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尚香心思,同舟共济?-《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制定下“两路并行”的接引大计后,整个南郑的核心机器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开始了高速而隐秘的运转。

  玄镜台的情报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频率传递着加密信息,徐庶几乎是连轴转地细化着每一个步骤的预案,

  而我,则坐镇中枢,不断权衡着每一个细节,感受着无形的压力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心头。

  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即使我刻意掩饰,也难免在日常中流露出一丝端倪。

  而第一个敏锐地察觉到这份异常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身手矫健、心思同样并不迟钝的孙尚香。

  这日午后,我处理完一批紧急公务,习惯性地来到府内的演武场,

  想借着观看锦帆卫操练的机会,略微分散一下紧绷的神经。

  孙尚香今日没有亲自下场,而是抱着手臂,站在场边,看着她的亲卫们捉对厮杀,英气的眉宇间带着一丝审视。

  阳光洒在她古铜色的肌肤上,勾勒出紧致而充满力量感的线条。

  不同于中原仕女的柔婉,她身上始终带着一种属于江东水乡的爽利和属于武者的英飒。

  我走到她身边,并未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场中。

  锦帆卫的士卒们经过这段时间的整训和实战洗礼,无论是技击水平还是团队协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招一式虎虎生风,颇具杀伐之气。

  “你的兵,练得不错。”

  半晌,孙尚香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清脆,带着一丝赞许,但目光却并未离开场内。

  “都是些肯用命的汉子,稍加点拨,自然成器。”

  我随口应道,心思却还在飘忽,

  想着江东那边负责护送蔡琰的队伍是否已经选定,南线迂回的山路是否已经派人探查清楚……

  “哼,”她轻轻哼了一声,终于转过头来看向我,那双明亮的眸子里带着一丝探究,

  “我看是某人最近心事太重,连带着整个太守府都透着一股子山雨欲来的味道吧?”

  我心中一凛,暗道果然瞒不过她。

  这些日子,玄镜台人手调动频繁,物资采买也异于平常,虽然都以各种名目掩盖,

  但对于同样熟悉军事行动、且身处核心圈的孙尚香来说,嗅到不寻常的气息并不奇怪。

  我转过头,迎上她的目光,没有选择直接否认,那反而会显得欲盖弥彰。

  我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和凝重,叹了口气:

  “郡主果然慧眼如炬。

  最近确实有一件……非常棘手,也异常重要的事情,正在暗中筹备。”

  “哦?”她的眉毛微微挑起,显然被勾起了兴趣,但语气中依然带着一丝警惕,

  “能让你这位算无遗策的陆太守都觉得棘手,看来非同小可。

  怎么,是曹操那边有什么大动作,还是刘备那边又生了什么变故?”

  在她看来,能让我如此费心费力的,恐怕也只有这两大势力了。

  我摇了摇头,目光望向远方,声音低沉了几分:

  “都不是。是……一些私事,却又关乎我未来的根基,不得不为。”

  “私事?”孙尚香重复了一遍,眼神中的探究意味更浓了,

  “什么样的私事,需要如此大动干戈?

  我可听说,最近玄镜台的人手几乎抽调了一半,连城外的几处秘密仓库都在频繁进出。”

  她的信息掌握得相当准确。

  我心中暗自评估着透露多少信息给她。

  完全隐瞒是不可能的,反而会让她疑心更重,甚至可能因为不了解情况而无意中造成阻碍。

  但全盘托出,尤其是提及蔡琰的存在,时机尚未成熟,风险太大。

  孙权那边毕竟是她的兄长,江东是她的故土,让她知晓我要从江东“偷人偷物”,立场上会非常微妙。

  沉吟片刻,我决定采用一种模糊但能引起她“同仇敌忾”或者说“认同感”的说法。

  “郡主可知,我并非世家出身。”

  我缓缓说道,语气带着一丝感慨,

  “当初在洛阳,侥幸从董卓之乱中逃生,一路辗转,身边也曾聚集过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

  还有……一些对我至关重要的东西。”

  我刻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她的反应。

  她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只是静静地听着,眼神专注。

  “后来时局动荡,我被迫与他们分离,那些人,那些物,都暂时留在了江东。”

  我继续说道,语气中带上了几分沉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急迫,

  “如今,我在汉中初步站稳了脚跟,但根基尚浅。

  那些‘故人’,是我未来事业不可或缺的臂助;

  那些‘物资’,更是关乎我能否在这乱世中真正立足的关键。

  我必须……想办法将他们安全地接回来。”

  我没有明说“故人”是谁,“物资”是什么,但强调了其重要性和对我个人的意义。

  同时,点出他们身处“江东”,也是一种试探。

  孙尚香的眉头微微蹙起。

  她显然听出了其中的关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东?你的意思是……你要从我二哥的地盘上,把人和东西弄出来?”

