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裹挟着龙城的残阳,将慕容轩与林婉清的身影拉得愈发孤长。西城门的废墟在暮色中如同一头沉默的巨兽,断壁残垣间还嵌着未清理的箭矢,玄铁剑与裂冰剑的剑穗上凝结着暗红的冰珠 —— 那是后燕最后的血色印记,在寒风中微微颤动。
城内零星的火光在暮色中摇曳,隐约传来百姓的哭嚎与兵刃碰撞的闷响。林婉清将《仁义经》紧紧裹在怀中,竹简的棱角硌着掌心,却让她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走吧。这座城,这个王朝,都不值得再守了。慕容家的人,眼里只有龙椅,没有百姓。”
慕容轩望着城头那面残破的 “燕” 字大旗,它在寒风中挣扎着猎猎作响,旗面撕裂的口子如同泣血的伤口。“就像慕容宝此刻的困兽之斗,” 他低声叹息,裂冰剑的剑柄在掌心微微发烫,“黄榆谷的尸骸还没寒透,中山城的血墙还没褪色,他们又开始互相残杀了。”
“南燕的方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林婉清的声音带着一丝渺茫的希望,“慕容德至少懂得,民心比龙椅更重。不像这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该做皇帝。”
两人转身踏入茫茫雪原,脚印很快被新雪覆盖。他们不知道,身后的龙城即将掀起更汹涌的血浪,这场由鲜卑贵族内讧点燃的大火,终将烧毁整个后燕的根基。
慕容宝与慕容农在城楼上看着叛军不战而散,积雪反射的寒光刺得他们睁不开眼。段速骨的人马如潮水般退去,留下满地狼藉的兵器与冻僵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绝望的气息。
“总算守住了。” 慕容农捂着仍在渗血的头伤,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他指节发白地攥着城垛,“可城中能战的士兵不足千人,粮草只够支撑三日。再这样耗下去,不等敌军来攻,我们就得饿死。”
慕容宝沉默着擦拭定襄弓,弓弦上的血渍冻成了暗红的冰壳。他忽然想起慕容轩临走前的眼神,那里面没有愤怒,只有彻底的失望 —— 就像当年参合陂战败后,他在士兵眼中看到的死寂。“轩儿说得对,” 他喃喃自语,“我们慕容家的人,骨子里的孤傲害了自己。”
就在此时,副将跌跌撞撞奔上城楼,甲胄上的冰碴簌簌掉落,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跪倒:“陛下!兰汗将军…… 将军率本部兵马离城了!”
“什么?” 慕容宝猛地站起,定襄弓 “哐当” 落地,青铜弓梢在冰面上撞出裂痕,“他要去哪?!谁让他离城的?!”
“兰将军说…… 说要去平岗追击段速骨残部,” 副将的声音带着哭腔,身体抖得像风中的落叶,“可他带走了城中最后五千精兵!连守城的预备队都抽空了!我们…… 我们守不住了!”
慕容农眼前一黑,扶住城垛才勉强站稳,他望着城外空荡荡的营垒,惨笑道:“好一个釜底抽薪!兰汗是舅舅又如何?娶了我的侄女又如何?在这龙椅面前,亲情算什么?” 他转头看向慕容宝,眼中满是疲惫,“先帝说得对,燕人的骨头再硬,也经不起这样的内耗了。我们终究是要毁在自己人手里。”
三日后,段速骨的人马卷土重来。这一次,叛军的阵前竖起了 “降者不杀” 的白旗,旗面上用鲜血写着 “共分府库” 四个大字。城头上的燕军士兵面面相觑,手中的刀枪在寒风中微微颤抖。
有个老兵扔下兵器,对着城下哭喊:“我投降!我儿子还在平岗当人质!慕容家的江山,谁爱守谁守去!” 他的喊声像一道惊雷,震得所有人都愣住了。
“不可!” 慕容宝拔剑指向老兵,“临阵叛逃者,斩!”
可他的话音未落,又有数十名士兵扔下了兵器。一个年轻士兵哭喊道:“陛下,我们已经三个月没发粮了!家人都在平岗挨饿,我们不能再打了!”
