌昌烨微微颔首,道:

  “丞相所言甚是!”

  “不过,如何能出其不意地歼灭一方兵马,还需从长计议。”

  “此外,寡人认为,若能不费一兵一卒便赢得此仗,或许才是上策。”

  众人皆面面相觑,满脸狐疑,心中暗自思忖,不动用兵马,又怎能取胜。

  乌昌烨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道:

  “寡人早有眼线在蜀国活动,据寡人所知,正如丞相所言,蜀国皇室子弟,内斗不止。”

  “既然他们三位王爷,各自率兵前来。”

  “我们不妨给他们制造混乱,让他们自相残杀,我们便可坐收渔利,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