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人间之殇。
好在2019年年底的那个春节,我让包子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娘家去过的年。
冬天的妈妈,自然身在三亚。
于是乎,在那个洋溢着恐怖氛围的年份里,我们却各自都过的很是舒心。
独自一人在小岛上封闭的我,看起来无异于是悲戚的。
但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我的内心,是多么的祥和与宁静。
在这种不可抗拒的因素下,导致的自我隔离中,更是让我的独自为乐,异常的心安理得。
我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只是每天分别给妈妈和包子打个电话,互道一声平安而已。
除此之外的时间,全部由我独自掌控。
怎一个爽字了得?
而且因为对“时事”一如既往的敏感,我在“疫情年代”里的“股海沉浮”,更是因为屡次抓住了“风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世俗”的一切,与我彻底分离后,我开始理所应当地做着“自己”。
真正的自己。
人间道悲喜,就是这么的不尽相通。
只能说我十分听话,严格遵照国家的规定与指导,进行了积极的防护。
所以,一直到完全“放开”之前,我都没有过“中招”的经历。
因此才很万幸地,没有感受到那种真正意义上的“隔离”之苦。
我不是在歌颂苦难。
只是那种“苦难”,与我曾经的生活比起来,真的是一种享受!
可偏偏我又非常虚伪。
因为每次给妈妈和包子打视频电话时,我都会装出一脸惆怅的神色。
“思念”,更是被我挂在嘴边。
我是真的想他们。
想妈妈,想孩子,想有一个知心的老婆,与我一起隔离。
如此说来,我想的那个“老婆”,可能不是包子。
可包括包子在内的所有人,我又全都不想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我以为,我这是孤僻。
可当我又遇到了许多,愿意和我在一起很久都不会觉得腻烦的人后,我才发现,孤僻不是病,而是一种选择。
在这一点上,我的“孤僻”,像极了爷爷的“耳背”。
每个人都活着,互不打扰,相“望”于江湖,挺好。
可惜这种“怡然自得”,并没有持续的太久。
三年之后,我又死了。
因为投资时,用得依然是妈妈的账号。
所以对于那些收入,我依旧没有支配的权力。
疫情期间,美国超发了三万亿美元国债。
落到实体上,便是物价的疯狂上涨。
制造业,很快便迎来了虚假的繁荣。
妈妈那个因为站在了房地产风口上,而积累下大量财富的家族,终于在房地产“风停雨歇”时,经由二舅的主导下,一心扑到了“制造业”上。
我的“位卑言轻”,并没能成功阻止妈妈,成为这个“制造业”项目的投资者之一。
既然亲朋好友们都肯全力以赴,她自然也不会落于人后。
其实这个项目,早在三年疫情之前,便已经开始小规模地酝酿。
但经过三年疫情的洗礼后,每个人都相信“报复性”消费的必然到来。
就是在这种子虚乌有的期待中,二舅又果敢地扩大了投资的规模。
我的妈妈,就是在规模扩大的时候,被二舅给拉下了水。
可前后历时四年,好不容易等到厂子终于建成之时,却恰好赶上了美联储新一轮的“加息”周期。
成品的价格,一举跌至筹备建厂时的四分之一。
其实这一切,早在我的预料之内。
但那些有着以往辉煌成就做背书的长辈们,却无一人肯听从我的意见。
就连我的妈妈,都觉得我是目光短浅,杞人忧天!
虽然彼时的我,刚刚因为随便翻看了三天书,便考下了“基金从业资格证书”。
我是个“天才”,却永远得不到重用。
当我提出创立一个基金,由我出任经理人时,却只得到了妈妈一句极为不屑的讥讽:“你快消停地上你的班得了!要不是因为有个好单位,疫情期间你早他妈饿死了!”
与此同时,因为那个“厂子”不能盈利,便只得一直投入。
否则的话,就会倒闭,血本无归。
截至目前,整个家族已足足投进去了二个多亿现金!
九年了,却一分回报都没见着!
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第一次疫情开放管控时,“基金”我提议受挫的我,脑袋一热,投资了一家饭店。
股市里赚的那点钱,全都砸了进去。
可“报复性”消费没等来,等来的却是又持续两年多的陆续“封控”。
因为独木难支,我的血本无归,只能成为事实。
可我赔的,是我赚的钱。
但二舅赌上的,却是整个家族的命运。
结果,妈妈照旧义无反顾地支持着二舅。
因为饭店一事,对我却是动辄咒骂不休,说我成事不足。
这些,我还可以忍。
我不能忍受的是,我的平辈哥哥姐姐们,每个人都可以继续活的很潇洒。
比如照样满世界地旅游,丝毫没有受到那个“制造厂”的拖累。
而我只是因为过了个生日,买了一个小小的蛋糕而,发了一个朋友圈而已,就被妈妈骂了个狗血喷头,说我不低调,太能得瑟,有钱烧得慌!