投降的口子一旦撕开,便如洪水决堤。慕容农看着溃散的士兵,长叹一声解下铠甲,甲胄坠地的声响在寂静的城头格外刺耳:“我去见段速骨,或许能保陛下一条生路。” 他转身望向慕容宝,眼神复杂,“陛下,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留得青山在,总有复国的一天。”
然而慕容农出城后,面对段速骨的威逼利诱,终究选择了屈服。当他穿着叛军的铠甲出现在城下劝降时,城头上的燕军彻底崩溃了。“连王爷都投降了!我们还守什么?”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剩余的士兵纷纷扔下兵器,打开了城门。
慕容农出城投降的消息传来时,慕容宝正与慕容盛收拾行装。长春宫的地砖上还留着未干的血迹,那是昨夜兵变时亲卫的血,在冰冷的地面上凝结成暗红的图案。
慕容盛将一把匕首塞进父亲手中,少年的脸上没有惊慌,只有与年龄不符的冷静:“父皇,辽东不能待了,我们去中原找范阳王慕容德。他是皇叔,总不会见死不救。”
夜色如墨,父子俩带着数十名亲信从密道逃出龙城。密道的砖石上布满苔藓,散发着潮湿的霉味,就像后燕腐朽的国运。城外的雪原上,寒鸦在枯树枝头凄厉地叫着,像是在为他们送葬。
慕容宝回头望去,龙城的轮廓在夜色中渐渐模糊,那座承载了慕容家两代人梦想的都城,终究成了他的弃土。“盛儿,你说我们慕容家究竟做错了什么?” 他声音发颤,“先帝南征北战打下的江山,怎么就成了这副模样?”
慕容盛握紧腰间的剑,沉声道:“错在每个人都想当皇帝。三叔慕容麟反,慕容详篡位,兰汗叛乱,连表哥慕容会都要夺权。我们不是被敌人打败的,是败给了自己的野心。”
然而中原之路比想象中更艰难。当他们辗转来到邺城郊外时,却被守将拦在城外。“范阳王有令,邺城防务吃紧,不便接待陛下。” 守将的语气恭敬却冰冷,甲胄上的南燕徽记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 —— 慕容德已经自立门户,不再承认他这个皇帝了。
“皇叔也反了?” 慕容宝踉跄后退,如遭雷击,“连他也要背弃我?”
流亡的日子开始了。昔日的帝王穿着粗布麻衣,藏身于山谷窑洞之中。慕容盛每日外出打探消息,带回的却是一个比一个坏的消息:“父皇,龙城的叛军分裂成两派,一派拥立慕容崇,一派拥护慕容农,他们在城里火并,慕容农已经死于乱刀之下了。”
“段速骨在龙城烧杀抢掠,百姓们怨声载道,都说还不如当初向魏国投降。”
慕容盛擦拭着手中的剑,剑身映出他坚毅的脸:“父皇,我们去太行山打游击吧。那里有先帝旧部,只要活着,总有机会复国。”
慕容宝却望着东方,眼神里充满了对安稳的渴望,像个迷路的孩子:“我想家了,盛儿。兰汗派人来了,说他杀了段速骨,拥立策儿做太子,让我回去主持大局。”
“父皇!” 慕容盛猛地跪倒在地,泪水混合着尘土淌在脸上,“兰汗狼子野心,他是想引您回去一网打尽!策儿还在他手里,这分明是诱饵!您忘了兰汗是怎么带走精兵的吗?忘了他是怎么看着龙城沦陷的吗?”
慕容宝却摇了摇头,疲惫地闭上眼,眼角滑下浑浊的泪水:“我累了,盛儿。打了一辈子仗,我只想回龙城,在长春宫的暖阁里喝杯热酒,睡个安稳觉。我不想再逃了,也逃不动了。” 他挣开儿子的手,翻身上马,“你若怕,便留下吧。”
慕容盛望着父亲决绝的背影,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在雪地上。他太了解自己的岳父兰汗了,那个表面和善的鲜卑贵族,骨子里比慕容麟更狠毒。可他拦不住一个被幻想冲昏头脑的帝王,只能咬咬牙策马跟上:“父皇去哪,儿臣便去哪。您若死了,儿臣便为您报仇!”
