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刘彻别看平时七个不服八个不愤的,还喜欢沾花惹草。
可真正谈起国事时,绝对是尽心尽力一丝不苟。
已到掌烛之时,仍在审阅此次殿试的考卷。
他这次为了选拔纳新,用新生力量去抗衡和排挤老的皇亲国戚贵族,是下足了功夫。
当他读到董仲舒的答卷时,一股明慧之气直冲天灵盖。
“好,写得透彻!”
春陀见他激动得把竹简考卷扔在地上,连忙过来捡起重新放回他的桌案,并关心道:
“陛下,您没事吧?”
刘彻指着考卷念了一顿,称赞道:“此人竟然如此议论,好大的胆子。”
春陀又问道:“陛下,什么叫做更化鼎新呢?”
刘彻不厌其烦地给他解释道:“更化就是更文化,鼎新就是说要鼎立新制度,这四个字好,顺从天意,体察民心,审时度势,革除弊政,开拓新局面。”
“我汉室立国已上历四代六十年,虽然国力渐强盛,但积弊则渐深,更化改制,就应该在这个时候,这正是朕的使命。”
董仲舒在文章中所说的一切,正好契合了他自己的核心理念,因此格外欣赏。
毕竟自高祖建国至今六十余年,一直韬光隐晦,国力日渐强盛,现在也是时候更化鼎新了。
听着皇上侃侃而谈,春陀顺着问道:
“这什么人啊,居然让陛下连觉都不想睡了?”
刘彻拿起毛笔,在竹简上写下:
“广川董仲舒,取第一名。”
“朕择日要亲自召其入殿策问,钦此。”
他把竹简圣旨递给春陀:“明日把这个交给卫绾,尽快安排。”
更离谱的是,他在考卷中又发现了另外一个天才。
都说好事成双,他先是遇到一个股肱之臣董仲舒,又遇到一个狂士东方朔。
此人夸夸其谈,性格诙谐,言辞敏捷,滑稽多智。
他在文章中说到,自己三岁习文,四岁习武,五岁精通诗词歌赋,六岁就能胸口碎,八岁通晓琴棋书画,九岁便满腹经纶,十岁学击剑,十一岁易经便可倒背如流。
要问我七岁那年干嘛去?
唉,别提了,胸口碎大石,躺了整整一年了。
汉武帝看着考卷的时候,都是笑着评论的。
“真行啊这人,这牛皮都敢吹到天子这儿来了,这还真的有点儿胆凛呢。”
“不过朕现在在求贤,就算是来个卖口皮膏药的,朕现在也都收下,既然此人如此善吹,朕也跟他开个玩笑。”
刘彻不仅足智多谋,年少的狡黠有趣也未完全褪去,当即就用毛笔写下。
“平原东方朔,测试取倒数第一,并待诏宫门。”
也就是说让他在大门口等着,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叫他。
第二天,刘彻与老师商量着人事安排,除了董仲舒和东方朔以外,还有两个人才。
一个叫严助,此人文笔不错,手头干净利索,被安排在刘彻做个中大夫。
还有一人叫公孙弘,本分,有学问,被安排在太学做了博士,也就相当于大学里的专科老师。
其余考生只要主张黄老无为之道的,一律有多远滚多远。
最后剩下一百多位儒生被刘彻养了起来,以后再用。
现在的刘彻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班底,可哪有那么容易啊?
他这前面还有两座大山呢,不经历个九九八十一难,难成正果。
而且他这边任命刚结束,东宫那边(窦太后)黄老之学以及各大学派的领头人就来告状。
他们指出,皇帝这么玩明显是要儒术一家独大,那我们这些百家学说将何去何从呢?
他又将太后您置于何地呢?
