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多年以来的“谈判”经验,我开篇名义,一秒便将自己装扮成了,和妈妈是“一伙儿”的角色。
“妈,你说我老叔他们得有多过分?”
但是我意外的是,妈妈却并没像以往那样,立刻接过话茬,与我共同开启“吐槽”模式。
而是在愣了半晌后,竟破天荒地替老叔说起话来:“你说的是你爷的事吧?不告诉你也对,人死不能复生,就算告诉了你又能咋的?除了耽误你的工作外,啥用没有!”
闻言,我瞬间有了发火的冲动。
可毕竟妈妈“曲解”到的,并非我想聊的主题。
只得暗自咬牙,将满腔怨愤,化为一声叹息后,继续道:“我是说‘大鬼’的骨灰盒,丢在寄存处都快二十年了,无人问津!”
听见“大鬼”二字,她放下了手中的“人情账本”,下意识地朝门外瞥了瞥。
见状,我立刻识趣儿道:“我爸出去了,没在家。”
我从不与妈妈聊起“亲爸”的话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继父的“常在”,使得我根本没有那个机会。
可即便如此,妈妈还是有意地压低了声音说道:“那你啥意思啊?准备给他也整个墓地呗?”
顿了顿,又正色道:“我可告诉你,我绝对不可能跟他合葬,你想都别想!这事儿你要是不听我的,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我哑然失笑道:“你说啥呢?我只是想在婚礼之前,给他安排个‘水葬’而已。直接扬到黑龙江里,这事就算有个彻底地了结了吧!”
妈妈沉吟了一阵,点头道:“那些行。”
说罢,又不自觉地轻笑一声,问道:“你知道为啥一般父母有一方健在的话,都不会着急下葬,而是等着俩人都死了,再一块下葬吗?”
我摇了摇头,问道:“为啥?”
她皱了皱眉,神神秘秘道:“因为‘立坟’后,该往里面‘招’人了。没听说过,‘一个萝卜一个坑’吗?俩人的墓地,你光埋一个人,另一个肯定就活不长了!”
通常来讲的“迷信”,往往都会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
而妈妈讲出的那些“迷信”,则大多都来自于她想当然的“猜测”。
还好我自幼读书较多,否则的话,保不齐会被她“蛊惑”成一个,“愚昧”的人。
可那天的我,也没有像以往那般,举出些“实例”,与她掰扯。
只是淡然一笑,顺着她的话头,趁机“卖好”道:“我知道,所以才想到要给他‘水葬’嘛!他已经死了,可我妈还活着。我做所有事情的出发点,一定都是为‘活人’考虑的,放心吧!”
既然妈妈只考虑自己,那我只需表现出考虑她的一面,自然就会使得她欣慰。
果然我话音未落,她便笑着感慨道:“你也大了,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顿了顿,又问道:“可大后天就是你的婚礼了,你打算啥时候去弄?你老叔陪你去吗?”
“明天。”我斩钉截铁地答道,“让大帝陪我去就行。”
其实我完全没必要和她商量。
这样做的意义,只是不想为将来的某一天,落下口舌而已。
因为我若是偷偷去为了“爸爸”做事情的话,妈妈势必会多想。
只是可怜了我的爸爸,“等”了近二十年,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下葬”时刻,却沦为了我在妈妈面前“邀功”的“筹码”。
翌日一早,我正悄悄地准备离开,施行前晚的“计划”之时,妈妈的声音,突然自她的卧房传来:“门口有颗萝卜,你走的时候带着。骨灰盒也不能空着!”
说实话,“寄存处”的管理,真挺松懈的。
只拿着一个写有爸爸名字的小本本,跟“保管员”阿姨简单一说自己与“亡者”的身份后,那人便对我放了行。
而且后来当我抱着爸爸的骨灰盒,从她的面前经过时,她甚至连头都没抬一下。
不但没有确认一下,我是否报错。
更没有去关心一下,我要带着骨灰去哪。
或许是“骨灰”一物,实在是太过“轻贱”吧!
如果我开头不说的话,“保管员”可能压根就没想过要问一问,我到底是“亡者”的什么人?
不过也可以理解。
我究竟是他的什么人,又干她何事?
总不会真的有人,会无聊到去偷一盒“草民”的“骨灰”吧?
原本我以为,我真的忘记了爸爸的存在。
直到重新抱起他骨灰的那一刻,才忽然明白,原来我只是“不想”而已。
他走的太早,那时我还太小。
在我俩短暂的父子情缘中,值得想念的事情,不多。
可在我后来的人生中,许多重要的时刻里,却总会忍不住地去“想象”。
“想象”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会是怎样?