龙城的城门对慕容宝敞开着,街道两旁站满了 “迎接” 的士兵,甲胄上的寒光在阳光下闪烁,却照不进他们麻木的眼神。兰汗穿着蟒袍站在宫门前,腰间挂着慕容垂当年赐的玉带,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陛下归来,辽东可安了。老臣已为您备好了接风宴。”
慕容宝踏入太和殿时,才发现这里早已物是人非。龙椅上铺着新的软垫,却散发着淡淡的血腥味,墙角的血迹被匆忙掩盖,仍能看出拖拽的痕迹。太子慕容策被软禁在偏殿,见到父亲只是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小的身子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策儿别怕,父皇回来了。” 慕容宝想去拥抱儿子,却被侍卫拦住。
兰汗笑着打圆场:“陛下刚回,龙体劳累,先入席饮酒暖暖身子吧。太子年幼,受了惊吓,让他歇歇也好。”
当晚的接风宴上,兰汗频频劝酒,口中说着 “君臣同心”“共复大燕” 的空话。慕容宝喝得酩酊大醉,恍惚间觉得回到了慕容垂在世的日子,那时的燕国还没有这么多叛乱,那时的亲人还不会互相残杀。
直到刀斧手破门而入,甲胄碰撞声震碎了他的美梦。“兰汗!你敢弑君!” 他抓起酒爵砸去,却被一刀砍中脖颈。鲜血喷涌而出时,他仿佛看见慕容垂站在云端,眼神里满是失望,仿佛在说:“我早说过,人心散了,江山就保不住了。”
慕容策的哭喊声从偏殿传来,稚嫩的呼救声很快便归于沉寂。兰汗站在血泊中,扯下慕容宝的龙袍披在身上,对着瑟瑟发抖的百官狂笑:“从今日起,我兰汗为大单于、昌黎王!慕容家的时代,结束了!”
荒郊野外的破庙里,慕容盛得知噩耗,没有哭,只是将拳头攥得咯咯作响,指节泛白。部将们劝他逃往南燕:“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兰汗势大,我们斗不过他!”
他却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与年龄不符的狠厉:“兰汗性情愚鲁浅薄,我若走投无路去投奔,他必顾念翁婿之情不忍杀我。给我十天半月,定能手刃仇人!你们忘了吗?慕容家的人,从不会白白送死!”
龙城的城门再次打开,迎接这位 “丧家之犬” 的是兰汗虚伪的关怀。兰汗的女儿兰氏扑进慕容盛怀中,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襟:“夫君,你可回来了!我还以为…… 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朝堂之上,兰汗的弟弟兰堤厉声喝道:“此子留不得!斩草要除根,免得日后报仇!” 兰加难也附和:“哥哥别忘了,他是慕容宝的儿子!”
兰氏 “噗通” 跪倒在父亲面前,额头磕得鲜血直流:“若杀夫君,我便随他一起死!父亲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女儿殉情吗?” 兰汗的妻子乙氏也在一旁垂泪:“盛儿自幼受苦,跟着慕容宝颠沛流离,你怎能忍心杀他?好歹他也是你的女婿!”
兰汗终究动了恻隐之心,将慕容盛留在宫中。慕容盛开始了他的表演,对兰汗毕恭毕敬,甚至帮他处理政务,将兰汗哄得眉开眼笑。暗地里,他却在兰汗兄弟间不断挑拨:“兰堤将军手握兵权,近来行事越发骄纵,恐对大王不利。”“兰加难在军中威望太高,兄弟们都只认他不认您,这可不是好事。”
兰汗本就多疑,经慕容盛一挑唆,兄弟间的猜忌日益加深。慕容盛趁机联络旧部,那些对兰汗弑君之举早已不满的慕容垂旧部,纷纷暗中响应。
转机很快到来。慕容盛怂恿兰汗的外孙慕容奇发动叛乱,兰汗派兰堤征讨。慕容盛在一旁煽风点火:“兰堤骄纵,恐有异心,不如派仇尼慕前往。万一兰堤与慕容奇勾结,后果不堪设想。” 兰汗果然撤了兰堤的兵权,引得兰氏兄弟大怒,联合起来攻打仇尼慕。
兰汗更加相信慕容盛的话,派太子兰穆讨伐亲兄弟。庆功宴上,兰穆喝得大醉,抓着兰汗的衣袖说:“父亲!慕容盛才是心腹大患!他表面顺从,眼底全是杀气!该早除之!” 兰汗派人去请慕容盛,却被兰氏提前泄密,慕容盛称病未赴。
深夜的东宫,兰穆醉倒在床榻上。慕容盛如鬼魅般潜入,手中的匕首闪着寒光。他身后跟着一群早已被策反的将领,这些人都是慕容垂旧部,对兰汗弑君之举早已不满。
“兰穆,拿命来!” 匕首刺入胸膛的声音被庆功宴的余音掩盖。慕容盛提着兰穆的首级冲出东宫,振臂高呼:“兰汗弑君篡位,今夜诛灭乱党!为先帝报仇!”