但即便是这样,我还是可以忍。
最可怕的,是在“厂子”无休止的投入中,妈妈终于开始打起了,属于我自己的那个账号的主意。
在她明知我饭店赔了许多钱的前提下,还逼着我去“割”股市上的“肉”!
没办法,钱都是她给的,我只能依言听令。去陪她一起“填”那个,我一开始就猜到了结果的无底深渊!
更令我绝望的是,前脚“割肉”,后脚就迎来了股市的报复性上涨。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的本金已动,无力回天。
2023年,我三十六岁。
折腾半生,一事无成。
大儿子,正准备升入小学三年级。
二儿子,正在一所国际幼儿园里,享受着即将逝去的童年。
在金钱的“堆砌”下,好在两个儿子都很优秀。
但我的个人积蓄,已不足以支撑这继续的“堆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是一个未雨绸缪的人。
而现有的生活,已让我看不见希望。
2023年9月,有些认命的我,又开始爱上了看书。
一部爷爷留下的《周易全解》,共计六卷九十七万二千字,我看的是如痴如醉。
再回顾我的“有生之年”时,才发现一切竟早已有迹可循。
再看两个处处与我很像的儿子时,亦忽然有了种,他们似乎将重复我所过的人生的预感。
这个世界,并不美好。
但孩子们的未来,一定要很美好!
可好与不好,究竟要靠什么区分?
有“钱”,或者“没钱”吗?
我忽然发现,这世界上的一切爱憎,竟全都与“钱”有关。
而通过“易经”的推演,我又发现这个世界的本源,压根就没有“钱”的概念。
到底是谁发明了“钱”?这个万恶之源!
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们,将来要继续生活在一个,充满“恶”的世界。
2024年1月,我开始提笔去写一本,叫做《演易》的书。
试图以《易经》六十四卦为纲,三百八十四爻为目,去勾勒出一个,我心中的完美世界。
写着写着,我忽然有了一种宿命之感。
原来我经历这一切,就只是为了拥有足够的阅历,可以读懂“易”,并且写这本书吗?
好在2019年年底的那个春节,我让包子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娘家去过的年。
冬天的妈妈,自然身在三亚。
于是乎,在那个洋溢着恐怖氛围的年份里,我们却各自都过的很是舒心。
独自一人在小岛上封闭的我,看起来无异于是悲戚的。
但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我的内心,是多么的祥和与宁静。
在这种不可抗拒的因素下,导致的自我隔离中,更是让我的独自为乐,异常的心安理得。
我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只是每天分别给妈妈和包子打个电话,互道一声平安而已。
除此之外的时间,全部由我独自掌控。
怎一个爽字了得?
而且因为对“时事”一如既往的敏感,我在“疫情年代”里的“股海沉浮”,更是因为屡次抓住了“风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世俗”的一切,与我彻底分离后,我开始理所应当地做着“自己”。
真正的自己。
人间道悲喜,就是这么的不尽相通。
只能说我十分听话,严格遵照国家的规定与指导,进行了积极的防护。
所以,一直到完全“放开”之前,我都没有过“中招”的经历。
因此才很万幸地,没有感受到那种真正意义上的“隔离”之苦。
我不是在歌颂苦难。
只是那种“苦难”,与我曾经的生活比起来,真的是一种享受!
