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风闻生产计划翻番-《穿越58:开局两分地》

  机械厂得螺蛳壳有近千斤,一时半会弄不完,秦淦西看了一会,觉得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也达到了周益农得要求,便在厂里转一圈,看看生产情况,给池塘里放入五百斤各种鱼,然后回到办公室。

  钱森发跟着走进来,苦笑着说:“秦厂长,我们三月份的任务又要翻番,该怎么办啊。”

  秦淦西拿起自己的茶缸喝一通水,然后说道:“我们的模式已经基本成型,按老办法处理就行。缺人加人,缺设备我们自产。今天只是19日,一切还来得及。”

  然后问道:“你怎么知道下个月计划的?”

  钱森发苦笑着说:“办公室的人昨天去市里,他们听说了一嘴,上午才告诉我们。”

  接着说道:“我倒是不怕生产压力大,但这么增加下去,我们的场地很不够,今后需要大规模扩建才行。机床、冲击夯机、自走式播种机、电动打谷机的计划产量增加太快了。”

  秦淦西听言也有些头大。

  虽然没有说,但之前认为这些机器设备研究生产出来后,会被调拨给别的厂家生产的,谁知道除了手扶拖拉机,其它的一样也没拨走,全都由他们继续生产,这就让他头大了。

  如果继续以这种模式运作,今后的产品会越来越多,规模会越来越大,那么场地的限制将会越来越明显。

  如果工厂继续扩大,有可能被划出学校,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企业,那么按历史进程,会丧失很多优势,比如利用学校师生资源,这可是一项很大的优势,会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和推出。

  沉吟一会后,他说道:“争取把计划早日搞到手,我们要早做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先完成计划再说,后面的事情先不管,现在的情况,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接着问他:“钱厂长,你家住在哪里?面积有多大?”

  卢作新说自己有两室一厅,那么同为单位的副厂长,也要帮他争取一下,待遇不能独享。

  按钱森发的说法,他家住的很拥挤,兄弟两人都已成家,加上父母,一家老少十一口人,住的面积和他家在古默巷的一样。

  以前在配件厂,单位连单身宿舍都没给他一间,在这里还有一间单身宿舍,算是稍有改善,但这间房子仅限于他住,因为小孩都在河东上学,老婆在河东上班,来这边很不方便。

  他对此也没办法,只能先了解一下情况。

  机械厂和社会上的工厂还不一样,自己不能建宿舍楼,需要学校统一安排。

  建厂之初,他就提出过建一些宿舍楼,被学校否决,只能作罢。

  聊了一会,廖祚祥走进来说:“秦厂长,我听说下个月的生产计划翻了一番,这该怎么办啊。”

  秦淦西笑笑说:“我和秦厂长刚才就在讨论这个问题,不难解决。现在的关键是,我们要确认是不是真的翻了一番。如果真是的,我们现在准备还来得及。”

  廖祚祥问道:“人就这么多,机器也只有这么多,再提高一倍的效率,应该不可能吧?”

  秦淦西笑着说:“短时间内提升效率是很难了,但我们可以改变生产模式,增加机械设备,增加人员,这些需要你们两位加强配合。”

  突然想起他们两个都不是厂里的原配,接着解释道:“工厂设计之初就有预留的,可以增加同样数量的机床,只要生产出机床,马上就可以安装。”

  钱森发问道:“就是那些小钢板存在的地方?”

  得到肯定答复后,钱森发苦笑:“钱厂长,你还真是算无遗策,在投产之初,你就想到了今天这种情况吧?”

  秦淦西摇摇头,“那倒是没有。我想过我们的产品一定会越来越多,但没想到单一品种会增加这么快。”

  廖祚祥拍拍脑袋,苦笑道:“我这是陷入固定思维了。对啊,机械设备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不够的话,增加就行;人员问题可以通过招收来解决,还有十来天的培训时间。做到这些,只是生产场地略显拥挤了。”

  秦淦西点点头,“这就需要秦厂长加强管理,规划路线,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廖祚祥也点点头,“确实,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有可能减人少机器,从而降低产量。”

  秦淦西说道:“如果我们有数控机床就好了。”

  钱森发笑着问:“秦厂长,数控机床真有那么高效吗?如果使用数控机床,我们现在这些工人没几个能胜任吧?”

  秦淦西摇摇头,“不要把数控机床看得那么复杂,在投入前我们要组织培训一段时间,有他们的文化基础,只要肯学,没有驾驭不了的。”

  廖祚祥笑着说:“你之前坚持要进行文化考试,就是为了使用数控机床吧。”

  秦淦西呵呵笑道:“我那会想得这么远?我们的机器,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加工的零部件,需要看懂图纸,这两种情况,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做基础。数控机床的要求就更加多了,在清华,人家要求的操作人员至少都要高中毕业,并对读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钱森发问道:“秦厂长,你很想研究生产数控机床?”

  秦淦西点点头,“数控机床是机床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把握住。廖厂长、钱厂长,你们有电子、数控方面的人吗?如果有,我们可以申请把他们调进来。”

  钱森发摇头,“我以前和外界接触很少,没这方面的人。”

  廖祚祥也说:“我以前接触的也都是物理方面的,没有这方面的人。”

  三人聊天中,桌上的电话骤然响起,秦淦西提起话筒,“喂,我是机械厂秦淦西。”

  “秦淦西啊,我和竺凡主任约好了,下午我们过河去教育厅一趟。”

  是刘院长的声音。

  秦淦西笑着说:“刘院长,不要这么快吧。”

  刘院长的声音传来:“今天恰好有时间,接下来几天没有,拖久了怕忘记。”

  简单聊几句后,秦淦西放下话筒说:“我下午要过河,顺便去一趟计划委,看下个月的计划情况如何。办公室从哪里听到的信息,要他们再去落实一下,只要情况确定,那我们需要马上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