宫城之内,厮杀声震天。兰汗从睡梦中惊醒,还没来得及披甲,就被慕容盛一剑刺穿咽喉。“你……”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少年,鲜血从嘴角涌出。
“这是为我父皇,为我大燕!” 慕容盛拔出剑,任由兰汗的尸体倒在龙椅旁。兰氏兄弟、乙氏、所有兰家党羽,一夜之间尽被诛杀,龙城的雪地里,又添了一层新的血色。
晨曦染红龙城的天空时,慕容盛站在太和殿的丹陛上,身上的龙袍还沾着未干的血迹。他望着阶下瑟瑟发抖的百官,声音嘶哑却坚定:“兰汗乱党已除,即日起,朕继承大统,复我后燕河山!”
没有人欢呼,只有寒风吹过殿角的呜咽声。这座饱经沧桑的都城,又一次换了主人。慕容盛走到龙椅旁,轻轻拭去上面的血迹,仿佛看到了慕容宝临死前的眼神,看到了那些死于内斗的亲人 —— 他们都曾是这龙椅的争夺者,最终都成了权力的祭品。
他想起慕容轩与林婉清离开时的背影,想起那些在战乱中死去的亲人,想起参合陂永远无法消融的血色。
复仇的快感过后,是深入骨髓的疲惫。“传朕旨意,厚葬先帝与太子。” 慕容盛的目光望向南方,那里的南燕与北魏正虎视眈眈,“整顿军备,安抚百姓,朕要让天下知道,慕容家的火种,还没有熄灭!但我们要记住,燕国不是毁于外敌,而是毁于内讧!若再有人觊觎龙椅,自相残杀,朕定斩不饶!”
殿外的残阳如血,照亮了龙城残破的城墙。
后燕的故事还在继续,只是这一次,掌舵的是一只从血火中涅盘的幼鹰。而远方的南燕,慕容轩与林婉清站在城头,望着北方的天际线,仿佛听到了龙城传来的剑鸣。乱世未尽,征途仍长,但他们知道,有些教训,终究要用鲜血才能刻进骨子里。
城内零星的火光在暮色中摇曳,隐约传来百姓的哭嚎与兵刃碰撞的闷响。林婉清将《仁义经》紧紧裹在怀中,竹简的棱角硌着掌心,却让她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走吧。这座城,这个王朝,都不值得再守了。慕容家的人,眼里只有龙椅,没有百姓。”
慕容轩望着城头那面残破的 “燕” 字大旗,它在寒风中挣扎着猎猎作响,旗面撕裂的口子如同泣血的伤口。“就像慕容宝此刻的困兽之斗,” 他低声叹息,裂冰剑的剑柄在掌心微微发烫,“黄榆谷的尸骸还没寒透,中山城的血墙还没褪色,他们又开始互相残杀了。”
“南燕的方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林婉清的声音带着一丝渺茫的希望,“慕容德至少懂得,民心比龙椅更重。不像这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该做皇帝。”
两人转身踏入茫茫雪原,脚印很快被新雪覆盖。他们不知道,身后的龙城即将掀起更汹涌的血浪,这场由鲜卑贵族内讧点燃的大火,终将烧毁整个后燕的根基。
慕容宝与慕容农在城楼上看着叛军不战而散,积雪反射的寒光刺得他们睁不开眼。段速骨的人马如潮水般退去,留下满地狼藉的兵器与冻僵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绝望的气息。
“总算守住了。” 慕容农捂着仍在渗血的头伤,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他指节发白地攥着城垛,“可城中能战的士兵不足千人,粮草只够支撑三日。再这样耗下去,不等敌军来攻,我们就得饿死。”
慕容宝沉默着擦拭定襄弓,弓弦上的血渍冻成了暗红的冰壳。他忽然想起慕容轩临走前的眼神,那里面没有愤怒,只有彻底的失望 —— 就像当年参合陂战败后,他在士兵眼中看到的死寂。“轩儿说得对,” 他喃喃自语,“我们慕容家的人,骨子里的孤傲害了自己。”
就在此时,副将跌跌撞撞奔上城楼,甲胄上的冰碴簌簌掉落,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跪倒:“陛下!兰汗将军…… 将军率本部兵马离城了!”