可偏偏我又非常虚伪。
因为每次给妈妈和包子打视频电话时,我都会装出一脸惆怅的神色。
“思念”,更是被我挂在嘴边。
我是真的想他们。
想妈妈,想孩子,想有一个知心的老婆,与我一起隔离。
如此说来,我想的那个“老婆”,可能不是包子。
可包括包子在内的所有人,我又全都不想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我以为,我这是孤僻。
可当我又遇到了许多,愿意和我在一起很久都不会觉得腻烦的人后,我才发现,孤僻不是病,而是一种选择。
在这一点上,我的“孤僻”,像极了爷爷的“耳背”。
每个人都活着,互不打扰,相“望”于江湖,挺好。
可惜这种“怡然自得”,并没有持续的太久。
三年之后,我又死了。
因为投资时,用得依然是妈妈的账号。
所以对于那些收入,我依旧没有支配的权力。
疫情期间,美国超发了三万亿美元国债。
落到实体上,便是物价的疯狂上涨。
制造业,很快便迎来了虚假的繁荣。
妈妈那个因为站在了房地产风口上,而积累下大量财富的家族,终于在房地产“风停雨歇”时,经由二舅的主导下,一心扑到了“制造业”上。
我的“位卑言轻”,并没能成功阻止妈妈,成为这个“制造业”项目的投资者之一。
既然亲朋好友们都肯全力以赴,她自然也不会落于人后。
其实这个项目,早在三年疫情之前,便已经开始小规模地酝酿。
但经过三年疫情的洗礼后,每个人都相信“报复性”消费的必然到来。
就是在这种子虚乌有的期待中,二舅又果敢地扩大了投资的规模。
我的妈妈,就是在规模扩大的时候,被二舅给拉下了水。
可前后历时四年,好不容易等到厂子终于建成之时,却恰好赶上了美联储新一轮的“加息”周期。
成品的价格,一举跌至筹备建厂时的四分之一。
其实这一切,早在我的预料之内。
但那些有着以往辉煌成就做背书的长辈们,却无一人肯听从我的意见。
就连我的妈妈,都觉得我是目光短浅,杞人忧天!
虽然彼时的我,刚刚因为随便翻看了三天书,便考下了“基金从业资格证书”。
我是个“天才”,却永远得不到重用。
当我提出创立一个基金,由我出任经理人时,却只得到了妈妈一句极为不屑的讥讽:“你快消停地上你的班得了!要不是因为有个好单位,疫情期间你早他妈饿死了!”
与此同时,因为那个“厂子”不能盈利,便只得一直投入。
否则的话,就会倒闭,血本无归。
截至目前,整个家族已足足投进去了二个多亿现金!
九年了,却一分回报都没见着!
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第一次疫情开放管控时,“基金”我提议受挫的我,脑袋一热,投资了一家饭店。
股市里赚的那点钱,全都砸了进去。
可“报复性”消费没等来,等来的却是又持续两年多的陆续“封控”。
因为独木难支,我的血本无归,只能成为事实。
可我赔的,是我赚的钱。
但二舅赌上的,却是整个家族的命运。
结果,妈妈照旧义无反顾地支持着二舅。
因为饭店一事,对我却是动辄咒骂不休,说我成事不足。
这些,我还可以忍。
我不能忍受的是,我的平辈哥哥姐姐们,每个人都可以继续活的很潇洒。
比如照样满世界地旅游,丝毫没有受到那个“制造厂”的拖累。
而我只是因为过了个生日,买了一个小小的蛋糕而,发了一个朋友圈而已,就被妈妈骂了个狗血喷头,说我不低调,太能得瑟,有钱烧得慌!
但即便是这样,我还是可以忍。
最可怕的,是在“厂子”无休止的投入中,妈妈终于开始打起了,属于我自己的那个账号的主意。
在她明知我饭店赔了许多钱的前提下,还逼着我去“割”股市上的“肉”!
没办法,钱都是她给的,我只能依言听令。去陪她一起“填”那个,我一开始就猜到了结果的无底深渊!
更令我绝望的是,前脚“割肉”,后脚就迎来了股市的报复性上涨。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的本金已动,无力回天。
2023年,我三十六岁。
折腾半生,一事无成。
大儿子,正准备升入小学三年级。
二儿子,正在一所国际幼儿园里,享受着即将逝去的童年。
在金钱的“堆砌”下,好在两个儿子都很优秀。
但我的个人积蓄,已不足以支撑这继续的“堆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是一个未雨绸缪的人。
而现有的生活,已让我看不见希望。
2023年9月,有些认命的我,又开始爱上了看书。
一部爷爷留下的《周易全解》,共计六卷九十七万二千字,我看的是如痴如醉。
再回顾我的“有生之年”时,才发现一切竟早已有迹可循。
再看两个处处与我很像的儿子时,亦忽然有了种,他们似乎将重复我所过的人生的预感。
这个世界,并不美好。
但孩子们的未来,一定要很美好!
可好与不好,究竟要靠什么区分?
有“钱”,或者“没钱”吗?
我忽然发现,这世界上的一切爱憎,竟全都与“钱”有关。
而通过“易经”的推演,我又发现这个世界的本源,压根就没有“钱”的概念。
到底是谁发明了“钱”?这个万恶之源!
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们,将来要继续生活在一个,充满“恶”的世界。
2024年1月,我开始提笔去写一本,叫做《演易》的书。
试图以《易经》六十四卦为纲,三百八十四爻为目,去勾勒出一个,我心中的完美世界。
写着写着,我忽然有了一种宿命之感。
原来我经历这一切,就只是为了拥有足够的阅历,可以读懂“易”,并且写这本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