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辞站起身,朝着男人伸出手:“恭喜!”
男人连忙握住江辞的手,掌心微微发烫,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谢谢江老师,写出了这么好的歌。”
棚里的其他歌手也纷纷走上前,有人拍了拍男人的肩膀,有人笑着道贺,刚才的紧绷和失落被此刻的释然取代。
他们心里清楚,这个结果毫无争议,是实力让这首歌找到了最合适的归宿。
江辞看了眼时间,对众人说:“今天辛苦各位老师们了,麻烦你们今天特地跑一趟!”
众人也都摆手。
“江老师客气了,能有机会试唱您的歌,已经是我们的荣幸了。”一位歌手笑着说道,语气里满是真诚。
随后众人说了一会后这才离开浩天盛世。
等人都散去,一号棚里只剩下江辞和那个男人,以及沈清寒。
江辞拿了一瓶水放到男人面前:“还没请教怎么称呼?”
“我叫李砚秋,笔墨纸砚的砚,秋天的秋,也是国家歌舞剧独唱演员。”
“原来是李老师。”江辞点头,目光里带着几分了然,同时也也高兴,高兴的是竟然挑到了一个国家队的人。
“那,李老师这首歌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正式地录一下!”
李砚秋拿起矿泉水,拧开瓶盖抿了一口,压下心头的波澜,认真回道:“江老师,我这两天都有时间,如果可以的话,那这两天我就可以正式录制。”
“那就明天下午吧,等今天回去后熟悉一下歌词,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歌曲的分成问题。”
李砚秋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摆手道:“江老师,分成的事您看着定就好,我能唱这首歌已经是天大的缘分,实在不敢多要。”
江辞却摇头,语气认真:“这不行,该有的规矩不能少。我江辞也不是周扒皮!”
李砚秋见江辞一副认真地样子索性也不再推辞,笑着说:“那我就听江老师的安排,您怎么定,我都没意见。”
沈清寒在一旁翻开文件夹,抽出早已准备好的协议:“李老师,我们这边有个基础方案,您可以参考下。”
“这首歌的著作权归江老师,您作为演唱者,享有百分之三十的表演收益分成,包括数字平台播放、商业演出授权等,后续产生的宣传费用由公司承担,合同期限是五年。”
李砚秋接过协议,逐字看过去,条款写得清晰明了,甚至比他在剧院签的演出合同还要细致,尤其是“百分之三十”这个比例,远超他的预期,而且这是一首为军队所写的红歌。
只要他唱了之后知名度绝对会大大提升,甚至可能成为他艺术生涯里的里程碑。
李砚秋指尖在“百分之三十”那行字上顿了顿,抬头看向江辞,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有感激,有敬佩,还有一丝难以置信。
他在剧院多年,唱过不少主旋律作品,深知这类歌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可从未想过能拿到这么实在的分成。
“江老师,”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比刚才沉了些,“这歌是写给军队的红歌,意义不同。我作为国家歌舞剧院的演员,能参与其中已经是荣誉,分成……真的不用这么高。”
“没事 ,拿着就行了,跟我合作过的歌手都知道我江辞是最大方的!”
话音刚落,坐在一边的沈清寒就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但她也没多说。
李砚秋被这突如其来的小插曲逗得笑了起来,刚才那份因分成而起的郑重感淡了不少,气氛也松快了许多。
他重新拿起笔,在协议末尾一笔一划签下自已的名字,字迹遒劲有力。
“那我就收下这份‘大方’了。”李砚秋把签好的协议递回去,语气里带着笑意,“不过江老师放心,我肯定不会让这份分成打了水漂,明天录制一定拿出十二分的状态。”
江辞笑着点头 ,随后也在合同上签上了自已大名。
正当李砚秋要走的时候,沈清寒突然出声,“江辞你是不是应该跟李老师讲一下明天这首歌开头是童声唱的?”
江辞白了沈清寒一眼,真是哪壶不提提哪壶,本来他想的是等明天唱的时候再告诉李砚秋的,这样也能让他少点尴尬的。
毕竟自已唱童声部分多少是有点害羞的。
李砚秋原本要抬起的屁股立马又坐了下来,他疑惑地看向江辞:“童声?”