“什么?” 慕容宝猛地站起,定襄弓 “哐当” 落地,青铜弓梢在冰面上撞出裂痕,“他要去哪?!谁让他离城的?!”
“兰将军说…… 说要去平岗追击段速骨残部,” 副将的声音带着哭腔,身体抖得像风中的落叶,“可他带走了城中最后五千精兵!连守城的预备队都抽空了!我们…… 我们守不住了!”
慕容农眼前一黑,扶住城垛才勉强站稳,他望着城外空荡荡的营垒,惨笑道:“好一个釜底抽薪!兰汗是舅舅又如何?娶了我的侄女又如何?在这龙椅面前,亲情算什么?” 他转头看向慕容宝,眼中满是疲惫,“先帝说得对,燕人的骨头再硬,也经不起这样的内耗了。我们终究是要毁在自己人手里。”
三日后,段速骨的人马卷土重来。这一次,叛军的阵前竖起了 “降者不杀” 的白旗,旗面上用鲜血写着 “共分府库” 四个大字。城头上的燕军士兵面面相觑,手中的刀枪在寒风中微微颤抖。
有个老兵扔下兵器,对着城下哭喊:“我投降!我儿子还在平岗当人质!慕容家的江山,谁爱守谁守去!” 他的喊声像一道惊雷,震得所有人都愣住了。
“不可!” 慕容宝拔剑指向老兵,“临阵叛逃者,斩!”
可他的话音未落,又有数十名士兵扔下了兵器。一个年轻士兵哭喊道:“陛下,我们已经三个月没发粮了!家人都在平岗挨饿,我们不能再打了!”
投降的口子一旦撕开,便如洪水决堤。慕容农看着溃散的士兵,长叹一声解下铠甲,甲胄坠地的声响在寂静的城头格外刺耳:“我去见段速骨,或许能保陛下一条生路。” 他转身望向慕容宝,眼神复杂,“陛下,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留得青山在,总有复国的一天。”
然而慕容农出城后,面对段速骨的威逼利诱,终究选择了屈服。当他穿着叛军的铠甲出现在城下劝降时,城头上的燕军彻底崩溃了。“连王爷都投降了!我们还守什么?”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剩余的士兵纷纷扔下兵器,打开了城门。
慕容农出城投降的消息传来时,慕容宝正与慕容盛收拾行装。长春宫的地砖上还留着未干的血迹,那是昨夜兵变时亲卫的血,在冰冷的地面上凝结成暗红的图案。
慕容盛将一把匕首塞进父亲手中,少年的脸上没有惊慌,只有与年龄不符的冷静:“父皇,辽东不能待了,我们去中原找范阳王慕容德。他是皇叔,总不会见死不救。”
夜色如墨,父子俩带着数十名亲信从密道逃出龙城。密道的砖石上布满苔藓,散发着潮湿的霉味,就像后燕腐朽的国运。城外的雪原上,寒鸦在枯树枝头凄厉地叫着,像是在为他们送葬。
慕容宝回头望去,龙城的轮廓在夜色中渐渐模糊,那座承载了慕容家两代人梦想的都城,终究成了他的弃土。“盛儿,你说我们慕容家究竟做错了什么?” 他声音发颤,“先帝南征北战打下的江山,怎么就成了这副模样?”
慕容盛握紧腰间的剑,沉声道:“错在每个人都想当皇帝。三叔慕容麟反,慕容详篡位,兰汗叛乱,连表哥慕容会都要夺权。我们不是被敌人打败的,是败给了自己的野心。”
然而中原之路比想象中更艰难。当他们辗转来到邺城郊外时,却被守将拦在城外。“范阳王有令,邺城防务吃紧,不便接待陛下。” 守将的语气恭敬却冰冷,甲胄上的南燕徽记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 —— 慕容德已经自立门户,不再承认他这个皇帝了。
“皇叔也反了?” 慕容宝踉跄后退,如遭雷击,“连他也要背弃我?”