然后他们又枪头一转,说这主意肯定不是皇上出的,一定是皇上身边的卫绾几人蛊惑的。
如果您再不出手,那咱们可就要歇逼了啊。
老太后听了之后一捂额头,唉,真是个不省心的家伙。
不过没事,只要虎符在,天下皆朝拜,虎符就是兵权。
这只虎符一分为二,一半在北营中尉手中,另一半儿一直在刘启手中。
只要虎符控制在手中,任凭你皇上怎么蹦跶也始终在我划定的圈圈内。
你蹦跶得再欢也是在我花的圈里面,如果出了圈儿,那我必须收拾。
因为这事儿不算太大,老太太也没亲自动手,只是把风放了出去。
你卫绾知难而退,大家也都各留一线。
如果你不识好歹,那就别怪本太后翻脸不认人。
把风吹到卫绾耳朵里的是两宫卫尉之一的程不识,此人性格直爽,与卫绾也交情不浅,不想见他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便点了他一下。
“我可有句心里话想跟你说,你干嘛放着舒舒坦坦的万户侯之福不享,还要和那几个成不了大事的书呆子一起搅和吗?”
“一旦有变,首先摔倒的怕就是你呀。”
卫绾能被三朝皇帝给予高评价,岂能听不出话中的意思,可是该怎么措辞向皇上精研,还得好生思量一番。
另一边,刘彻在十步之内一箭入靶心,随后让韩嫣和自己比试比试。
这韩嫣是弓高侯韩颓当的孙子,那箭法肯定胜于皇上,所以他不敢比。
刘彻告诉他,今天只有兄弟没有军臣,朕绝不徇私。
那还说个毛啊,韩嫣只能张弓搭箭。
只听嗖的一声,他射出的箭就把刘彻的箭一分为二。
刘昌笑了笑,随手箭搭弓弦,箭尖直指韩嫣眉心。
韩嫣被突如其来的瞄准吓得亡魂皆冒,但是没敢动分毫。
片刻之后,刘彻回身向前走了几步,一箭穿透韩嫣刚刚射出的箭矢,也一分为二,然后开始讲起了大道理。
“卡,完美,这条过了。”
李亮兴奋地喊了起来。
他走到假人面前,对刚刚射出的箭矢啧啧称奇。
“还得是你苏导,要不是按照你的要求和替身射箭,我真不知道这个镜头要怎么拍才有真实感。”
这个高难度镜头,就是他早上想请教苏秦的。
但苏秦当时没说,刚才布置道具的时候也没说,直到饰演韩嫣的演员准备射箭了他才接过对方的弓箭。
“普通人连射箭瞄准都难,更别说射出的箭把对方的箭一分两半了,这个镜头就让我来给你当替身吧。”
可真正谈起国事时,绝对是尽心尽力一丝不苟。
已到掌烛之时,仍在审阅此次殿试的考卷。
他这次为了选拔纳新,用新生力量去抗衡和排挤老的皇亲国戚贵族,是下足了功夫。
当他读到董仲舒的答卷时,一股明慧之气直冲天灵盖。
“好,写得透彻!”
春陀见他激动得把竹简考卷扔在地上,连忙过来捡起重新放回他的桌案,并关心道:
“陛下,您没事吧?”
刘彻指着考卷念了一顿,称赞道:“此人竟然如此议论,好大的胆子。”
春陀又问道:“陛下,什么叫做更化鼎新呢?”
刘彻不厌其烦地给他解释道:“更化就是更文化,鼎新就是说要鼎立新制度,这四个字好,顺从天意,体察民心,审时度势,革除弊政,开拓新局面。”
“我汉室立国已上历四代六十年,虽然国力渐强盛,但积弊则渐深,更化改制,就应该在这个时候,这正是朕的使命。”
董仲舒在文章中所说的一切,正好契合了他自己的核心理念,因此格外欣赏。
毕竟自高祖建国至今六十余年,一直韬光隐晦,国力日渐强盛,现在也是时候更化鼎新了。
听着皇上侃侃而谈,春陀顺着问道:
“这什么人啊,居然让陛下连觉都不想睡了?”
刘彻拿起毛笔,在竹简上写下:
“广川董仲舒,取第一名。”
“朕择日要亲自召其入殿策问,钦此。”
他把竹简圣旨递给春陀:“明日把这个交给卫绾,尽快安排。”
更离谱的是,他在考卷中又发现了另外一个天才。
都说好事成双,他先是遇到一个股肱之臣董仲舒,又遇到一个狂士东方朔。
此人夸夸其谈,性格诙谐,言辞敏捷,滑稽多智。
他在文章中说到,自己三岁习文,四岁习武,五岁精通诗词歌赋,六岁就能胸口碎,八岁通晓琴棋书画,九岁便满腹经纶,十岁学击剑,十一岁易经便可倒背如流。
要问我七岁那年干嘛去?