“没错,李老师,这首歌的开头我加了段童声合唱,就四句‘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用清澈的童声铺个底,再接你的主歌,有种‘薪火相传’的意思,你觉得怎么样?”
李砚秋愣了愣,随即眼睛一亮:“童声开头?这个想法好啊!孩子们的声音干净得像初升的太阳,跟‘红日升在东方’太契合了,能一下子把听众拉进那种纯粹又辽阔的意境里。
“对了,那明天是有小朋友跟我一起唱吗?”
这话一出,江辞整个人都石化了,他现在有些不好意思说是自已跟他合唱了。
一旁的沈清寒双手交叉一副看戏的样子,似乎没有开口解释的意思。
江辞咽了口水,抿了抿嘴,磨磨蹭蹭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没……没小朋友。”
李砚秋更疑惑了:“那童声是……”
“是……是我录的。”江辞干脆闭着眼承认。
“是您录的?”
江辞点点头,“我,我会一点拟声技巧,大部分的声音我都会,在赵团长的百般劝说下,我同意了!”
李砚秋愣了足足三秒,随即眼底涌上浓浓的惊讶,紧接着化为赞叹:“江老师还有这本事?真是……太厉害了!”
他是专业歌手,自然知道拟声有多难,尤其要模仿童声的清澈透亮,还得唱出那份不染尘埃的纯粹,绝非易事。
这一下,他对江辞的敬佩又深了几分——不仅能写歌成为最年轻的曲神,还藏着这样的功底。
“我还以为要跟小朋友磨合节奏,没想到是江老师亲自‘上阵’。”
李砚秋笑着说,“那更方便了,您对自已的处理肯定最清楚,明天我们顺一遍就能录。”
江辞脸上泛起一丝不自然的红晕,挠了挠头:“到时候你别笑场就行。”
“怎么会。”李砚秋语气诚恳,“能听到江老师的‘童声’,是我的荣幸才对。再说这部分本就是点睛之笔,我只会更专注怎么接好这一棒。”
他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笑了笑:“那我明天下午准时到,期待江老师的‘童声首秀’。”
男人连忙握住江辞的手,掌心微微发烫,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谢谢江老师,写出了这么好的歌。”
棚里的其他歌手也纷纷走上前,有人拍了拍男人的肩膀,有人笑着道贺,刚才的紧绷和失落被此刻的释然取代。
他们心里清楚,这个结果毫无争议,是实力让这首歌找到了最合适的归宿。
江辞看了眼时间,对众人说:“今天辛苦各位老师们了,麻烦你们今天特地跑一趟!”
众人也都摆手。
“江老师客气了,能有机会试唱您的歌,已经是我们的荣幸了。”一位歌手笑着说道,语气里满是真诚。
随后众人说了一会后这才离开浩天盛世。
等人都散去,一号棚里只剩下江辞和那个男人,以及沈清寒。
江辞拿了一瓶水放到男人面前:“还没请教怎么称呼?”
“我叫李砚秋,笔墨纸砚的砚,秋天的秋,也是国家歌舞剧独唱演员。”
“原来是李老师。”江辞点头,目光里带着几分了然,同时也也高兴,高兴的是竟然挑到了一个国家队的人。
“那,李老师这首歌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正式地录一下!”
李砚秋拿起矿泉水,拧开瓶盖抿了一口,压下心头的波澜,认真回道:“江老师,我这两天都有时间,如果可以的话,那这两天我就可以正式录制。”
“那就明天下午吧,等今天回去后熟悉一下歌词,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歌曲的分成问题。”
李砚秋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摆手道:“江老师,分成的事您看着定就好,我能唱这首歌已经是天大的缘分,实在不敢多要。”
江辞却摇头,语气认真:“这不行,该有的规矩不能少。我江辞也不是周扒皮!”