流亡的日子开始了。昔日的帝王穿着粗布麻衣,藏身于山谷窑洞之中。慕容盛每日外出打探消息,带回的却是一个比一个坏的消息:“父皇,龙城的叛军分裂成两派,一派拥立慕容崇,一派拥护慕容农,他们在城里火并,慕容农已经死于乱刀之下了。”
“段速骨在龙城烧杀抢掠,百姓们怨声载道,都说还不如当初向魏国投降。”
慕容盛擦拭着手中的剑,剑身映出他坚毅的脸:“父皇,我们去太行山打游击吧。那里有先帝旧部,只要活着,总有机会复国。”
慕容宝却望着东方,眼神里充满了对安稳的渴望,像个迷路的孩子:“我想家了,盛儿。兰汗派人来了,说他杀了段速骨,拥立策儿做太子,让我回去主持大局。”
“父皇!” 慕容盛猛地跪倒在地,泪水混合着尘土淌在脸上,“兰汗狼子野心,他是想引您回去一网打尽!策儿还在他手里,这分明是诱饵!您忘了兰汗是怎么带走精兵的吗?忘了他是怎么看着龙城沦陷的吗?”
慕容宝却摇了摇头,疲惫地闭上眼,眼角滑下浑浊的泪水:“我累了,盛儿。打了一辈子仗,我只想回龙城,在长春宫的暖阁里喝杯热酒,睡个安稳觉。我不想再逃了,也逃不动了。” 他挣开儿子的手,翻身上马,“你若怕,便留下吧。”
慕容盛望着父亲决绝的背影,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在雪地上。他太了解自己的岳父兰汗了,那个表面和善的鲜卑贵族,骨子里比慕容麟更狠毒。可他拦不住一个被幻想冲昏头脑的帝王,只能咬咬牙策马跟上:“父皇去哪,儿臣便去哪。您若死了,儿臣便为您报仇!”
龙城的城门对慕容宝敞开着,街道两旁站满了 “迎接” 的士兵,甲胄上的寒光在阳光下闪烁,却照不进他们麻木的眼神。兰汗穿着蟒袍站在宫门前,腰间挂着慕容垂当年赐的玉带,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陛下归来,辽东可安了。老臣已为您备好了接风宴。”
慕容宝踏入太和殿时,才发现这里早已物是人非。龙椅上铺着新的软垫,却散发着淡淡的血腥味,墙角的血迹被匆忙掩盖,仍能看出拖拽的痕迹。太子慕容策被软禁在偏殿,见到父亲只是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小的身子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策儿别怕,父皇回来了。” 慕容宝想去拥抱儿子,却被侍卫拦住。
兰汗笑着打圆场:“陛下刚回,龙体劳累,先入席饮酒暖暖身子吧。太子年幼,受了惊吓,让他歇歇也好。”
当晚的接风宴上,兰汗频频劝酒,口中说着 “君臣同心”“共复大燕” 的空话。慕容宝喝得酩酊大醉,恍惚间觉得回到了慕容垂在世的日子,那时的燕国还没有这么多叛乱,那时的亲人还不会互相残杀。
直到刀斧手破门而入,甲胄碰撞声震碎了他的美梦。“兰汗!你敢弑君!” 他抓起酒爵砸去,却被一刀砍中脖颈。鲜血喷涌而出时,他仿佛看见慕容垂站在云端,眼神里满是失望,仿佛在说:“我早说过,人心散了,江山就保不住了。”
慕容策的哭喊声从偏殿传来,稚嫩的呼救声很快便归于沉寂。兰汗站在血泊中,扯下慕容宝的龙袍披在身上,对着瑟瑟发抖的百官狂笑:“从今日起,我兰汗为大单于、昌黎王!慕容家的时代,结束了!”
荒郊野外的破庙里,慕容盛得知噩耗,没有哭,只是将拳头攥得咯咯作响,指节泛白。部将们劝他逃往南燕:“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兰汗势大,我们斗不过他!”
他却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与年龄不符的狠厉:“兰汗性情愚鲁浅薄,我若走投无路去投奔,他必顾念翁婿之情不忍杀我。给我十天半月,定能手刃仇人!你们忘了吗?慕容家的人,从不会白白送死!”
龙城的城门再次打开,迎接这位 “丧家之犬” 的是兰汗虚伪的关怀。兰汗的女儿兰氏扑进慕容盛怀中,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襟:“夫君,你可回来了!我还以为…… 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朝堂之上,兰汗的弟弟兰堤厉声喝道:“此子留不得!斩草要除根,免得日后报仇!” 兰加难也附和:“哥哥别忘了,他是慕容宝的儿子!”