唉,别提了,胸口碎大石,躺了整整一年了。
汉武帝看着考卷的时候,都是笑着评论的。
“真行啊这人,这牛皮都敢吹到天子这儿来了,这还真的有点儿胆凛呢。”
“不过朕现在在求贤,就算是来个卖口皮膏药的,朕现在也都收下,既然此人如此善吹,朕也跟他开个玩笑。”
刘彻不仅足智多谋,年少的狡黠有趣也未完全褪去,当即就用毛笔写下。
“平原东方朔,测试取倒数第一,并待诏宫门。”
也就是说让他在大门口等着,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叫他。
第二天,刘彻与老师商量着人事安排,除了董仲舒和东方朔以外,还有两个人才。
一个叫严助,此人文笔不错,手头干净利索,被安排在刘彻做个中大夫。
还有一人叫公孙弘,本分,有学问,被安排在太学做了博士,也就相当于大学里的专科老师。
其余考生只要主张黄老无为之道的,一律有多远滚多远。
最后剩下一百多位儒生被刘彻养了起来,以后再用。
现在的刘彻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班底,可哪有那么容易啊?
他这前面还有两座大山呢,不经历个九九八十一难,难成正果。
而且他这边任命刚结束,东宫那边(窦太后)黄老之学以及各大学派的领头人就来告状。
他们指出,皇帝这么玩明显是要儒术一家独大,那我们这些百家学说将何去何从呢?
他又将太后您置于何地呢?
然后他们又枪头一转,说这主意肯定不是皇上出的,一定是皇上身边的卫绾几人蛊惑的。
如果您再不出手,那咱们可就要歇逼了啊。
老太后听了之后一捂额头,唉,真是个不省心的家伙。
不过没事,只要虎符在,天下皆朝拜,虎符就是兵权。
这只虎符一分为二,一半在北营中尉手中,另一半儿一直在刘启手中。
只要虎符控制在手中,任凭你皇上怎么蹦跶也始终在我划定的圈圈内。
你蹦跶得再欢也是在我花的圈里面,如果出了圈儿,那我必须收拾。
因为这事儿不算太大,老太太也没亲自动手,只是把风放了出去。
你卫绾知难而退,大家也都各留一线。
如果你不识好歹,那就别怪本太后翻脸不认人。
把风吹到卫绾耳朵里的是两宫卫尉之一的程不识,此人性格直爽,与卫绾也交情不浅,不想见他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便点了他一下。
“我可有句心里话想跟你说,你干嘛放着舒舒坦坦的万户侯之福不享,还要和那几个成不了大事的书呆子一起搅和吗?”
“一旦有变,首先摔倒的怕就是你呀。”
卫绾能被三朝皇帝给予高评价,岂能听不出话中的意思,可是该怎么措辞向皇上精研,还得好生思量一番。
另一边,刘彻在十步之内一箭入靶心,随后让韩嫣和自己比试比试。
这韩嫣是弓高侯韩颓当的孙子,那箭法肯定胜于皇上,所以他不敢比。
刘彻告诉他,今天只有兄弟没有军臣,朕绝不徇私。
那还说个毛啊,韩嫣只能张弓搭箭。
只听嗖的一声,他射出的箭就把刘彻的箭一分为二。
刘昌笑了笑,随手箭搭弓弦,箭尖直指韩嫣眉心。
韩嫣被突如其来的瞄准吓得亡魂皆冒,但是没敢动分毫。
片刻之后,刘彻回身向前走了几步,一箭穿透韩嫣刚刚射出的箭矢,也一分为二,然后开始讲起了大道理。
“卡,完美,这条过了。”
李亮兴奋地喊了起来。
他走到假人面前,对刚刚射出的箭矢啧啧称奇。
“还得是你苏导,要不是按照你的要求和替身射箭,我真不知道这个镜头要怎么拍才有真实感。”
这个高难度镜头,就是他早上想请教苏秦的。
但苏秦当时没说,刚才布置道具的时候也没说,直到饰演韩嫣的演员准备射箭了他才接过对方的弓箭。
“普通人连射箭瞄准都难,更别说射出的箭把对方的箭一分两半了,这个镜头就让我来给你当替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