李砚秋见江辞一副认真地样子索性也不再推辞,笑着说:“那我就听江老师的安排,您怎么定,我都没意见。”
沈清寒在一旁翻开文件夹,抽出早已准备好的协议:“李老师,我们这边有个基础方案,您可以参考下。”
“这首歌的著作权归江老师,您作为演唱者,享有百分之三十的表演收益分成,包括数字平台播放、商业演出授权等,后续产生的宣传费用由公司承担,合同期限是五年。”
李砚秋接过协议,逐字看过去,条款写得清晰明了,甚至比他在剧院签的演出合同还要细致,尤其是“百分之三十”这个比例,远超他的预期,而且这是一首为军队所写的红歌。
只要他唱了之后知名度绝对会大大提升,甚至可能成为他艺术生涯里的里程碑。
李砚秋指尖在“百分之三十”那行字上顿了顿,抬头看向江辞,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有感激,有敬佩,还有一丝难以置信。
他在剧院多年,唱过不少主旋律作品,深知这类歌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可从未想过能拿到这么实在的分成。
“江老师,”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比刚才沉了些,“这歌是写给军队的红歌,意义不同。我作为国家歌舞剧院的演员,能参与其中已经是荣誉,分成……真的不用这么高。”
“没事 ,拿着就行了,跟我合作过的歌手都知道我江辞是最大方的!”
话音刚落,坐在一边的沈清寒就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但她也没多说。
李砚秋被这突如其来的小插曲逗得笑了起来,刚才那份因分成而起的郑重感淡了不少,气氛也松快了许多。
他重新拿起笔,在协议末尾一笔一划签下自已的名字,字迹遒劲有力。
“那我就收下这份‘大方’了。”李砚秋把签好的协议递回去,语气里带着笑意,“不过江老师放心,我肯定不会让这份分成打了水漂,明天录制一定拿出十二分的状态。”
江辞笑着点头 ,随后也在合同上签上了自已大名。
正当李砚秋要走的时候,沈清寒突然出声,“江辞你是不是应该跟李老师讲一下明天这首歌开头是童声唱的?”
江辞白了沈清寒一眼,真是哪壶不提提哪壶,本来他想的是等明天唱的时候再告诉李砚秋的,这样也能让他少点尴尬的。
毕竟自已唱童声部分多少是有点害羞的。
李砚秋原本要抬起的屁股立马又坐了下来,他疑惑地看向江辞:“童声?”
“没错,李老师,这首歌的开头我加了段童声合唱,就四句‘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用清澈的童声铺个底,再接你的主歌,有种‘薪火相传’的意思,你觉得怎么样?”
李砚秋愣了愣,随即眼睛一亮:“童声开头?这个想法好啊!孩子们的声音干净得像初升的太阳,跟‘红日升在东方’太契合了,能一下子把听众拉进那种纯粹又辽阔的意境里。
“对了,那明天是有小朋友跟我一起唱吗?”
这话一出,江辞整个人都石化了,他现在有些不好意思说是自已跟他合唱了。
一旁的沈清寒双手交叉一副看戏的样子,似乎没有开口解释的意思。
江辞咽了口水,抿了抿嘴,磨磨蹭蹭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没……没小朋友。”
李砚秋更疑惑了:“那童声是……”
“是……是我录的。”江辞干脆闭着眼承认。
“是您录的?”
江辞点点头,“我,我会一点拟声技巧,大部分的声音我都会,在赵团长的百般劝说下,我同意了!”
李砚秋愣了足足三秒,随即眼底涌上浓浓的惊讶,紧接着化为赞叹:“江老师还有这本事?真是……太厉害了!”
他是专业歌手,自然知道拟声有多难,尤其要模仿童声的清澈透亮,还得唱出那份不染尘埃的纯粹,绝非易事。
这一下,他对江辞的敬佩又深了几分——不仅能写歌成为最年轻的曲神,还藏着这样的功底。
“我还以为要跟小朋友磨合节奏,没想到是江老师亲自‘上阵’。”
李砚秋笑着说,“那更方便了,您对自已的处理肯定最清楚,明天我们顺一遍就能录。”
江辞脸上泛起一丝不自然的红晕,挠了挠头:“到时候你别笑场就行。”
“怎么会。”李砚秋语气诚恳,“能听到江老师的‘童声’,是我的荣幸才对。再说这部分本就是点睛之笔,我只会更专注怎么接好这一棒。”
他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笑了笑:“那我明天下午准时到,期待江老师的‘童声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