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天透过木窗的缝隙,仔细观察着院外守卫的换岗规律。
连日的囚禁生活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尽快离开这个看似安逸实则危险的牢笼。
“云天哥,咱们真要这么做吗?”王小虎压低声音,眼神中既有兴奋又带着些许不安,“要是被发现了,老蒋肯定不会轻饶我们。”
石云天转过身,目光扫过同伴们紧张而坚定的面孔:“我们没有选择,国军高层已经不可信任,那份名单就是证明,我们必须找到八路军,继续真正的抗日事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石云天等人开始实施一个精心策划的逃脱计划。
他们深知,直接硬闯无异于自寻死路,唯有智取才是上策。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院落,石云天便准时开始练习刀法。
他的动作缓慢而富有韵律,汉环刀在晨光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院外的守卫起初还保持警惕,但日复一日的规律性让他们逐渐放松了戒备。
“瞧,那小子又在练刀了。”一个守卫打了个哈欠,对同伴说道,“天天都是这套动作,也不嫌腻。”
同伴懒洋洋地靠在门框上:“反正咱们就是看着他们别跑就行,这么长时间了,他们不也老老实实的?”
王小虎和李妞则负责打扫院落,每天都会在固定时间将落叶和垃圾堆到院角焚烧。
袅袅炊烟成为这个小院日常的一部分,守卫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宋春琳和马小健则专注于机关武器的维护工作。
他们每天都会拆解、擦拭、组装那些精巧的装置,金属碰撞声和机括弹响声成了院中的背景音。
这种极富规律的生活持续了整整十天,守卫们的警惕性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逐渐消磨。
他们不再时刻紧盯院内的动静,甚至开始轮班打盹、闲聊,将看守任务视为一种闲差。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石云天等人在这看似重复的日常中,正在进行着精密的准备工作。
石云天的刀法练习实则在丈量院落尺寸,计算从住处到围墙的最佳路线;王小虎和李妞的焚烧作业,实际上是在试验何种材料燃烧时能产生最大烟雾,为日后制造视觉障碍做准备。
“差不多了。”第十天傍晚,石云天在众人围坐时低声说道,“明晚月暗,是最好时机。”
夜幕降临,湖南山区的雾气悄然升起,为这个夜晚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石云天等人按照往常的习惯早早熄灯就寝,院外的守卫也放松地靠在墙根打盹。
子夜时分,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跃下床铺。
石云天做了个手势,众人立即行动起来。
王小虎和李妞来到院角,将早已准备好的湿树叶和特殊草药添加到火堆中。
顷刻间,浓烟滚滚而起,迅速弥漫整个院落。
这烟雾比平日更加浓密,还带着些许刺鼻的气味。
“怎么回事?”一个守卫被烟雾呛醒,揉着眼睛嘟囔道,“这些家伙大半夜的烧什么…”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其他守卫也相继昏迷。
原来石云天让宋春琳在烟雾中添加了具有迷幻效果的草药。
与此同时,马小健迅速组装起几个简易机关人偶。
这些人偶穿着他们的衣服,在机关驱动下做着简单的重复动作:一个在院中缓慢舞刀,两个在角落低头打扫,还有一个在擦拭武器。从院外看去,俨然是他们日常活动的景象。
“快,只有一炷香的时间!”石云天低声道,率先来到院墙东北角。
这里是他多日观察发现的守卫盲区,而且墙外有一棵老树,枝条伸进院内。
宋春琳取出机关箭匣,对准墙外发射。
带钩的箭矢精准地缠住树枝,她轻轻拉动,确认牢固后向众人点头。
王小虎第一个攀绳而上,灵活如猿猴般翻过墙头。
他小心地观察墙外情况,发出安全信号。
紧接着是李妞和马小健。
然而就在马小健翻墙时,腰间的青虹剑不慎擦到墙砖,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什么声音?”远处传来巡逻兵的疑问声,脚步声由远及近。
墙内,石云天和宋春琳心中一紧。
千钧一发之际,宋春琳急中生智,模仿夜枭的叫声:“咕咕,咕咕——”
巡逻兵的脚步声停下,嘟囔道:“原来是猫头鹰…”
随即转身离去。
两人松了口气,迅速翻过墙头。
王小虎等在墙外阴影中,见二人安全落地,立即引着众人向预定路线撤离。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没入林中时,一道手电筒的光柱突然从了望塔上扫过。
“趴下!”石云天低喝,众人迅速扑倒在灌木丛中。
光柱在他们头顶扫过,停留了片刻。
塔上的哨兵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常,但浓雾和夜色提供了完美的掩护。
最终,光柱移开,哨兵的身影也消失在塔楼中。
“好险…”王小虎长舒一口气。
石云天却眉头紧锁:“不对劲,太顺利了。”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预感,林中忽然传来一声冷笑:“石云天,我就知道你们会来这一手。”
张排长从树后转出,身后跟着十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他面色复杂地看着石云天等人:“委员长早就料到你们会逃跑,特地派我在此等候。”
王小虎顿时怒目而视:“张排长!我们并肩作战过,你竟然…”
张排长打断他,声音低沉:“正是因为我们并肩作战过,我才知道你们的能耐,委员长有令,若你们执意叛逃,格杀勿论!”