比如“现在”,即将荣升为“公公”的他,会是一个怎样的心情?
会对我说什么?做什么?
或者“大手一挥”,给予些什么呢?
因为太过短暂,所以我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他爱我。
或者,不爱。
就像我不敢保证,他若保持以往的行事风格,活到了现在的话,我会不会仍然经常情不自禁地去“想象”,他活着。
或许那时我想象的,会是如果他死了,该是怎样吧?
可事实,他就是死了。
只剩下一捧骨灰,被我抱在了怀里。
十八年,“他”早已不再如刚“出炉”时那般烫手。
可我明明长大了那么多,为何再抱着“他”时,却感觉比那时似乎要“沉重”了许多呢?
江边,离市里很远。
大帝开着车,我抱着“爸爸”坐在后排。
三个“人”,一路沉默。
其实车子刚启动时,我便有些后悔了。
是不是太仓促了些?
可这种事情,我又能找谁去商量呢?
二十五岁。
是一个许多决定,只能自己去做的年龄。
在那之前,我也不是没有做过重要抉择。
可却只有那一次,我那副负责执行“决定”的身体,似乎与我那个负责做出“决定”的大脑,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因为“抗拒”,我的身体始终都很僵硬。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里,竟一直保持着上车后,抱着“他”的姿势。
我的大脑,则是一片空白。
就像,睡着了一样。
“到了。”
大帝“叫醒”了我后,便独自下车抽烟去了。
我虽然“醒”了,却只是愣愣地看着周遭。
陌生。
爸爸会喜欢这个地方吗?
犹豫之际,我甚至想着待会儿如果大帝来催促我下车的话,便说出“回去”的新决定。
可等了半晌,又摇头作罢。
于是下车,找了一处江堤,把爸爸的骨灰盒摆在临江的那边,按照原有的计划,开始了“水葬”前的“祭祀”。
那一天,我没有问过任何“明白人”。
也没想到,要像挑选婚礼日期那般,去查一查“万年历”。
只是凭着一时冲动,便不管不顾地执行起来。
至于“流程”,更是去繁从简。
当然,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繁”。
我只知道,我做的很“简”。
唯一花时间的,是那装满了一后备箱的“纸钱”,直烧了足有半个钟头,才全部成灰。
又对着骨灰盒里爸爸的照片,重重地磕了三个头后,我便重新将“他”抱在了怀里。
率先一步,决绝地朝着那一排排,正泊于岸边的游船走去。
“妈,你说我老叔他们得有多过分?”
但是我意外的是,妈妈却并没像以往那样,立刻接过话茬,与我共同开启“吐槽”模式。
而是在愣了半晌后,竟破天荒地替老叔说起话来:“你说的是你爷的事吧?不告诉你也对,人死不能复生,就算告诉了你又能咋的?除了耽误你的工作外,啥用没有!”
闻言,我瞬间有了发火的冲动。
可毕竟妈妈“曲解”到的,并非我想聊的主题。
只得暗自咬牙,将满腔怨愤,化为一声叹息后,继续道:“我是说‘大鬼’的骨灰盒,丢在寄存处都快二十年了,无人问津!”
听见“大鬼”二字,她放下了手中的“人情账本”,下意识地朝门外瞥了瞥。
见状,我立刻识趣儿道:“我爸出去了,没在家。”
我从不与妈妈聊起“亲爸”的话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继父的“常在”,使得我根本没有那个机会。
可即便如此,妈妈还是有意地压低了声音说道:“那你啥意思啊?准备给他也整个墓地呗?”
顿了顿,又正色道:“我可告诉你,我绝对不可能跟他合葬,你想都别想!这事儿你要是不听我的,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我哑然失笑道:“你说啥呢?我只是想在婚礼之前,给他安排个‘水葬’而已。直接扬到黑龙江里,这事就算有个彻底地了结了吧!”
妈妈沉吟了一阵,点头道:“那些行。”
说罢,又不自觉地轻笑一声,问道:“你知道为啥一般父母有一方健在的话,都不会着急下葬,而是等着俩人都死了,再一块下葬吗?”
我摇了摇头,问道:“为啥?”
她皱了皱眉,神神秘秘道:“因为‘立坟’后,该往里面‘招’人了。没听说过,‘一个萝卜一个坑’吗?俩人的墓地,你光埋一个人,另一个肯定就活不长了!”
通常来讲的“迷信”,往往都会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
而妈妈讲出的那些“迷信”,则大多都来自于她想当然的“猜测”。
还好我自幼读书较多,否则的话,保不齐会被她“蛊惑”成一个,“愚昧”的人。
可那天的我,也没有像以往那般,举出些“实例”,与她掰扯。
只是淡然一笑,顺着她的话头,趁机“卖好”道:“我知道,所以才想到要给他‘水葬’嘛!他已经死了,可我妈还活着。我做所有事情的出发点,一定都是为‘活人’考虑的,放心吧!”