  “形势所迫,不得不为。”

  我坦然承认,目光诚恳地看着她,

  “此事风险极大,一旦被江东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我的计划会失败,甚至可能……影响我们之间的盟约。”

  我将潜在的风险直接摆了出来,观察她的反应。

  孙尚香沉默了片刻,眼神复杂地看着我。

  她不是蠢人,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从她的立场来看,这无疑是在挑战她兄长的权威,甚至可以说是背叛。

  但同时,她也清楚,眼前的陆昭,是她脱离江东政治联姻、追求自身价值的盟友,

  甚至可能是……更进一步的存在。

  陆昭的成败,与她的未来息息相关。

  “你打算怎么做?”

  她没有直接表态是否支持,而是问起了具体的计划。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至少表明她没有立刻反对。

  “计划正在制定,极其复杂,需要绝对保密。”

  我没有透露细节,只是强调了难度和保密性,

  “我之所以告知郡主,是因为此事后续可能会有一些异常的调动,

  或者需要郡主麾下的力量在某些时候……提供一些不引人注意的策应,

  或者,至少……不要产生误会。”

  这番话,既是解释,也是请求,更是一种信任的表示——虽然是有限度的信任。

  孙尚香再次沉默,目光在场中那些挥洒汗水的士兵和我之间来回移动。

  良久,她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带着些许桀骜的笑容:

  “听起来,像是一场刺激的冒险。

  从我二哥眼皮底下偷东西……呵,有点意思。”

  我心中稍定。

  她关注的点,似乎更多地落在了“冒险”和“挑战孙权”这两个让她兴奋的元素上,

  而不是深究“故人”的身份或是潜在的政治风险。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不过,”她话锋一转,眼神重新变得锐利,

  “你口中的‘故人’……都是些什么人?值得你冒这么大的风险?”

  来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来了。

  我能感觉到她语气中潜藏的一丝……探寻,或许还有不易察觉的警惕。

  她终究是女子,对于“故人”这个词,恐怕有着天然的敏感。

  我心中快速思索,脸上却保持着平静,甚至带上了一丝追忆的温情:

  “都是一些共患难的朋友,有文士,有工匠,还有……一些需要我庇护的家眷。

  她们……对我意义非凡。”

  我用了“她们”,这是一个微妙的暗示,既承认了有女性的存在,但又没有具体指向某一个人。

  同时,“家眷”的说法,也留下了解释的空间。

  孙尚香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几秒,似乎在分辨我话中的真伪。

  最终,她哼了一声,别过头去,重新看向演武场:

  “既然是你认为重要的人和物,那我自然不会阻拦。

  需要我做什么,或者需要我的亲卫做什么,直说便是。

  只要不违背大的道义,不损害吴侯的根本利益,我孙尚香还没那么小气。”

  顿了顿,她又补充了一句,声音低了几分,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不过,陆昭,你最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玩火者,当心自焚。

  也别忘了,你我之间,首先是盟友。”

  “我明白。”

  我郑重地点了点头,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但另一块石头,却悄然悬起。

  她答应了“同舟共济”,至少在这次行动上,不会成为阻力,甚至可能成为助力。

  但她话语中的警告,以及对“故人”身份的潜在疑虑,都像是一颗埋下的种子。

  当蔡琰真正抵达汉中的那一天,这位性格刚烈的江东郡主,又会作何反应?

  我望着孙尚香那英挺的侧影,心中百感交集。

  前路,不仅仅是接引途中的艰险,更有未来情感纠葛的暗流。

  同舟共济?或许吧。但这条船上,每个人的心思,恐怕都不尽相同。

  喜欢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