石云天上前一步,目光如炬:“张排长,你我都知道谁才是真正抗日的,那份名单上的内容,你比谁都清楚,国军高层有人通敌,而我们只是想打鬼子,这有错吗?”
张排长的手微微颤抖,枪口缓缓垂下:“我…但我军令在身…”
张排长陷入两难境地,一面是军令如山,一面是心中的抗日大义。
石云天抓紧时机,沉声道:“张排长,今日你放我们一马,他日战场相见,我石云天必当还你这个人情,我们都是中国人,枪口应该对着鬼子,而不是自己人。”
良久,张排长长叹一声,挥手让士兵让开一条路:“快走!趁我还没改变主意,但若日后战场相见,我绝不会手下留情。”
石云天郑重抱拳:“保重!”
一行人迅速没入林中。
张排长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喃喃自语:“委员长,不是张某不忠,实在是…这些孩子才是真正的抗日志士啊。”
他转身对士兵们说:“记住,我们什么都没看到,石云天等人是从西面逃跑的,明白吗?”
士兵们齐声应诺,大家心照不宣地朝着西面追去。
石云天等人一路疾行,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机关武器的辅助,很快摆脱了可能的追兵。
黎明时分,他们来到一处隐蔽的山洞暂作休整。
李妞忽然问道:“云天哥,你是怎么说服张排长放我们走的?他可是奉命来抓我们的啊。”
石云天望向远方渐渐亮起的天际:“我没有说服他,是他自己心中的抗日信念说服了自己,在这个时代,只要是真心抗日的中国人,终究会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朝阳终于完全跃出地平线,金色的阳光洒在众人身上。
喜欢抗战之铁血少英雄
连日的囚禁生活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尽快离开这个看似安逸实则危险的牢笼。
“云天哥,咱们真要这么做吗?”王小虎压低声音,眼神中既有兴奋又带着些许不安,“要是被发现了,老蒋肯定不会轻饶我们。”
石云天转过身,目光扫过同伴们紧张而坚定的面孔:“我们没有选择,国军高层已经不可信任,那份名单就是证明,我们必须找到八路军,继续真正的抗日事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石云天等人开始实施一个精心策划的逃脱计划。
他们深知,直接硬闯无异于自寻死路,唯有智取才是上策。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院落,石云天便准时开始练习刀法。
他的动作缓慢而富有韵律,汉环刀在晨光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院外的守卫起初还保持警惕,但日复一日的规律性让他们逐渐放松了戒备。
“瞧,那小子又在练刀了。”一个守卫打了个哈欠,对同伴说道,“天天都是这套动作,也不嫌腻。”
同伴懒洋洋地靠在门框上:“反正咱们就是看着他们别跑就行,这么长时间了,他们不也老老实实的?”