既然妈妈只考虑自己,那我只需表现出考虑她的一面,自然就会使得她欣慰。
果然我话音未落,她便笑着感慨道:“你也大了,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顿了顿,又问道:“可大后天就是你的婚礼了,你打算啥时候去弄?你老叔陪你去吗?”
“明天。”我斩钉截铁地答道,“让大帝陪我去就行。”
其实我完全没必要和她商量。
这样做的意义,只是不想为将来的某一天,落下口舌而已。
因为我若是偷偷去为了“爸爸”做事情的话,妈妈势必会多想。
只是可怜了我的爸爸,“等”了近二十年,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下葬”时刻,却沦为了我在妈妈面前“邀功”的“筹码”。
翌日一早,我正悄悄地准备离开,施行前晚的“计划”之时,妈妈的声音,突然自她的卧房传来:“门口有颗萝卜,你走的时候带着。骨灰盒也不能空着!”
说实话,“寄存处”的管理,真挺松懈的。
只拿着一个写有爸爸名字的小本本,跟“保管员”阿姨简单一说自己与“亡者”的身份后,那人便对我放了行。
而且后来当我抱着爸爸的骨灰盒,从她的面前经过时,她甚至连头都没抬一下。
不但没有确认一下,我是否报错。
更没有去关心一下,我要带着骨灰去哪。
或许是“骨灰”一物,实在是太过“轻贱”吧!
如果我开头不说的话,“保管员”可能压根就没想过要问一问,我到底是“亡者”的什么人?
不过也可以理解。
我究竟是他的什么人,又干她何事?
总不会真的有人,会无聊到去偷一盒“草民”的“骨灰”吧?
原本我以为,我真的忘记了爸爸的存在。
直到重新抱起他骨灰的那一刻,才忽然明白,原来我只是“不想”而已。
他走的太早,那时我还太小。
在我俩短暂的父子情缘中,值得想念的事情,不多。
可在我后来的人生中,许多重要的时刻里,却总会忍不住地去“想象”。
“想象”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会是怎样?
比如“现在”,即将荣升为“公公”的他,会是一个怎样的心情?
会对我说什么?做什么?
或者“大手一挥”,给予些什么呢?
因为太过短暂,所以我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他爱我。
或者,不爱。
就像我不敢保证,他若保持以往的行事风格,活到了现在的话,我会不会仍然经常情不自禁地去“想象”,他活着。
或许那时我想象的,会是如果他死了,该是怎样吧?
可事实,他就是死了。
只剩下一捧骨灰,被我抱在了怀里。
十八年,“他”早已不再如刚“出炉”时那般烫手。
可我明明长大了那么多,为何再抱着“他”时,却感觉比那时似乎要“沉重”了许多呢?
江边,离市里很远。
大帝开着车,我抱着“爸爸”坐在后排。
三个“人”,一路沉默。
其实车子刚启动时,我便有些后悔了。
是不是太仓促了些?
可这种事情,我又能找谁去商量呢?
二十五岁。
是一个许多决定,只能自己去做的年龄。
在那之前,我也不是没有做过重要抉择。
可却只有那一次,我那副负责执行“决定”的身体,似乎与我那个负责做出“决定”的大脑,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因为“抗拒”,我的身体始终都很僵硬。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里,竟一直保持着上车后,抱着“他”的姿势。
我的大脑,则是一片空白。
就像,睡着了一样。
“到了。”
大帝“叫醒”了我后,便独自下车抽烟去了。
我虽然“醒”了,却只是愣愣地看着周遭。
陌生。
爸爸会喜欢这个地方吗?
犹豫之际,我甚至想着待会儿如果大帝来催促我下车的话,便说出“回去”的新决定。
可等了半晌,又摇头作罢。
于是下车,找了一处江堤,把爸爸的骨灰盒摆在临江的那边,按照原有的计划,开始了“水葬”前的“祭祀”。
那一天,我没有问过任何“明白人”。
也没想到,要像挑选婚礼日期那般,去查一查“万年历”。
只是凭着一时冲动,便不管不顾地执行起来。
至于“流程”,更是去繁从简。
当然,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繁”。
我只知道,我做的很“简”。
唯一花时间的,是那装满了一后备箱的“纸钱”,直烧了足有半个钟头,才全部成灰。
又对着骨灰盒里爸爸的照片,重重地磕了三个头后,我便重新将“他”抱在了怀里。
率先一步,决绝地朝着那一排排,正泊于岸边的游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