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这个挂靠的事情就是朱宏带队去和马绍尔官方谈的合作。
为此,夏岛需每年支付给马绍尔500万美金。
鸡蛋不能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为了分散风险,最近,朱宏又去找了附近的图哇鲁岛国总统。
对方答应了夏岛方面挂靠的请求,条件同样是每年需要支付一笔430万美金的费用。
图哇鲁,作为世界上陆地面积海拔最低的群岛国家,此时正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为了解决岛上自己和国民以后的生存问题,他和袋鼠国签署了协议,以后会带着全体国民去袋鼠国生活,实现全国“移民”。
但这项“移民”计划需要大量的金钱,所以面对朱宏这次送钱上门的机会,总统先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夏岛方面的合作。
反正只需要签个字,盖个章,就能获得大笔的财富,谁不愿意呢。
当王铭洋的飞机降落在夏岛机场的时候,地面上早已有一帮人在整齐列队,准备载歌载舞迎接他的归来。
这是夏岛部落民众的保留节目了。有关于部落习俗利益的事情,都由特洛卡专门负责。
看到自己儿子如此得到民众的爱戴,并且和他们打成一片,王父王母感到非常的欣慰。
打完招呼,王铭洋照例发表一个简短的讲话,感谢大家的迎接,末了还宣布晚上举办宴会。
在一边高呼声中,特洛卡安排族民有序退去,开始准备当晚的宴会。
晚上,初来夏岛的王父王母和外公外婆舅舅舅妈感受到了这里的民俗风情,玩得非常的开心。
二舅和二舅妈见到自己儿子,发现他变黑了不少。
在聊天的过程中,两老旁敲侧击的想打探儿媳妇的事情,都被做儿子的给应付过去了,谈得更多的反而是工作上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王铭洋陪家人吃过早餐,就忙工作去了。
离开夏岛好些日子,他需要去各处走走看看,这比通过汇报文件和电话直观得多。
李美华则在带着娃陪同父母和外公等人游览参观夏岛,身边跟着阿古丽这个助理。
骑着智能交通车,王铭洋沿着环岛路兜了一圈。回来的路上遇见表弟梁立宗。
他被王铭洋叫来夏岛搞农业种养有不少时间了。
“阿宗,我刚才从海边的种植区经过,看见田里已经长满东西,看着好像是水稻?你们搞的项目成功了?”
王铭洋的话里充满欣喜,这么久了,岛上的农作物种植终于取得明显进展。
如果水稻的生长问题能够解决,夏岛的粮食安全又多了一层保障。
“就是水稻。以中间的水泥矮墙为界,靠海的那面是咸水水稻,里面是一般的淡水水稻。”
“哦,这咸淡水稻是什么东西?没听说过吖。”
“这是国内袁神农教授正在研究的新品种,还在实验阶段,没有正式推广。”
“那你怎么拿到这些种子的?”
