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缺失-《渣男的假面人生》

  继父与妈妈这次“和好”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再与妈妈形影不离。

  尤其是当后者因身体原因,再次去三亚过冬时,他竟然也选择了独自留在小岛。

  没了妈妈的管束,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开心地与各路朋友们喝酒,尽情地享受着“单身”的快乐。

  我常常在想,他之所以会一边如此地渴望着能够逃脱妈妈的“魔爪”,一边却又乐此不疲地被妈妈“呼之则来”,会不会就是“传说”中,“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典型症状?

  在这一点上,他与我似乎很像。

  至少每次我俩单独喝酒时,所聊的话题内容,都很像是“同病相怜”的“病友”,在探讨“病情”。

  我与包子的工作都挺忙的。

  对于婚房的全部装修事宜,便也只好全权委托给身在小岛的继父负责。

  自始至终,我除了在最初选择装修方案时,很违心给出了一个与妈妈相同的答案外,再就没参与过任何细节。

  搞笑的是,包子作为婚房未来的“女主人”,亦是全程都未提出过任何要求。

  当然,房子是别人给的,装修钱是别人出的,只需要在装修好之后,负责住进去的我俩,自然也没有可以提出意见的资格。

  在“自知之明”这一点上,我难得地与包子达成了一致。

  被父母大包大揽着长大的孩子,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在人生大事上的选择,很难有自己的主见。

  我与继父的感情一直不错。

  只要我俩不说,外人很难从我俩的相处过程中,猜出我俩的真实关系。

  就算分隔两地,继父仍没能彻底摆脱被妈妈训斥的命运。特别是当妈妈发现,他又“死出去喝酒”了的时候。

  自打我成年之后,每当继父觉得自己受了妈妈的委屈,便会把我约出来,好好地吐槽一番。

  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个世界,估计也就你能理解我了!”

  我的确很理解他,但是爱莫能助。

  其实妈妈并不讨厌继父喝酒。

  她真正讨厌的,是那些与继父喝酒的人。

  因为那些人,与她无关。

  如果继父的酒友变成了我,或者是大舅一类的,妈妈的亲人的话,这个女人便会温顺异常。

  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慷慨解囊地资助一些酒钱。

  坦白来讲,我并不是一个“帮理不帮亲”的“圣人”。

  但为了让继父舒心,更是为了让他可以对妈妈一如既往的好,每次他向我吐槽妈妈对他的“非人对待”时,我都会顺着他的论调,发表一番抗议“法西斯暴政”的言辞。

  可随着交流次数的增多,逐渐放松的我,终于忍不住问出了那个深藏心底的问题:“你为啥就那么怕她呢?该不会就真的只是因为小时候对她的迷恋吧?”

  听有此问,他愣了一下,并未立即回答我的问题。

  只是叹息一声,干了一杯啤酒后,在我给他重新倒满的时候,才缓缓开口道:“我十六岁的时候,你奶就死了。”

  其实我早就听他说过这个故事。

  继父的妈妈,也即是他口中那个,与我并无血缘关系的“奶奶”,在年仅四十多岁的时候,便亡于一场恶疾。

  可当他将这件“不幸”,当成了我所提问题的“答案”,再一次说与我听之时,我才第一次领略出了,故事里的另一层意思。

  继父接下来的讲述,很快便印证了我的猜测:“然后你爷很快就找了个后老伴,并且将全部心思,都花在了这个后老伴的身上,再也无暇管我。”

  说到此处,他便停了下来,举起酒杯,与我碰撞一下,开启了新一轮的对饮。

  直推杯换了三五盏后,方才继续开口道:“我那个时候天天打架斗殴,每一次都是玩命,一门心思的‘作死’!想着反正也没人管我了,还不如‘早死早超生’了呢!挺好!”

  后来的事情,我早已在妈妈的口中知晓。

  大概在继父十九岁的时候,偶然间认识了他的前妻——一个很漂亮的大美女。

  血气方刚的继父,立刻便对这位“佳人”,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自古美人爱英雄。

  彼时的继父,早靠着那股不要命的狠劲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于东北的大地上,打出了自己的威名。

  于是并未费什么周折,继父便成功地抱得了美人归。

  俩人结婚那年,继父还不到二十。

  他的前妻,也才刚过了十八周岁的生日。

  可结婚后的“小”美人,心思却全都花在了,如何让自己变得更美上。

  对于继父的一切,从来都是不管不问。

  除了伸手要钱的时候外,哪怕是继父被人砍的躺在医院里许久,她都不会想起来去找一找他。

  没过多久,随着时代的变迁,当继父无法再靠着原有的“暴力”手段,获得经济来源之后,俩人这段“年轻”的婚姻,自然也走到了尽头。

  唯一的遗留下来的,只是那个比我大一岁的,正处于青春期的姐姐。

  当然,没有家庭的温暖与呵护,姐姐最后也没能走上一条,相对“正常”的路……

  如今,我已不确定在那次酒后聊天中,继父还说过些什么。

  只依稀地记得,我曾借着酒劲儿打趣道:“既然如此,你以后可别再跟我抱怨我妈管你管的太严啦!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你自己乐意!”

  听有此言,继父“嘿嘿”一笑。

  又自斟自酌了一杯啤酒后,重重地点了点头,承认道:“对!现在你妈要是偶尔‘抽冷子’不管我两天,我反倒还有些不适应了呢!”

  妈妈比继父年长两岁。

  小时候的迷恋,只是中年以后的继父,主动追求妈妈的借口而已。

  在随后的相处里,真正令他难以割舍的,是妈妈的管束,让他重新体验到的那种,“有妈”的感觉。

  从小缺少母爱的男人,长大后很容易便会“痴迷”于那种,“占有欲”很强的女人。

  而像我这种,被母爱“裹挟”了一生的男人,长大后又往往会倒向另一个极端——狂热地追求“自由”。

  但凡是在一段关系里,有了一丁点被约束的感觉,我能想到的,便只有逃离!

  有个叫弗洛伊德的人,曾下过这样的论断:“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那一刻,我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