兰氏 “噗通” 跪倒在父亲面前,额头磕得鲜血直流:“若杀夫君,我便随他一起死!父亲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女儿殉情吗?” 兰汗的妻子乙氏也在一旁垂泪:“盛儿自幼受苦,跟着慕容宝颠沛流离,你怎能忍心杀他?好歹他也是你的女婿!”
兰汗终究动了恻隐之心,将慕容盛留在宫中。慕容盛开始了他的表演,对兰汗毕恭毕敬,甚至帮他处理政务,将兰汗哄得眉开眼笑。暗地里,他却在兰汗兄弟间不断挑拨:“兰堤将军手握兵权,近来行事越发骄纵,恐对大王不利。”“兰加难在军中威望太高,兄弟们都只认他不认您,这可不是好事。”
兰汗本就多疑,经慕容盛一挑唆,兄弟间的猜忌日益加深。慕容盛趁机联络旧部,那些对兰汗弑君之举早已不满的慕容垂旧部,纷纷暗中响应。
转机很快到来。慕容盛怂恿兰汗的外孙慕容奇发动叛乱,兰汗派兰堤征讨。慕容盛在一旁煽风点火:“兰堤骄纵,恐有异心,不如派仇尼慕前往。万一兰堤与慕容奇勾结,后果不堪设想。” 兰汗果然撤了兰堤的兵权,引得兰氏兄弟大怒,联合起来攻打仇尼慕。
兰汗更加相信慕容盛的话,派太子兰穆讨伐亲兄弟。庆功宴上,兰穆喝得大醉,抓着兰汗的衣袖说:“父亲!慕容盛才是心腹大患!他表面顺从,眼底全是杀气!该早除之!” 兰汗派人去请慕容盛,却被兰氏提前泄密,慕容盛称病未赴。
深夜的东宫,兰穆醉倒在床榻上。慕容盛如鬼魅般潜入,手中的匕首闪着寒光。他身后跟着一群早已被策反的将领,这些人都是慕容垂旧部,对兰汗弑君之举早已不满。
“兰穆,拿命来!” 匕首刺入胸膛的声音被庆功宴的余音掩盖。慕容盛提着兰穆的首级冲出东宫,振臂高呼:“兰汗弑君篡位,今夜诛灭乱党!为先帝报仇!”
宫城之内,厮杀声震天。兰汗从睡梦中惊醒,还没来得及披甲,就被慕容盛一剑刺穿咽喉。“你……”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少年,鲜血从嘴角涌出。
“这是为我父皇,为我大燕!” 慕容盛拔出剑,任由兰汗的尸体倒在龙椅旁。兰氏兄弟、乙氏、所有兰家党羽,一夜之间尽被诛杀,龙城的雪地里,又添了一层新的血色。
晨曦染红龙城的天空时,慕容盛站在太和殿的丹陛上,身上的龙袍还沾着未干的血迹。他望着阶下瑟瑟发抖的百官,声音嘶哑却坚定:“兰汗乱党已除,即日起,朕继承大统,复我后燕河山!”
没有人欢呼,只有寒风吹过殿角的呜咽声。这座饱经沧桑的都城,又一次换了主人。慕容盛走到龙椅旁,轻轻拭去上面的血迹,仿佛看到了慕容宝临死前的眼神,看到了那些死于内斗的亲人 —— 他们都曾是这龙椅的争夺者,最终都成了权力的祭品。
他想起慕容轩与林婉清离开时的背影,想起那些在战乱中死去的亲人,想起参合陂永远无法消融的血色。
复仇的快感过后,是深入骨髓的疲惫。“传朕旨意,厚葬先帝与太子。” 慕容盛的目光望向南方,那里的南燕与北魏正虎视眈眈,“整顿军备,安抚百姓,朕要让天下知道,慕容家的火种,还没有熄灭!但我们要记住,燕国不是毁于外敌,而是毁于内讧!若再有人觊觎龙椅,自相残杀,朕定斩不饶!”
殿外的残阳如血,照亮了龙城残破的城墙。
后燕的故事还在继续,只是这一次,掌舵的是一只从血火中涅盘的幼鹰。而远方的南燕,慕容轩与林婉清站在城头,望着北方的天际线,仿佛听到了龙城传来的剑鸣。乱世未尽,征途仍长,但他们知道,有些教训,终究要用鲜血才能刻进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