“我大学老师跟袁神农教授的团队在工作上有过接触,表哥你当时说要在岛上种水稻,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所以就试着请他帮忙弄来一些种子,以科研的名义。
对了,我老师说他下周会带几个学弟学妹过来,查看这咸水稻的生长情况。”
“这是好事啊。到时候有什么需要安排的你就找阿古丽,她会给你安排好的。对了,晚上在我家搞烧烤,你记得过来。大家有段时间没坐一块了。”
王铭洋想着自己刚回夏岛,跟大家几个月没聚,应该叫大伙过来聚聚聊聊天吹吹水。
“知道了,表哥。”
晚上,二十多号人聚在王铭洋的别墅院子搞烧烤,都是现在夏岛管理处和实验室的核心成员。
这些人,除了跟着王铭洋一起创业的伙伴,还有几个是入籍夏族的早期成员,看他们的忠心和能力都不错,王铭洋将他们提拔为管理处的核心成员,协助对入籍部落民众进行管理。
“嗯,这烤金针菇不错,大家尝尝。”王铭泽吃了一口锡纸上烫好的金针菇,赞了一句。
今晚吃的金针菇大有来头,它是梁立宗来到夏岛后在岸边坐底的货轮上培植的第一批收获,意义重大。
今晚的烧烤,有好几样食材都是岛上自己培育出来的。经过最初的尝试,梁立宗负责的种养团队已经充分了解从国内移植到这里的农作物的习性。
原来用于旧轮船冲滩坐底的滩涂,剩下两艘旧货轮没被拆解,被留下当种养实验基地。
从这里得到的经验,将被用于发展岛上的立体农业,以实现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积种养出更多的食物。
被改造过的废旧轮船,抽空处理掉燃油和润滑油以及各种有害的化学合成物后,上层甲板铺满一层四五十厘米厚的土。
土层已经种上一些可遮阳的藤蔓跟杂草小树之类的,然后放养了不少鸡仔。
下面的船舱,经过改造后拿来培育蘑菇豆芽和不需要太多阳光照射的可无土栽培蔬菜。
一排排放置整齐的透明器皿,装上配制好的营养液,那些长得郁郁葱葱的绿色蔬菜,让人看着就感到欣喜。
梁立宗和他的学长学弟学妹们,用自己的能力让夏岛的民众吃上了新鲜的蔬菜。
“嗯,不错,好久没像现在这样敞开吃蔬菜了,爽!”黄有金一口干掉烤好的白菜,满足的笑着说道。
“来,为我们以后的蔬菜自由干杯!”
“干杯,为了越来越好的夏岛!”
刚开始来夏岛时,王铭洋等人吃的蔬菜全部是从几百公里外的图鲁瓦或者门所罗群岛运过来的,供应完全没有问题。
但随着夏岛的人口越来越多,蔬菜消耗量越来越大,供应就有点供不上了。
当时,为了弥补不足,除了海带之外,还有几种可食用的海野菜开始出现在夏岛居民的餐桌上。
“阿亮,在这里还习惯不?”王铭洋问坐在自己对面位置上的陈亮。
随着夏岛跟其他地方往来的船只增多,夏岛组建了自己的船运公司,需要信得过的人员看着,所以王铭洋把陈亮叫了过来担任副总经理。
为此,夏岛需每年支付给马绍尔500万美金。
鸡蛋不能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为了分散风险,最近,朱宏又去找了附近的图哇鲁岛国总统。
对方答应了夏岛方面挂靠的请求,条件同样是每年需要支付一笔430万美金的费用。
图哇鲁,作为世界上陆地面积海拔最低的群岛国家,此时正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为了解决岛上自己和国民以后的生存问题,他和袋鼠国签署了协议,以后会带着全体国民去袋鼠国生活,实现全国“移民”。
但这项“移民”计划需要大量的金钱,所以面对朱宏这次送钱上门的机会,总统先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夏岛方面的合作。
反正只需要签个字,盖个章,就能获得大笔的财富,谁不愿意呢。
当王铭洋的飞机降落在夏岛机场的时候,地面上早已有一帮人在整齐列队,准备载歌载舞迎接他的归来。
这是夏岛部落民众的保留节目了。有关于部落习俗利益的事情,都由特洛卡专门负责。
看到自己儿子如此得到民众的爱戴,并且和他们打成一片,王父王母感到非常的欣慰。
打完招呼,王铭洋照例发表一个简短的讲话,感谢大家的迎接,末了还宣布晚上举办宴会。
在一边高呼声中,特洛卡安排族民有序退去,开始准备当晚的宴会。
晚上,初来夏岛的王父王母和外公外婆舅舅舅妈感受到了这里的民俗风情,玩得非常的开心。
二舅和二舅妈见到自己儿子,发现他变黑了不少。
在聊天的过程中,两老旁敲侧击的想打探儿媳妇的事情,都被做儿子的给应付过去了,谈得更多的反而是工作上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王铭洋陪家人吃过早餐,就忙工作去了。
离开夏岛好些日子,他需要去各处走走看看,这比通过汇报文件和电话直观得多。
李美华则在带着娃陪同父母和外公等人游览参观夏岛,身边跟着阿古丽这个助理。
骑着智能交通车,王铭洋沿着环岛路兜了一圈。回来的路上遇见表弟梁立宗。
他被王铭洋叫来夏岛搞农业种养有不少时间了。
“阿宗,我刚才从海边的种植区经过,看见田里已经长满东西,看着好像是水稻?你们搞的项目成功了?”