王小虎和李妞则负责打扫院落,每天都会在固定时间将落叶和垃圾堆到院角焚烧。
袅袅炊烟成为这个小院日常的一部分,守卫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宋春琳和马小健则专注于机关武器的维护工作。
他们每天都会拆解、擦拭、组装那些精巧的装置,金属碰撞声和机括弹响声成了院中的背景音。
这种极富规律的生活持续了整整十天,守卫们的警惕性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逐渐消磨。
他们不再时刻紧盯院内的动静,甚至开始轮班打盹、闲聊,将看守任务视为一种闲差。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石云天等人在这看似重复的日常中,正在进行着精密的准备工作。
石云天的刀法练习实则在丈量院落尺寸,计算从住处到围墙的最佳路线;王小虎和李妞的焚烧作业,实际上是在试验何种材料燃烧时能产生最大烟雾,为日后制造视觉障碍做准备。
“差不多了。”第十天傍晚,石云天在众人围坐时低声说道,“明晚月暗,是最好时机。”
夜幕降临,湖南山区的雾气悄然升起,为这个夜晚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石云天等人按照往常的习惯早早熄灯就寝,院外的守卫也放松地靠在墙根打盹。
子夜时分,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跃下床铺。
石云天做了个手势,众人立即行动起来。
王小虎和李妞来到院角,将早已准备好的湿树叶和特殊草药添加到火堆中。
顷刻间,浓烟滚滚而起,迅速弥漫整个院落。
这烟雾比平日更加浓密,还带着些许刺鼻的气味。
“怎么回事?”一个守卫被烟雾呛醒,揉着眼睛嘟囔道,“这些家伙大半夜的烧什么…”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其他守卫也相继昏迷。
原来石云天让宋春琳在烟雾中添加了具有迷幻效果的草药。
与此同时,马小健迅速组装起几个简易机关人偶。
这些人偶穿着他们的衣服,在机关驱动下做着简单的重复动作:一个在院中缓慢舞刀,两个在角落低头打扫,还有一个在擦拭武器。从院外看去,俨然是他们日常活动的景象。
“快,只有一炷香的时间!”石云天低声道,率先来到院墙东北角。
这里是他多日观察发现的守卫盲区,而且墙外有一棵老树,枝条伸进院内。
宋春琳取出机关箭匣,对准墙外发射。
带钩的箭矢精准地缠住树枝,她轻轻拉动,确认牢固后向众人点头。
王小虎第一个攀绳而上,灵活如猿猴般翻过墙头。
他小心地观察墙外情况,发出安全信号。
紧接着是李妞和马小健。
然而就在马小健翻墙时,腰间的青虹剑不慎擦到墙砖,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什么声音?”远处传来巡逻兵的疑问声,脚步声由远及近。
墙内,石云天和宋春琳心中一紧。
千钧一发之际,宋春琳急中生智,模仿夜枭的叫声:“咕咕,咕咕——”
巡逻兵的脚步声停下,嘟囔道:“原来是猫头鹰…”
随即转身离去。
两人松了口气,迅速翻过墙头。
王小虎等在墙外阴影中,见二人安全落地,立即引着众人向预定路线撤离。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没入林中时,一道手电筒的光柱突然从了望塔上扫过。
“趴下!”石云天低喝,众人迅速扑倒在灌木丛中。
光柱在他们头顶扫过,停留了片刻。
塔上的哨兵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常,但浓雾和夜色提供了完美的掩护。
最终,光柱移开,哨兵的身影也消失在塔楼中。
“好险…”王小虎长舒一口气。
石云天却眉头紧锁:“不对劲,太顺利了。”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预感,林中忽然传来一声冷笑:“石云天,我就知道你们会来这一手。”
张排长从树后转出,身后跟着十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他面色复杂地看着石云天等人:“委员长早就料到你们会逃跑,特地派我在此等候。”
王小虎顿时怒目而视:“张排长!我们并肩作战过,你竟然…”
张排长打断他,声音低沉:“正是因为我们并肩作战过,我才知道你们的能耐,委员长有令,若你们执意叛逃,格杀勿论!”
石云天上前一步,目光如炬:“张排长,你我都知道谁才是真正抗日的,那份名单上的内容,你比谁都清楚,国军高层有人通敌,而我们只是想打鬼子,这有错吗?”
张排长的手微微颤抖,枪口缓缓垂下:“我…但我军令在身…”
张排长陷入两难境地,一面是军令如山,一面是心中的抗日大义。
石云天抓紧时机,沉声道:“张排长,今日你放我们一马,他日战场相见,我石云天必当还你这个人情,我们都是中国人,枪口应该对着鬼子,而不是自己人。”
良久,张排长长叹一声,挥手让士兵让开一条路:“快走!趁我还没改变主意,但若日后战场相见,我绝不会手下留情。”
石云天郑重抱拳:“保重!”
一行人迅速没入林中。
张排长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喃喃自语:“委员长,不是张某不忠,实在是…这些孩子才是真正的抗日志士啊。”
他转身对士兵们说:“记住,我们什么都没看到,石云天等人是从西面逃跑的,明白吗?”
士兵们齐声应诺,大家心照不宣地朝着西面追去。
石云天等人一路疾行,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机关武器的辅助,很快摆脱了可能的追兵。
黎明时分,他们来到一处隐蔽的山洞暂作休整。
李妞忽然问道:“云天哥,你是怎么说服张排长放我们走的?他可是奉命来抓我们的啊。”
石云天望向远方渐渐亮起的天际:“我没有说服他,是他自己心中的抗日信念说服了自己,在这个时代,只要是真心抗日的中国人,终究会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朝阳终于完全跃出地平线,金色的阳光洒在众人身上。
喜欢抗战之铁血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