王铭洋的话里充满欣喜,这么久了,岛上的农作物种植终于取得明显进展。
如果水稻的生长问题能够解决,夏岛的粮食安全又多了一层保障。
“就是水稻。以中间的水泥矮墙为界,靠海的那面是咸水水稻,里面是一般的淡水水稻。”
“哦,这咸淡水稻是什么东西?没听说过吖。”
“这是国内袁神农教授正在研究的新品种,还在实验阶段,没有正式推广。”
“那你怎么拿到这些种子的?”
“我大学老师跟袁神农教授的团队在工作上有过接触,表哥你当时说要在岛上种水稻,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所以就试着请他帮忙弄来一些种子,以科研的名义。
对了,我老师说他下周会带几个学弟学妹过来,查看这咸水稻的生长情况。”
“这是好事啊。到时候有什么需要安排的你就找阿古丽,她会给你安排好的。对了,晚上在我家搞烧烤,你记得过来。大家有段时间没坐一块了。”
王铭洋想着自己刚回夏岛,跟大家几个月没聚,应该叫大伙过来聚聚聊聊天吹吹水。
“知道了,表哥。”
晚上,二十多号人聚在王铭洋的别墅院子搞烧烤,都是现在夏岛管理处和实验室的核心成员。
这些人,除了跟着王铭洋一起创业的伙伴,还有几个是入籍夏族的早期成员,看他们的忠心和能力都不错,王铭洋将他们提拔为管理处的核心成员,协助对入籍部落民众进行管理。
“嗯,这烤金针菇不错,大家尝尝。”王铭泽吃了一口锡纸上烫好的金针菇,赞了一句。
今晚吃的金针菇大有来头,它是梁立宗来到夏岛后在岸边坐底的货轮上培植的第一批收获,意义重大。
今晚的烧烤,有好几样食材都是岛上自己培育出来的。经过最初的尝试,梁立宗负责的种养团队已经充分了解从国内移植到这里的农作物的习性。
原来用于旧轮船冲滩坐底的滩涂,剩下两艘旧货轮没被拆解,被留下当种养实验基地。
从这里得到的经验,将被用于发展岛上的立体农业,以实现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积种养出更多的食物。
被改造过的废旧轮船,抽空处理掉燃油和润滑油以及各种有害的化学合成物后,上层甲板铺满一层四五十厘米厚的土。
土层已经种上一些可遮阳的藤蔓跟杂草小树之类的,然后放养了不少鸡仔。
下面的船舱,经过改造后拿来培育蘑菇豆芽和不需要太多阳光照射的可无土栽培蔬菜。
一排排放置整齐的透明器皿,装上配制好的营养液,那些长得郁郁葱葱的绿色蔬菜,让人看着就感到欣喜。
梁立宗和他的学长学弟学妹们,用自己的能力让夏岛的民众吃上了新鲜的蔬菜。
“嗯,不错,好久没像现在这样敞开吃蔬菜了,爽!”黄有金一口干掉烤好的白菜,满足的笑着说道。
“来,为我们以后的蔬菜自由干杯!”
“干杯,为了越来越好的夏岛!”
刚开始来夏岛时,王铭洋等人吃的蔬菜全部是从几百公里外的图鲁瓦或者门所罗群岛运过来的,供应完全没有问题。
但随着夏岛的人口越来越多,蔬菜消耗量越来越大,供应就有点供不上了。
当时,为了弥补不足,除了海带之外,还有几种可食用的海野菜开始出现在夏岛居民的餐桌上。
“阿亮,在这里还习惯不?”王铭洋问坐在自己对面位置上的陈亮。
随着夏岛跟其他地方往来的船只增多,夏岛组建了自己的船运公司,需要信得过的人员看着,所以王铭洋把陈亮叫了过来担任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